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王余平 《养猪》2011,(3):44-45
猪的窝产仔数是否可以通过本品种选育快速大幅度提高,一直以来是遗传育种专家所关注的焦点。由于猪的窝产仔数遗传力低以及窝产仔数与猪的生长速度、瘦肉率、饲料转化率呈遗传负相关等原因,在目前整个养猪行业普遍追求生长速度快、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高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从激素和基因水平探讨提高母猪窝产仔数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由于不同激素水平失调导致胚胎死亡,降低窝产仔数的主要原因;指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测猪DNA标记;分析遗传标记与窝产仔数的遗传连锁关系,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选择的准确性和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家猪(Sus serofa domestica J.)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间的相互易位t(X~(P+);8q~-)的效应及遗传方式。t(X~(P+);8q~-)对公猪的繁殖性能有严重损害,表现为窝产仔数显著降低,而且降低的程度受交配类型(纯繁,杂交)、产仔季节(春,秋)的影响。先证者公猪用于纯繁时,窝产仔数降低56.57%(p<0.01);用于杂交时,春季窝产仔数降低11.18%(p>0.05),秋季窝产仔数降低27.34%(p<0.01)。通过对先证者公猪及其后(5♂,4♀)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和先证者后裔中性比的统计结果可知,t(X~(P+);8q~-)中X~(P+)—染色体为性连锁显性遗传,8q~-—染色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4.
1992年以来,通过对丹麦长白猪及约克夏猪的总产仔数进行选育,使这一性状得到了显著的增长,但同时仔猪死亡率也大大增加。本研究的目标是估算出窝产仔数及成活率遗传和表型参数来寻找一种新的选育标准以改善窝断奶仔猪数。研究共收集了9300窝长白猪及6861窝约克夏猪的数据并利用了基于线性模型的REML进行分析,包括了母猪和与配公猪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日龄窝活仔数(N5D)的选育可以作为改善丹麦长白猪和丹麦约克夏猪的窝断奶仔猪数及仔猪成活率替代选育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猪育种中选择性状的确定有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应与目标性状有紧密的遗传相关,其 次选择性状应有较大的表型和遗传变异且有较完整准确的遗传参数估计值,第三性状应能准 确方便地度量。随着猪育种的逐渐深入,一些性状的改良已达最适水平,如何进一步确定和 发现新的选择性状进一步提高猪的质量为育种者所追求的目标。性状测定手段的进步为我们 寻找新的选择性状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对猪的育种中所涉及的目标性状和选拔性 状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1 繁殖性状 猪的多产性即窝产仔数,包括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两性状。从遗传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高度出 发产仔数是繁殖性状中最重要的性状,另外窝产仔数容易记录,可供利用的遗传变异信息量 大,是繁殖性状中被研究得最多的性状。 近年来,对猪产仔数的选择日益受到重视,其原因在于:①对猪产仔数的遗传特征的了解更 加深入;②猪产仔数期望遗传改进量较大  相似文献   

6.
猪窝产仔数的表型和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二花脸猪、大白猪、杂交一代和回交一代四个群体共计 2 0 1 0窝产仔数的资料进行了统计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各胎次组中 ,随着二花脸猪血缘的减少 ,窝产仔数 (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 )平均值有下降的趋势。猪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的遗传力分别为 0 .0 81和 0 .1 1 6,属低遗传力 ,直接选择窝产仔数几乎没有效果 ;它们之间的遗传相关为 0 .793,表型相关为 0 .895,环境相关为 0 .90 7,它们之间的协遗传力为0 .0 77。这些参数表明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是两个不同的性状 ,在生产实践中单独记录它们是有理由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配种方式对二元母猪产仔数的影响,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四个品种公猪精液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对11654头长大二元母猪配种,对所产11654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损失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不同配种模式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种次数、不同品种公猪组合配种对二元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窝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杜洛克公猪所配二元母猪的总产仔数和窝产仔数均高于大白和长白猪(P〈0.05);采用长×杜×大组合配种的二元母猪总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均高于其它三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中,可在长白、大白、杜洛克猪中任选两个品种,通过二次配种的方式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8.
为对广东小耳花猪新品系繁殖性能选育提供遗传参数数据支撑,本研究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对广东小耳花猪新品系2 548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产死胎数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表型相关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广东小耳花猪新品系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死胎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16、0.16和0.09;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的遗传相关为0.92、表型相关为0.83;产死胎数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遗传相关分别为0.41和-0.03,表型相关分别为0.38和-0.16。  相似文献   

9.
概述科研人员对内布拉斯加窝产仔数选育品系当中的3440头猪进行了试验,研究了遗传和环境对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发病率和猪对圆环  相似文献   

10.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可以从遗传、营养与管理3方面考虑。在这3个因素中,遗传对窝产仔数的作用是有限的,营养一般都可以按照不同阶段猪的需求去满足,而管理却是许多猪场需要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11.
繁殖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该环节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传统数量遗传学在指导家畜育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繁殖性状遗传力低、性状表现晚、而且是限性遗传 ,通过常规选择难以有所进展。中国猪 ,尤其是太湖猪 ,以其超高繁殖率闻名于世 ,国内外学者对其高繁殖性能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窝产仔数主效基因假说 ,并通过候选基因法、基因组扫描法等方法进行了研究 ,期望找到控制产仔数的主基因 ,从而为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太湖猪窝产仔数主效基因探索已有成功的报道 ,本文将对猪高繁殖…  相似文献   

