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城市河道不同类别的水质与水体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生物密度及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上海市的工业河和新角浦河、温州市的九山外河和山下河等4条河道中设点采集水样,分析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优势种、生物密度及其多样性等,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综合评价4条河道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除了新角浦河的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外,其余3条河道均处于重度—中度污染。河道原生动物的密度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呈负相关(r=-0.850),随着河道水质污染的加重,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功能性减弱,原生动物密度减小,生物多样性降低。多样性指数均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呈负相关(r分别是-0.832、-0.554、-0.930),表明随着河道水质污染的加重,水体中原生动物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底栖动物是一种用于水质生物评价和监测的主要生物群体,本文对利用底栖动物进行水质监测的方法(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多样性指数法)进行了总结与比较,提出在应用生物监测时应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并与理化指标相结合,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以达到对水质的准确评价与监测。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常州段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状况和变化趋势,进一步开展河道生态监测与水质评价,通过连续多年对京杭运河常州老运河段底栖动物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BI指数对河段的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评价,并利用污染生物效应指数(BPI)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常州段上游的底栖动物种类最多、种群丰富度最高、群落完整性最好、多样性状况最好、生态污染效应最小,中游次之,下游最差,底栖动物多样性正逐年得到恢复;2009-2013年,常州段的污染生物效应指数逐年上升,污染效应逐年下降,污染程度逐年减轻,由此说明该河段的水质正逐年得到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4.
研究围垸养殖对洪湖自然保护区水质的影响,从浮游生物视角评价水质现状及发展规律,以期为洪湖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及水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数据。2019年6月在洪湖自然保护区不同方位水面布设10个采样点,开展水质及浮游动植物现状调查和分析,计算生物多样性,并与环境因子做CCA分析。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57属74种,以蓝藻门的微囊藻、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绿藻门的单角盘星藻为主要优势种;浮游动物61种,以萼花臂尾轮虫和广布中剑水蚤为主要优势种。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26,浮游动物均值为2.12,水质为中度污染状态,但有重度污染的趋势。CCA分析表明,浮游植物分布与SD呈正相关,与WT、COD;等呈负相关;部分轮虫及大部分原生动物与SD、As呈正相关,与WT、Chl-a等呈负相关。洪湖自然保护区水体处于中富营养型状态。围垸养殖会导致洪湖水体有机物沉积、水质恶化,并对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牡丹江水质状况对水生生物影响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以调查牡丹江的浮游生物种群的组成及数量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污染状况,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物评,结果表明,指示生物以a-中污染或μ-中污居多。评价结果认为牡丹江水质由β-中污向α-中污过渡。  相似文献   

6.
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定河流域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通过对流域30个站点的物理生境、水质理化、水生生物等指标进行评价参数选取、指标赋分及加权求和,获得永定河流域各站点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基本可以代表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不存在清洁站点,除少数监测站点水生态状况为较清洁外,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站点占据了永定河流域的大部分,可以看出永定河流域整体水生态状况不容乐观,这与该区域生态环境所受外部胁迫程度较强有关。对比了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结果的吻合性,探讨了利用对永定河流域进行水生态系统状况综合评价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期为河流管理和健康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晶  焦燕  任一平  薛莹  纪毓鹏  徐宾铎 《水产学报》2015,39(8):1257-1263
在应用群落多样性指数评价调查海域群落物种多样性或进行海域生态环境评价时,常用基于样方数据(方法1)或基于区域混合样数据(方法2)2种方法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了比较哪种方法所得结果能更好地反映调查海域群落多样性状况,并且分析多样性指数与样本含量的关系,本实验根据2009年胶州湾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季度调查数据,应用再抽样模拟方法对2种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同样本含量,基于样方数据计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小于基于区域混合样数据计算的结果。方法1所计算的群落多样性指数与样本含量无关;而方法2计算的多样性指数值随样本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样本含量为20时接近“真值”并趋于稳定,其相对估计误差(REE)和相对偏差(RB)较小,表明样本含量影响方法2的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在评价调查海域群落物种多样性或进行海域生态环境评价时,应该使用基于区域混合样数据的计算方法,并保证足够的样本含量,才能客观地反映海域群落生物多样性现状。  相似文献   

8.
鳜塘水质与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军 《水产学报》2006,30(1):69-75
通过对水体理化因子和PFU原生动物群落的监测,主要研究了鳜塘水质与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封闭养殖模式下,鳜塘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升高,而PFU原生动物多样性逐渐减少。(2)PFU原生动物多样性(y)能够很好的评价鳜塘水质,其与水质综合评价指数(x)之间成负相关关系,可用公式y=2.45-2.54Inx表示,相关和回归分析均表明,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与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对数函数关系十分密切,且具有极显著意义。本实验结果还表明,原生动物多样性指数与鳜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为鳜疾病预报预测模型的建立初步筛选了一个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9.
重庆大洪湖氮、磷周年变动与浮游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2008年3月到2009年1月,对大洪湖上、中、下游3个点的浮游生物和氮、磷进行了两月一次的监测。水质检测数据显示:大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主要富营养化物质是氮;氮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冬季高于夏季;始终徘徊于Ⅳ类与Ⅴ类水之间;网箱养鱼产生的沉积物对大洪湖下游水体中的磷含量仍有较大的贡献,分别占下游水体总磷量的87.2%(夏季)和62.5%(冬季);大洪湖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主要来源于上游水源;目前,大洪湖实施的生态渔业具有一定的生态环保功能。大洪湖的水体自净作用使水体中的总氮下降了27.9-59.2%,总磷下降了10.0-56.9%;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也有所提高。 关建词:大洪湖,生物多样性指数,富营养化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河流健康的评价,常用指标评价方法。生物完整性指数主要从生物的多样性和结构等方面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是目前水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中应用较广的指标之一。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主要是由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及环节动物构成,由于其体形较大、生活周期较长、运动能力较弱、对污染反应较为敏感,常用作污染评  相似文献   

