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蜜蜂杂志》2007,28(5)
时间:h(小时)、min(分)、s(秒)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4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5质量:t(吨)、kg(千克)、g(克)、mg(毫克)6浓度:mg/L、mg/kg(百万分浓度,以前用ppm,1×10-6)本刊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相似文献   

2.
1时间:h(小时)、m in(分)、s(秒)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 m(毫米)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4体积:m3(立方米)、L(升)、m L(毫升)5质量:t(吨)、kg(千克)、g(克)、m g(毫克)6浓度:m g/L、m g/kg(百万分浓度,以前用ppm,1×10-6)本刊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相似文献   

3.
2组健康艾维因肉鸡各 8只 ,体重 (1.6 6± 0 .11) kg,研究了对其单剂量 (10 mg/kg,以沙拉沙星碱计 )静注和口服盐酸沙拉沙星后的药动学及其生物利用度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沙拉沙星的浓度。结果表明 :静注盐酸沙拉沙星溶液后 ,血清药物浓度经时过程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 ,其消除半衰期 (t1 / 2β)、总体清除率 (CLB)、表观分布容积 (Vd)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 C)分别为 (2 .6 78± 0 .5 0 6 ) h、(1.339± 0 .35 1) L/kg· h、(5 .15 9± 1.5 5 4) L/kg和(7.85 3± 1.731) mg/L· h;口服盐酸沙拉沙星片后 ,药时数据呈有吸收因素一室模型 ,其吸收和消除半衰期 (t1 / 2 ka,t1 / 2 ke)、血清峰浓度 (Cmax)、达峰时间 (T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 (0 .2 87± 0 .117) h、(5 .381± 1.44 6 ) h、(0 .478± 0 .196 ) mg/L、(1.2 2 9± 0 .439) h和 (4 .0 6 0± 1.178) m g/L· h,生物利用度为 (5 1.70± 15 .0 0 ) %。  相似文献   

4.
单位名称标准符号单位名称标准符号米m厘米cm立方米m3毫米mm平方米m2千米[公里]km平方米每千克m2/kg公顷hm2[小]时h千克[公斤]kg分[钟]min摄氏度℃秒s微升μL微[米]μm毫升mL升L克每升g/L千克每升kg/L[细胞]个每升L-1焦[耳]J千克每米kg/m摩[尔]每千克mol/kg勒[克斯]lx摩[尔]mol  相似文献   

5.
单位名称标准符号单位名称标准符号米m厘米cm立方米m3毫米mm平方米m2千米[公里]km平方米每千克m2/kg公顷hm2[小]时h千克[公斤]kg分[钟]min摄氏度℃秒s微升μL微[米]μm毫升mL升L克每升g/L千克每升kg/L[细胞]个每升L-1焦[耳]J千克每米kg/m摩[尔]每千克mol/kg勒[克斯]lx摩[尔]mol  相似文献   

