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伤性心包炎系创伤性网胃炎的一种继发症,是由于牛误食混有金属异物的饲料所致.但在兽医临床上犊牛发生创伤性心包炎极少,国内还未见报道.1997年4、5两月,南京市某国有奶牛场连续发生三例犊牛(育成牛)创伤性心包炎,经淘汰解剖得到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育成牛是指犊牛断奶后至第1胎产犊前这时期的牛,育成牛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此时期的饲养,关系到体型的发育和终身的泌乳性能,因此,不可忽视育成牛的培育。1育成牛的饲养为便于管理,将育成牛的饲养分为4个阶段。1.1第一阶段3-6月龄育成犊牛饲养。通常犊牛生长到2个月龄时断奶,断奶后犊牛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精饲料,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量,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  相似文献   

3.
初生重和断奶重是评定牲畜生后期生产性能高低的重要标志。犊牛也不例外,初生重及断奶重越大,后期的生产性能越高,经济效益越好,反之则低、则差。六月内的幼牛仍属犊牛,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但同时需要相应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水平。然而,此阶段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轻则影响后期的生产性能,重则形成僵牛,大幅度降低养殖效益。因而,对犊牛进行补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奶牛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病牛腹泻或拉血便。主要危害初生犊牛,育成牛一般较少发病。  相似文献   

5.
1.贯彻检疫、分群隔离、消毒及犊牛培育等综合性防制措施,是控制奶牛结核病的有效办法。2.对假定健康成牛及育成牛的结核检疫,应以一次两回点眼及一次两回皮内注射同时进行。3.犊牛的检疫以皮内注射的阳性检出率较点眼为高,同时全部包括了点眼所检出的阳性反应牛。4.呈疑似反应的成牛、育成牛及犊牛,经复检连续二次以上呈阴性反应者,可按阴性反应牛处理。5.成牛及育成牛在每年内应进行不少于四次检疫,病牛生犊牛在犊牛培育期内以不少于三次检疫为宜。6.按检疫结果分群并对不同病种分别地设分场隔离饲养,是控制结核病有效的分群隔离方法。7.从病牛群中培育健康犊牛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大力发展健康牛群有效措施之一。8.单独成立病牛生犊牛培育场,是加速培育健康犊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一些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要点。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部分介绍了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和断奶至6月龄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种用育成牛饲养管理部分介绍了母牛和公牛的饲养管理要点。饲养管理主要谈及了犊牛的初乳哺喂、饲喂、饮水、去角、环境控制、日粮配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犊牛培育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018—2021年的犊牛培育方法及生长发育性能,以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比较四组的培育效果,试验Ⅰ组采用带犊母牛白天放牧,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Ⅱ组采用白天放牧+早补饲,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Ⅲ组(传统组)采用带犊母牛全天舍饲,犊牛全天自由哺乳;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自然哺乳方式(按月龄限制哺乳次数)和犊牛岛内补饲。补饲组采用犊牛7日龄开始补饲,然后比较各组间0—4月龄(4月龄断奶)、4—6月龄犊牛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公、母犊初生重分别为45 kg和41 kg,四种培育方式对犊牛初生重影响不大;而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哺乳方式提高犊牛日增重明显,生长发育性能表现最好,料重比最低,4月龄断奶和6月龄体重都最高,公、母犊体重分别达217.19±52.27 kg和191.50±14.62 kg、296.11±26.51 kg和259.11±24.92 kg。3—4月龄采取过渡性断奶,定时哺乳和犊牛岛内补饲可提高犊牛成活率,减少断奶应激,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了种牛的供种水平。【结论】母牛舍饲,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全国157 个规模化牧场在2020年1—12 月出生的220 日龄内母犊牛各阶段发病次数、体重和日增重进行分析,旨在研究犊牛不同阶段发病次数对其后期体重、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断奶前后,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61~129 日龄体重、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2)转育成时,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60~179 日龄发病次数≥1 次,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和转育成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组(P<0.01)。因此,犊牛发病次数越多,后期生长发育越缓慢,建议牧场重视并加强犊牛断奶前后和转育成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治,以减少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9.
承德市双滦区宋某饲养西杂牛13头,其中4头犊牛于2003年5月28日相继发病,病牛呈现渐行性消瘦,厌食,精神不好,不愿走动,拉稀,至笔者诊治时已有15d。曾打消炎针,喂服消炎健胃药,不见好转,经临床诊断和对粪便显微镜检查,确诊为牛球虫病。1临床症状4头犊牛在4~11月龄之间,被毛粗乱,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荷斯坦牛初配年龄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发现有些个体饲养的中国荷斯坦牛初配年龄过早,13~14个月龄就配种,这样不仅影响育成母牛的生长发育,也影响母牛产犊的初生重和头胎产奶量。为此,我们对富裕县奶牛场的中国荷斯坦牛进行调查,报告如下:1初配年龄对犊牛初生重的影响初配年龄不同的育成母牛所产犊的初生重不同,统计结果如表1。表1初配年龄不同产犊初生重比较从表1看出:18~20月龄配种的育成母牛,所产犊牛初生重较大。在生产实践中,初配年龄过早的育成母牛,由于身体还在生长发育,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很大部分用来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造成胎儿的营养供应相对较少,因此过早…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影响荷斯坦母犊断奶平均日增重的因素,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某奶牛场2017-2019年7 101条犊牛断奶重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母牛不同初产月龄、产犊季节、胎次以及初乳浓度对断奶犊牛平均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牛不同初产月龄、产犊季节、胎次、初乳浓度对断奶母犊平均日增重、初生重以及断奶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母牛初产月龄为22月龄及以下时犊牛日增重最高,初产月龄为22~24月龄时断奶体重最高;母牛夏季产犊时犊牛日增重和断奶体重极显著高于其他产犊季节(P<0.01);4胎及以上母牛所产犊牛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母牛初乳浓度Brix值大于等于30%时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它初乳浓度的犊牛(P<0.01);犊牛初生重为32~34 kg时日增重最高。该结果为牧场预测犊牛生长发育状态及饲养管理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大滩地区六个行政村部分散养户饲养的3 000头奶牛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的发病情况,共确诊奶牛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患牛25头,平均发病率为0.83%.找出了奶牛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的发病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徐州市某奶牛场每年均有少数犊牛发生下痢,甚至死亡。1988年自2月19日至4月19日,初生犊牛下痢的数量增多,两个月内所产的39头犊牛先后发病,死亡19头,并且波及产后母牛,导致发病16头,死亡3头。在这次犊牛和产后母牛发病期间,与病牛接触过的工作人员中有6人发生了和病牛同样的病状,后经药物治疗,均治愈。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 ,大庆三环奶牛场每年均发生一种以犊牛运动障碍致使犊牛陆续淘汰的疾病。本病主要发生在该场的四牧场和一牧场。据初步调查 :每年大约有十几至二十几头发病 ,发病率约占新生母牛犊的 3.5 % ,发病犊淘汰率为 1 0 0 % ,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 ,给牧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对此病进行了病因调查 ,从实验室检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等结果来看 ,本病为犊牛铜缺乏症。1 流行病学调查1 .1 发病与年龄的关系 主要发生在刚断奶的犊牛 ,一般 2~ 3月龄发病 ,5月龄以上的犊牛很少发病 ,育成牛和成奶牛不发病 ,两牧场 1 9…  相似文献   

