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甜菜是我国重要的制糖作物,每年因病各种因素造成了甜菜产量下降,给种植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加强了甜菜栽培技术管理,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甜菜产量,提高甜菜经济效益。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配套栽培技术,提高甜菜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推动达州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达州市农科所近年开展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引进鉴定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同时,选用适合达州市平坝区种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采用创新的栽培技术,在平坝区——达县檀木镇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拉动、科技推动和政策启动下,湖南油茶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单位面积产量低、劳动力成本高、产业化链条短、政府配套服务缺失,导致湖南油茶产业比较效益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挖掘油茶产业的巨大潜力,迅速提高湖南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当务之急就是要努力实现"五化":种苗良种化,经营集约化,作业机械化,产品多样化,服务贴心化。  相似文献   

4.
第五讲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 (1)产量流水养鱼的产量有两个概念:一是每个流量的鱼产量,即指每秒一吨水的流量在养殖全期获得的鱼产量,它衡量了流量利用率的高低;二是单位面积产量,它代表了单位面积流水池的生产力。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这两个产量总是成反相关的。这是因为,单位面积产量与输入流量成正相关,输入流量大,池内溶解氧的补充就多,单位面积产量也就高;但流水在养鱼池中滞留时间短,溶解氧被鱼利用程度差,流量的利用率低,每个流量的鱼产量就低。衡量流水养鱼的技术水平必须综合平衡这两个产量指标,而不是仅仅看单产的高低。每个流量鱼产量的高低关系到这种技术模式是否有经济效益和生产实用价值,因为流量是有经济价值的,尤其是人工的循  相似文献   

5.
甘蔗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是蔗区生产多年来的老问题,旱地甘蔗种植采用深耕深松、地膜覆盖技术能防倒伏、提高糖分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甘蔗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是蔗区生产多年来的老问题,旱地甘蔗种植采用深耕深松、地膜覆盖技术能防倒伏、提高糖分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不同种植规格(密度)对 H.11648麻叶片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疏植的处理4(215株/亩)生长效应表现较好,年平均增叶最多,叶片较长较宽,单株产量高(本文每处理为10株产量)。但疏植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差。合理密植的处理2(300株/亩)其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都很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多个品种,通过适当稀植、合理化控等措施,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棉花简化整枝与常规整枝(常规密度)相比单位面积铃数略增,铃重略减,产量基本持平,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是节省用工,提高棉花单产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简单易行的栽培措施,但需要掌握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甘蔗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是蔗区生产多年来的老问题,旱地甘蔗种植采用深耕深松、地膜覆盖技术能防倒伏、提高糖分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是葫芦岛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玉米作为粮、经、果、饲、能等多种用途作物需求量不断增加,但面积增加的潜力是有限的,作为我市花生茬的重要轮作品种,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地实现玉米单位面积的高产,才能大幅度地增加玉米的总产量。因此,开展玉米高产配套集成技术应用是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不同施肥模式的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到"科学、经济、环保"用肥,实现"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目的,以绥粳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模式对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肥+三次追肥产量最高、净产值最高、产投比最大,底肥+二次追肥、底肥+一次追肥表现次之,而一次性施肥处理是一种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应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使用环境经济学费用效益分析手段,对稻田养鱼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分析解剖,力图从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对比的角度,阐明稻田养鱼模式的优劣。进一步分析稻田养鱼模式推广中遇到的阻力,提出相应的促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三水市种植业耕作模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三水市种植业18种耕作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协调的模式有:稻-荸荠、菜-萝卜-萝卜、瓜-豆-番茄和瓜-豆-菜等;两效益相互矛盾的模式有:瓜-瓜-菜-较好的发展前途。但有待优化作物结构和管理技术,提高系统功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定位试验,从生态经济角度对不同间作复合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经济高效、生态安全的替代型种植模式,结果表明:(1)间作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因而间作复合种植模式间作季节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单作季节产量明显增加.(2)禾豆间作不仅通过直接影响当季作物的产量形成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通过对后作作物产量的积极影响来提高后作作物的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复合种植模式整体的土地利用率.研究得出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土地利用率全年提高了4.0%~7.0%.(3)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在间作季及全年的农枳械、农药、化肥的经济投入量减少,农机械、农药等措施的减少,降低了对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等的外来干扰,这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来说意义重大.(4)间作复合种植模式提高了各季及全年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产投比.全年经济效益最高可达25067.7元/hm2,比对照提高了18.97%.综合以上结果,从改善农田生态、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与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整体评价,禾豆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可以作为传统麦玉连作的替代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与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比较了马铃薯4种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并对4种模式作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套种可节约投入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套种模式对马铃薯单位产品投入产出效率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提高玉米的单位产品投入产出效率。从投入产出看,马铃薯投入产出效率以四套四种植模式最高,玉米投入产出效率以二套二最高。不同种植模式总体评价结果为二套二模式最佳,四套四次之。  相似文献   

16.
 分析比较了马铃薯4 种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并对4 种模式作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套种可节约投入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套种模式对马铃薯单位产品投入产出效率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提高玉米的单位产品投入产出效率。从投入产出看,马铃薯投入产出效率以四套四种植模式最高,玉米投入产出效率以二套二最高。不同种植模式总体评价结果为二套二模式最佳,四套四次之。  相似文献   

17.
新型缓释肥氰氨化钙对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氰氨化钙浓度对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氰氨化钙肥对花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适量施氮能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苗期根瘤数,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但是过多施氮反而会使经济系数降低,还会导致荚果产量下降。该新型氰氨化钙肥安全有效用量为75~225kg/hm2,在150kg/hm2用量时可获得最优农艺性状指数和最高经济效益。[结论]德国产新型氰氨化钙肥是花生较为理想的肥料。  相似文献   

18.
微咸水灌溉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津市静海县进行了微咸水安全利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微咸水有降低小麦光合速率、提高呼吸速率、蒸腾速率等效果,对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也有影响,而且不同的矿化度、灌溉量、灌溉时期影响不同。灌溉4.5 g/L微咸水较不灌水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增加15%~40%和10%~30%。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明显改善小麦的生理性状,使灌溉微咸水小麦的生物产量提高10%~15%,经济产量提高10%~20%。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中部半干旱条件下,采用种子处理方法研究了萘乙酸与元素混合营养液在豌豆上的增产效益及其机理.试验结累表明,在旱地豌豆上应用萘乙酸+硼、萘乙酸+钼和萘乙酸+磷等系列混合液浸种,能促进豌豆根系发育,延长根系发育期,提高抗旱性;延长根瘤存活期,增加单株有效根瘤重;促使幼苗早发,扩大叶面积,提高群体光合能力,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向生殖器官的分配比率,从而改善了豌豆主要经济性状的发育,尤其能显著增加双荚株率、有效分枝率、单株结荚数和粒重,最终使豌豆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加.由此结论,在旱地豌豆生产中应用该项技术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莲都区被列入农业部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单位,2010年在黄村乡开展山区冬油菜轮作夏季甜玉米耕作模式的探索,示范推广126 hm2,年产值780多万元、纯收益671多万元。该文从地域选择、茬口安排、冬油菜栽培、夏甜玉米栽培几个方面总结山区冬油菜轮作夏季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