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缺体回交法选育小黑麦异代换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D缺体为母本,黑麦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后16~18d进行幼胚培养,培养的试管苗用0.05%秋水仙素处理,加倍后的植株再用缺体回交1~2次,就可获得小黑麦异代换系。在第二次回交的F1(B1F1)代里,单体代换植株占18.5%;双单体代换占24%,这两种类型经自交后都获得了4D/4R异代换系,有的异代换系已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
花生施用复合微生物肥的作用和增产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花生线虫病害的均沙质壤土地和线虫病害高发区的沙质潮土地,用复合微生物肥对花生进行了拌种、浇灌及浇灌加喷施的作用和效果试验,有促进花生生长,防治花生线虫病害及显著增产的作用,在均沙质壤土不施基肥和追肥的条件下,花生增产9.5% ̄18.1%,其中浇灌方法增产17.6%,在花生线虫病害高发区,对花生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34.4% ̄56.8%,增产23.4%,投入产出比为1:12.4 ̄1:16.9。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普遍小麦品种Fukuhokomugi为母本,以无融合生殖披碱草A.Love et Connor;2n=6x=42)品系1050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胚拯救技术,对杂种幼胚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获得了生长正常的属间杂种F1。对所获杂种在幼苗期用RAPD标记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有21个引物的扩增产物F1呈现共显性,占扩增引物总数的20.59%,有61个引物的扩增产物F1偏向父本,占扩增引和  相似文献   

4.
缺磷胁迫对黄瓜体内磷运输及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研究用营养液培养法定量地测定并计算了在正常供磷及缺磷后不同时间黄瓜植株体内磷的分布及再运输。缺磷处理5天后,新生叶和根系中的吸磷量明显增加,分别占植株总吸磷量的36.1%和13.5%,而相应的正常供磷植株的新生叶和根系中的吸磷量仅分别占植株总吸磷量的22.4%和6.34%,而且缺磷植株根系的生长显著快于供磷的植株。缺磷胁迫10天后,植株地上部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老叶中的磷通过韧皮部运向新生叶以保证新生器官的生长,使新生叶中磷的浓度比老叶中高47%,但缺磷植株根系中磷的累积量下降不多。本研究还定量证明了即使在正常供磷条件下,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也有大量的磷由老叶运向新叶。不论缺磷与否,植株新生叶和根中磷的浓度都保持最高,但缺磷和供磷植物体中磷的分配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5.
辐照小麦雄配子提高远缘杂种结实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作母本,春小麦龙辐麦3号、龙辐麦5号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杂交前用 ̄(60)Coγ射线800~2400rad活体慢照射雄配子。通过对杂种1代(F1M1)花粉母细胞的观察,减数分裂中期二价体平均为13.65,最高为14.55,与理论值接近,未经辐照的为12.80,低于理论值,辐照改善了染色体配对。辐照的F1M1代平均结实率为55.52%,未经辐照的为6.49%。辐照处理明显提高了杂种1代的结实率。辐照雄配子的适宜剂量为1600rad和2400rad,不同品种间辐射敏感性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苜蓿细胞悬浮培养与耐受高浓度PEG变异体的筛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紫花苜蓿的细胞悬浮培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离体辐射效应和高浓度PEG耐受性变异体的筛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2,4.D(5~10mg/L),低浓度的ABA(0.1~2mg/L),高浓度的蔗糖(6%~9%),较高的离子强度,以及逐步缩短继代时间,均有利于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快速建立。相反,细胞分裂素,高浓度的NH和GAa的存在,不利于悬浮系的建立。细胞分裂素(4PU30,KT或BA)可促进细胞的团聚,不利于细胞的分散。此外,低浓度的2,4-D,4PU30(或BA,KT)和ABA的配合使用,在悬浮培养基中可形成大量的体细胞胚。2.辐射处理悬浮细胞的最适剂量为20~60Gy。3.未经改造的初期悬浮培养物远较悬浮细胞系对高水势敏感。4.胚性悬浮细胞系经20Gy的γ射线处理,筛选出了对15%PEG水势(约-11巴)耐受性的克隆6个,并获得了一批再生植株,从20%PEG(约-15巴)筛选出1个抗性克隆。抗性细胞系对高浓度PEG和NaCl产生的水势在细胞水平表现出很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黄土丘陵区旱坡地栽培芦笋,土壤侵蚀量较空白地(CK1)减少93.5% ̄96.2%,较谷子地(CK2)降低91.4% ̄93.1%;平均每hm^2芦笋年纯收入4055.70元,分别是陕此坡旱地传统经济作物马铃薯、大葱、向日葵、芝麻及籽瓜等纯收入的2.1倍、1.4倍、5.0倍、2.4倍和2.1倍。以上试验品种均能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其中以UC157在坡旱地表现最好,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抗旱性较强,栽后4 ̄  相似文献   