6.
对 5头健康猪口服和静脉注射国产硫酸安普霉素 ,研究其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 ,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99.0 3%,血清最低检测浓度为 0 .0 5 μg/ ml,日内日间变异系数为 2 .2 %~ 5 .0 %,且血清浓度在0 .0 5~ 3μg/ m 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6 5 )。以 2 0 mg/ kg口服和以 2 0 mg/ kg静脉注射硫酸安普霉素后 ,经 Mcpkp药代动力学计算机程序处理 ,体内药物运转分别符合开放型一室和二室模型 ,生物半衰期 t1 / 2 分别为 (7.36± 1 .5 2 ) h和 (3.1 7± 0 .75 )h;CLB分别为 4 .82 L / kg· h和 0 .1 6 L / kg· h;AUC值分别为 4 .1 4和 1 30 .6 2。口服 :Cmax为 (0 .2 4± 0 .0 3)μg/ ml;Tp为 (5 .1 2±0 .6 1 ) h;T1 / 2 K为 (7.36± 1 .5 2 ) ;生物利用度 (AUCp.0 / AUCi.v)为 (3.1 92 8± 0 .70 4 4 ) %。上述药代动力学数据为动物临床用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电解质水平日粮对猪进食后 9h动脉和门静脉血中氧气含量、血液 p H和酸碱状态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 4 5 kg的 4只猪 ,用外科手术法在颈动脉和门静脉中输入导管。采用交叉实验设计 ,评估两组d EB水平 (- 10 0和 2 0 0 m Eq/kg)的日粮。 d EB水平用改变日粮中 Cl-的含量来控制。测定期为两周 ,每周测定 2次 ,每天饲喂 2次 ,饲料的能量是维持需要量的 2 .6倍 ,自由饮水。于饲后 0、0 .5、1、1.5、2、3、4、6和 9h采血。分别测量血红蛋白、O2分压、O2 饱和度、O2 含量、p H、PCO2 、HCO3- 浓度、碱过剩和Na+、K+、Cl-浓度。饲喂 d EB- 10 0 m Eq/kg日粮组动脉和门静脉血中氧气含量 (5 .78和 4 .82 m mol/L)低于 2 0 0 m Eq/kg组 (6 .18和 4 .99mm ol/L) (P<0 .0 0 8)。这与 - 10 0 m Eq/kg组中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有关。 - 10 0 m Eq/kg组动脉和门静脉血中的 p H(7.4 6和 7.37)低于 2 0 0 m Eq/kg组 (7.4 9和7.4 3) (P<0 .0 0 3) ,并持续整个测试期。动脉和门静脉血中的碱过剩和 HCO3-含量的平均值在 d EB水平较高时较高 (P<0 .0 0 1) ,(- 10 0 m Eq/kg组 ,碱过剩和 HCO3- 分别为 6 .96和31.0 m mol/L ,2 0 0 m Eq/kg组为 12 .5 4和 35 .9mm ol/L )。随着 d EB水平的升高 ,血液中 Na+  相似文献   

8.
将50只健康羊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5只。用羊口疮强毒感染试验羊,建立羊口疮病理模型。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分别用浓度7.5 mg/m L、15.0 mg/m L、30.0 mg/m L、60.0 mg/m L、120.0 mg/m L的红茂草乙醇制剂进行治疗。试验Ⅵ、Ⅶ、Ⅷ、Ⅸ组分别用浓度5.0 mg/m L、10.0 mg/m L、20.0 mg/m L、40.0 mg/m L的红茂草总生物碱盐酸盐制剂进行治疗,Ⅹ组为对照。结果表明,Ⅲ组、Ⅳ组、Ⅴ组羊口疮愈合率分别与Ⅰ组、Ⅱ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Ⅰ组与Ⅱ组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Ⅲ组、Ⅳ组、Ⅴ组之间相互差异不显著(P0.05),剂量与溃疡面愈合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675 6x+3.488,R2=0.958 3,其EC50=7.986 6mg/m L。盐酸盐制剂羊口疮愈合率除了Ⅷ组和Ⅸ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剂量与溃疡面愈合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709 3x+3.547 7,R2=0.977 2,其半数效应浓度EC50=7.073 7 mg/m L。  相似文献   

