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充分利用棉花抗病资源 ,实现病区棉花品种换代辽宁省为我国特早熟棉区 ,棉花品种的抗枯、黄萎病能力和棉花纤维品质都具有独特优势 ,在棉花抗病育种方面具有丰富的抗病育种资源 ,除早熟、丰产外 ,高抗枯、黄萎病是辽宁省棉花品种最突出的特点。自 80年代以来 ,辽宁省利用各种抗病资源 ,培育了 1 7个特早熟棉花品种 ,其中包括 5个高抗枯、黄萎病的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5 33.33多万公顷。 1 996年 1 1月审定的辽棉 1 5号保持了高抗枯萎病的特点 ,枯萎病指数为 0 .5 ,同时在抗黄萎病方面又有进一步的进展 ,黄萎病指数7.45 ,是辽宁目前所有…  相似文献   

2.
谢君 《中国棉花》2007,34(3):9-10
近几年来,随着棉花种植年份的增长,棉田枯、黄萎病的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为此,2006年本团在13连枯、黄萎病较严重地,进行了2%宁南霉素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药效试验。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2%宁南霉素可湿性液剂、990A、卫福。供试品种为长绒棉新海21号。试验地设在  相似文献   

3.
棉花抗枯萎病试管鉴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最大的两种病害。在我国枯黄萎病混生地区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达60%以上。目前对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措施中,最主要的是培育棉花抗病品种,而棉花抗病种质资源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原始亲本,因此鉴别棉花种质资源材料和抗病品种的抗性程度十分重要。当前常用的苗期鉴定和人工病圃成株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比较近年来选育的棉花品种(系)对枯黄萎病的抗性,加速棉花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及对枯黄萎病的综合治理,应用人工接菌诱发的病圃进行成株期鉴定。材料与方法1、品种(系)来源鉴定材料共80个,取自1987~1988年参加全国棉花优质抗病新品系联合试验,全国  相似文献   

5.
棉花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且药剂防治难于有效的两种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经济有效途径,而抗性鉴定则是选育抗枯、黄萎病品种不可缺少的环节。育种者根据抗性鉴定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选育品种,以达到所育品种抗病增产的目的。“十五”以来,改进了抗性鉴定评判方法,采用校正病情指数来划分抗性反应型,对四川省棉花育种攻关协作单位培育的新品种进行抗性鉴定,以期为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抗病性能依据。1材料和方法1.1鉴定材料。供试棉花品种(含品系、组合、材料等,下同)共251个。其中,四川省区域试验87个,四川省农…  相似文献   

6.
我省为棉花枯、黄萎病重病区。近年来,抗枯萎病棉花品种陕401大面积推广后,对控制枯、黄萎病为害,提高棉花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枯萎病被基本控制后,黄萎病仍有发展趋势。因此,选育兼抗枯、黄萎并具有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是生产上的迫切要求。我所经过多年努力,继陕  相似文献   

7.
枯黄萎病是制约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自治区植保站等单位的调查显示,1995年全区枯萎病面积达4万~4.6万hm2,其中绝产面积2666.7hm2以上;目前全疆80%以上的棉田受枯黄萎病危害,枯黄萎病蔓延后导致本区自育丰产、优质、不抗病棉花品种难以推广。研究枯黄萎病对棉花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新疆自育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新疆的库车县齐满镇枯黄萎混生重病田和无病田进行。参试材料14份,分别为自育品系抗虫2000和5,自育中长绒棉品系25、29、30、32、9-2065号;美棉99B、33B;SGK32…  相似文献   

8.
棉花品种资源抗黄萎病田间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流域棉区以枯萎病发生危害为主;黄河流域棉区枯、黄萎病多混合发生为害.近年来,枯萎病为主的混生区随着抗枯萎品种的推广和综合措施防治,病情已显著压低,但黄萎病又有所抬头。因此,在继续搞好抗枯萎育种的同时,加强对棉花品种资源抗黄萎鉴定和培育兼抗枯,黄萎新品种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互通情报”,现将1974—1978年在苗庄大队科研基点进行的棉花品种资源抗黄萎病田间鉴定结果加以整理,提供有关育种和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抗枯黄萎病鉴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我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始于1957年,已经有50年的历史,经过试验最终通过审定的品种已达110个。抗枯、黄萎病性是新品种审定推广的重要指标,随着区试工作的日臻完善,新品种的抗枯、黄萎病鉴定也逐步达到了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在2006年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总结会上,该方法通过了与会专家的讨论,确定为我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抗枯、黄萎病鉴定的统一方法,现通报如下。1试验目的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及各区试汇总单位的委托,对参加国家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品系、组合,下同)进行抗枯萎病、黄萎…  相似文献   

