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伟 《北方牧业》2004,(16):11-1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2003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61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3.26%,其中鸡蛋产量22333万吨,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40%。1991年我国鸡蛋人均占有量为8公斤,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人均近14公斤,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2003年人均达17.18公斤。尽管我国蛋鸡业取得了如此高速发展,但目前我国蛋鸡生产水平比较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水平相当落后,产品质量欠佳,养鸡环境污染令人担忧。特别是今年年初我国境内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更可以看出小生产方式为主体的我国蛋鸡业存在的弱点和弊端。  相似文献   

2.
我国集约化蛋鸡饲养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1985年起.我国禽蛋生产总量已18年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禽蛋产量已经突破2535万吨(2003年),年人均占有量达19千克(世界人均占有量为8千克)。我国蛋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蛋鸡养殖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禽蛋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我国的蛋鸡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很多都来自于我们从事养殖生产中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中国蛋鸡业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2003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61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3.26%,其中鸡蛋产量2233.3万吨,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40%,1991年我国鸡蛋人均占有量为8kg,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人均近14kg,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2003年人均达17.18kg。尽管我国蛋鸡业取得了如此高速发展.但‘目前我国蛋鸡生产水平比较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水平相当落后,  相似文献   

4.
十八年来.我国畜牧业进步最快的有两个领域:一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二是畜牧生产的区域化。区域化与产区优势、生产结构、商品结构、畜牧经济、消费结构都有重要关系。生产的区域化本身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足经济发展必然结果.住何物质投入产出过程,随着生产发展,边际效益总是递减,最后失去竞争力,产业不得不转移到成本低的地区。虽现象残酷,但这是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1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新问题 1.1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我国鸡蛋产量大约占禽蛋产量的85%).80年代初期.我国鲜蛋存储量为280万t.年人均占有量仅为4.9kg;1992年人均占有量达到8.7kg,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6.6kg:1995年我国禽蛋总产量已达1676.66万t.占世界禽蛋总产量的30%,  相似文献   

6.
中国养鸡业的生产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我国蛋鸡养殖业,我国蛋鸡遗传育种采用引进与自繁相结合、双向发展的方式。蛋鸡业基本建成了由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鸡场构成的蛋鸡良种繁育体系,育种公司推出了适合国内需求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京白系列、新杨蛋鸡、节粮小型蛋鸡等,虽然这些鸡种在我国蛋鸡业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是到2005年为止仍以国外引进配套为主,  相似文献   

7.
中国蛋鸡业发展模式的变迁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伟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2):10-10,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禽蛋产量连续十几年保持世界第一,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2001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33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13%,其中鸡蛋产量1988万吨,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37.9%。1991年我国鸡蛋人均占有量为8千克,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人均近14千克,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2001年人均达156千克。尽管我国蛋鸡业取得了如此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1975年以前,我国蛋鸡业以农家、小农场传统散养方式为主。1975年,北京成立了工厂化养鸡、养猪指挥部,发展工厂化养鸡,解决城市鸡蛋供应匮乏的问题,经过了近30年时间,我国禽蛋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2003年达到2535万t(其中80%以上是鸡蛋),人均达19.29kg,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见表1。  相似文献   