9.
《养猪》2020,(3)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复合植物提取物对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108头日龄相近且体重在32 kg左右的肥育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00 mg/kg复合植物提取物(第1组)、1 000mg/kg EM(复合微生态制剂1)+500 mg/kg复合植物提取物(第2组)、1 000 mg/kg EM(第3组)、2 000 mg/kg MP(复合微生态制剂2)+500 mg/kg复合植物提取物(第4组)、2 000 mg/kg MP(第5组)。预试期7 d,正试期44 d。试验结果表明:舍内氨气浓度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1组至第5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4.69%(P0.01)、15.79%(P0.01)、16.65%(P0.01)、35.50%(P0.01)、27.91%(P0.01);桶内氨气浓度方面,各试验组也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和复合植物提取物能有效降低舍内氨气浓度,改善猪舍环境。其中,以"2 000 mg/kg复合微生态制剂(MP)+500 mg/kg复合植物提取物"联合使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钼硫水平对小尾寒羊铜需要量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相近(43.0 kg±2.3kg)、健康状况良好的6月龄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12组,每组5只。试验分两个钼水平:低钼(M1)和高钼(M2)的添加量分别为0 mg/kg、5 mg/kg;两个硫水平:低硫(S1)和高硫(S2)的添加量分别为0 g/kg、2 g/kg;每个钼、硫水平的日粮中添加的铜浓度分别为10 mg/kg(C1)、15 mg/kg(C2)、25 mg/kg(C3)。预试期15 d,正试期15 d。结果表明:1在M1S1和M2S1条件下,3个铜添加浓度小尾寒羊血铜含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M1S2时,日粮添加10 mg/kg铜水平的试验羊血铜浓度显著低于添加15 mg/kg铜和25 mg/kg铜的试验羊组(P0.05);在M2S2条件下,日粮中添加25 mg/kg铜水平的试验羊血铜浓度显著高于添加10 mg/kg铜组和15 mg/kg铜组(P0.05)。2随着日粮铜浓度的增加,血清CPL的活性呈现上升趋势。在M1S2组和M2S1组中当日粮中添加10 mg/kg铜时,试验羊的血清CPL的活性均显著低于日粮中添加15 mg/kg铜组和25 mg/kg铜组(P0.05)。血清CPL的活性变化在M1S1组时随日粮中铜的变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日粮铜浓度的增加,试验羊血清Cu-Zn-SOD的活性也呈现上升趋势。其中M1S1时,3个铜添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M2S1时添加10 mg/kg铜组的血清Cu-Zn-SOD活性显著低于添加15 mg/kg铜组和25 mg/kg铜组(P0.05);M1S2时添加10 mg/kg铜组试验羊的血清Cu-Zn-SOD活性显著低于添加25 mg/kg铜组;M2S2时3个铜添加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小尾寒羊日粮铜的适宜供给水平在日粮不加钼硫时为20.5 mg/kg;加钼时为25.5 mg/kg;加硫时为25.5 mg/kg;加钼加硫时为35.5 mg/kg。  相似文献   

