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10 份大白菜杂交种及其亲本为研究对象,基于NCBI 基因组数据库中EST 序列信息,应
用SSR 标记及高分辨 率溶解曲线技术筛选出用于大白菜杂交种纯度鉴 定的SNP 位点及复合 SSR 位 点,并
根据 高通量分子检测技术 种子纯度鉴定的需要 ,对单粒种子育苗条件、单株植株提取 状态、快速DNA
提取方法、复合PCR 体系的建立等关键 技术进行了摸索及优化。结果显示:经过48 h 破壳状态的单粒
种子,采用改良CTAB 法可于3 h 内得到较高质量的DNA;同时经7 d 达到苗期状态的单株叶片,采用
chexe-100 法亦可于40 min 内完成DNA 提取;筛选得到的SNP 位点可对6 份大白菜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
复合SSR 位点可对10 份大白菜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2.
西瓜杂交种纯度SSR分子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西瓜杂交一代品种黑宝、红与黑、黑优美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SR标记对西瓜杂交种纯度进行了快速鉴定筛选试验。从93对SSR引物中最终筛选到4对特异性引物可快速准确地区分父本、母本及F1代,且鉴定结果与大田鉴定结果一致;同时对西瓜大群体快速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等进行了优化,初步建立了西瓜杂交种纯度SSR分子鉴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技术因其具有高效、稳定、可靠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种子纯度鉴定中;而基于分子标记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杂交种子纯度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对辣椒杂交品种的选育和生产则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辣椒杂交品系镇研22及其两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辣椒杂交品种间的多态性进行了引物筛选和种子纯度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从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CAMS-327引物,在亲本和杂交种中表现出稳定的共显性,并对镇研22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结果为98%,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SSR标记分析可实现对辣椒杂交品种种子纯度的快速和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20,(2):17-21
为快速、高效鉴定西瓜杂交种纯度,建立一套完善的SSR分子标记鉴定体系,利用覆盖西瓜全基因组的192对SSR标记对小果型西瓜品种‘锦霞八号’亲本进行多态性筛选,共获得36个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SSR标记,多态性率为18.8%,这些标记分别位于西瓜第1、2、3、4、5、6、8、10、11号染色体。根据这些多态性标记的扩增片段大小,从中选出4对进行双重PCR和三重PCR分组扩增,成功建立了‘锦霞八号’杂交种的双重和三重PCR纯度鉴定体系。3组标记鉴定结果基本吻合‘,锦霞八号’杂交种的纯度为100%。将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对比,2种方法鉴定的结果高度一致。将三重PCR技术用于鉴定西瓜杂交种纯度,为西瓜杂交种纯度快速高效鉴定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甜瓜分子标记纯度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2个甜瓜品种西域雪1号、西域雪2号及其亲本为试材,建立并优化了单粒种子DNA快速提取法和适合甜瓜的RAPD、SSR分子标记杂交种纯度鉴定体系。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G17用于西域雪2号纯度鉴定,可有效区分母本和杂交种。从1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9对稳定扩增、多态性丰富的引物构建西域雪1号、西域雪2号的SSR指纹图谱。SSR分子标记用较少引物即可扩增出品种特异性条带,且多数F1代带型呈双亲互补,非常适合种子纯度鉴定。同时,使用高浓度、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条带更清晰,可区分只相差1个碱基的扩增片段,同RAPD相比,SSR分子标记更适合甜瓜杂交种纯度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9,(7):19-22
为了准确、快速鉴定西瓜杂交种纯度,建立8424类型西瓜品种的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体系。基于23对西瓜SSR核心引物,对天津市静海区主要种植的8424类型西瓜品种‘蜜多’进行分子标记纯度鉴定。从供试引物中,总共筛选到4对在双亲上具有多态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并从中选出2对多态性良好,条带清晰的引物10号和22号,应用于‘蜜多’的分子标记纯度鉴定。对4份杂交F_1代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分别为97.4%、94.9%、98.1%、97.8%,对比分子鉴定结果和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结果偏差≤1.5%,表现出高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适用于该品种纯度鉴定,并可以取缔田间表型鉴定,实现准确、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7,(3):5-10
