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用组织化学和生化分析法探讨了辛硫磷、氰戊菊酯和辛氰混剂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单剂与混剂处理后雄蛹重量降低,化蛹率下降,对蛹历期无影响;(2)3种药剂对真核精子发生有抑制作用,而对无核精子的发生无影响;(3)辛硫磷处理后附腺和精包腺的蛋白质含量下降,氰戊菊酯和混剂对附腺和精包腺无显著影响;(4)辛硫磷处理后的雄蛾与正常的雌蛾配对,其交配力显著下降,雌蛾产有效卵显著减少;(5)辛氰混剂在影响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真核精子发生方面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永明  王凤良 《昆虫天敌》1998,20(2):64-68,80
1995-1996年田间筛选试验表明,棉烟灵(棉铃虫多角体病毒制剂)硫双灭多威,硫丹和硫氰乳油(硫丹+氰戊菊酯)四种杀虫剂不仅防治棉铃虫的效果好,而且对棉田天敌的杀伤作用小,校正死亡率在-33.8~58.7%;三氟氯氰菊酯和辛氰乳油(辛硫磷+氰戊菊酯)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对天敌杀伤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在70.1~88.9%久效磷和灭多威对天敌杀伤作用虽较小,但对棉铃虫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3.
用低致死剂量(LD30)氰菊酯和氰戊菊酯胸部点滴处理棉铃虫3龄幼虫后,研究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存活雌蛾化学通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对雌蛾的求偶行为不产生明显影响,对照组和杀虫剂处理组雌蛾的求偶高峰均为第3个暗期的8-8.5h,求偶率均可达73%-82%。氰戊菊酯处理组中雌蛾性信息素各组分滴度和总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溴氰菊酯处理组中雌蛾性信息素的主组分Z11-16:Ald和次要组分Z9-16:Ald、Z7-16:Ald的滴度及信息素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两个活性组分Z11-16:Ald和Z9-16:Ald的比例与对照组雌蛾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辛氰和乐氰混剂对甘蓝桃蚜抗性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辛硫磷与氰戊菊酯,乐果与氰戊菊酯的最佳配比及其相应单剂对甘蓝桃蚜进行抗性选育,汰洗20代时桃蚜对两种混剂的抗性,分别为4.20和2.68倍,比相应单剂的抗性发展速度慢,尤其比氰戊菊酯单剂(289倍)更慢,表明上述两种混剂都可延缓桃蚜的抗性发展。用酶抑制剂进行增效应用测定结果表明:K1和TPP对辛硫磷和乐果都有增效作用,尤以K1的增效作用更显著,其增效比分中辊为1053和38,说明桃蚜对辛硫磷和乐  相似文献   

5.
三种饲料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比较了3种饲料(米蛾卵、赤眼蜂蛹和桃蚜)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在瓢虫生长发育全过程中,分别用3种饲料饲养的结果表明,取食米蛾卵的两种瓢虫在低龄幼虫期即全部死亡;取食赤眼蜂蛹或桃蚜的瓢虫65.2%-84.6%均能羽化成虫,性比无差异;但取食赤眼蜂蛹的瓢虫,其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较取食桃蚜的显著延长,羽化的成虫体重也显著较轻,在瓢虫不同生长发育期(幼虫期和成虫期)喂饲不同饲料,对成虫产卵能力有明显的影响:幼虫期用赤眼蜂蛹、成虫期用赤眼蜂蛹或米蛾卵作饲料的瓢虫都不能产卵;幼早期用桃蚜、成虫期用赤眼蜂蛹或米蛾卵作饲料的亦不能产卵;幼虫期用赤眼蜂蛹、成虫期用桃蚜作饲料的瓢虫能产少量的卵(221粒);幼虫期和成虫期全部用桃蚜作饲料产卵较多(404粒)。研究表明,米蛾卵不适于饲养这两种瓢虫;桃蚜饲养瓢虫的效果最好;桃蚜饲养瓢虫的效果最好;桃蚜供应不足时,在瓢虫幼虫期可适当用赤眼蜂蛹作为补充饲料。  相似文献   

