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台湾种单瓣茉莉花和双瓣茉莉花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湾种单瓣茉莉花花蕾期与开放期的水解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41.53 mg/g和1 48.73mg/g,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1 7 mg/g和7.25mg/g;双瓣茉莉花花蕾期与开放期的水解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 33.1 8mg/g和1 24.14mg/g,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5.82mg/g和5.03mg/g。台湾种单瓣茉莉花的水解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双瓣茉莉花,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茉莉花花蕾期的游离氨基酸中EAA/TAA比值明显低于开放期。  相似文献   

2.
花生远缘杂交后代的氨基酸含量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室利用野生花生(A.monticola)与栽培品种(黑花生、桂花红)杂交,获得了一些具有高产性状的花生新材料。通过对这些远缘杂种后代种子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共能检测到17种水解氨基酸和20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其次是天冬氨酸和精氨酸,三者的总和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6.1%~47.3%。不同株系间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可为利用远缘杂交获得高产优质的花生新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茶叶中氨基酸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汤样品在旋转蒸发器上干燥(〈50℃),加入内标,用高纯水涡旋混匀后。按Accq·Tag法进行柱前衍生后进样的前处理(茶汤样品制备处理),以代替茶汤样品中加入内标直接按Accq·Tag方法进行柱前衍生后进样的前处理(茶汤直接测定处理)来测定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更能准确地反映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110±1)℃温度下加10mL酸解剂(6mol/L HCl)酸解24h的水解方法测定茶叶和茶汤中除茶氨酸外的其他17种氨基酸,是目前测定茶叶氨基酸含量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黄皮果实中游离氨基酸的组分特征、科学评价不同黄皮种质游离氨基酸对果实风味和药用价值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份黄皮种质果肉的20种常见游离氨基酸,采用味觉活度值、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20份黄皮种质果肉中均含有除胱氨酸和精氨酸以外的18种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多数种质间含量差异显著;各种质的总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在1309.7~9832.0 mg/kg之间,其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含量次之,半必需氨基酸含量最低;药用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6.3%~18.6%,以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为主;根据氨基酸呈味特性的不同,将18种氨基酸分为3大类呈味氨基酸,发现种质M1的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G2的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仅16份种质中的丙氨酸与少数种质中的天冬酰胺、天冬氨酸的味觉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s, TAV)>1,对黄皮果实风味有贡献;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9.766%,能较好地反映出黄皮果肉游离氨基酸的综合特征;各黄皮种质的...  相似文献   

