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根  夏村 《湖南饲料》2001,(4):30-30
一、饲养方式及鸡舍环境。产鸡蛋的饲养方式有平养和笼养两大类。平养包括垫料平养、网上平养、地网混合平养三种。笼养有阶梯式与重叠式之分。目前,世界各国商品蛋鸡饲养方式均以笼养为主。饲养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当地的环境、饲养的鸡种及投资情况而定。无论何种饲养方式,安排合适的饲养密度,配备喂料和饮水设备及产蛋箱是饲养好产蛋鸡的必要条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和密度对小体型肉鸭体重的影响,选取810只小体型肉鸭(益客集团E品系)为对象,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三种饲养方式(笼养、上网下床和网床)和三个饲养密度(5、7、9只/m^2)共9个处理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分别于4、6、8、10周龄对各组体重进行称量。结果表明:采用网床方式,饲养密度为5只/m^2时,8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饲养密度为9只/m^2时,所有饲养方式的出栏体重(10周龄)显著低于其它饲养密度(P<0.05);采用笼养方式,饲养密度为9只/m^2时,6周龄体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其它周龄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整体趋势仍是该处理组体重较低。结果提示,笼养方式且饲养密度过高不利于小体型肉鸭的生长,适宜饲养方式为网床,密度为5只/m^2。  相似文献   

3.
张磊 《中国猪业》2010,5(12):37-38
1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按照母猪妊娠特点,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和饲养条件下,应该采取不同的饲养方式。主要饲养方式有下列几种。1.1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主要适用于断乳后膘情较差的经产母猪和精饲料条件较差的地区。所谓抓两头,一头是在母猪妊娠  相似文献   

4.
《水禽世界》2016,(4):56-57
正第四章父母代种鸭育成期饲养管理育成期:草原鸭父母代种鸭育成期为5~18周龄。关键控制点:种鸭的体重、给料标准及方法、体重均匀度、腿病的控制、密度、光照、温度、湿度、通风。重要提示:能否保持产蛋期的产蛋量、合格率和孵化率,关键是在育成期能否控制好体重和光照时间。第一节饲养方式种鸭育成期一般采用半舍饲的饲养管理方式。当然有条件的鸭场采取封闭式饲养效果可  相似文献   

5.
育肥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关系养殖的成败。饲养管理可以分为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哺乳期饲养管理技术体现在3个方面:掌握哺乳仔猪生理特点、哺乳仔猪的3个死亡高峰期管理、提升哺乳仔猪成活率。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也体现在3个方面:掌握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把控仔猪的断奶日龄和方式、仔猪驯化和日常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猪行业低利润化,以户养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在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养猪发达的地区已基本上被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所替代.规模化猪场饲养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生猪的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方式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大大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猪场的饲养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1放牧饲养方式放牧饲养是常用也是最经济的一种饲养方式,特点是节省草料、设备和管理费用。饲养成本最低。羊喜欢行走觅食,采食青绿饲料种类多,能获得较完全的营养。1.1放牧饲养技术要点放牧羊组群:组群要依据放牧场地形、产奶量及管理条件而定。地形复杂、产草量低的牧地,组群应小,反之可大些。组群时可考虑羊只的年龄、品种、性别、生理阶段、生产目的及健康状况等因素。一般将同一品种、年龄、性别的羊编入一群,也可将育成羊、老弱羊、妊娠羊、哺乳羊单编入一群,这部分羊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差,要求营养条件高。在黑龙江省来看30~50只种公…  相似文献   

8.
饲养肉鸡一般来讲有三种形式:坪养、网架饲养和笼养.实践证明网架饲养肉鸡,在广大农村为最合适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1饲养方式及鸡舍环境产蛋鸡的饲养方式有平养和笼养两大类.平养包括垫料平养、网上平养、地网混合平养三种.笼养有阶梯式与重叠式之分.目前,世界各国商品蛋鸡饲养方式均以笼养为主.无论何种饲养方式,安排合适的饲养密度,配备喂料和饮水设备及产蛋箱是饲养好产蛋鸡的必要条件.产蛋鸡需有良好的鸡舍,在夏季除加强通风外,还须有防暑降温措施,如屋顶刷白、喷水,舍内喷淋降温或安装风扇,有条件最好用蒸发降温湿帘系统.除此之外,还须实施综合卫生防疫措施,定期对鸡舍、设备进行打扫、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7):68-70
选择18头15月龄思南黄牛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9头,分别采用拴系方式和散栏方式饲养,比较2种不同饲养方式对思南黄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散栏组牛比拴系组牛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增加了4.78%(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6.06%(P0.05),料增重降低了16.88%(P0.05);散栏组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腹围增长速度均快于拴系组牛。结果提示:散栏饲养有利于提高思南黄牛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不同饲养方式对荷斯坦犊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1~8周龄的犊牛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增长和疾病发生率进行研究,旨在发现一种良好的、经济的饲养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犊牛在单圈饲养时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双犊一圈饲养和散养;而双犊一圈饲养的犊牛在某些方面性状好于散养犊牛。  相似文献   