11.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是我国第一个丹顶鹤等大型水禽和湿地生态类型的一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春、夏和秋季对扎龙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对该湿地水体污染状况以及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底栖动物主要有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组成,共计93种(属);物种数在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物种数最少。底栖动物群落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都是春季最高,夏季最低;Sinnpson优势度指数(D)是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采用寡毛类生物指数值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该湿地水体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该区域水质污染程度为中污染。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对陡河水库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各设1个监测点。结果表明,该水库共有浮游植物6门、75属、118种,以绿藻门(Chlorophyta)种类最多,占总数的33.90%;其次为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占30.51%。浮游植物年均个体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71×105个/L和3.99mg/L,藻类个体密度春季最高。同时利用指示生物、细胞密度、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生物量指数及浮游植物多度和频度方法评价其水质。从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来看,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以上游最大、中游次之、下游最小;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01~3.01,水质为轻污染到中污染水平。综合结果显示,陡河水库为中-富营养型水体。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云南滇池马村湾、海东湾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结构特点及其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应用Shannon、Simpson、Margalef生物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马村湾、海东湾水域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河周丛藻类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丛藻类是新疆跨境河流土著、特有鱼类重要的基础饵料资源,研究其种群结构及评价水质,以保护该地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2013年5、7、9、10 月,在新疆跨境河流——伊犁河全流域选择8个样点,对周丛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伊犁河周丛藻类隶属5门41属145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数最多,113种(占77.9%),依次是蓝藻门14种(9.7%)、绿藻门13种(9.0%)、裸藻门4种(2.8%)和黄藻门1种(0.7%)。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嗜盐舟形藻、偏肿桥弯藻、普通等片藻以及蓝藻门的皮状席藻等。研究期间,伊犁河周丛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为1331.7×106 ind/m2、1908.5 mg/m2。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是0.73、3.24、0.60和3.9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伊犁河周丛藻的密度与流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总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水温、盐度、氟化物、总硬度、钙离子呈显著的正相关;周丛藻类的生物量与流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水温、硝态氮、氟化物、总氮呈显著的正相关。基于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Margalef、Pielou)、指示生物法与硅藻耐受性指数等方法的水质评价结果大体上一致,综合评价结果:昭苏解放大桥、雅玛渡和伊犁河大桥水质相对较差为β-中污型,其余采样点水质均处于较好状态为寡污型。整体上伊犁河流域水质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根据漓江30多年来3次较大规模的水生生物自然资源调查的鱼类信息数据,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方法,利用数学统计法和多样性指数法分析历史与现状数据,研究了漓江鱼类多样性特点及30多年来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漓江鱼类日益枯竭的原因,为漓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显示,漓江鱼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各种致危因素的叠加影响,漓江水生态系统呈现出亚健康状态,水生生物结构严重失调,鱼类自然资源日趋衰竭的态势严重,鱼类物种多样性下降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宁夏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状况,于2013年春季、夏季、秋季调查沙湖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评价沙湖水质状况。结果表明:3个季节在沙湖共采集了17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6科,主要由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组成,且随季节与空间变化显著;沙湖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为水生昆虫幼虫;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较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91和0.51;依据多样性指数和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对沙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沙湖水域属重度污染,夏季沙湖污染最严重,秋季沙湖受污染状况略好于春季。  相似文献   

17.
南四湖鱼类物种多样性衰减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近几年来对南四湖鱼类的调查,初步分析了南四湖鱼类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原因主要是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及掠夺性捕捞。要加强研究与保护南四湖鱼类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苏子河浮游藻类多样性与水质的生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房英春  田春  肖友红 《水利渔业》2007,27(1):57-58,93
2004年9月对辽宁浑河水系的苏子河2次采样,发现浮游植物6门、13目、18科、27属、280种。通过对生物群落结构、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各采样点的相似距离及各点聚类情况,用Shannon-W ie-ner指数、M argalef指数、多样性指数、科级水平生物指数、群落均匀度和硅藻指数等综合指数的分值判断水质,判断结果为浮游藻类对生态环境变化敏感,不同指示生物的种类数量随水质的变化而变化。绿藻和硅藻占97%,双壳缝目舟形藻为优势种。永陵点水质中度污染,红升、新宾、张家和古楼为轻微污染。水质的生物监测结果与化学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以常年有水入白洋淀的府河为研究对象,从河流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鱼类、大型维管束植物等方面开展汛期府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通过府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FEQI结果显示:府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状态为上游良好、中游和下游中等。研究发现,不同水文条件下水生生物密度及生物量存在局部差异;府河的生物多样性趋于平稳。总体来看,保定市府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状态在中等-良好之间,上游段良好,中游下游河段水质中等。  相似文献   

20.
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5月至10月,通过对海河干流9个站位浮游植物类群消长以及水质环境指标的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月份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布呈现一致性,5月和9月出现两个高峰;绿藻和蓝藻在种类数量、丰度及生物量上均占据绝对优势,标志海河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月、6月和7月污染最为严重;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能够较好的反映海河干流的水质状况,即:中污染-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