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闽香鳢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曦 《福建水产》2007,(2):52-53
闽香鳢(Channa maculata ♀×Channa argus ♂)是以乌鳢(C. argus)为父本,斑鳢(C.maculata)为母本的杂交子一代.2001-2002年在福州市闽侯南山和铁岭开展闽香鳢单、双季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闽香鳢单季养殖平均亩产为3895 kg,一年两季养殖总平均亩产为2949.7 kg.  相似文献   

2.
闽香鳢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曦 《福建水产》2006,(1):48-49
闽香鳢(Channa maculata♀×Channa argus♂)是以乌鳢(Channa argus)为父本,斑鳢(C·maculata)为母本的杂交子一代,通过亲本培育、人工催产而产生。目前国内未见鳢科鱼类品种间的杂交及养成试验与生产的报道。闽香鳢是属于肉食性鱼类,以动物饵料为主要食物。闽香鳢在苗种培育阶  相似文献   

3.
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野性小、易驯食人工配合饵料等优点,2009年进行了杂交鳢的池塘高效养殖试验。两口共0.47 hm2鱼塘,共投放规格为6 000尾/kg的苗种50 kg,经过6个月的养殖后,杂交鳢渔获量为48 555 kg,销售收入59.78万元;成本包括饵料46 020 kg、冰鲜鱼1 000 kg等,共计45.32万元,纯利润14.46万元,平均利润30.76万元/hm2,饵料系数为1.03。结果表明,杂交鳢养殖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殖杂交鳢高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鳢(图见彩中插2),是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与其父、母本相比,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养殖势头发展迅猛,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养品种。本文主要是针对杭州目前乌鳢养殖存在的投喂冰鲜鱼饲料、面源污染严重、病害频发等的现状,改革乌鳢的养殖模式,2007年进行了杂交鳢池塘养殖试验,为广大养殖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乌鳢和斑鳢同属鳢科鱼类,它们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杂交鳢是乌鳢和斑鳢进行种间杂交形成的杂交子代。杂交子代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生长速度、饲养性能、抗病力较父母本均有较大提高,已开展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6.
养殖密度对杂交鳢仔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温棚水族箱中养殖杂交鳢仔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5、1、2、4、8尾/L,共养殖15 d,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在0.5~4尾/L之间,杂交鳢仔鱼的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都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当养殖密度为4尾/L时,三者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增加养殖密度,仔鱼的生长反而下降。高密度组(4、8尾/L)杂交鳢仔鱼个体生长速度离散度明显加大,仔鱼的成活率随养殖密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所指的杂交鲶是利用东北六须鲶(俗称怀头、怀子等)作母本,当地鲶(当地俗称土鲶、鲇鱼、年鱼等)作父本杂交的新一代优良养殖品种。杂交鲶既有母本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当年在精养条件下,120日龄左右平均体重可达1.5kg以上),又有父本耐低氧、抢食凶猛等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特点,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北方地区养殖的名优杂交新品种。2005年,笔者进行了杂交鲶的人工繁育及养殖试验,现就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杂交鳢"杭鳢1号"是以杭州钱塘江野生群体乌鳢为父本、以珠江水系斑鳢为母本进行杂交,并经改良选育而获得的优秀杂种一代。"杭鳢1号"肉厚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能促进伤口愈合,具有良好的食品价值和保健作用;抗逆性强、能摄食配合饲料、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生长性能优良。网箱养殖产量高、效益好,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9.
杂交鳢"杭鳢1号"(以下简称"杂交鳢")是乌鳢♂和斑鳢♀杂交获得的F1代,笔者单位选育的该品种2009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GS-02-003-2009),该品种养殖可全程采用人工饲料投喂,更兼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饵料系数低、病害少、效益高等优点。杂交鳢的养殖有效解决了传统乌鳢投喂冰鲜鱼模式造成的水源污染及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设置0.8、1.1、1.4、1.7kg/m~3 4个养殖密度,研究放养密度对杂交鳢[均质量为(16.5±0.5)g]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60d的饲养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杂交鳢的终末体质量、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而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杂交鳢红细胞数随放养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而白细胞数无显著变化(P0.05)。0.8kg/m~3密度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血清总胆固醇和血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甘油三酯、球蛋白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1.7kg/m~3密度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P0.05)。总之,高密度养殖对杂交鳢生长、摄食和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杂交是获得新品种的重要途径。迄今,我国进行了大量的鱼类杂交育种研究,其中不少的杂交种经济性状优良,已大规模应用到养殖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对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罗非鱼(Tilapia)、鲟(Pseudoscaphirhynchu)和鳢(Channa)等我国主要淡水养殖的杂交鱼类品种进行了介绍,综述了他们目前的养殖现状,旨在为鱼类杂交育种研究和杂交种的生产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杂交鳢和乌鳢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鳢和乌鳢进行池塘养殖对比试验.前者投喂人工饲料,后者投喂冰鲜鱼,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杂交鳢成活率80.9%,乌鳢53.9%;杂交鳢平均单产为5.2 kg/m~2,饵料系数1.367;乌鳢1.8 kg/m~2,饵料系数4.29.整个养殖过程杂交鳢塘换水2次,乌鳢塘换水6次.  相似文献   