10.
选育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经济有效的措施。在生产实践中,不抗病的丰产优质品种,在枯、黄萎病区也难以显示其增产的优越性,甚至还会因病减产,严重者导致绝收。建国以来,我国各主要棉花枯、黄萎病区,采用引种鉴定、系统选种、杂交育种和区域试验等措施,通过病圃的严  相似文献   

11.
棉花枯、黄萎病是新疆植棉区棉花生产的两大主要病害,而防治枯、黄萎病经济、有效的方法除轮作倒茬外,就是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随着病区的扩大和病情的加重,抗病品种已成为棉花生产发展的迫切需求。针对该团目前种植的棉花品种,对其抗病性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鲁北地区是山东省主要棉花生产基地,近几年来,随着抗虫棉的连年种植和棉花枯黄萎病生理小种的变化,棉花枯黄萎病呈逐步加重的趋势,对棉花生产构成威胁。为此引进了多种新药剂试验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开展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地土质为壤土,pH值为6.9,有机质为1.3%,棉花品种为33B抗虫棉,采用地膜覆盖种植。试验处理为①43%好力克SC3000倍液喷雾+灌根;②43%好力克SC4000倍液喷雾+灌根;③10%世高WG4000倍液喷雾+灌根;④99植保300倍喷雾+灌根;⑤清水对照。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3.3m2,随机排列。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敦煌地区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楠  巩玉芳 《中国棉花》2008,35(10):40-41
敦煌是甘肃省棉花生产的主要基地,全市每年棉花播种面积均在1.33万公顷左右.棉花是敦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自1983年普查发现枯、黄萎病以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由于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特别是抗枯萎病品种的推广应用,其危害损失明显减轻.但随着品种抗病性退化,以及枯、黄萎病致病性增强,两病依然是制约敦煌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特多收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黄连超,汪家合荆沙市种子公司湖北江陵434100枯、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枯、黄萎病在主产棉区蔓延较快,为害很大。在生产中发现特多收农药对棉花枯、黄萎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能促进病株迅速恢复。为探索其防治效果及...  相似文献   

15.
1986~1990年国外陆地棉品种资源抗病性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棉花品种资源的引入,曾对我国棉花育种和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为探索国外陆地棉资源材料的抗病性,1986~1990年,对美国、苏联、巴基斯坦、印度、法国、墨西哥等6国的陆地棉品种资源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其中,抗棉花枯萎病鉴定481份,抗棉花黄萎病鉴定456份。还筛选出了一批抗病及耐病材料。  相似文献   

16.
夏志明  陈蓬勃 《中国棉花》2007,34(11):18-19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花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呈现出逐年加重蔓延扩大的趋势,成为新形势下影响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据调查,2004年以来大荔县连续3年发病面积每年都在0.8万公顷以上,占全县植棉总面积的35%左右,全县年平均减产皮棉105kg.hm-2,三年累计损失皮棉1.6万t。为了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2005-2006年进行了棉花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旨在为指导棉农防治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大荔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连续多年种植棉花,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都发生较重的棉田进行。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等。供试…  相似文献   

17.
江汉平原棉花黄萎病危害损失及其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4年本所棉花抗枯、黄萎病同步联合品比试验为例,分析江汉析棉区黄萎病危害损失。结果表明,各品种(系)在黄萎病圃的皮棉平均产昌比枯萎病圃减产153.16kg·hm-2,差异显著,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单株成铃数减少和铃重降低,而且黄萎病圃各棉花品种(系)的5项纤维品质指标平均值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病害严重时可使棉花绝产,因此该病是限制老棉区棉花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抗枯、黄萎病性是棉花育种工作中选育新品种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棉花新品种一般对枯萎病的抗性可达到高抗水平,而对黄萎病的抗性大多表现为耐病,所以目前单靠棉花育种工作难以解决生产中的诸多问题;国内外有使用缩节胺抑制黄萎病的试验,但效果不突出,而市场上虽有多种预防黄萎病的药剂出售,但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除控制好枯、黄萎病的传播途径外,从耕作栽培学的角度出发,改变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生态环境,使之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棉花抗病育种进展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及种质资源抗性鉴定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3种抗病签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时我国棉花枯、黄萎病原菌生理型的分化以及利用DNA分子标记构建指纹图谱分析枯(黄)萎病菌菌系间亲缘关系进行了综述,较全面地回顾了棉花抗病性的遗传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发展对策,并对深入开展棉花抗病育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棉花枯黄萎病预防措施谢远清(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大垸农场农科中心433321)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目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抗枯品种有:中棉12、鄂棉20(即8933)、泗棉3号等。对黄萎病目前尚无高抗品种,一般为耐病品种,如中棉12、湘棉16号等。选用抗病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