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亚洲百合系品种布鲁拉诺与我国原产野生种渥丹百合种间杂交后代群体5个株系和亲本为试材,研究了4℃,-2℃,-8℃,-14℃,-20℃低温胁迫下百合鳞片组织电导率、SOD活性、MD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百合鳞片的电导率呈"S"形增长,但不同试材间略有差异;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杂交后代进行初步抗寒综合评价,抗寒强弱顺序为BW-12>渥丹>BW-4>BW-11>BW-6>BW-1>布鲁拉诺,多数杂交后代的抗寒性介于父母本之间,但也有超亲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2.
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毛百合(2n=2x=24)×布鲁拉诺(2n=4x=48)杂交后代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MB70-48染色体数为2n=2x=24,而MB70-30、MB72-6、MB71-5染色体数为2n=3x=36。毛百合核型公式为2n=2x=24=2m+4sm+12st+6t,布鲁拉诺核型公式为2...  相似文献   

3.
百合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6种不同的授粉方法对百合野生种渥丹、毛百合、细叶百合、兰州百合、垂花百合及亚洲百合杂交系品种布鲁拉诺的种间杂交亲和性进行了研究,杂交亲和性较好的杂交组合有布鲁拉诺×渥丹、毛百合×细叶百合,有胚率分别为3.05%和6.50%;杂交亲和性很差的杂交组合有兰州百合×卷丹,有胚率为0。对于花柱较长且粗的百合种(如布鲁拉诺、毛百合)切割花柱授粉方法大多能提高蒴果的膨大程度,在切割花柱基础上再重复授粉或提前授粉,更有利于种间杂交的结实;而对于花柱长且细的百合种(如兰州百合),切割花柱的授粉方法反而降低其蒴果膨大程度;对于花柱较短的百合种(如渥丹),切割花柱与否对其蒴果的膨大程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百合三倍体种间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细叶百合(2x)×布鲁拉诺(4x)的三倍体种间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三倍体种间杂种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较多异常现象,在双线期出现不等二价体;在后期I和末期工出现染色体桥;在后期Ⅰ、末期Ⅰ、中期Ⅱ和末期Ⅱ出现滞后染色体;在末期Ⅰ和二分体时期出现微核;在末期Ⅰ和后期Ⅱ出现不均等分离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可能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卷丹与亚洲百合和东方百合种间杂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倍体卷丹与亚洲百合杂种系品种多利安娜、布鲁拉诺和东方百合杂种系品种西伯利亚、索蚌为试材,利用切割花柱、NAA处理、BA处理、NaCl处理及常规授粉5种授粉方法对卷丹与2个百合杂种系栽培品种进行正反交试验,研究其杂交结实情况.结果表明,卷丹与亚洲百合品种杂交亲和性较好,蒴果膨大率可达90%,有胚率达18.15%;卷丹与东方百合品种杂交亲和性很差,未能得到杂交果实.不同授粉方法对卷丹与亚洲百合品种杂交结实的影响不同,卷丹×多利安娜以0.1mg/L NAA处理效果较好,蒴果膨大率达90%,坐果率达60.0%,而多利安娜×卷丹以0.1mg/L BA处理授粉优于其它授粉方法;卷丹×布鲁拉诺常规授粉蒴果膨大率达25%,而布鲁拉诺×卷丹施用外源激素有诱导子房膨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百合野生种和栽培品种种子在4种不同基质中出苗和生长情况观察发现,‘渥丹’、‘布鲁拉诺,和细叶百合出苗率普遍较高,最高出苗率分别达到94.6%、83.8%和92.7%,而毛百合的最高出苗率仅为10.0%.除毛百合之外,其他供试百合的出苗时间在4~11 d,不同百合真叶出现需要30~60 d.大多数百合种子在腐叶土含量高的基质中的萌发情况最好,出苗率高,子叶的生长基本上均遵循“先快后慢”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7.
百合杂交后代的亲本基因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O,A,L基因组,但亲本基因型未知的20个百合杂交种进行亲本基因型的判断.有14个杂种株系只具有A基因组,说明它们的亲本均为亚洲百合杂种系;有6个杂种株系只具有L基因组,说明它们的亲本均为铁炮百合杂种系,这20个杂种株系全部来自种内杂交.待测株系中没有东方百合杂种系后代.根据SRAP带型整理汇总得到的分子聚类分析结果与GISH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百合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对东方百合(Oriental hybrids)及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以对比分析东方百合和卷丹百合抗寒性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关系,为百合在寒冷地区栽培应用及百合的抗寒性研究提供理论的依据。研究表明,东方百合及卷丹百合的蛋白质、淀粉含量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前者比后者相对降低幅度小,可溶性糖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卷丹百合比东方百合升高的快。在低温条件下,蛋白质、淀粉相对含量低,可溶性糖相对含量高,则抗冷性强。  相似文献   