13.
采用工厂化立体养殖模式进行尖塘鳢(Oxyeleotris)杂交种养殖试验,试验为期177 d,通过测量各个试验池鱼的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束时三个试验池塘分别收获了533.6 kg、516.5 kg和481.4 kg成鱼,养殖成活率分别达到92.3%、94.5%和94.3%。结果表明:在工厂化立体养殖模式下杂交尖塘鳢的生产性能得到了较好改良,采用立体养殖模式进行养殖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正>乌斑杂交鳢是以乌鳢为母本、斑鳢为父本的杂交乌鳢新品种。目前乌斑杂交鳢在珠三角地区发展了较大规模的池塘养殖。乌斑杂交鳢在池塘养殖过程中杂交性状优势较为显著,表现在生长速度快、耐低温等方面,深受养殖户的欢迎。一、乌斑杂交鳢的特性乌斑杂交鳢属广温性鱼类,驯化后能进行低盐度养殖,其生性凶猛,养殖过程中摄食迅猛,而且抗逆性和抗病力强、病害少,可以进行高密度放养。经过咸淡水养殖出来的乌斑杂交鳢在口感上比纯淡水养殖的更加清甜适口、肉味鲜美,  相似文献   

15.
生鱼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鳢科、鳢属鱼的统称,以乌鳢(Channa argus)与斑鳢(Channa maculata)人工杂交而成的杂交鳢,因具有生长快和抗病力双重优势,已成为生鱼高密度养殖放养比例最高的品种.制约生鱼高密度养殖盈利的关键因素中,病害及其造成的损失排在第1位,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以内脏"白点"为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吉林省池塘养殖品种单一、养鲤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的矛盾,我们进行了“鲫、鲤鱼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旨在利用母本肉质好,营养价值高和父本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培育出受人们欢迎的杂交鲫品种。本项研究将杂交鲫与彭泽鲫、异育银鲫进行成鱼养殖试验,以比较其成鱼阶段生长速度、抗病力、群体产量和经济效益,以便确认杂交鲫的杂种优势。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本试验于2000年在吉林省沙河水库渔场进行,试验塘面积分别为0.13公顷(1#)、0.3公顷(2#)和0.4公顷(3#)。以沙河水库水作为水源,用泵注水。…  相似文献   

17.
杂交鲶是我省科研人员利用怀头鲶作母本,普通鲶鱼作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的一个新品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耐低温、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杂交鲶在我省肇东、密山、绥化等地推广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杂交鲶是一个极具推广前景的名优鱼类品种。  相似文献   

18.
应用RAPD技术研究闽香鳢及其亲本之间在遗传结构、种群多样性上的相互关系,由此为探讨种质鉴定提供依据.在所用的90个随机引物中,有35个引物在闽香鳢及其亲本之间呈现多态.通过RAPD分析,获取了闽香鳢及其亲本的RAPD指纹图带.结果表明闽香鳢与斑鳢或乌鳢的遗传距离要比其父母本之间的遗传距离近,即闽香鳢为父母本杂交所产生的后代.闽香鳢种群的多态性比例47.9%与杂合度H=0.122,可作为闽香鳢遗传育种的指标来检测后代的群体遗传多样性.通过多态性比较,获得2条具有群体差异性的DNA片断,大小分别为910 bp和1 011 bp,经过测序后合成特异性引物,此引物可特异性区分上述3种鱼.  相似文献   

19.
杂交鳢俗称杂交生鱼,是以乌鳢(Channa argus)为父本、斑鳢(C.maculata)为母本通过鱼类种间杂交后代,该鱼具有优于亲本的远缘杂交优势,具有生长快、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其产量接近鳢科鱼类总产量的2/3,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要养殖品种,一般亩产量都在3000~4000公斤。  相似文献   

20.
广东近年来笋壳鱼养殖业发展较快一笋壳鱼是尖塘鳢的俗称,目前广东养殖品种有云斑尖塘鳢(泰国笋壳鱼)、线纹尖塘鳢(澳洲笋壳鱼)和杂交尖塘鳢(即云斑尖塘鳢与线纹尖塘鳢种的杂交种)。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套养和笼箱养殖等,广东目前以池塘主养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