8.
紫云英压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水稻产量与紫云英压青量关系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和4年多点田间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紫云英压青对水稻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适宜压青量为15000 ̄22500kg/hm^2,可使早稻增产7.1% ̄10.4%,晚稻增产2.6% ̄4.5%。  相似文献   

9.
小麦M染色体组的RELP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9个小麦RFLP探针与6种限制性酶切的M染色体组DNA进行分子杂交,获得了55个M染色体组的RFLP标记,其中15个与小麦ABD染色体组相同,40个染M染色体组的特殊标记,在顶荒山羊草和小麦-顶芒山羊草双二倍体以及小麦顶芒山羊草异代换系中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0.
赵昌杰  张乐民  张环 《核农学报》2004,18(3):212-215
用栽培番茄作母本 ,类番茄茄作父本杂交 ,结实率为 40 %。通过离体胚培养获得杂种 1代 ,用栽培番茄作母本与之回交 ,得到回交 1代种子 ,结实率达 1 5 6% ,获得种子发育成苗 2 3株。但该回交 1代植株自交不结实 ,与栽培番茄 2次回交表现不亲和。用类番茄茄与栽培番茄的杂交 1代作母本 ,潘那利作父本杂交 ,结实率为 1 1 % ,得到复合杂种植株 5株 ,用该复合杂种作母本 ,潘那利作父本进行回交 ,结实率达 1 5 6% ,得到回交后代 2 5株 ,该代植株自交结实 ,并与栽培番茄杂交亲和。  相似文献   

11.
苹果叶片离体培养中秋水仙素加倍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与2%二甲基亚砜的复合溶液处理苹果栽培品种嗄拉和千秋的试管苗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以0.5%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天的效果最佳,诱变频率达56.1%,诱变后获得的四倍体植株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异,与对照相比,变异株茎矮、粗壮、节间短、叶色浓厚,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减少,气孔体积增大,染色体数目加倍,2n=4x=68,核仁数目增加,梢端组织学切片证实,获得的同质四倍体频率为86  相似文献   

12.
矮化型八倍体小偃麦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矮化型八倍体小偃麦“TAI7044”是以天蓝偃麦草作父本,春小麦品种“晋春7号”作母本杂交,并采用冬小麦品种“21124”回交克服其属间杂种的不育性,经过连续9年选育而成。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它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56的植株占77.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2n=28Ⅱ的细胞占59.95%,其染色体构型为1.43I+27.48Ⅱ+0.09Ⅲ+0.04Ⅳ。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它的酯酶比双亲(  相似文献   

13.
草莓主栽品种Tudla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建立起农杆菌介导的草莓主栽品种Tudla的转化体系,获得了转化植株,试管苗叶片与携双元载体pMOG410的农杆菌菌株EHA105共培养3天,共培养后叶片在附加止那霉素40mg.L^-1的再生培养基(MS+TDZ2.0mg.L^-1+IBA0.1mg.L^-1)上选择培养4周后,外植株再生出明显可见的转化芽,转化芽再生频率达4.5%,转化芽在附加卡那霉素25mg.L^-1草莓继代培养基上分化成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了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存活率的影响。试验1测定第7,8d的囊胚分别在4℃,20℃和39℃下保存(或培养)4~6h,24h和48h后在体外培养的孵化率。在4℃下保存的胚胎的孵化率分别为71.2%,57.1%及27.0%,显著低于对照组(87.8%,P<0.01)。在20℃和39℃下保存(或培养)4~6h不影响胚胎孵化率(分别为84.9%,85.9%),但保存24h和48h后,孵化率均显著降低(P<0.01)。试验2用PRID阴道栓处理青年母牛,使其发情同期化,在发情开始后的第7d,用非手术法给每头母牛移植2枚在20℃下保存3~7h或18~24h的囊胚。移植保存3~7h的胚胎获得的妊娠率、双胎率分别为71.0%和50.0%;移植保存18~24h的胚胎的妊娠率显著降低(41.5%),但双胎率(41.2%)与保存3~7h者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定位连施氯化铵试验表明,施入土壤的氯离子15.86% ̄26.92%被作物吸收,47.0% ̄59.4%淋失至地下深层,24.7% ̄26.1%残留于0 ̄150cm土层;由于作物吸收和灌水淋洗作用,0 ̄40cm作物根群集中层残留率仅占3.0% ̄6.6%,其中0 ̄20cm耕作层残留率0.71% ̄2.4%,对作物品质与发育无不良影响,土壤性质未变。氯离子残留量与连施年限呈负相关;淋失量与连施年限呈正相关;残  相似文献   

