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对花楸树与北京花楸果实发育3个阶段类胡萝卜素成分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为揭示花楸果实显色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花楸树和北京花楸果实类胡萝卜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对类胡萝卜素成分和积累量的种内时序性差异和同时序的种间差异及其与果色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定性分析表明:花楸树和北京花楸果实分别含12种和7种类胡萝卜素。定量分析表明:花楸树果实发育3个阶段类胡萝卜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北京花楸,花楸树类胡萝卜素积累量随果实发育时序变化显著升高。β-胡萝卜素是花楸树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积累量从33.40 mg·kg~(-1)增至81.40 mg·kg~(-1),比例从54.68%增至79.36%。北京花楸果实中各种类胡萝卜素物质积累量均随果实发育显著降低。[结论]花楸树中类胡萝卜素主要成分为β-胡萝卜素,果实显色程度与其积累量增加显著正相关;北京花楸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积累量显著低于花楸树,并随果实发育时序性显著下降,是其果实为白色而不显其他颜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粉色果实花楸母本起源的分子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河北驼梁山自然风景区内形态介于花楸树和北京花楸之间的粉色果实花楸的起源。[方法]本研究调查了花楸树、北京花楸和粉色果实花楸的海拔分布格局及生长状况,并通过叶绿体DNA序列分析3个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北京花楸主要分布在海拔1 300 2 000 m,花楸树分布于1 500 2 200 m,粉果花楸出现在两者重叠分布区内;粉果花楸叶绿体单倍型有70%与北京花楸相同,10%与花楸树相同,其余20%为其特有。[结论]表明:粉色果实花楸是花楸树和北京花楸之间的天然杂交种,是多起源的类群,在自然分类系统中应作为独立的种来处理;花楸树和北京花楸均可作为母本。  相似文献   

3.
蓝莓果实关键品质的形成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色是蓝莓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决定果色的物质主要有花青苷和黄酮类物质。为了探析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苷和黄酮类物质的变化特性,以蓝丰和粉蓝两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就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糖、花青苷、总酚、类黄酮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幼果期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较高,随着果实的逐渐发育,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到成熟期却略有上升;花青苷含量从幼果期开始逐渐增加;蓝莓果实主要以积累己糖为主,花青苷含量与葡萄糖、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蓝丰的r值为0.818*和0.835**,粉蓝的r值为0.769*和0.805*);粉蓝的花青苷、含糖量、总酚、类黄酮等项指标值均高于蓝丰;PAL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酚类和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AL酶与总酚和类黄酮的伴随性由此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正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也是分布范围最广的胶原植物[1],红叶杜仲是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选育的具有一定观赏性的杜仲药用优良无性系,其叶片暗红色,与其他无性系差别明显。花色苷是花色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和根器官的细胞液中,使其呈现由红、紫红到兰等不同颜色[2,3]。根据侯元凯[4]对彩叶树种叶片不同颜色的产生原因的描述,叶片颜色主要是由叶片中光合色素种类、含量以及花色苷含量引起。  相似文献   

5.
元宝枫优质叶用品系选育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不同系号元宝枫叶片形态特点和叶片中6种药用成分含量的分析,为黄酮类、酚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元宝枫叶茶的开发利用及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叶片形态指标、超声提取和HPLC法检测叶片药用成分。[结果]叶片形态的变异情况为叶柄长裂宽裂长叶长叶宽叶基角,叶片裂宽大都在2 3 cm左右,叶基角除6-1外,都小于180°。叶片中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 979.65、1 474.92、268.12、1 380.18、218.28、8.13μg·g-1。元宝枫的叶柄长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系数是-0.735*;鲁红1号母树与其无性繁殖幼树叶片药用成分的相关系数达到0.914*。6号系列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而1号系列酚类物质含量较高。不同家系、同一家系的不同无性系叶片药用成分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叶用元宝枫无性系的选育可尝试采用间接选择的育种方式,例如可以通过选择叶柄长来改良绿原酸含量;叶片药用成分含量的幼成相关关系表明元宝枫叶片药用成分含量的早期选择也是可行的;家系内不同无性系叶片药用成分的显著差异揭示了元宝枫家系内选择的必要性;鲁红1号的叶较大、各药用成分含量较高,且秋季叶色变红,可以作为药与赏兼用的优质品系资源。  相似文献   

