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丝羽乌骨鸡是闻名中外的药用家禽,国际承认的标准品种称为丝羽鸡,日本称乌骨鸡。因其具有药用、营养及观赏价值,被古今中外学者所重视。近年来,丝羽乌骨鸡蛋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丝羽乌骨鸡生长缓慢、体重轻、产蛋性能低,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乌骨鸡开产日龄一般为170~205 d,比专用蛋鸡(153.2 d)要迟50 d左右,且其产蛋量低,年产蛋量仅有75~105枚,只有商品蛋鸡的1/3[2],与商品蛋鸡的产蛋性能相比差异显著。李房全对余干黑羽乌骨鸡进行4个世代的选育,开产日龄由202.23 d提  相似文献   

2.
周海龙  朱庆 《中国家禽》2004,8(Z1):171-173
本研究首次从月产性能这个角度对丝羽乌骨鸡的产蛋性能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从鸡的遗传图谱中选择10个与产蛋性能相关的微卫星基因座,随机选取丝羽乌骨鸡共120只进行标记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有5个标记分别与4个不同的月产蛋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标记MCW0170的基因型DE和标记MCW0241的基因型AA最有望作为月产蛋量及早期产蛋性能的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3.
丝羽乌骨鸡早期产蛋性能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比较乌骨鸡6个品系之间的产蛋性能差异以及乌骨鸡早期产蛋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丝羽乌骨鸡开产体重与开产日龄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2月产蛋和3月产蛋之间也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1月产蛋与开产体重和2月产蛋都相关显著(P<0.05);品系对开产日龄和开产体重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3月产蛋有显著影响(P<0.05);品系间1月产蛋和2月产蛋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乌骨鸡新品系产蛋性能选育效果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小玲  朱庆 《中国家禽》2004,8(Z1):130-132
本文统计和分析了丝羽乌骨鸡新品系四个世代的产蛋性状,采用SAS系统中GLM模型进行冬世代间产蛋性能的多重比较,用Excel软件描绘了父母系各世代产蛋曲线,并在各开产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产蛋性状各世代间大部分差异显著;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呈极显著表型正相关(0.39565,0.19906),与300日龄产蛋量呈极显著负相关(-0.24193);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呈极显著正相关(0.28654),与300日龄产蛋量和300日龄蛋重呈极显著负相关(-0.64308,-0.28698);开产蛋重与300日龄产蛋量呈极显著负相关(-0.64308)。开产日龄是影响产蛋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比较乌骨鸡6个品系之间的产蛋性能差异以及乌骨鸡早期产蛋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丝羽乌骨鸡开产体重与开产日龄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②.2月产蛋和3月产蛋之间也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1月产蛋与开产体重和2月产蛋都相关显著(P<0.05);③.品系对开产日龄和开产体重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3月产蛋有显著影响(P<0.05);④品系间1月产蛋和2月产蛋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大豆黄酮对余干乌骨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作用。选择产蛋率相近的60周龄余干乌骨鸡180只,分为大豆黄酮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大豆黄酮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g/t的大豆黄酮,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共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豆黄酮组的产蛋率提高了11.67%(P<0.05),料蛋比降低了8.1%(P<0.05);大豆黄酮组的哈氏单位提高了7.7%(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30 g/t的大豆黄酮能提高余干乌骨鸡产蛋后期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7.
微卫星标记与丝羽乌骨鸡产蛋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鸡的遗传图谱中选择9个与产蛋性能相关的微卫星基因座,对在产蛋性能上有明显差异的丝羽乌骨鸡个体共170只进行标记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标记G31913、X82867、Z95315、G01672与丝羽乌骨鸡的4个月连产蛋量、开产蛋重及500日龄产蛋量间存在显著的关系。标记G31913中基因型AB所对应的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与其它基因型的对应值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开产蛋重间无显著差异。标记Z95315的基因型CC所对应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最高,并且均显著高于其余8种基因型所对应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标记G01672基因型为EE、AE所对应开产蛋重最小二乘均值与基因型为CE、CC的对应值间差异显著;等位基因E与开产蛋重有显著正相关,等位基因C与开产蛋重有显著负相关。标记X82867基因型CD所对应500日龄产蛋量最小二乘均值显著低于AB型,4个月连产蛋量、300日龄产蛋量也低于基因型为AB个体。研究表明,标记G31913的基因型AB和标记Z95315的基因型CC有望作为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早期选择的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8.