9.
青岛百合有性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岛百合为亲本,与其他几种百合种(或品种)正反杂交,并测定了各亲本花粉活力。结果表明,各亲本花粉活力差异显著,TTC染色法及萌发法测定结果符合度较高。青岛百合×有斑百合、青岛百合×精粹、精粹×青岛百合3个杂交组合结实率较高,分别达到40%、30%和27%。  相似文献   

10.
为毛百合杂种胚培养选择适宜培养期及培养基。用亲本毛百合进行了胚培养适宜日期及适宜培养基的筛选试验。试验表明毛百合授粉后39d剥取的胚在MS附加0.0001 ̄0.01mg/L NAA的培养基上就可诱导成幼苗。形成胚时间越长,诱导成活率也越高。这为以毛百合为亲本的种间杂交提供了获得杂种胚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低温处理对观赏百合种球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冷藏处理(2~5℃)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处理(-1℃)抑制种球发芽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27d的种球冷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之后在151d的冻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出现降低-增加-降低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出现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73~84d,冻藏78~99d,亚洲百合种球冷藏58~68d,冻藏78~99d,碳水化合物变化最为活跃.冷藏处理期同一品种小球径种球淀粉含量最低值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值出现时间均早于大球径种球.随着种球冷藏时间的延长,东方百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亚洲百合种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58~68d后,亚洲百合种球冷藏94~103d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增加,但在冻藏处理期不同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比较复杂,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以亚洲百合、东方百合、麝香百合3个杂交系中的5个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离体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授粉方式进行组间杂交,有望培育出兼有父母本优良特点的杂交种。结果表明:采用切割子房直接授粉的方式较容易克服受精前障碍,获得较高的子房膨大率。影响组间杂交成败的因素还有其亲本之间的亲和性以及受精后胚和胚乳发育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三倍体LA百合远缘杂交亲本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三倍体LA百合是否可作为育种亲本并筛选与亚洲百合远缘杂交育性较高的组合,本研究对26个LA品种与10个亚洲百合品种进行62个组合的远缘杂交,并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对部分杂种后代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1)三倍体LA杂种系百合通常雄性不育,但可以作母本与二倍体或四倍体亚洲百合杂交。2)与二倍体亚洲百合(AA)相比,四倍体亚洲百合(AAAA)与LA杂种系百合远缘杂交的育性普遍更高。3)筛选出了7个育性较高的亲本组合,包括 ‘Nashville’בNello’、‘Freya’בVal di Sole’、‘Desiderio’בDetroit’、‘Samur’בNello’、‘Batistero’בRegata’、‘Rousseau’בVal di Sole’和‘Ercolano’בBenlica’;对62个组合杂交结实情况的分析显示,3个LA品种(‘Freya’、‘Nashville’和‘Orange Tycoon’)作为母本较好,6个亚洲百合品种(‘Val di Sole’、‘Nello’、‘Regata’、‘Detroit’、‘Benlica’和‘Black out’)作为父本结实性较高。4)三倍体LA品种可产生非整倍体配子和基因组间的染色体重组,在百合种质渗入育种中有较大潜力。本研究为发挥三倍体LA百合育种潜力及进一步培育有商品价值的百合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花卷丹与亚洲百合、东方百合种间杂交及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我国东北原产的野生百合大花卷丹(Lilium leichtlinii var.maximowiczii Baker)与亚洲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进行正反交,并对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杂交组合、胚龄、激素配比对杂种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花卷丹与亚洲百合杂种系精粹、多安娜的正反交组合均获得了有胚种子,而大...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对亚洲百合鳞茎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洲百合“精粹”和“普瑞头”为试材,研究水杨酸浸球处理对百合鳞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mmol·L^-1水杨酸处理,可以促进百合鳞茎内淀粉、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积累。鳞茎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为鳞茎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几种百合杂交育种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个不同百合品种为试材,根据不同的花色和抗寒性来选育新品种,对于亚洲百合之间的杂交采用常规的方法,而对于亚洲与东方百合之间的杂交采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百合种间杂交不同的杂交组合适合不同的杂交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百合花挥发性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百合(Lilium spp.)花挥发物的组成成分与释放量,寻找百合关键致香成分。【方法】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ATD-GC/MS(自动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4个杂种系7个品种百合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试验共检测出64种化合物,属淡香型的亚洲百合和LA百合杂种系的3个品种含有39种,属浓香型的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杂种系的4个品种含有54种。不同香型百合花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亚洲百合和LA百合杂种系烷烃类化合物释放量较高,主要成分为2-乙基-1-己醇、乙苯、邻二甲苯、2,2,4,6,6-五甲基庚烷、5-乙基-2,2,3-三甲基庚烷、3-甲基十一烷和2,2,6-三甲基癸烷。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杂种系萜烯类释放量最高,β-月桂烯、罗勒烯、芳樟醇、2-乙基-1-己醇为其主要成分。【结论】3个淡香型百合品种中没有检测到萜烯类化合物和苯甲酸甲酯,而4个浓香型百合品种中萜烯类释放量最高,主要为β-罗勒烯和芳樟醇,可初步确定这两种化合物为百合花致香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