6.
以野生蓝莓、荚蒾、光叶山楂、山荆子、不同光照强度花楸、引种黑果腺肋花楸为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种浆果中的主要品质特性;结果表明野生蓝莓中花青素含量为147.965 mg/100g,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含量占总花色苷的20.93%;野生蓝莓的总黄酮含量为459.63 mg/100g,山荆子多糖含量为163.62 mg/g,是野生蓝莓的2.05倍,总黄酮含量为1403.71 mg/100g,是野生蓝莓的3.05倍;不同光照强度花楸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随着光照强度(颜色深度)的增强而增高;引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含量为615.234 mg/100g,是野生蓝莓的4.16倍,其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含量占总花色苷的97.34%,同时总黄酮含量为2271.30mg/100g,是野生蓝莓的4.94倍。光叶山楂和荚蒾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宜作为观赏植物;黑果腺肋花楸中花色苷、总黄酮、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冠菌素Coronatine(COR)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COR的最佳处理浓度,探明COR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COR的推广应用和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优良早熟葡萄品种‘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果实转色初期设置3个COR蘸穗浓度处理,处理后至成熟期分6次采样,对果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果柄耐拉力、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实色泽、果皮花色苷、叶绿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和酚类物质等指标进行连续测定,通过综合分析确定COR的最佳处理浓度。【结果】COR不同浓度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总酸含量,提高果实固酸比,提高果皮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促进果实着色。其中以COR 2 000倍处理的综合品质最佳,与对照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8.43%,总酸含量降低了26.19%,固酸比提高了46.31%,花色苷含量提高了1.53倍,叶绿素含量降低了18.18%,a*值提高了1.01倍,CIRG值提高了38.04%,h°值下降了67.13%;COR 3 000倍处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春星"草莓果实经不同浓度钒酸钠处理后呼吸速率和可溶性糖、酚类物质、类黄酮、花青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钒酸钠处理后,呼吸速率、花青苷含量明显提高,可溶性糖、类黄酮含量下降,酚类物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表明,钒酸钠有加速成熟的作用,Ca2+-ATPase活性与果实成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花楸天然分布状况,以其叶片、果实和种子为材料,对内蒙古地区6个花楸天然群落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研究了花楸叶片、果实和种子表型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花楸叶片、果实和种子具有极丰富的表型变异,种源内的分化高于种源间;果长、果径、百果重及千粒重是关键表型性状;浆果质量、千粒重、果柄长3个性状是造成花楸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种源间树型、叶型、果型及秋季叶颜色变异较大,有利于花楸树种质资源多途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5个红色品种("黑比诺""梅鹿辄""品丽珠""蛇龙珠""赤霞珠")与2个白色品种("霞多丽""贵人香")共计7个酿酒葡萄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7个品种果实纵横径、单粒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以及果皮酚类物质(总酚、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酿酒葡萄品种之间果实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贵人香""霞多丽""蛇龙珠"果粒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糖酸比高,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低;"黑比诺""品丽珠"果粒相对较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较低,可滴定酸含量高,糖酸比较低,果皮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高;"梅鹿辄"果皮总酚和单宁含量最高。这些结果为武威地区酿酒葡萄栽培中品种选择、品种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为提高该产区酿酒葡萄原料和葡萄酒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加杨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他相关成分的关系,测定了不同时期加杨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总酚、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物质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与花青素相对浓度、组织含水量与可溶性糖含量、花青素浓度与可溶性蛋白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总黄酮含量与组织含水量、花青素相对浓度与组织含水量具有显著的负相关。选取与总黄酮含量变化显著相关的花青素相对浓度和组织含水量两个主要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黄酮类化合物与组织含水量和花青素相对浓度的数学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广东紫珠药材的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栽培和采收方式、不同栽培环境条件的广东紫珠药材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了解广东紫珠黄酮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广东紫珠药材总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期增长,采收期宜在即将落叶时;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高低为:叶〉小茎枝〉果〉根〉主干茎,而又主要分布在叶片中,茎干的总黄酮含量非常低,因此可采取留干采收方式以利于来年枝叶萌发;野生广东紫珠药材的总黄酮含量略高于栽培,但差异不大;施肥是药材增产的重要措施,试验中施用沼气肥与不施肥的广东紫珠药材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明显,因此选择沼气肥等肥料类型较好。  相似文献   