为实现黄瓜杂交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长春密刺’等21份黄瓜品种的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69对线粒体引物中,共筛选出13对在21份黄瓜品种中呈现出多态性的引物。同时,基于亲本材料的指纹图谱,利用引物mtSSR 4对‘南水3号’商品种子进行检测,分子标记鉴定纯度为95.7%,且真、假杂种编号与田间形态鉴定结果一致。黄瓜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不仅能为‘南水3号’等杂交种的纯度检测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指导,还可为黄瓜品种的鉴定、遗传亲缘关系分析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卢国强  许展  王云  吉振勇 《辣椒杂志》2020,(2):22-25,32
以辣椒品种‘镇研958六号’及其父母本为材料,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方法,建立基于DNA分子标记的‘镇研958六号’辣椒品种纯度鉴定方法,以期为提高大田制种纯度提供分子辅助工具。结果发现,从30 对SRAP标准引物中筛选出引物E3M1能区分‘镇研958六号’及其亲本;应用此引物对‘镇研958六号’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其纯度结果为98%,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引物E3M1可以作为鉴定‘镇研958六号’纯度的分子标记,SRAP分子标记用于辣椒杂交种子纯度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SSR标记快速鉴定西瓜杂交种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高效地鉴定杂交种纯度,建立完善的西瓜杂交种纯度SSR分子标记鉴定技术体系。利用30对杂合率高、多态性高的SSR引物对‘豫艺360’‘豫艺黑小宝’‘国豫二号’和‘甜王’这4份在河南省广泛种植的西瓜杂交种父母本进行筛选,筛选出7对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通过PCR反应体系扩增及凝胶电泳进行纯度分析,对4份杂交种的F_1样本进行鉴定,纯度分别为91.1%、93.2%、92.6%、91.4%,将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形态学鉴定的结果相比对,两者偏差≤2%,在允许范围之内,表现出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SRAP分子标记在辣椒中的应用进行优化,试验采用正交设计L16(45),在4个水平上对影响辣椒SRAP反应体系的Taq酶浓度、Mg2+含量、模板DNA用量、dNTP浓度及引物用量等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并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筛选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了辣椒SRAP分子标记的最佳体系。结果表明,在10μL反应体系中,Taq酶最适浓度为1.5U、Mg2+最适浓度为1.5 mmol/L、模板DNA最适用量为100ng、dNTP最适用量为0.3 mmol/L、引物最适浓度为0.1μmol/L。利用20个辣椒材料来验证此反应体系,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350~750 bp之间多态性高,且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通过优化的SRAP分子标记对F1代辣椒种子航椒4号进行纯度检测,检测结果为98%,与其田间检测结果100%十分接近。表明了SRAP分子标记技术是鉴定辣椒一代杂种纯度的有效方法,具有准确、可靠、快速的特点,在辣椒杂交种子纯度室内快速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大白菜诱变育种的新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EMS 处理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 浓度范围内,随着EMS 浓度的增加,大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逐渐降低,幼苗根尖和叶缘褐化程度逐渐加剧,成活率下降,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以及种子和幼苗的MDA 含量均逐渐增加;EMS 对种子及幼苗SOD、POD 活性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适宜大白菜种子诱变处理的EMS 浓度范围为0.4%~0.6%。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国外种质资源创造的20 份高世代马铃薯无性系为试材,以尤金为感病对照,克新18 号为抗病对照,采用自然 病圃和人工接种的鉴定方式进行疮痂病抗性评价,利用SSR 分子标记分析试材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对比SSR 遗传相似性系 数聚类结果和试材抗病性分类结果,探究利用SSR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疮痂病抗病资源的可行性。从试验地土壤和感病块茎 共分离纯化具有链霉菌特征的菌株278 份,其中240 份来自于块茎,38 份来自于土壤。具有致病力的菌株127 株,经鉴定 全部属于Streptomyces scabies 菌种。试材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4 个类型。人工接种与 自然病圃抗性鉴定结果存在极显著相关(R2=0.946 7)。抗病类型与感病类型通过SSR 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大致可以区分。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褐腐病(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北京、河北、江苏等地的部分大白菜种植区,当地俗称的大白菜“茎基腐病”普遍严重发生,实际调查后共采集到大白菜“茎基腐病”病样12份,分离获得12个真菌分离物,经形态学鉴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病原菌rDNA-ITS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将分离到的菌株分别回接健康的大白菜植株,植株表现出与田间相似的发病症状,重新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得到相同的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试验最终确定北京、河北、江苏等地大白菜 “茎基腐病” 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大白菜“茎基腐病”与大白菜褐腐病、大白菜立枯病属同病异名。  相似文献   

14.