11.
氟苯尼考静注及肌注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健康AA肉鸡 36只 ,随机分成 4组 ,以 15mg/kg和 30mg/kg两种剂量静注、肌注分别给予氟苯尼考。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采用 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药 时数据。静注药 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5mg/kg剂量组Vd(ss) 1 5 7± 0 16L/kg ,T1/2α43 96± 12 2 7min、T1/2 β16 8 18±45 2 4min、CL(s) 0 0 17± 0 0 0 30L/ (kg·min)、AUC886 40± 146 5 3(μg/ml)·min ;30mg/kg剂量组Vd(ss) 1 42±0 2 3L/kg ,T1/2α41 48± 8 6 4min、T1/2 β180 80± 74 97min、CL (s) 0 0 17± 0 0 0 2 9L/ (kg·min)、AUC176 7 15±2 6 8 2 3(μg/ml)·min。肌注药 时数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5mg/kg剂量组T1/2 (ka) 10 2 5±9 19min、T1/2 (ke) 15 2 41± 73 0 9min、C(max) 3 5 0± 1 13μg/ml、AUC837 88± 16 0 85 (μg/ml)·min、F94 5 3% ;30mg/kg剂量组T1/2 (ka) 11 97± 7 5 9min、T1/2 (ke) 15 2 41± 73 0 9min、C(max) 6 79± 1 38μg/ml、AUC172 5 2 9±35 7 98(μg/ml)·min、F97 6 3%。实验结果表明 :氟苯尼考在鸡体内吸收好 ,分布快 ,消除也快。静注、肌注后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呈比例关系 ,各参数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6,(3):84-88
本文对鲫以15 mg/kg·bw的剂量单次口灌甲砜霉素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模拟研究,以15 mg/kg·bw的剂量连续口灌给药3 d进行药物残留研究。结果表明甲砜霉素的药—时曲线均较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10℃水温条件下甲砜霉素在鲫体内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4.63 h;峰浓度(Cmax)5.71μg/m L;达峰时间(Tmax)10.94 h;消除半衰期(t1/2β)13.68 h;表观分布容积(Vd/F)1.53 L/kg;清除率(CLb)0.08 L/(h·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95.99μg·h/m L。25℃水温条件下甲砜霉素在鲫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2.72 h;峰浓度(Cmax)5.60μg/m L;达峰时间(Tmax)6.98 h;消除半衰期(t1/2β)9.87 h;表观分布容积(Vd/F)1.6 4L/kg;清除率(CLb)0.12 L/(h·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30.16μg·h/m L。不同水温条件下甲砜霉素在鲫鱼各组织中的代谢明显不同,表现为水温升高甲砜霉素消除则加快,水温降低甲砜霉素消除则变慢。结果还显示在两个温度下,甲砜霉素在鲫鱼主要组织中消除均较慢,在给药72h后,仍可在在皮肤、肌肉、肾脏组织中检测到甲砜霉素。同时,皮肤中的药物代谢速率相对于其他组织较慢,因此,建议把皮肤作为甲砜霉素药物残留的靶组织。若以15 mg/kg·bw的剂量连续口灌给药甲砜霉素后,建议甲砜霉素在鲫鱼体内的休药期定为:在10℃至少为10d,在25℃至少为6 d。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按 0 .6 mg/ kg BW单剂量对健康仔猪口服亚硒酸钠溶液后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其在血液中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血液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其理论方程为 :C=0 .0 82 0 e- 0 .0 4 2 1 t 0 .10 5 0 e- 0 .0 0 1 4t- 0 .1870 e- 2 .2 541 t。主要动力学参数为 :吸收半衰期 (t1 / 2 Ka)为 0 .30 75 h;达峰时间 (tmax)为 2 .15 17h;消除半衰期 (t1 / 2β)为 5 10 .2 70 6 h;曲线下面积 (AU C)为 75 .14 6 0 mg/ L· h;表观分布容积 (Vd)为 5 .5 74 2 L/ kg。根据单剂量药动学参数 ,计算多剂量给药参数 ,为临床治疗制订给药方案。先导剂量 (D* )为 1.2 2 6 2 mg/ kg BW,维持剂量(D0 )为 0 .6 m g/ kg BW,给药间隔 (τ)为 4 80 h,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с)为 0 .15 6 6 μg/ m l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六氢β-酸月桂酸酯在鸡体内的药动学,本试验选用12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40mg/kg体重灌胃给药和1 mg/kg体重静脉注射给药。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浓度。用Winnonlin 5.2.1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单剂量口服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0.04±0.01)μg/m L,tmax(1.00±0.15)h,T1/2(2.35±0.17)h,AUC(0.13±0.01)μg·h/m L,V(1024.1±98.4)L/kg,CLB(302.2±7.6)L/h·kg,MRT(3.55±0.27)h;单剂量静脉注射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0(1.25±0.17)μg/m L,T1/2(1.10±0.25)h,AUC(0.82±0.14)μg·h/m L,V(1.93±0.13)L/kg,CLB(1.25±0.21)L/h·kg,MRT(1.27±0.31)h。结果表明:灌胃六氢β-酸月桂酸酯与静脉注射六氢β-酸月桂酸酯相比,鸡灌胃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0.4%,灌胃给药后吸收极少,静脉注射血药浓度较高,消除半衰期均较短。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以碳酸氢铵(NH4HCO3)作为氮源时,不同浓度的氮和氮磷比(N/P)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在培养液中添加氮(N)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00 mg/I,的碳酸氢铵(NH4HCO3)和磷(P)质量浓度为0、3、6 mg/L的磷酸二氢钠(NaH2PO4),进行双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添加N 50 mg/L、P 3 mg/L时小球藻的细胞密度、吸光度(OD)值和单位体积叶绿素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然后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试验,分别添加N浓度为40、50、60 mg/L,和P浓度为2、3、4 mg/L,结果表明,添加N 50 mg/L,时小球藻的各种生长指标高于N40 mg/L和N 60 mg/L组(P<0.05),其中N 50 mg/L、P 3 mg/L,组合效果最明显.综上所述,NH4HCO3作为N源、NaH2PO4作为P源时,小球藻生长的最适N、P浓度分别为50 mg/L,和3 mg/L,N/P为16.7:1.  相似文献   

