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1.
饲养肉鸡一般来讲有三种形式:坪养、网架饲养和笼养.实践证明网架饲养肉鸡,在广大农村为最合适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1产后母牛 母牛产后疲劳,身体虚弱,腹空口渴。可用麦麸1.5-2.0千克,盐100-125克用温水调成盐麸汤让其饮食,可以很好地补充体内水分的损耗,帮助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增加腹压和帮助恢复体力,冬天还可温暖充饥。同时更换垫草,保持安静,让母牛充分休息。产后1小时用温水清洗乳房,挤乳。母牛子宫大约在产后9-12天就可以恢复,但要完全恢复到未妊娠状态,约需26-47天,卵巢恢复约需1个月,阴门、阴道、骨盆及其韧带等在产后几天就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C与多种生物反应过程有关。由于家禽的肾脏能够合成维生素C,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家禽并不需要额外添加维生素C。然而只有极少数的家禽能够免于遭受热应激或其他管理上的应激,这些应激因子会影响到家禽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以2002和2005年两期的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景观指数和转移矩阵法分析了深圳特区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应用马尔可夫模型对今后6年(至2011年)绿地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深圳特区绿地景观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人工绿地景观组分不断增加,而原有的自然绿地景观组分不断减少;绿地景观斑块破碎度增加,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升,优势度下降,景观类型有向多样化、均匀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预计至2011年研究区绿地总面积不断增加,但生态效益较高的自然绿地面积将会减少。  相似文献   
5.
深圳特区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将深圳特区公园绿地按斑块面积分为5种类型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深圳特区公园绿地区域分布不均匀,公园绿地类型组成不合理,破碎度较高,分维数偏低.通过分析公园绿地景观格局,为深圳特区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牧区社会-生态系统破碎化问题的凸显,公共草场自主治理引起了学术界关注。然而,中国现行草地承包制度下,自主治理制度的可行性及其实现机制仍有待系统研究。本文连续三年跟踪调查了内蒙古一片公共草场,应用SES框架解构了案例地复杂系统,并依据案例地情形构建了关联博弈模型,解析了公共草场自主治理制度下牧户互动机制。结果表明: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乎牧户长期生产成本。为了节约长期生产成本,牧区社区制定了公共草场自主治理制度。制度实施过程中,依据牧草长势和牲畜膘情形成了动态的草畜平衡规则,可操作的惩罚制度和地方政府弹性干预促进了自主治理制度的良好运作。同时,牧户之间的放牧博弈和社会交往博弈相互关联,使得自主治理制度以较低成本自我实施。该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提高草地资源使用的公平性,也有利于牧户之间、牧户与地方政府之间信任的增长,提高生产互惠性和生产效率。因此,应探索建立自主治理和承包制度并存的多样化草地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养殖场需要对所饲养动物进行有计划性的规范化管理,除了维持养殖场动物产品的稳定生产外,还要保证养殖场具有足够的后备动物.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有效实现动物的分批次管理,利用该技术可有效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保证养殖场动物产品的稳定及后备力量的充足,从而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在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中常用的外源...  相似文献   
8.
2001—2016年内蒙古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日汗  红雨  包刚 《草地学报》2019,27(6):1685-1693
基于2001-2016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本研究采用累计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识别内蒙古植被返青期、枯黄期、生长季长度及其变化趋势,并分析植被物候变化对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生态区和荒漠生态区的返青期比中部草原生态区要早,其平均值分别为第120,119和128天;森林和荒漠生态区的枯黄期比草原生态区要晚,平均值分别为第275,276和269天;受返青期和枯黄期的影响,森林和荒漠生态区植被生长季长度比草原生态区要长,分别为155,157和141天。在16年间研究区植被生产力以增加为主,其中森林和荒漠生态区的植被生产力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返青期和枯黄期提前趋势的面积略大于推迟趋势的面积,但大多地区的趋势并不显著;草原生态区生长季长度以缩短为主,而森林和荒漠生态区的生长季长度以延长为主。物候参数与NDVI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返青期的提前和枯黄期的推迟(即生长季的延长)并不一定增加所有生态系统的植被年生产力。季节尺度分析表明:返青期的提前/推迟将增加/降低春季植被生产力,而枯黄期提前/推迟将降低/增加秋季植被生产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