15.
牛的产肉性能是由遗传基因、饲养管理条件决定的,并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要提高牛的产肉量,改善肉的品质,除选择好品种和改善管理条件以外,必须认识牛的生长发育规律。1体重牛的初生重大小与遗传基础有直接关系。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初生重大的犊牛生长速度快、断奶重也大。一般肉牛在8月龄内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到了成年阶段(一般3~4岁)生长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后备牛是奶牛场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哺乳犊牛、断奶犊牛、育成牛、青年牛四个不同生长阶段入手,阐述了后备牛培育过程中饲养管理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的分群管理是牛场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之一,但是该项工作的进行的好坏对于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整个牛场的盈利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1分群原则犊牛(0~6月龄牛)分群原则。断奶前和断奶后犊牛要分群饲养,断奶后犊牛应按照体格大小分群,刚断奶犊牛必须在单独牛舍内饲养,每圈牛头数要少于牛颈夹数确保同圈牛能够同时采食。青年牛和成年牛(6~24月龄牛或围产牛)的分群原则。体格大小一致的应同群饲养,参配牛要同群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的养牛业中,提高幼畜成活率和母畜繁殖率是摆在我们畜牧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本人几年来在实践中的体会,现对幼犊适时断奶问题谈几点体会。一、幼犊适时断奶的生理学依据从反刍胃的特点上来看,牛犊初生的瘤胃、网胃、重辦胃等于皱胃的一半;到2.5月龄时瘤胃、网胃、重瓣胃大于皱胃一倍;到4月龄时瘤胃、网胃是重瓣胃、皱胃的四倍。可见,犊牛生后随着月龄的增长,四个胃的容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犊牛的反刍期,大致从生后3月龄以后。虽然在犊牛生后20日龄瘤胃中就有纤毛虫的出现,但反刍这一生理活动仍然是微弱的,所以,犊牛断奶应从4月龄以后开始。二、幼犊适时断奶的好处从我们地区养牛实际舌,绝大多数是终年放牧,冬春季节很少补饲,远远满足不了牛营养物质的需要,就拿妊娠母牛来说,一是胎儿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二  相似文献   

19.
三月龄以下乳犊牛的发病情况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发展奶牛业。乳犊牛的育成是重要问题之一,俗话说“无犊就无牛”嘛!“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固,断奶前犊牛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而发病后的死亡率亦达5—40%不等,严重影响乳犊牛的育成。这里就我公司几个奶牛场的三月龄以下的乳犊的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求从中探索规律,为饲养犊牛和乳犊牛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以达到提高乳犊牛的成活和育成率,从而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当犊牛初生期(7日龄)结束后,就可以从护仔栏转入犊牛舍,进入初生期后的饲养阶段。在此阶段开始哺喂常乳、补饲草料,并逐渐过渡到断奶,而以固体性饲料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