13.
南天竹果实变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  刘友全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4):20-21,32
在果实的生长期,采集南天竹的果实,研究南天竹果实由绿变红的机理。结果表明,南天竹果实颜色的转变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有关。果实生长初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最低。到成熟期,红果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花青素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减少和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其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不同品种的涩柿果实鲜食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涩柿品种,通过对比六倍体和九倍体涩柿的鲜食品质,探讨倍性对柿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柿良种选育和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_2脱涩法,对95个涩柿品种的硬果进行处理,然后对各品种果实的脱涩难度及口感风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筛选易脱涩且口感风味佳的品种,分别对其果实鲜食特性,即表型指标、内在营养指标以及耐储性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果实易脱涩的品种68个,较易脱涩的品种21个,难脱涩的品种6个,且不同品种涩柿果实经脱涩后鲜食的口感风味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品种6个,包括3个中国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七月早’‘中柿1号’,以及3个日本九倍体品种‘平核无’‘大平核’和‘刀根早生’。3个九倍体品种的果形指数较小,果型属于扁果形,且其果皮色泽较为亮丽,外观指标整体优于六倍体品种。6个品种果实经脱涩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中柿1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酚、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但其最不易脱涩,且易褐化,耐储性最差。3个九倍体品种在果实总酚、黄酮和单宁含量方面显著高于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和‘七月早’,但其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九倍体品种果实更易脱涩,脱涩后不易褐化,耐储性较好。【结论】不同涩柿品种果实脱涩难度和鲜食风味品质不同,九倍体品种在果实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品质及耐储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适合作为良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延长蓝莓贮藏时间,以‘灿烂’蓝莓为试材,将果实放入不同的缓释保鲜纸后在PE袋中低温冷藏,对贮藏期间鲜果的质量损失率、硬度、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1-MCP和SO_2缓释保鲜纸对蓝莓采后冷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缓释保鲜纸可有效减少蓝莓的质量损失,维持蓝莓硬度,减少坏果率,提高和保持还原糖和花色苷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峰的出现,使蓝莓保持良好的风味和耐贮藏性。SO_2缓释保鲜纸及1-MCP缓释保鲜纸和SO_2缓释保鲜纸一起使用,虽能够减少蓝莓质量损失,增加硬度,但对还原糖、花色苷、可滴定酸、总酚含量等指标无积极作用,且SO_2药害的存在,使得蓝莓外观受到严重影响,风味大幅下降,因此不适合用于蓝莓保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板栗成林垦复对生长结果的影响,通过板栗成林垦复与未垦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垦复栗林树高,当年生枝,百叶鲜重与未垦复的栗林比较,分别增长29.9%、69.9%、37.9%。单株结果数、单鲜果重、单株结实量分别是未垦复的4倍、2倍、5.9倍。其生长与结果差异显著,垦复效果明显。建议在板栗生产中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采收期对蓝莓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蓝莓果实中一些重要抗氧化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在成熟后的7、14、21d北村和美登2种蓝莓主要活性物质花色素苷和总类黄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试验表明,蓝莓果实中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及活性与不同采收时期有关,并且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活性的变化规律在两品种间一致。  相似文献   

18.
新疆干旱区木豆引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西南地区木豆品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首次研究木豆在新疆干旱区栽培的适应性.获得了各木豆品种在新疆干旱区的物候期及生长规律,测定了各品种生物产量和鲜枝叶营养成分.栽培试验获得较高的鲜枝叶产量,木豆鲜叶的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较高.但各木豆品种均不能完成生育期,无法获得成熟果实,不能越冬.  相似文献   

19.
孙晶 《经济林研究》2019,37(3):95-100
为给蓝靛果种质资源收集、优良品种的选育、综合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以蓝靛果栽培品种‘蓝鸟’‘蓓蕾’及野生蓝靛果为材料,比较3个蓝靛果品种果实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利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测定各品种成熟果实提取液中可滴定酸、类黄酮、总酚、花色苷含量,分析DPPH、FRAP、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蓝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多,其体积分数为2.49%;按照类黄酮、总酚及花色苷的含量由高到低排序,3个品种依次为‘蓓蕾’、野生、‘蓝鸟’。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3个蓝靛果品种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蓓蕾’果实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野生蓝靛果,‘蓝鸟’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蓝靛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与类黄酮、总酚、花色苷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类黄酮含量与·OH清除能力相关系数最大,即蓝靛果果实类黄酮清除·OH的能力最强。综上可知,‘蓓蕾’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比其他2个蓝靛果品种强,适宜进行加工及内含物提取利用,是制备抗氧化剂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20.
红檵木叶色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在春季新叶初发时,花红叶红,且叶片红艳可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随着叶龄的增大,叶色发生较大变化,在初夏叶色变为暗红色,到了盛夏高温季节,叶色几乎变成了绿色,出现了生产上称之的"高温返青"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