16.
按 0 .2 m g/ kg单剂量对健康仔猪肌注亚硒酸钠溶液后 ,研究了其在血液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 :血液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其理论方程为 :C=0 .1773e- 0 .0 548t+0 .0 72 7e- 0 .0 0 2 6 t- 0 .2 5 0 0 e- 1 3.882 3t。主要动力学参数为 :吸收半衰期 (t1 /2 Ka)为 0 .0 4 99h;达峰时间 (tmax)为 0 .4 2 37h;消除半衰期 (t1 /2β)为 2 71.9311h;曲线下面积 (AU C)为 31.72 6 0 m g/ L·h;表观分布容积 (Vd)为 2 .4 72 1L/ kg。根据单剂量药动学参数 ,计算多剂量给药参数 ,为临床治疗制定给药方案。先导剂量 (D* )为 0 .5 0 89m g/ kg,维持剂量 (D0 )为 0 .2 mg/ kg,给药间隔 (τ)为 192 h,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c)为 0 .16 5 2 mg/ L。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禽舍环境不同相对湿度(RH)和氨气(NH3)应激对肉仔鸡血氨水平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选择288只21日龄体重接近的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处理1:30 mg/kg NH3+35%RH;处理2:30 mg/kg NH3+60%RH;处理3:30 mg/kg NH3+85%RH;处理4:70 mg/kg NH3+35%RH;处理5:70 mg/kg NH3+60%RH;处理6:70 mg/kg NH3+85%RH。试验在智能人工气候舱完成,试验期3周。结果表明:1)NH3浓度对血氨水平影响显著(P<0.05),血氨水平随入舱时间的延长而上升。2)RH对入舱3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影响显著(P<0.05),随入舱时间的延长,血清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呈上升的趋势。3)NH3浓度对入舱1、2周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入舱1、3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影响显著(P<0.05)。RH对入舱1周血清IL-10含量影响显著(P<0.05)。由此可见,RH和NH3应激损害了肉仔鸡免疫机能,随着入舱时间的延长,机体获得一定的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对机体的免疫抑制效应具有降低趋势,但70 mg/kg NH3+85%RH对肉仔鸡的免疫抑制不可缓解。  相似文献   

18.
将40日龄肉鸡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了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恩诺沙星(10mg/kg)进行药动学研究。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血浆蛋白,高速离心,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浆中恩诺沙星的浓度,3P97计算机程序处理静注及肌注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健康鸡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α (0.45±0.56) h;t1/2β (7.02±1.42) h;C LB (0.38±0.10) L/(kg·h);A U C (23.69±5.56) (mg·h)/L。健康鸡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α (0.60±0.00) h;t1/2β (8.25±1.73) h;tmax (2.44±0.17)h;Cmax (1.44±0.30) m g/L;A U C(20.74±3.80) (mg·h)/L;F为87.54%。恩诺沙星在健康鸡体内的吸收迅速,达到峰值时间短,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19.
多菌灵在高尔夫球场根系层和淋溶水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常智慧  韩烈保 《草业科学》2005,22(7):100-103
对高尔夫球场草坪施用多菌灵后其根系层和淋溶水中的残留进行了模拟试验,并简要介绍了草坪根系层和水样中多菌灵农药的测定方法.测定结果表明:在每周施药量等于或低于0.15 g/m2条件下,多菌灵在根系层中的残留低于最小检测浓度(0.001 mg/kg),未检测到多菌灵残留;在每周施药量为0.3 g/m2条件下,仅在根系层表层中检出多菌灵,其最大残留浓度为0.057 mg/kg.即使在草坪上以草坪病害防治中常用量的2倍(0.3 g/m2)施用多菌灵,淋溶水中多菌灵的浓度小于0.02 mg/L.参照国外有关标准,其远远低于俄罗斯制定的地表水中允许的多菌灵残留值(0.1 mg/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蚓激酶(EFE)在体外对LO2细胞株(人正常肝细胞)及软脂酸(PA)诱导的LO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EFE的最佳作用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100 u/m L、200 u/m L、400 u/m L、600 u/m L、800 u/m L、1 000 u/m L)EFE作用于LO2细胞,分别在作用6 h、12 h、24 h,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OD值;用20μg/m L的PA作用LO2细胞24 h,然后用不同浓度(100 u/m L、200 u/m L、400 u/m L、600 u/m L、800 u/m L、1 000 u/m L)的EFE进行干预,并于6 h、12 h、24 h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200 u/m L、400 u/m L的EFE可促进LO2细胞的增殖,但无统计学意义,高浓度(800 u/m L、1 000 u/m L)的EFE能明显抑制LO2细胞的增殖(P0.05),且其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低浓度(100 u/m L)的EFE可促进经PA诱导的LO2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效果显著(P0.05);200 u/m L、400U/m L的EFE对经PA诱导的LO2细胞的促进作用极显著(P0.01)。结论:EFE能缓解PA诱导的细胞损伤,对PA诱导的LO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其最佳作用浓度为400 u/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