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猪丹毒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猪以高热,出现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为特征。猪丹毒一般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该病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一般多见于3~12月龄猪,其病程为2~4 d。1流行病学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有时也呈暴发性流行,一般常发生于炎热多雨季节,而冬春较少  相似文献   

2.
1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是急性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在皮肤上出现疹块,慢性为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月龄以上的猪发病较多。急性型,个别猪不表现临床症状突然死亡,大多数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2~43℃,稽留热,嗜睡,不愿走动,结膜充血,便秘,发病1~2天后,部分猪皮肤潮红,继而发紫,病死率80%~90%,不死者转为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表现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后发病猪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亚急性型猪丹毒表现为发病猪皮肤疹块和发热,常有皮肤感染症状。全身治疗用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钠、青霉素钠等,配合解热镇痛药(如安痛定注射液)和消炎抗过敏药(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皮肤感染用碘剂涂擦有很好的疗效。及时正确的治疗是降低发病猪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猪丹毒病情在江城县各地又有抬头之势,不少农村饲养的猪受感染,有的甚至死亡,给养猪户带来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其主要特征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2临床症状急性败血型患猪发病突然,体温升高达42℃以上,寒战,病猪行走时僵直、跛行,似乎感到疼痛,站立数分钟后又卧倒,站  相似文献   

5.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按发病经过,该病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近些年来,随着该病的演变,目前在临床上出现了温和型和非典型猪瘟~([1])。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on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简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  相似文献   

6.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败血性、亚急性疹块型及慢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丹毒杆菌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猪最敏感。主要感染3~12月龄猪,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季为多,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2013年7月,某规模猪场产仔房一个产仔单元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出现精神沉郁,高热(体温41.5~42.5℃),废食,全身皮肤发红,继而出现皮肤疹块。整个发病期间死亡母猪10多头,仔猪20多头。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细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型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病猪、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损伤皮肤,吸血昆虫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8.
慢性猪丹毒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的丹毒丝菌属。猪发病后,急性型常呈败血症变化,亚急性型出现皮肤疹块,慢性型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我校牧场3年来发生了33例慢性关节炎型猪丹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猪丹毒又称"打火印",是由一种细小、无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红斑丹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的感染宿主为猪,同时也是鸟、鱼和家养动物及人的致病菌,属于国家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疾病~([1])。其临床症状与剖检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猪丹毒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于世界各地,随着商品疫苗的使用,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主要发生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由猪丹毒杆菌引起,属于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阳性菌。急性型呈败血症;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不规则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则主要侵害心内膜炎和关节炎。偶见于其他家畜。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以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皮肤型多见,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是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因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极强. (一)发病特征 猪丹毒常发生在夏秋炎热多雨季节,为急性热性传染病,由胞内菌猪丹毒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 ~7d.  相似文献   

12.
正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又称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PI),是由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1])。它主要发生在后备猪及6~20周龄的生长肥育猪,临床表现为间歇性下痢、食欲下降和生长缓慢等~([2])。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床型。急性型又称增生性出血性肠病(PHE),可引起后备母猪及肥育晚期的猪只出血性下痢,甚至突然死亡~([3])。慢性型和亚临床型主要包括猪肠腺  相似文献   

1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上世纪猪丹毒曾是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养猪业。当时用常规的青霉素就能得到控制,而后疫苗诞生,该病对猪业影响越来越小。然而,随着养殖环境恶化,猪病呈多样化,猪丹毒发病率似乎有上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一种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以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出现皮肤疹块,慢性型产生心内膜炎、关节炎及皮肤坏死为主要特征。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导致猪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其他传染病,给养猪户(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流行情况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也叫"钻石皮肤病"(diamond skin disease)或"红热病"(red fever),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关节炎型、心内膜炎型和皮肤坏死型。1882年Pasteur首先从患猪丹毒病的猪体内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人通过创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急性型猪丹毒呈败血症状。亚急性型猪丹毒出现皮肤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猪丹毒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可感染各年龄的猪,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育肥猪。猪丹毒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积极预防该病对猪群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1猪痢疾的概况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即猪血痢~([1]),急性型以出血性腹泻为主,慢性型和亚急性型以黏液性腹泻为主。我国于1978年发现此病,是从美国进口种猪中发现的,经过实验检查和临诊观察确诊此病为猪痢疾。1.1传染源和病原体此病的病原体为猪痢疾蛇形密螺旋体,为严格的厌氧菌。对环境要求、湿度和干燥很敏感~([2])。带病猪结肠和盲肠里的厌氧菌能帮助此病扩大,并且传播病原。  相似文献   

18.
陈维  梅小伟 《猪业科学》2020,37(9):38-40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Treponema hyodysenterisa)引起的一种以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猪肠道传染病。猪痢疾最早于1921年被报道,直到1971年才确定为猪痢疾短螺旋体(Brachyspira hyodysenterisa)感染所致~([1])。猪痢疾一旦侵入猪群,不易根除。在流行初期,以急性出血性下痢为主,流行中后期,以亚急性和慢性黏液性下痢为主~([2])。7~12周龄仔猪易感,发病率可高达70%,病死率为30%~60%,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成年猪~([3])。由于猪痢疾的存在,导致猪只生长缓慢,料重比升高甚至出现死亡,增加养殖成本,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4])。  相似文献   

19.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主要有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慢性皮肤坏死。猪丹毒杆菌是革兰氏阳性纤细小杆菌,在感染动物的组织触片或血片中,呈单在、成对或小丛状,从慢性病灶中分离的菌呈不分枝的长丝状。本菌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可称土壤性病原微生物。2%福尔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猪的急性、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可达80%~90%,特征性病理变化为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全身病变,亚急性型表现为特征性疹块病变以及慢性型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