仙湖3号鸭开产体重与部分产蛋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仙湖3号鸭第九世代A系核心群40个家系192R母鸭的个体产蛋数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开产体重(x)与初生蛋重(x1)、36周龄蛋重(x2)之间,初生蛋重(x1)与36周龄蛋重(x2)之间均呈强的直线正相关。母鸭150天产蛋数(y)与开产体重(x)之间呈曲线相关,拟合的一元二次方程为y=-457.6630 315.7595x-42.2932x^2,拟合度为0.9746,拟合效果很好。提示:采用限制饲养控制仙湖3号鸭开产体重在3.5-3.7kg可获得较理想的产蛋数。  相似文献   

9.
利用Wood、McMillan和Yang-Ning模型以及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分别拟合26~48周龄的1 245只黑羽番鸭的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曲线,计算每个模型的拟合优度R~2,并分析比较观测值和各模型预测值。结果表明:3种产蛋率曲线模型拟合优度都在0.900以上,Yang-Ning模型拟合效果最优,R~2=0.938,McMillan模型和Wood模型,R~2分别为0.924和0.910;3种累计产蛋数曲线模型拟合优度均高于0.990,Von Bertalanffy模型R~2高达0.999,效果最佳,Gompertz模型(R~2=0.998)和Logistic模型(R~2=0.991)次之。因此,用于拟合黑羽番鸭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曲线的最佳模型是Yang-Ning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两者均可预测和评估黑羽番鸭的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等产蛋规律,进而提高其产蛋性能,有益于黑羽番鸭的综合利用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9):38-40
采用Gompertz、Logistic及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坝上长尾鸡累计产蛋数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对累计产蛋数进行拟合,以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度(R2)达到0.999,拐点周龄为29.909,拐点产蛋数为33枚,极限产蛋数为112枚,累计产蛋数的Von Bertalanffy模型为Y=111.849(1-7.257e-0.103t)3,在生产中可以运用该模型对坝上长尾鸡累计产蛋数进行预估。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菌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384只15周龄的海兰褐蛋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200 g/t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试验3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开产日龄比对照组晚;在27~30周龄时试验2组显著提高了产蛋率并降低了料蛋比(P<0.05),而试验3组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升高(P>0.05);试验组的繁殖性能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因此,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蛋种鸡产蛋前期的生产性能,本试验中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适宜添加量为100 g/t。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植物乳酸杆菌对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400只沙门氏菌阴性蛋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鸡。试验第1周,对照组(T1、T3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T2、T4组)在基础日粮添加2×108 CFU/g植物乳酸杆菌。饲喂1周后,T3、T4组试鸡连续2 d灌服1 mL肠炎沙门氏菌悬浮液(1.0×108 CFU/mL),T1、T2组试验鸡口服等量无菌PBS溶液。结果显示:①蛋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可极显著降低产蛋率(PSE=0.02)及平均日采食量(PSE=0.01)。添加植物乳酸杆菌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LP=0.02),显著降低料蛋比(PLP=0.04)。②蛋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添加植物乳酸杆菌可显著增加蛋壳厚度(PLP=0.01)和蛋壳强度(PLP=0.02),显著降低蛋黄颜色(PLP=0.02)。③蛋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可极显著提高蛋鸡血浆中碱性磷酸酶(ALP)含量(PSE<0.01),植物乳酸杆菌干预可显著提高谷草转氨酶(AST)(PLP=0.02)、钙(PLP=0.04)和磷(PLP=0.04)的含量。综上所述,植物乳酸杆菌可显著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维持蛋鸡生理生化指标稳定,同时可缓解沙门氏菌带来的病理损伤,保障蛋鸡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新杨绿壳蛋鸡产蛋后期(44~56周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得出其产蛋后期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适宜配比。选取768羽体重相近的43周龄末新杨绿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2羽。采用2×3因子(代谢能水平为10.87和11.08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00%、15.50%和16.00%)设计试验,共设计6种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绿壳蛋鸡产蛋后期产蛋率和料蛋比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产蛋率上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其中,高能低蛋组(代谢能为11.08 MJ/kg,粗蛋白质为15.00%)产蛋率最高,料蛋比最低。2)饲粮较高粗蛋白质水平(16.00%)能显著提高绿壳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哈氏单位(P0.05);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提高绿壳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蛋黄颜色(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蛋品质上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高能低蛋组绿壳蛋鸡血清尿素氮含量最低;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降低绿壳蛋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1.08 MJ/kg和15.00%时,更有利于绿壳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和蛋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根据AA父母代肉鸡第25~65周龄的群体产蛋记录,用伍德模型、杨宁模型和分室模型拟合了入舍母鸡的单周、双周产蛋曲线。三种模型拟合的R2值分别为:伍德模型0.807 14(单周),0.862 31(双周);杨宁模型0.995 33(单周),0.979 41(双周);分室模型0.995 53(单周),0.99205(双周)。分室模型最适于肉种鸡群产蛋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蛋白质水平。试验选用41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720只,按实测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14.53%、14.98%和15.44%)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预试期1周,正试期22周。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影响显著(P0.05),且其均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增加(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料蛋比影响显著(P0.05),且其随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降低(P0.05)。