16.
选用4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F、(7039,7040,282和5102)为小孢子培养供体材料,分别对小孢子胚在含草甘膦和盖草能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筛选出抗草甘膦和抗盖草能的胚状体,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其中,基因型7039和7040用于草甘膦筛选,282和5102用于盖草能的筛选。选取子叶期胚状体,在含0.006%的草甘膦及0.01%和0.02%盖草能的MS-2培养基上培养2周,不抗草甘膦和小抗盖草能的胚状体2周内变褐死去,抗草甘膦和抗盖草能的胚状体转绿。随后转绿胚状体转移至正常MS-2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直至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喷施0.25%的草甘膦液表明均抗草甘膦;而对植株喷施0.05%的盖草能液时,0.02%筛选出的植株大部分为抗盖草能,而0.01%筛选出的植株却大部分死去,表明用0.02%浓度筛选抗盖草能植株的方法更有效。用170mg/L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再生植株20和30h,染色体加倍率分别达到了34%和52%。  相似文献   

17.
亚胺环已酮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和人工激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已酮不能抑制小鼠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自发的生发泡裂裂GVBD,但可抑制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释放。刚排出不久和小鼠卵母细胞(hCG后12-13h)体外老化培养6h,卵母细胞的乙醇激活率达到86.9%,但如果在老化过程中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卵母细胞的乙醇激活率显著下降至17.4%,亚胺环已酮与乙醇联合使用可有效地激活小鼠hCG后18-19h的卵母细胞,激活率与乙醇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菊花花色辐射诱变研究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30  
采用60Coγ辐射与组培相结合,研究菊花的诱变育种,结果表明,菊花品种间辐射敏感性差异较大,辐照材料的诱变效果:愈伤组织〉植株〉根芽〉枝条。辐照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为0.8 ̄1.6krad辐照植株、根芽和枝条为2 ̄3krad。绿花、白花、黄花品种诱发花色变异的频率极低,粉紫色品种较易诱发花色变异,且变异谱宽。对于突变嵌合体的分离,组培优于扦插。VM0、VM1、VM2离体培养的再生植株,花变异率依次为  相似文献   

19.
辐射诱发瓜叶菊雄性不育系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60Coγ射线50Gy辐照1、2年生瓜叶菊的于种子,获得了光枝叶、部分花粉败育的突变体,然后自交分离出花粉败育率100%的雄性不育系。其突变率为2.4%,突变雄性不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基因突变产生的。1987年以来,先后诱发获得瓜叶菊雄性不育系蓝花1、2、3和玫瑰红花4、5号。其中1、2、3号与瓜叶菊自支系杂交,育成了F1代杂种,并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施硫酸镁锌硼对甜菜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阿勒泰地区由于常年种植喜硼、镁、锌作物如甜菜、玉米、油葵等,土壤含硼、锌、镁元素极度不均,耕层(0~20cm)有效硼含量为0.02~6.75mg/kg,平均0.54mg/kg,有效锌含量为0.22—2.0mg/kg,平均0.65mg/kg,代换性镁含量为0%~0.0354%,平均0.011%。目前土壤严重缺硼面积占50.75%,严重缺锌面积占62.59%,严重缺镁面积占42.1%,特别是甜菜种植区缺硼、镁、锌现象较为普遍,已经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