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营山县2004年种植小麦1.5万公顷,由于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和经济损失。一般田块病株率25%~100%,造成300公顷绝收,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81.3%。病害之所以严重流行,主要是品种抗性丧失,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病害的流行及部分农户重视不够,防治失误造成的。针对小麦条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天水市2005年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及流行原因分析,提出了调整越夏区种植结构,压缩小麦面积,降低菌源基数;加强抗锈品种选育,合理布局多抗源品种,提高品种整体抗锈水平;加大综合防治技术;强化化学防治力度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8~2012年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对小麦条锈病产生及流行特点进行系统调查。发现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是该区近年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基础,越冬菌源的大量存在、外来菌源的传入及春节雨期是该病流行的重要条件,适时防治是避免该病大区域流行的最有效手段,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条锈病是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其流行常常造成显著的小麦减产,是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且环保的措施。但是品种抗病性"丧失"常常导致抗病品种成为感病品种,继而导致病害流行成灾。收集小麦种质资源,鉴定其抗病性,为抗病育种者提供新的抗病信息用于培育抗病育种,以应用于生产防治病害,具有实际的重要的生产意义。本文对小麦品种西农628和西抗A11分别进行了室内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和田间抗条锈病鉴定。苗期鉴定结果表明,西农628和西抗A11对小麦条锈菌小种CYR23、CYR31、Su11-4和Su11-7表现抗病,对CYR32表现感病。田间鉴定结果表明,西农628和西抗A11对小麦条锈病均表现抗病。表明西农628和西抗A11对小麦条锈菌小种CYR32有成株抗条锈性,对其余小种具有全生育期抗病性。同时,西农628和西抗A11兼抗白粉病与叶锈病,是良好的多抗性小麦材料。  相似文献   

5.
分析提出,坚持生态治理,调整越夏区作物种植结构,压缩小麦面积,是防止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基础;加强抗锈品种选育,多抗源品种合理布局,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关键;加强病情监测鉴定,预警预报,落实常规综防措施,是降低小麦条锈病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才能实现对小麦条锈病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6.
锈病是小麦生长中的主要病害,其危害比较严重,历史上曾经几度大流行,造成的损失惨重。在我国发生的小麦锈病有3种,即条锈、叶锈和秆锈。小麦条锈病发生区域广、流行快。严重地块可减产20%~30%,甚至绝收;小麦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流域及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较为严重。本文介绍了小麦锈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办法,以为小麦种植业户实现高产稳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 小麦叶锈病是我省小麦产区常见的一种病害,常因气候、菌源和品种不抗病等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如1973年叶锈病在商丘地区种植的小麦北京8号上严重发生,减产3~4成;1983年叶锈病流行,不少地区小麦减产。明确主要推广品种、后备品种以及育种亲本材料的抗叶锈性及其抗叶锈遗传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甘肃省秦安县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抗条锈小麦品种的选育、抗条锈品种的合理利用、搞好生态防治、重视农业防治,减少发病条件和及时全面的药剂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甘肃省特别是陇南越夏区危害严重,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措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育成333个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在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持续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陇南越夏区条锈菌毒性变异速度快,抗源材料及生产品种抗性保持时间短,病菌新小种出现与品种抗条锈病性丧失周而复始。介绍了甘肃陇南越夏区在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中的作用,回顾了主要抗源材料及生产品种抗条锈病性变异特点,总结了抗源利用及品种应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抗病品种(基因)的利用方向和现有品种的布局建议,旨在为持续控制该区域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持续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分析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小麦条病持续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小种变异及品种抗病性丧失。新的毒性小种条中30、31、32号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四川省绝大部分生产品种的抗性丧失,加之气候适宜及防治工作未跟上,造成小麦条锈病连续几年的大流行。为了控制条锈病的流行和危害,提出了淘汰感病品种,推广现有抗病品种,加快审定新的抗病品种及抓好条锈病综合防治工作等应急措施。为了长期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提出了提高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丰富度,抗病基因台理布局,利用慢锈品种和持久抗性品种等策略。同时在川西北的越夏茵源基地应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合理布局抗病品种,以阻断病菌的侵染循环,阻滞病原菌变异。经过不断努力,小麦条锈病可望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营山县2004年种植小麦1. 5万公顷,由于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和经济损失.一般田块病株率 25%~ 100%,造成 300公顷绝收,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 81. 3%.病害之所以严重流行,主要是品种抗性丧失,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病害的流行及部分农户重视不够,防治失误造成的.针对小麦条锈病流行成灾的严重形势,我们采取了有效的防治对策,减轻了损失,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多年来小麦锈病虽未在大面积流行,但条锈病在局部地区流行和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问题依然存在。从小麦叶锈菌小种的动态来看,对重要抗源洛夫林10能致病的叶锈菌小种群,已由1975~1976年的0.36%上升到1990~1991年的79.2%,抗叶锈性丧失的潜在危险性是很大的。解决抗锈性丧失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品种抗性基因多样化,这就要求开展抗性遗传研究。近年来本研究企图以基因鉴定来代替传统的小种鉴定的研究方法,下面将举实例说明遗传研究的重要性。实例1 我国小麦品种抗叶锈基因的单一化  相似文献   

