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海州南缘矸石山火炬树林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火炬树林分能促矸石土壤加速风化,质地变细,砾状土壤增多,结构逐渐变好,并能改善土壤酸性,显著增加矸石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饱和含水量、自然含水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5.03%、37.28%;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07%、7.11%;非毛管孔隙和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减小了5.53%、5.41%;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矸石土壤高出36.15%,林地全N量和速效N量分别比对照高出50%和20.86%,速效K比对照高出64.5%。>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区增加192%,土壤结构破坏率较对照区降低了39%。  相似文献   

2.
以神东矿区采煤塌陷后风沙土土壤容重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实地实验观测和室内分析测试,对不同坡位、不同土层、不同塌陷年限和不同塌陷程度风沙土容重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在不同塌陷程度上,土壤容重随塌陷程度的加深,容重变小;在不同坡位上,塌陷区土壤容重均小于对照区,塌陷后土壤容重变小,随塌陷年限的增加,土体沉陷的稳定,土壤容重有与对照区差异减小的趋势;在垂直层次上表现出对照区和塌陷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层变化幅度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塌陷程度的增大,容重以指数函数形式减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段区域沙丘土壤冻结后风蚀变化规律,制作不同土壤含水量(2%、4%、6%)沙盘,并以干燥风沙土(含水量0.02%)为对照,在冻结状态和非冻结状态下对沙盘的风蚀量和水分损失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冻结状态还是非冻结状态下,平均风速相同时,风蚀量和水分损失量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风蚀量与水分损失量大小排序为:CK> 2%> 4%> 6%。土壤水分能够有效抑制风蚀,且含水量越高,抑制程度越明显。(2)土壤冻结显著增加了土壤抗蚀性,冻结较非冻结土壤风蚀量可降低2.6%~25.6%,当土壤含水量为6%时,这种差异性不显著。(3)相同土壤含水量下,冻结与非冻结状态土壤水分损失率无显著差异。冬季沙丘表面形成的土壤冻结层可以减少沙丘冻土层的侵蚀。  相似文献   

4.
生草栽培对南方鲜食枣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适宜南方鲜食枣园生草栽培的草种,以白三叶、1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为试材,在鲜食枣园分区分别进行生草栽培试验,通过与清耕区的对比,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三叶生草栽培条件下枣园0~15、15~30、30~45 cm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高出37.5%、22.4%、15.6%;夏季白三叶生草栽培区地表和20 cm土层的温度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8和6.4℃,降温保墒效果优于其它处理。2与对照相比,白三叶生草栽培区的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大幅增加,各处理的土壤总孔隙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1年生黑麦草、对照;3生草区0~15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都比对照高,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速效氮含量增加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1年生黑麦草、对照,各处理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幅由高到低依次为白三叶、1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对照。  相似文献   

5.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采用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可提高杏、枣栽植成活率、产量、品质、自然降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防止土壤干化及其所导致的植株生长不良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杏树和枣树的栽植成活率分别比对照高 14%和24%;幼树生长发育快,树势强,杏树栽后5年总产量达到13 190 kg·hm-2,比对照增产96.87%,枣树栽后5年总产量达到18 000 kg·hm-2,比对照增产92.51%,且果实显著增大;5年生杏树自然降水利用率达2.92 kg·m-3,比对照提高53.68%,5年生枣树自然降水利用率达3.45 kg·m-3,比对照提高53.33%;杏树和枣树的纯收入分别比对照提高36. 73%和63.71%;每年底根际区(0~2 m)土壤贮水量明显高于对照,年际间呈现稳定而缓慢的增长趋势;生长季根际区(0~200 cm)的含水量一直高于对照,且雨季差异增大,这种现象在80~200cm土层表现更为明显;在集中降雨前后根际区以下(2~6 m土层)的贮水增量为31.1 mm, 相当于对照的近40倍,这部分水可在干旱季节上移供植株生长利用.该技术成本低、简单易行、使用年限长、效率高,在我国广大的干旱贫困山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榆神府矿区采煤塌陷地植被群落恢复演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榆神府煤矿区不同采煤塌陷年限下(1年、2年、5年、10年和未塌陷区)的植物群落变化特征,运用群落多样性指标及组成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采煤塌陷过程中对应的植物群落恢复过程。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初期,区内植物种由多年生草本植物向一年生草本变化,而塌陷5年后多年生草本比例显著增加;采煤塌陷1~2年植被群落指标显著下降,并在塌陷2年达到最低,至塌陷10年后,塌陷区植被有所改善,但仍未恢复至未塌陷地群落水平。采煤塌陷后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分析表明,塌陷区植被变化过程可总结为:群落衰退期(塌陷后1年)→恶化期(塌陷后2年)→恢复上升期(塌陷后5~10年)。  相似文献   