12.
鸡肉及其制品因为含有比较高的蛋白质成分,具有良好的口感,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大,推动了养殖业的进度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的饲养者加入到了肉鸡饲养的行列。但肉鸡饲养是一种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首先应选择优良的肉鸡品种,其次应采用科学的饲养方式饲养管理措施,要重视鸡舍的环境卫生管理、疫病防控管理等工作,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肉鸡饲养的特点由于肉鸡生长周期短,饲养有其独有的特点:(1)品种优良,目前我国饲养的肉鸡品种都是经过不断改良层层优选的,所以通常都是个体比较大、成熟期相对比较短、肉质很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2)饲养规模大,现代我国从事肉鸡饲养的场户基本都实现了产业化的大规模的饲养方式;(3)机械化饲养,我国的肉鸡饲养正在向规模化发展,必须淘汰原有的庭院式饲养采取机械化的饲养方式,才能提高养殖效率;(4)科学化饲养,如今我国的肉鸡饲养已经更高的体现出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3.
顾有方 《畜牧与兽医》1991,23(6):277-277
<正>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养鸡多采用散养的形式,这种传统的饲养方式所饲养的鸡成活率普遍低于笼养鸡,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场于1989年10和12月分二批引进丹麦力加(Legarth)父母代种鸭进行饲养繁殖推广。现将其父母代种鸭从育雏到产蛋的饲养过程初步总结如下:1 饲养方式1.1 育雏方式:采用平面育雏,进雏前铺设5~7厘米厚的粗糠作为垫料,做到勤添垫料,保证不潮湿。在饮水位置,采用网上结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猪行业低利润化,以户养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已逐渐被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所替代。规模化猪场饲养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生猪的饲养、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方式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大大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猪场的饲养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卢伟  卢明文 《养猪》1992,(4):3-5
本文以浙江中白猪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母猪集约化(妊娠期限位在钢筋笼内,哺乳期限位在高床分娩哺乳舍内)与传统(平地圈养栏内饲养)方式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哺乳期限位在高床分娩哺育舍饲养。其仔猪35日龄成活率显著高于平地圈养,其它繁殖性状,母猪各阶段相应体重问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就浙江中自猪等一般四肢较健壮猪种而言,母猪集约化饲养对发展养猪生产有益,值得推广。集约化养猪是规模养猪发展的必然。它是以“集中、密集、制约、节约”为前提,按照养猪生产客观规律和各地区特点而采取对猪群、劳力、设备合理配置,适度组合的方式,采取先进的养猪技术,挖掘各类猪群的生产潜力,提高养猪效益。目前我省集约化养猪发展较快。母猪集约化饲养的生产性能表现,我们于1991年4月至1992年1月对母猪集约化与传统方式饲养进行了对比试验,为集约化养猪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广大群众追求散养鸡的风味,所以吉安市农村散养鸡饲养方式发生了转变,即:规模化饲养种鸡,机械化孵化小鸡,集中保温化育雏鸡,专业化推销育成鸡,散养化饲养大鸡。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这种饲养方式既节约了劳动力,又能保证农村均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养猪业面临着三大困境,即环境、品质与健康、效益提高问题。传统养猪是以分散饲养,户营为主的饲养方式,饲养数量少,因而产生的粪污较少,完全可以还田作为肥料利用,基本上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随着农户饲养规模扩大,集约化程提高,尤其封闭式的集中饲养方式造成了猪粪尿过度集中和冲洗水大量增加。粪污任意堆放和排放,大量的猪粪尿污水及其所污染的水体和空气,最终将会导致猪病和寄生虫卵的蔓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问:请问猪适宜的饲养密度是多少?答:因饲养阶段和猪圈地面构造的不同,猪必要的猪圈饲养面积和必要的空间容积均不相同。请参照表1、表2和表3。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黔北地区山羊养殖效益,增加养殖户经济收入,文章围绕山羊饲养管理技术标准化提升,从饲养方式、一般管理技术、不同阶段饲养要求、育肥方式和技术几方面对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