12.
与猪窝产数相关联的单个基因或无名遗传标记的识别,对养猪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影响。这类遗传标记的识别,对养猪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影响,为害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方案以提高繁殖效率,我们报道了与雌激素体基因多态性有关的、窝产仔数一个主基因之间的差异解释了窝产仔数的显增加-每窝大约多产1.5头猪以及多于1头的活仔猪,结果表明有利基因对生长速度和背膘没有负的基因多效性影响,在标记辅助选择/基因渗入方案中  相似文献   

13.
影响窝产仔数与出生重的因素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即遗传角度、管理角度、营养角度。在这三个因素中,遗传对窝产仔数与出生重的作用是有限的,营养一般都可以按照不同阶段猪的需求去满足,而管理却是许多猪场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因此抓好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产仔数和出生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新荣昌猪Ⅰ系继代选育群1990-1995年繁殖母猪(N=27G初产)性能测定资料,应用Harvey程序(1990)进行统计处理,估计出新荣昌猪Ⅰ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分别是:总产仔数0.15、活产仔数0.16、育成率0.14、初生窝重0.17、初生个体重0.20、20日龄窝重0.08、断奶窝重0.19、断奶仔数0.07、断奶个体重0.08。绝大多数繁殖性状间都存在较强的遗传相关。活产仔数与总仔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断奶仔数问的遗传相关分别是0.77、0.74、0.67、0.48、0.44;断奶窝重与所有繁殖性状间都存在着较强的遗传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性状尤其是产仔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育肥猪数量和猪肉供给量。据世界著名动物数量遗传学家Chris计算,若母猪的每胎产仔数提高1头,英国养猪业就能多获纯利润近7亿英镑,欧共体养猪业就能多获纯利近20亿欧元。按照我国的养猪规模推测,每胎产仔数提高1头,则整个行业增加纯利润190亿元。中国太湖流域聚集着我国优良的地方猪遗传资源,素以繁殖力高著称于世,二花脸猪是全球已知产仔数最高的猪遗传资源,最高窝产仔数记录为42头,平均为15.69头。很  相似文献   

16.
上期回顾:上一期简要介绍了决定梅山猪与欧洲猪种窝产仔数的因素、窝产仔数与相关繁殖性状、采用传统选育与分子遗传学方法提高窝产仔数和与窝产仔数有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7.
综述猪窝产仔数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的效果。表明“超多产”选择方案是提高猪窝产仔数的一种有效方法;窝产仔数的两个组分—排卵数和出生前存活率—之间存在大的负遗传相关;直接选择排卵数的反应是每世代产生0.49±0.10个卵子,窝产仔数的相关反应被估计为每世代0.089±0.058头猪,出生前存活率的相关反应大约是每世代(-1.6±0.5)%;对排卵数和出生前存活率的指数选择产生每世代0.78±0.04个卵子、0.11±0.05头总产仔数、(-0.9±0.1)%出生前存活率的反应。最后介绍了基于排卵数、潜在的胚胎存活率和子宫容量建立起来的窝产仔数的一种模型,组分的一个指数应当是选择窝产仔数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中梅山猪保种场中梅山猪的繁殖性能,试验以保种有限公司中梅山猪场3年所测的7个繁殖性状为依据,分析不同年份、利用方式、分娩季节和胎次对中梅山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梅山猪1~8胎平均窝产仔数13.61头,产活仔数12.92头,变异系数分别达25.44%和24.08%;中梅山猪4~8胎平均窝产仔数14.76头,产活仔数13.74头,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5.80%和23.93%,变异程度均较大。纯繁时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杂交,而杂交后20日龄和45日龄窝重极显著地高于纯繁(P0.01)。不同季节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20日龄和45日龄窝重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P0.05)。中梅山猪4胎时窝产仔数显著高于1~3胎(P0.05),而与4胎后的其他胎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梅山猪繁殖性能好,杂交会降低窝产仔数,4胎时窝产仔数最高,4胎后窝产仔数稳定。  相似文献   

19.
应用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猪遗传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伟峰  张沅 《养猪》1999,(3):31-32
本文以北京花猪为材料,采用动物模型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DFREML)对该猪群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初生重、21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达100kg日龄、6月龄体重、屠宰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的遗传力的估计值分别为0.25、0.21、0.33、0.31、0.31、0.34、0.42、0.14、0.17和0.21。出生重与出生窝重和21日龄重、平均日增重与6月龄体重、出生窝重与产仔数、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遗传正相关;平均日增重与耗料增重比、达100kg日龄与6月龄体重之间存在着较强的遗传负相关,出生重与产仔数之间存在着中等遗传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统计分析了屯昌母猪、大屯母猪(大约克夏猪×屯昌猪)和长屯母猪(长白猪×屯昌猪)共135头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在母猪的繁殖生理方面,屯昌母猪的初次发情及适配日龄均早于其杂交后代母猪,但平均妊娠天数稍高于杂交后代母猪;在两个杂交后代母猪中,长屯猪的初次发情及适配日龄又早于大屯猪。在母猪的繁殖性能方面,屯昌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为12.6头,比大屯和长屯母猪的产仔数分别高12.5%和8.62%。3种母猪相比,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均以屯昌母猪最高,而长屯母猪的繁殖性能要好于大屯母猪;初生窝重则杂交母猪后代明显好于屯昌母猪的后代,并且窝产仔数越多,初生重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