5.
HPLC检测分析速溶绿茶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采用AccQ .Tag衍生方法经HPLC检测分析茶叶的游离氨基酸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氨基酸组分 ,色谱图形较好。在绿茶原料中检测出 16种游离氨基酸 ,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 ,占氨基酸总量的 5 6 0 3 %,其次是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蛋氨酸等。在速溶绿茶中同样检测出 16种相同的游离氨基酸 ,但氨基酸总量及各氨基酸组分的相对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饲料氨基酸对褐飞虱及其蜜露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氨基酸组成不同的全纯人工饲料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成虫进行饲养,研究了饲料氨基酸对该虫及其蜜露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1)饲料对试虫体内游离氨基酸有明显影响。在不能摄入任何氨基酸的试虫体内,游离氨基酸总量降至可以获得全部氨基酸的试虫的63.2%,其中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半胱氨酸下降明显,但蛋氨酸增多。在仅能摄取到非必需氨基酸的试虫体内,蛋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与不能摄取到任何氨基酸的试虫处在同一水平,甚至明显低于后者;苏氨酸和组氨酸则明显高于可以获得全部氨基酸的试虫,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亦达到了后种试虫的含量水平,缬氨酸的含量虽然低于后者,但与仅能摄取到必需氨基酸的试虫处在同一水平。2)蜜露中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基本与饲料内的相一致,但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别,而且少数不存在于饲料中的氨基酸可以在蜜露中检测到。文中对必需氨基酸的补偿代谢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褐飞虱体内至少可以合成苏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和缬氨酸等6种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棉子饼粉制取氨基酸水解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酸法水解棉子饼粉制取氨基酸水解液的工艺特点,在原料前处理和水解液后处理过程中去除棉酚的技术,为棉子饼的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出路。同时比较了低酚棉子饼粉,有酚棉子饼粉、大豆饼粉和菜子饼粉酸水解所得氨基酸的水解率和平移率,提出对几种油料饼粉进行混合水解,以便氨基酸水解液营养平衡,利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游离氨基酸是茶叶重要的呈味物质。为了探索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的生产技术,采用在不同空气湿度(40%、50%、70%、90%)下,建立人工气候室室内栽培茶树,测定茶鲜叶中不同风味特征的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PCA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占氨基酸总量主要成分的氨基酸组分为茶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脯氨酸,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体现出同一趋势:均在空气湿度90%情况下含量最高,空气湿度为50%时,谷氨酸与丝氨酸的含量较高;空气湿度对缬氨酸含量影响不明显。甜味氨基酸在空气湿度90%时含量最高,不同湿度条件呈极显著差异,茶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为主要贡献氨基酸;苦味氨基酸总量在空气湿度40%时出现最高值,赖氨酸与组氨酸是主要贡献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在空气湿度90%时出现最高值,不同湿度条件呈显著水平差异,茶氨酸、天冬氨酸为主要贡献氨基酸;芳香类氨基酸在不同湿度调控下无显著差异。PCA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空气湿度处理,其味觉特征的氨基酸组分含量不尽相同,空气湿度90%时,综合评价最高,F值最大。因此,在工厂化栽培过程中通过空气湿度调控不同味觉特征的氨基酸组分,可获得不同味觉需求的茶鲜叶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了解棉蚜中氨基酸组成,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对不同翅型不同发育时期的棉蚜进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翅型棉蚜中均检测到相同的21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10种,非必需氨基酸11种。在若虫时期,有翅蚜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无翅蚜无显著差异;在成虫时期,与无翅蚜相比,有翅蚜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了1.5倍,脯氨酸、甲硫氨酸等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在2个发育时期,有翅蚜的亮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无翅蚜,而有翅蚜的精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无翅蚜;有翅成蚜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无翅成蚜显著上升0.65倍。推测有翅成蚜脯氨酸与甲硫氨酸含量较无翅成蚜的增加与有翅蚜抗逆性增强有关,而有翅棉蚜体内精氨酸含量较无翅棉蚜低可能与其繁殖力低有关。这些结果可为棉蚜翅型分化分子机理研究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茶毫氨基酸组成及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茶白毫的多少及隐显是评定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明确茶毫中的化学组成,以富含茶毫的碧螺春、滇红、白毫银针及白牡丹4个茶样为研究对象,将茶毫与茶身进行分离,利用碳氮元素分析仪对其总碳、总氮及碳氮比进行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其氨基酸组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用来测定其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茶毫中的C、N含量分别为2.96%~4.74%和42.87%~45.58%,其中N含量显著低于茶身(P0.01),C含量差异不显著,C/N茶毫显著高于茶身;茶毫中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78%~12.46%和20.78~34.65 mg·g~(-1),其中水解氨基酸主要组分及总量均显著低于茶身(P0.01),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茶身(P0.05),而茶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γ-氨基丁酸等游离氨基酸组分差异不显著,茶毫中茶氨酸所占游离氨基酸的比例显著高于茶身(P0.05);茶毫中的矿质元素普遍低于茶身,其中P、S含量极显著低于茶身(P0.01),其他元素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茶毫中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并不比茶身高,但品质成分组成比例的差异赋予了富含茶毫茶叶特有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川丕  刘新  诸力 《中国茶叶》2012,(12):12-14
游离氨基酸是茶叶中杂环类香气成分的重要前提物质,茶叶中有20多种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量是茶叶中所有游离氨基酸含量之和,是评价茶叶鲜爽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全国棉花主栽品种棉籽原料进行营养组分及抗营养因子进行测定分析,掌握我国棉籽原料的质量现状,为未来的棉籽质量评价及多用途开发提供数据支撑。以采集于我国棉花主产区涵盖127个棉花主栽品种的178个棉籽样本为试验对象,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差异,探究脂肪酸组成与棉花品种和产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棉籽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以及棉籽中抗营养因子棉酚的含量。结果表明,陆地棉棉仁中总脂肪酸含量在16.2%~34.9%,平均为25.0%,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抗营养因子环式脂肪酸平均含量为0.59%;陆地棉棉仁中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38.26%,以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为主,其中必需氨基酸占29.6%;陆地棉棉仁中游离棉酚的质量分数为0.11%~0.92%,总棉酚含量为0.24%~1.64%,右旋棉酚多于左旋棉酚,海岛棉棉仁中游离棉酚含量比陆地棉要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稻麦套种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了稻麦套种对优质中筋小麦扬麦10号和弱筋小麦宁麦9号花后叶、茎鞘、颖壳、穗轴、籽粒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套种对不同类型小麦花后地上部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他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与条播栽培方式相比,稻麦套种小麦花后地上部器官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均较低,二者差异显著。在同一栽培方式下,弱筋小麦宁麦9号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中筋小麦扬麦10号。套种方式有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形成,此栽培方式下宁麦9号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中筋小麦扬麦10号的部分品质指标下降。  相似文献   

