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用 ELISA 检测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抗体,试验结果表明:用滑液霉形体抗原对人工感染的31份滑液霉形体阳性血清进行 ELISA 检测,结果全为阳性反应,用鸡毒霉形体抗原对18份鸡毒霉形体阳性血清进行 ELISA 检测也全为阳性反应;滑液霉形体和鸡毒霉形体两种抗原对20份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阴性血清的 ELISA 检测结果皆为阴性反应。符合率为100%。用鸡毒霉形体抗原对野外收集的60份鸡血清进行了检测,33份呈阳性反应,占55%;27份为阴性反应,占45%,用滑液霉形体抗原对63份鸡血清进行检测,37份呈阳性反应,占59%;26份为阴性反应,占41%。用7份人工感染的滑液霉形体阳性血清进行ELISA 与血凝抑制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ELISA 的灵敏度比血凝抑制试验的高4—16倍。在本试验中,用霉形体的菌体抗原和用 SDS 溶解菌体后提纯的膜抗原均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本报告主要是报道菌体抗原的结果。作者同时用此法对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筛选,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不足的是,在进行 ELISA 检测时,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之间存在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
鸡毒霉形体病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霉形体的众多血清型中,最重要的是鸡毒霉形体(MG)、鸡滑液囊霉形体(MS)和火鸡霉形体(MM),尤其是MG的感染很普遍。MG引发的症状主要在呼吸系统,主要病变在气管和气囊。单纯的MG感染,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常不表现症状,呈隐性经过,一般只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死亡率10%-30%。肉鸡感染后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  相似文献   

3.
霉形体又称支原体 ,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分类学上属于软皮纲成员。在兽医学上是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 ,对禽类等动物具有广泛的致病性。 2 0 0 2年 4月 ,西藏某些地区鸡发生一种以咳嗽 ,鼻炎 ,打喷嚏 ,呼吸有锣音等呼吸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另外 ,还可见到鼻分泌物较多 ,部分鸡出现结膜炎 ,眼中伴有泡沫分泌物 ,产蛋量下降并有死亡现象。经血清学快速诊断为鸡毒霉形体。为了摸清鸡毒霉形体在藏鸡中的感染情况 ,我们应用血清学方法对西藏各地区的藏鸡进行霉形体检测。结果显示我区藏鸡的鸡毒霉形体感染率较高 ,对藏鸡的年龄、性…  相似文献   

4.
岱岳区某规模化鸡场发现疑似毒霉形体病鸡,通过病原分离获得鸡毒霉形体(支原体),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鸡毒霉形体对泰乐菌素、红霉素和北里霉素高度敏感。本研究为该鸡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对鸡毒霉形体病的准确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鸡毒霉形体粘附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霉形体研究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鸡毒霉形体的研究也较为活跃, 特别在鸡毒霉形体的粘附素方面的研究、对鸡毒霉形体膜蛋白的粘附素MGC1、MGC2、GapA的生化特性、基因组分析、及其在免疫逃逸机制诊断探针方面的研究做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鸡毒霉形体病(MG)免疫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士军  黄烨  唐顺发 《中国家禽》2005,27(23):35-36
目前针对鸡毒霉形体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鸡群净化,药物防治和疫苗免疫。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鸡毒霉形体净化措施可以从鸡场中彻底清除疾病,因此效果最好。但由于执行过程中的成本高昂,而且受到目前国内饲养规模、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控制等多方面限制,因此净化措施难以实施,而且取得的成果也很难保持。药物防治措施虽然对霉形体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主要缺点是不能阻止鸡毒霉形体的垂直感染,  相似文献   

7.
鸡霉形体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鸡而言,致病性的霉形体包括3种: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滑液霉形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火鸡霉形体(Mycoplasma meleagridis,MM)。其中鸡毒霉形体是一种对鸡危害最大的病原,其感染通常被称为鸡慢性呼吸道病(CRD),发病特征是呼吸啰音、咳嗽、流鼻涕。临床表现通常是渐进性的,病程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8.
鸡源霉形体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乌鲁木齐市2个大型鸡场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滑液囊霉形体(M.synoviae,MS)感染情况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进行了血清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凝集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6.92%和35.90%,其中商品鸡场MG和MS的阳性率分别为82.50%和52.50%。从凝似MG、MS感染鸡的气管、肺、气囊、鼻裂和跗关节腔分离到19株分离物。经初步鉴定,分离物均为霉形体属成员。用生化和血清学及其他生物学方法,对这些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6株为MG,3株为MS,其余10株也属于霉形体。  相似文献   