6.
辛硫磷对氰戊菊酯在抗性家蝇体内的增效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就辛硫磷对氰戊菊酯在抗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家蝇体内的增效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辛硫磷与氰戊菊酯同时存在时(质量比为2:1),家蝇体内未被降解的氰戊菊酯原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只使用等剂量氰戊菊酯时的对照处理(2.6-4.6倍)。同时,家蝇对氰戊菊酯的氧化代射速率降低(17-48%)。这些结果可能是辛硫磷对氰戊菊酯增效的主要作用机制,并对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大田采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在室内饲养若干代后分成对照种群(CK),氰戊菊酯种群(Fe),杀螟硫磷种群(Su)和菊杀种群(Fs)等四个种群。除对照种群接受清水喷洒外,其它种群分别用氰戊菊酯、杀螟松、菊杀混剂进行室内平行汰选培育。经过14次汰选后,对照种群对以上三种药液的敏感性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Fe种群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提高了近53倍;Su种群对杀螟硫磷的抗性提高了11倍;Fs种群对菊杀混剂的抗性只提高了3倍多一点,远低于各单剂的抗性发展水平,这表明菊杀混剂具有显著的延缓桃蚜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田间影响烟青虫性诱剂诱蛾效果的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风向、风力、降雨、高温、喷施化学农药等对人工合成的烟青虫性诱剂在烟田诱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风对诱蛾有利,强风(3.4m/s以上)对诱蛾不利;雄蛾对风的来向处诱芯定向感应能力强;18~22时降雨对诱蛾影响显著;高温日晒降低诱芯寿命;喷施化学农药后诱蛾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13种杀虫剂对暗黑蛴螬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灌注处理法测定了7种常用杀虫单剂及6种杀虫混剂对暗黑鳃金龟甲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7种单剂对暗黑蛴螬的毒力顺序为:甲基异柳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二嗪磷>辛硫磷>乐斯本>>敌百虫;6种混剂中以辛硫磷+对硫磷表现毒力最高,而甲基对硫磷+敌百虫表现毒力最低。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辛硫磷+对硫磷及辛硫磷+敌百虫表现为显著增效,甲基对硫磷+敌百虫表现为相加作用,其它3种混剂均表现为轻度增效。  相似文献   

10.
Bt与硫丹、氟铃脲对棉铃虫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Bt与硫丹、氟铃脲对棉铃虫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1)Bt与硫丹无论以何种比例相混,对敏感品系和氰戌菊脂中抗品系均增效。(2)Bt与氟铃脲只有以1:60相混才明显增效;Bt中加入少量氟铃脲和氟铃脲中加入少量Bt则明显拮抗。(3)Bt与硫丹和氟铃脲混用,明显加快了2龄幼虫的死亡速度,混剂在处理后第3d,死亡率便明显高于Bt,而与硫丹或氟铃脲单用接近。(4)田间试验中,Bt和硫丹的混剂显著增效,Bt与氟铃脲的混剂在药后4d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但药后7d明显拮抗。  相似文献   

11.
丙·辛混剂对棉铃虫幼虫的室内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敏感性不同的几个田间品系,采用点滴法和浸渍法,室内测定了丙溴磷和辛硫磷、:1、1:2、1:4、1:5和1:6混合的增效程序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所有配比都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随着辛硫磷的比例增大,共毒系数的变化呈抛物线状,以中间比例的共毒系数为最高。(2)丙溴磷和辛硫磷1:1混配时江苏六合品系(对丙溴磷和辛硫磷耐药性分别达3.5倍和2.7倍)的共毒系数比敏感品系高,达到277  相似文献   