基于InDel标记的大白菜育种材料分子身份证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5份大白菜育种材料为试材,精选20对均匀分布于大白菜基因组、且只能检测出2个等位基因的共显性InDel标记引物进行分子标记检测,构建分子身份证。结果表明:20对引物中有16对引物在所有材料中均扩增出单一条带,另外各有2对引物在部分材料中存在缺失和加倍现象。将所有标记引物按其所处染色体编号由小(A01)到大(A10)排列,同一染色体上的标记则按照物理位置从小到大排列,按顺序对标记赋值,构建了105份大白菜材料的分子身份证。所筛选的20对引物对未知新种质的身份证构建具有通用性和兼容性,表明InDel标记技术可以作为大白菜鉴定和分子身份证构建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以仰光×乐平及仰光×霞山2种杂交种子为试材,探究消毒方法、光照、温度、播种基质对芋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Na Cl O(无水酒精稀释)处理9min后用无水酒精清洗种子是最佳的芋种子消毒方法;种子或珍珠岩消毒对种子的萌发和子叶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在有菌条件下,生长后期衍生出的细菌或真菌会影响子叶的后续生长;芋种子是喜光性种子,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在培养土中,芋种子不萌发,湿润滤纸、无菌水、珍珠岩、沙子和MS培养基中芋种子的发芽率较高,但仅沙子和MS培养基中幼苗生长健壮;移栽于培养土后幼苗生长良好,成活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6.
以南瓜品种银辉1号为受体材料,用子房注射法对148个南瓜子房进行aiiA基因的遗传转化处理,共收获115个单瓜,结实率为77.7%。随机抽取56个单瓜,经0.2% Basta水溶液筛选和PCR鉴定,鉴定出7株阳性植株,均来自1个单瓜。再经PCR-South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均有杂交信号,表明aiiA基因已经整合到银辉1号南瓜基因组DNA中,转化率为0.25%,单瓜转化率为6.36%。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杂交黄瓜品种川翠3号的快速纯度鉴定体系,用164对全基因组覆盖的SSR引物对川翠3号及其亲本进行了多态性筛选及纯度鉴定。其中4对引物表现出稳定的共显性,电泳图谱清晰、易分辨,特异性强,对川翠3号种子鉴定纯度为99.0%,真、假杂种编号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可以用来区别其中混杂的母本、父本及其他种子,说明这4对引物组成的指纹图谱能为川翠3号杂交种的真伪鉴定、纯度检测及亲本提纯等提供准确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西瓜杂交种子纯度鉴定方法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西瓜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的方法以及电泳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杂交种子纯度检测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我国各地根肿病菌致病性的不同,分别使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和具有不同根肿病抗性的4 个大白菜品种对采 自全国多地的20 份大白菜根肿病菌菌源进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划分。利用Williams 鉴别系统进行鉴定,其中18 份为4 号 生理小种,2 份为2 号生理小种。利用4 个大白菜品种进行鉴定,根据致病力不同划分为6 种类型,其中4 号生理小种存在 6 种类型,2 号生理小种存在2 种类型。认为Williams 鉴别系统已不能精确划分大白菜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而研究筛选具 有不同抗病类型的大白菜品种(品系)鉴定划分根肿病菌致病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