2)Ⅳ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Ⅳ组蛋重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蛋重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增加(P0.05)。3)经济效益分析表明Ⅳ组蛋重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佳。综合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42~64周龄"京红1号"蛋鸡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5.44%,适宜蛋白质能量比为13.41 g/MJ。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规模化养殖罗曼粉商品蛋鸡的产蛋特点和规律。[方法]选择9万羽罗曼粉蛋鸡,统计18~85周龄的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采用分室模型、杨宁模型、伍德模型对产蛋率进行拟合分析,采用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模型对累计产蛋数进行拟合分析,并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分室模型、杨宁模型和伍德模型的产蛋率曲线拟合度分别为0.935、0.997和0.450,杨宁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最接近;Gompertz模型拟合累计产蛋数曲线效果最好,拟合度为0.996,预测拐点周龄为47.38周,拐点产蛋数为166.36枚,极限产蛋数为365.12枚,比实际低11.64枚。[结论]杨宁模型和Gompertz模型分别对规模化养殖罗曼粉商品蛋鸡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的拟合效果最佳,适用于评估和预测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罗曼粉商品蛋鸡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23周龄北京油鸡和罗曼粉杂交一代产蛋母鸡648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1~6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含硒0.3、1.0、2.0、3.0、4.0、5.0 mg/kg的亚硒酸钠,试验7~12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含硒0.3、1.0、2.0、3.0、4.0、5.0 mg/kg的酵母硒。结果表明,在产蛋鸡的饲料中添加5.0 mg/kg以内的亚硒酸钠或酵母硒都有提高产蛋率的趋势(P>0.05),且对蛋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若以提高产蛋率为目的,亚硒酸钠的添加水平以2.0 mg/kg为宜,酵母硒的添加水平以3.0 mg/kg为宜。酵母硒的使用效果优于亚硒酸钠。酵母硒组采食量和蛋壳强度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亚硒酸钠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酵母硒组(P<0.05)。  相似文献   

18.
旨在利用从藏灵菇中筛选的可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耐受胃肠道逆环境的副干酪乳杆菌KL1菌株制备微生态制剂,探讨该制剂在低胆固醇鸡蛋生产中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将120只30周龄健康状态良好且产蛋率接近的农大3号矮小蛋鸡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蛋鸡,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5、106、107 CFU·(只·d)-1副干酪乳杆菌KL1微生态制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连续饲喂10周。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鸡蛋中的胆固醇进行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1)中剂量组的蛋鸡饲养日产蛋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血清钙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蛋黄相对重有极显著提高(P<0.01);3)低、中、高剂量组的蛋黄胆固醇含量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饲粮中添加副干酪乳杆菌KL1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蛋鸡生产能力和蛋壳品质,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总体来看,以106 CFU·(只·d)-1作为最终添加剂量效果最佳,在低胆固醇鸡蛋的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microbial phytase on egg production and egg quality in older hens. A total of 216, 63-week-old Hy-line brown laying hens were distributed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design 10-week feeding trial of 3 dietary treatments with 12 replications per treatment and 6 hens per replication. The 3 dietary treatments were corn-soybean meal-bas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0% (CON), 0.06% (TRT1), and 0.12% (TRT2) microbial phytase. Significantly higher hen-day egg produc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TRT1 treatment compared to CON (P<0.05), except during the first two weeks of the experiment. During weeks 3, 4, and 9, TRT2 had a greater hen-day egg production percentage than CON (P<0.05). The damaged egg ratio was not affected. The egg quality parameters (e.g., eggshell color, eggshell strength, albumen height, egg weight, and the Haugh unit) were affected by microbial phytase supplementation (P<0.05). 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ggshell thickness and yolk color. In conclusion, microbial phytase supplementation to the diets of older hens could improv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extend the peak laying period, and alter the egg quality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合生元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1080只265日龄的正大褐蛋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2~6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2%、0.5%和1%合生元,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4和5组料蛋比分别降低了6.96(P<0.05)、7.33%(P<0.05)和8.06%(P<0.05),产蛋率分别提高4.05%(P<0.05)、3.54%(P<0.05)和6.17%(P<0.05);试验5组的蛋壳厚度、蛋壳色泽、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分别提高了5.85%(P<0.05)、6.50%(P<0.05)、15.49%(P<0.05)和2.52%(P<0.05)。因此,0.5%合生元在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