14.
茶渣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分析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春、秋两季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铁观音等7个茶树品种茶渣蛋白质和水解氨基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茶树品种间和季节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春梢蛋白质含量27.53%~31.70%,秋梢蛋白质含量1 6.90%~24.20%。春梢水解氨基酸总量31.38%~36.46%,秋梢水解氨基酸总量21.42%~27.59%,茶树品种间水解氨基酸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季节间春梢水解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秋梢。在检出的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亮氨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8.81%~41.47%。氨基酸比值系数评价结果显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SRC为57.51~68.01。  相似文献   

15.
能过随机区组试验和相关的方法,研究了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小麦开花后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后小麦植株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高能够显著提高各器官中的游离基酸含量,并延长维持高水平的时间,进而促进籽粒蛋白质合成,提高籽闰蛋白质含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大豆成花诱导期间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组分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秀菊  孟繁静 《大豆科学》1997,16(3):218-222
在大豆品种早-12短日成花诱导期间,初生叶及顶芽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比连续光照下的高。对初生叶及顶芽内各游离氨基酸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氨基酸在SD诱导第2天含量均较高,作为重要中间代谢产物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SD诱导第2天的含量明显比CL下的高,2SD下顶芽内精氨酸含量为2SCL的2.5倍。  相似文献   

17.
1958年曾报导过一种从马铃薯提取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此法须找到一个确切的终点,基本氨基酸方可最终被分离出来。然而该程序繁难、费时,因它采用5步批量法提取,接着还要经4步Soxhlet提取。结果,除此法的发明者外从未被采用过。在此法分析中,某些氨基酸发生了改变,而通用的纯水解蛋白质法也得不出正确的结果。稍后有人提出校正这些误差的补充程序(Talley等,1964)。也有人提出一些改良程序(Jaswal,1973;Davies,1977),尽管其重复性极好,但由于不完全提取,或在提取和分析期间的变化,得不出总游离氯基酸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是茶叶中重要化学成分,对茶叶品质有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白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白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占茶叶干重的1.37%,在样品中共检测出14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66.96%,其次是精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结果表明,用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检测白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琦  祝遵凌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1):2296-2303
本研究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 4 种不同颜色的香水莲花茶的水解氨基酸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对 香水莲花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同时测定香水莲花茶中矿质元素含量,从而了解香水莲花茶氨基酸及矿质元素营养价 值。研究结果表明:香水莲花茶中氨基酸种类丰富,4 种不同颜色的香水莲花茶均含有 17 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 27.19%~31.69%,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Glu)及天门冬氨酸(Asp);香水莲花茶含有人体所需各种必需氨基酸, 占氨基酸总量的 28.76%~36.60%,鲜味氨基酸占总量的 25.02%~32.44%,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总量的 60.65%~ 64.39%;香水莲花茶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 SRC 值为 77.67~79.94,第一限制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半胱氨酸(Met+Cys), 其他氨基酸含量均与模式蛋白含量相当;花茶中矿质元素含量丰富,Na、K、Ca、Mg 含量较高,且重金属元素含量在 安全范围之内。因此,香水莲花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色泽是衡量抹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抹茶初制加工中的蒸汽、热风等杀青技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绿色,而干燥过程中的高温会导致色素氧化和叶绿素脱镁,从而使抹茶绿度损失,所以干燥方式的创新是提升抹茶绿度的关键。本试验选取3种茶树鲜叶,经蒸汽、热风杀青后随机取样作为冻干原料,取同品种用传统干燥方式加工的碾茶混样作为试验对照,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所得的冻干抹茶,较传统烘干加热干燥的抹茶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绿度值提升了13%~25%,且氨基酸和茶多酚等内含物含量变化不明显。通过审评发现冻干抹茶略带青味,但后续研究发现可通过再次短时烘干和拼配的方式加以改良。冻干抹茶无食品安全风险,而且于5℃保存1年后在绿度、内含物、微生物方面均基本保持稳定。所以,相较于传统生产模式,冷冻干燥技术加工的抹茶产品绿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