9.
十、禽霉形体病的防治 对禽类有致病力的霉形体有三种;鸡败血霉形体(MG)、滑膜霉形体(MS)和火鸡霉形体(MM)。鸡败血霉形体主要感染鸡、火鸡,也感染其他禽类,引起呼吸道疾病在鸡群中长期流行(称为慢性呼吸道病—CRD),母鸡产蛋下降,火鸡则表现为传染性窦炎。因此,鸡败血霉形体  相似文献   

10.
鸡霉形体病又称鸡毒支原体病、鸡霉浆体病、鸡败血霉形体病,俗称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是养殖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四种霉形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鸡毒霉形体(MG)、滑液囊霉形体(MS)、衣阿华霉形体(MI)和火鸡霉形体(MM)的基因文库,设计了4对分别与MG、MS、MI和MM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MG、MS、MI和MM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了4条特异性的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732bp(MG)、207bp(MS)、299bp(MI)、850bp(MM)多重PCR扩增带,而对其他6种禽病病原体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此多重PCR能同时检出1pg的MG、MS、MI和MM DNA模板。  相似文献   

12.
广西鸡毒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广西不同地区采集疑似鸡毒霉形体(MG)感染的46份病鸡病科中分离到7个菌株,经分离培养、L形细菌检验、理化特性鉴定、血清学定型、人工感染试验以及PCR扩增检测等方法鉴定,确定7个分离株为MG。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形体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利用鸡毒霉形体与滑液霉形体基因一定区域互补的序列,合成能分别对MG和MS目的基因的2对引物。和这2对引物对10个国际标准的MG与MS菌株DNA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得到与预期大小相一 的约732bp(MG)和207bp(MS)的PCR产物。  相似文献   

14.
PCR检测鸡毒霉形体和鸡滑液囊霉形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禽霉形体16S 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鸡霉素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霉形体(Mycoplasma synoviae,MS)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了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580bp的PCR产物,而这对引物对其他畜病病原DNA或RNA模板的扩增结果为阴性,PCR方法对MG和MS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2pg和3pg,应用已建立的PCR方法检测MG人工感染样品和临床样品,从人工感染样品中均检测到MG,临床样品的MG阳性检出率为10.25%,高于常规分离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毒霉形体感染常称为鸡慢性呼吸道病,是鸡的一种常见多发性传染病.该病在规模化鸡场中的分布广泛,危害很大,各种日龄鸡只都可感染发病,使鸡群的淘汰率上升,产蛋率下降,发育受阻.感染鸡群常常出现免疫抑制,容易继发或伴发其他疾病[1].  相似文献   

16.
鸡肉是我国居民餐桌上的常见肉食产品,所以我国的鸡养殖业对我国的居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鸡毒霉形体病是常见的一种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因为鸡毒霉形体引起的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现阶段随着我国鸡养殖业的不断扩大,鸡毒霉形体病对于养殖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鸡产生...  相似文献   

17.
鸡毒霉形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治技术刘家彪(兰州华陇康达动物保健公司730060)鸡毒霉形体(MG)单独感染一般无明显症状,当并发感染时表现呼吸罗音、咳嗽、鼻漏等症状。埃希氏大肠杆菌是早被熟知的病原菌,可引起败血症、脐炎、关节炎、眼球炎、出血性肠炎、...  相似文献   

18.
用引自美国的鸡毒霉形体温度敏感突变株 T_(S100)制成新鲜培养物滴鼻接种7日龄伊莎褐蛋鸡(单苗免疫组)以及同时用 T(S100)滴鼻和 NDⅡ系滴眼(联苗免疫组)。在接种后第15、30、67、105和135天,各取10只免疫鸡和非免疫对照鸡,用 S_6强毒株进行气囊  相似文献   

19.
用核酸探针诊断鸡败血霉形体和滑液霉表体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鸡败血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种特异性核酸探针检测临床样品,不但能检出霉形体感染,还能对MG感染和MS感染进行鉴别诊断。对三种鸡非致病性霉形体进行检表明,没有核酸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0.
鸡毒霉形体控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亚斌 《中国家禽》1999,21(5):36-37
美国对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galisepticum,MG)的控制开始于60年代,主要是在美国农业部开始对家禽实行屠体检查后,因气囊炎导致胴体废弃率较高后进行的。此后,在火鸡和鸡育种群的MG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美国的志愿MG控制计划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