9.
1 2004年我国蛋鸡业经受一个多事之秋 2004年我国禽蛋生产遭遇许多突然事件。前年的“非典”,鸡蛋、蛋雏流通和市场受到很大影响。加上鸡蛋价格长期低靡,利润滑坡,企业经营困难。2004年春季又遇到“禽流感”,疫区和周边地区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一季度蛋鸡生产受到重创。随着疫情的控制和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家禽生产逐步恢复,产品价格回升,尤其是进入三季度后.禽蛋价格快速回升,养殖效益迅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蛋鸡业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蛋品工业:中国蛋鸡业发展的引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85年至今,我国禽蛋生产量已连续18年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我国禽蛋产量达到241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6%.年人均占有量1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已成为禽蛋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禽蛋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低,本文介绍了鸡蛋的组成、营养功能,并参考国外鸡蛋的质量要求和消费趋向以及鸡蛋利用的一系列新的方式,结合我国禽蛋业的现状,指出蛋品工业的进步必将带动蛋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早已成为全球公认的蛋鸡大国,鸡蛋成为我国人民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但是蛋鸡业的领先发展和鸡蛋的低价位,也影响了有关部门的决策,十几年来不够重视,基本研究投入不足,曾经占有国内市场80%以上的国产蛋鸡品种逐渐被国外品种垄断。随着国际能源的紧张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各国对粮食的紧缺敏感性越来越强。为保证我国食品供应安全、满足市场需要,使我国的蛋鸡发展不受制于人,有关部门提出发展我国家禽育种、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明确家禽优良品种选育的重要性,以种禽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鼓励企业自主研发选育优良蛋鸡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禽业导刊》2012,(15):12-13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养鸡两个字,好辛苦!我国蛋鸡行业风雨兼程的三十年。既有老人退出,也不断有新人进入,整个行业始终展现着一种开放而包容的姿态。  相似文献   

13.
慎伟杰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20):i002-i002
我国禽蛋产量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跃居世界首位,2003年达到2535万吨(其中80%以上是鸡蛋),人均达1929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禽蛋产量连续20年保持世界第一。新疆的蛋鸡业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全区的禽蛋总产量达到了26.60万吨,禽肉产量达到14.59万吨,禽蛋产量比2005年增加了6.4%。尽管我国蛋鸡业取得了如此高速发展,成为禽蛋生产大国,但目前我国的蛋鸡生产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蛋鸡生产程度仍然比较落后。目前以农村千家万户开展养禽生产仍为我国家禽业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蛋鸡饲养业经历了少数国有大中型现代化养鸡场的兴衰.个体养鸡户蓬勃发展,养殖小区层出不穷.大型现代化蛋鸡场涌现等四个阶段的过程。目前;我国蛋鸡的存栏数量、鸡蛋产量和年增长速度均居世界首位。据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统计.2008年中国商品蛋鸡总存栏量约15亿只,总产蛋量达2638万吨。根据农业部监测,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蛋鸡品种自主育种的话题,近半年来本刊已多次刊发相关的会议报道和署名文章。本刊的出发点,绝不是为了单纯的宣传某一两家企业或某一两个品种,而是意引起业内更多人士的思考和讨论,正如本刊的办刊宗旨在于为中国的养禽业服务,那么,不管是引进品种还是自育品种,只要能满足国内蛋鸡市场的需求,能促进我国蛋鸡业稳定、持续发展,我们都应该支持、引导和推广。同时,在国家鼓励各行各业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从我国蛋鸡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对于占全球鸡蛋产量45%的超级大国,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理智上,我们都希望看到能与国外优秀品种相匹敌的国产蛋鸡品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禽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家禽存笼及禽蛋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禽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家禽业通过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均禽蛋近17kg,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占有量.人均禽肉达10kg,与世界人均占有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8.
牧野 《畜牧市场》2004,(9):11-12
我国禽蛋总产量近2500万吨.连续18年位列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近20公斤。可这些年来,鸡蛋饲养户都深切感受到鸡越来越难养.钱越来越难挣。由于饲料价格的上涨、鸡蛋价格的下降,养鸡的成本增加了,步入了“高产不一定高效”的怪圈。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国蛋鸡养殖业在未来10年中将有三大机遇第一,我国蛋鸡养殖业劳动密集型管理方式使成本优势表现明显.入世后国内长期低迷的鸡蛋价格可能出现较大反弹.第二.畜牧养殖业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第三,禽蛋在我国农村的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悔为蛋鸡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20.
海兰公司创建于1936年,经过78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纯系蛋种鸡育种公司,产品销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分子遗传育种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