12.
防治棉铃虫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浸卵、浸叶和点滴法以及田间小区试验,对19种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的作用特点和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棉铃虫卵孵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90.40 mg/L多杀菌素处理后棉铃虫卵的孵化率仅为42.86%;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丙溴磷、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毒杀作用明显,原药稀释1.0×104~2.0×104倍时可使初孵幼虫死亡率达100%;昆虫生长调节剂——氟啶脲、氟铃脲、甲氧虫酰肼原药稀释1 000倍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致死率大于70%,且幼虫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多杀菌素、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丙溴磷、辛硫磷对低、高龄棉铃虫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作用效果快且防治效果好,尤其是4 000倍甲氨基阿维菌素和5 000倍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后第三天,其对棉铃虫的致死率达100%;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作用效果稍差。若在棉铃虫卵高峰期适时施药,供试的6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棉铃虫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3.
1997~1998年,用浸叶接虫法测定了山西省南部棉区永济县棉铃虫对常用5种农药的抗药性,同时进行了多种农药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永济县棉铃虫对氯氰菊酯已产生了高等水平的抗药性,对久效磷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药性,但对灭多威仍未产生明显的抗药性。水胺硫磷、甲基对硫磷、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丙·辛乳油和甲对·氯乳油等农药防治永济县二代棉铃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选用辛硫磷、对硫磷、敌敌畏和氧乐果4种有机磷类杀虫剂以及灭多威和甲萘威两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分别以1∶1、1∶3和3∶1的比例混用,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为试虫,分别测得单剂和混剂对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的抑制中浓度(I50),以联合抑制系数作为增效作用的参考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种药剂不同配比的混剂对同种酯酶的联合抑制作用也往往不同。对AChE和CarE同时具有抑制作用的只有其中的对硫磷+甲萘威(1∶3)、辛硫磷+对硫磷(1∶3)和灭多威+氧乐果(1∶3),而甲萘威+敌敌畏(1∶3)、甲萘威+氧乐果(1∶1)、辛硫磷+甲萘威(1∶1)、对硫磷+氧乐果(1∶1)、对硫磷+氧乐果(1∶3)、敌敌畏+氧乐果(1∶3)、灭多威+对硫磷(1∶1) 7种混剂对AChE和CarE都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食料对人工饲养的二化螟生长发育和产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浙江省 3种主栽水稻品种浙辐 910、杂交稻 (Ⅱ优 3027)、秀水 11的稻苗为供试食料喂饲二化螟 ,研究了 3种食料对二化螟生长发育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发现 ,3种食料对二化螟的存活率及性比影响较显著 ,对其发育历期的影响仅在低龄时有显著差异。不同的食料对二化螟蛹和成虫大小及产卵量的影响不大 ;在同样的食料条件下 ,不同性别间的发育历期差别不大 ,但二化螟蛹及成虫的大小在两性间差异显著 ,初蛹体重、体长以及成虫体重、体长 ,都是雌性极显著大于雄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硫丹杀虫剂对夏津抗性棉铃虫进行室内选育17代,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没有提高,而对硫丹的抗性却明显提高了5.87倍。将硫丹选育种群(Edo-R种群)和未用任何杀虫剂的对照种群(CK种群)的某些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Edo-R种群的幼虫发育历期较CK种群平均延长了2.30d(显著性检验p<0.01)。Edo-R种群和CK种群未成熟期的存活率分别为36.67%和54.17%(显著性检验p<0.01)。其它的一些生物学指标则不存在显著差异。Edo-R种群相对于CK种群具有0.64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昆虫的弱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感染2龄幼虫,感染3d,幼虫体长和体重明显小于对照幼虫。病毒感染4龄幼虫,残留活虫幼虫历期延长,但取食量减少37.52%。病毒感染5龄幼虫,感染幼虫蜕皮时间延迟18h,幼虫历期延长2d。幼虫血淋巴蛋白电泳结果表明,幼虫蜕皮时间延迟主要原因是蜕皮过程延长。病毒感染5龄初幼虫,残留活虫蛹重减轻14.19%,成虫产卵量减少20.58%。结果表明,HaN-PV感染棉铃虫幼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湾地区棉铃虫的抗药性水平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4~1997年测定了环渤海湾地区16个点26个棉铃虫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硫丹的抗性水平。对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为65.43~442倍,对辛硫磷的抗性为10.28~90.93倍,对硫丹的抗性为6.34~29.17倍,地区之间年度内总体上差异不大。对采自辽宁省辽阳市种群的抗性稳定性研究表明,解除农药选择压后棉铃虫的抗药性下降较快,17代后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硫丹的抗生水平由213.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