7.
米槠和苦槠LN2保存材料细胞膜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米槠和苦槠两林木树种的保存材料进行IN2保存,采用不同含水量(MC)、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处理,并对保存后种子发芽率、电导率、S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跟踪测定.结果表明IN2保存的技术关健是在于减少保存材料在脱水过程中造成的脱水伤害,其次是采用适宜的冷冻和解冻方式.米槠种子和离体胚最适含水量均为12%MC,采用MF-QT方式较为适宜;苦槠种子最适含水量为15%MC,其离体胚保存时,可适当降低含水量到12%,MF-QT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定固定样地,应用灌丛草坡型、灌木林型、乔灌型、弃耕迹地型封育类型,经过6年封山育林,不同封育类型群落盖度比对照区平均增大25%,群落平均高比对照区平均增长0.3m,物种多样性指数比对照区均呈增加趋势,群落的稳定性比对照区进一步增强,土壤含水率比对照区逐年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N)、磷(P2O5)比对照区增加37.7%、11.9%、22.7%,土壤透水性比对照区平均增加13.4%,土壤孔隙度比对照区平均增加10.3%,土壤容重比对照区平均降低0.23g/m3,6年减少土壤侵蚀量6019kg/hm2。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浅埋深煤层煤矿开采对地表植被覆盖度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合遥感影像资料与现场实地调研,对陕西省神东矿区采煤塌陷区不同塌陷年限区域和未受塌陷影响区域(对照区)植被进行了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对植被种类组成、物种分布等较对照区有较大变化,优势种由多年生草本植物演变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降雨量是影响植被未恶化的关键因素,地下水位下降限制着乔木的生长。从矿区整体生态系统现状来看,整体覆盖率趋势有所改善,但若遇到干旱气候,势必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应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引导矿区生态环境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造林试验证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治沙造林时加入"春之霖"固体水,可以解决土壤水分消耗期水分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土壤水分最严重的胁迫时期林木能够保持林木存活的最低含水量,提高成活率,促进苗木正常生长.沙柳加入固体水处理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5.3%,比对照区提高14个百分点;杨柴加入固体水处理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1.1%,比对照区提高7.3个百分点;大白柠条的造林成活率比对照区提高12个百分点.固体水处理还可以提高造林苗木的高生长量和生物量.施用固体水处理后,沙柳当年的生物量达到243.16 g,为对照区的3.3倍.  相似文献   

11.
AboutSoilErosionandSoilandWaterLossZhangHongjiangCOlleg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n,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1ig100083,P.R...  相似文献   

12.
土壤-植被系统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分析土壤健康概念与内涵、土壤-植被系统的组成与边界的基础上, 着重从植被类型与特征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健康、化学健康和生物健康3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土的目力鉴别在土分类方面的应用,介绍了这个领域中的一些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库布齐沙漠研究了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藻类或苔藓类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含量均显著高于流动沙土,同时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含量也高于下层土壤的微生物含量,说明沙漠地区生物结皮不仅是土壤养分活动的中心,也是土壤微生物富集的中心.并且,沙丘不同部位、人工或天然植被类型的不同等对藻类或藻类-苔藓类生物结皮层或2~10 cm土层三大微生物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防护专用林、防护型用材林、防护型经济林和防护型薪炭林以2∶1∶1∶1比例配置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定位研究,其结果是:(1)在1~4 a期间,红壤区和紫色土区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8.98%和36.05%,平均含沙量分别减少41.19%和18.43%; 4~7 a期间,两区域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99.86%和75.73%,平均含沙量减少97.52%和 78.00%.(2)植被恢复后的第7 a,红壤区的土壤侵蚀量已控制在允许量以内,为3.42 t·km-2a-1;紫色土土壤侵蚀量以养分流失为标准时,在允许量以内,以成土量为标准时,尚有一定距离.(3)红壤水土流失量比紫色土小,在水土流失量的减小速度上大于紫色土区.红壤较紫色土区生态恢复快.(4)降雨量在10.1 mm·d-1以上时,造林1~4 a期间,两类区域均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量主要产生于25.1 mm·d-1以上的几场降雨.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生物质土壤改良剂作为沙质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的改良效果,通过室外蒸发试验比较了生物质土壤改良剂和羊粪2种改良介质的不同施用率(0%,10%,20%,30%,40%,50%)对风沙土物理性状及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生物质改良剂追施比例的增大,土壤容重降低幅度为3.76%~42.11%,孔隙度、孔隙比增加幅度分别为8.52%~54.09%和15.55%~151.13%,饱和含水量最大增幅达到157.44%,是对照的2.57倍;经方差分析证明,G2、G3、G4、G5处理的土壤容重,G3、G4、G5处理的土壤孔隙度及饱和含水量,与CK相比,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各时段内累积蒸发率快慢呈CKG1G2G3G4G5,即随着改良剂添加比例的增大而递减。与同比例下的羊粪相比,经过生物质改良剂作用后的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孔隙度及饱和含水量明显升高;各蒸发时段内累积蒸发率表现为:G1Y1、G2Y2、G3Y3、G4Y4、G5Y5。综合分析认为,生物质土壤改良剂能够有效地改善风沙土的物理性状,降低蒸发速率,增强沙土的保水能力;此外,在土壤各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上,生物质土壤改良剂的最佳配比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Soil erosion pose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many tropical uplands. Agroforestry has been proposed as a sustainable land use that can mitigate soil erosion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small farmers. To evaluate such claims, we must (a) develop a composite measure of effectiveness, such as a soil conservation index, and (b) define it in terms understood by the farmers who ultimately choose to adopt and implement agroforestry. We construct an empirical soil conservation index as a weighted average of farmer perceptions of four soil attributes and develop a statistical model of soil conservation benefits of agroforestry by using survey data from the Philippines. Accounting for self-selection bias, we evaluate the soil conservation benefits by tes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 and the level of agroforestry adoption. Our estimated model shows that agroforestry can generate 15-20 percent soil conservation for the typical small farmer. We offer several methodological, practical, and policy insights. Because many farm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ace informational and capital constraint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public policies should support smallholder agroforestry, a type of “natural investment” in soil capital, to generate private and publ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是反映土壤肥力最为重要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文章综合论述了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做了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林地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土壤呼吸对于林地树木生长的重要性。分析人工干扰等外力作用导致土壤压实,使土壤容重增加,改变土壤孔隙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对影响因素和机理的分析,从微观角度利用微分原理,推导出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就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