13.
蒋卫宁  李萌 《农家科技》1999,(10):13-14
<正> 1999年是四川省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年,发病面广,危害严重,一般麦田减产20%左右,重病田减产50%以上,有的甚至颗粒无收。小麦锈病分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其病程的长短、发生危害的程度与春季气温、土壤湿度和施肥、种植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春季气温适合、土壤湿度大、雾露天气多,利于锈病的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种植密度大、生长繁茂的麦田易发病,尤以条锈病发生危害最严重。三种锈病由于发病适温不同,从病菌侵入到发病的时间各异:条锈菌  相似文献   

14.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三大锈病之一,是洛南县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小麦条锈病分布广,流行性强,在流行年份导致小麦平均减产20%~30%。笔者根据多年防治试验和实践,现将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麦条锈病是苏北地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暴发急,流行快,一旦防治失着,就会造成严重减产。过去使用敌锈钠防治,效果较差。1983年起,我们开始用粉锈宁防治小麦条锈病,大田示范和小区试验的防治效果都达97.3~100.0%,而且残效期长,用药20天后防效仍达92.7~100.0%,与常规农药敌锈钠相比,用药后10、15、2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提高49.7%、47.6%、30.7%,表明粉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西欧和北美太平洋沿岸麦区等高纬度或高海拔的冷凉地区发生严重。小麦条锈病也是我国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最重的小麦病害之一,在病害流行的年份受害小麦可减产30%以上,甚至绝收。据资料估算,1950年、1964年、1990年、21302年4次大流行分别使小麦减产60亿公斤、50亿公斤、26.5亿公斤和10亿公斤。小麦是宁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丰欠对人民生活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7.
小麦品种(系)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和赤霉病是河南省小麦的主要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5年赤霉病大流行,1990年白粉病和条锈病大流行都造成了很大损失。小麦病害越来越成为小麦增产的严重障碍。选用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而抗病品种有计划的培育和合理利用则依赖于大规模准确的抗病性鉴定。为了筛选抗性稳定的多抗或单抗的抗源材料和了解河南省当前推广品种及后备品种的抗病性,我们于1986—1990年连续5年,对多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以抗白粉、条锈、叶锈和赤霉病为主的综合抗  相似文献   

18.
一、目的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一般减产都在10%~30名.2005年9月,省植保植俭站对小麦条锈病越夏情况开展普查,发现卢氏县自生麦苗上存在大量的锈病孢子,鉴足为条锈和叶锈混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秦州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与流行原因,提出小麦条锈病仍将在今后数年内大流行,应采取合理布局抗(耐)锈品种,全面推广粉锈宁为主的药剂拌种;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开展综合治理;适期晚播;铲除越夏区自生麦苗及调整种植结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宁强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历年来宁强县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弄清了宁强县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对病害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选育和合理利用抗锈品种,结合生态治理及农业防治,把好药剂防治的"三关"的综合防控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