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致腐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玉米中分离纯化的优势霉菌进行鉴定,并在一定梯度的温度和湿度中进行培养,测量每日菌落和芽管生长速度,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玉米中的优势霉菌为草酸青霉、串珠镰刀菌和黑曲霉。草酸青霉及串珠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黑曲霉为35℃;草酸青霉、串珠镰刀菌和黑曲霉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25和35℃;草酸青霉及串珠镰刀菌最适生长湿度为70%,黑曲霉为80%;在自由水情况下,草酸青霉、串珠镰刀菌和黑曲霉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2.5%、79.2%和85.1%。  相似文献   

2.
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采用牛津杯法,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提取物对3种木材常见霉菌(桔青霉、绿木霉、黑曲霉)的抑菌性,之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分光光度法对防霉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木材中的霉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桔青霉、绿木霉以及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其通过破坏霉菌菌丝结构,扰乱霉菌生长周期,从而抑制3种霉菌生长。质量分数为12.50%的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桔青霉14.2 mm,绿木霉14.9 mm,黑曲霉20.1 mm。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最低抑菌质量分数为:桔青霉0.50%~1.00%,绿木霉0.50%~1.00%,黑曲霉0.25%。对不同菌种,分别采用如下处理方式可使平均感染值达到最小,防治效力达到最大:桔青霉(涂刷处理)、绿木霉以及混合菌(浸渍处理)、黑曲霉(任意一种处理方式均可),其中浸渍处理方式适用霉菌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目的】Streptomyces sp. N2是本课题组分离筛选到的一株可产新型抗真菌活性物质(3-甲基-3,5-氨基-4-烯-吡喃-2-酮,分子式为C_6H_7O_2N,农抗N2)的新种,此活性物质对桔青霉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从生长特征、细胞形态学等角度,为揭示农抗N2在桔青霉生长发育中的抑菌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常量培养基稀释法测定了农抗N2对桔青霉的最低抑菌浓度、杯碟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农抗N2对桔青霉的抑菌活性菌丝和生长量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农抗N2对桔青霉生长曲线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探究了农抗N2对桔青霉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Streptomyces sp. N2所产农抗N2对桔青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其机理初步判定为破坏桔青霉菌丝的菌丝结构,推迟了桔青霉对数期的到来而抑制菌体的生长。菌体最低抑菌浓度(3 d)为5.77μg/mL,其对应的抑菌圈大小为(13.04±1.06)mm。药液处理后,桔青霉生长对数期推迟了2 d。由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结果可推测,农抗N2可干扰桔青霉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膜结构,致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结论】农抗N2对桔青霉的菌丝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效应,其对桔青霉的形态和结构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可以推测农抗N2能够影响桔青霉细胞壁相关蛋白的合成,使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强,影响其细胞膜及内部细胞器。  相似文献   

4.
以东北地区含水量25.2%的苜蓿干草捆中所含主要真菌黑曲霉和草酸青霉为菌种材料,测定乙酸、甲醛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结果表明,乙酸的黑曲霉MIC为1.5%,草酸青霉MIC为0.7%,甲醛两种真菌的MIC均为0.2%.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冬枣采后贮藏中分离的病原菌桔青霉、皱褶青霉、链格孢菌、黄曲霉和黑曲霉为供试菌种,采用平板琼脂打孔法,用7种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以筛选对病原菌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结果表明7种(花椒、大蒜、八角、党参、桂皮、山楂和甘草)天然植物提取液中对5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各不相同,大蒜提取液对五种病原菌都有明显抑菌效果,并确定大蒜对桔青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质量浓度为0.25 g/ml)、皱褶青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75%(质量浓度为0.375 g/ml)、链格孢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质量浓度为0.25 g/ml)、黄曲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质量浓度为0.25 g/ml)和黑曲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质量浓度为0.125 g/ml)。  相似文献   

6.
温室大樱桃生长发育及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必须应用多项高效栽培技术,调节好温室内的各个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土壤状况等,满足大樱桃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促成其提早开花结果。介绍了德州市德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温室大樱桃管理技术,包括补充光照、调节温度、控制湿度、合理协调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土壤营养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木屑和PDA两种平板培养基中以木霉、青霉1、青霉2、黑曲霉、链孢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菌灵(蓝丰)对以上食用菌生产中常见污染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培养基上多菌灵抑制木霉、链孢霉的有效浓度为0.05%,抑制黑曲霉的有效浓度为0.2%,对青霉无抑制作用;PDA培养基上多菌灵对木霉、黑曲霉、链孢霉抑制作用较强,对青霉1、青霉2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表明不同浓度的多菌灵对食用菌污染菌的抑制作用不同,多菌灵对木霉、黑曲霉、链孢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青霉防治无效,对于同种污染菌在不同培养基上抑制效果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增氧栽培对桃幼树根系构型及氮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增氧栽培对桃幼树根系构型及根系氮素代谢的影响,为探明氧气在桃树根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2年生桃品种‘春美’为试材,试验采用的增氧栽培装置为硬质塑料盒,底部有大小均匀的小孔。设置每3 d通气增氧1次,以不通气为对照,共2个处理。每隔20 d测定不同处理桃幼树生长期土壤氧气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桃幼树根系活力、根系全氮含量以及根系转氨酶活性;新稍停止生长后,使用专业版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根系构型参数。分析增氧栽培对土壤氧气含量、桃幼树根系构型、根系活力以及根系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增氧栽培显著提高了土壤氧气含量;增氧栽培桃幼树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一级侧根数、二级侧根数、根尖数、总体积、分枝数、交叉数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0.53%、42.66%、13.64%、18.51%、44.94%、5.48%、37.01%和54.41%;一级侧根长度和根系平均直径减小;一级侧根与垂直向下方向的夹角整体上减小,小夹角数量增多,根系趋向于垂直分布;直径小于2 mm的根系干重显著高于对照的,直径大于5 mm的根系干重减少;增氧栽培的根系活力、根系硝酸还原酶(NR)、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04%、29.80%、6.56%和19.91%;根系全氮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8.90%;另外,增氧栽培的桃幼树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干茎均高于对照。【结论】增氧栽培可较有效地提高土壤氧气含量,土壤氧气浓度的增加可促进桃幼树根系的发生与生长;提高桃幼树根系活力和氮素代谢水平,利于桃幼树植株干物质积累,促进桃幼树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et Perry]挥发油及其衍生物均可抑制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n)的生长,丁香挥发油对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对扩展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丁香挥发油衍生物对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对扩展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用GCMS详细分析了丁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了20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丁香酚,含量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68.0278%。  相似文献   

10.
张爱民  王长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19-4121
[目的]研究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的绿原酸含量及褐变程度。[方法]以云烟85、K326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对烤烟绿原酸含量及烟叶颜色值的影响。[结果]云烟85和K326的绿原酸含量随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褐变程度随温度、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温差下,温度越高,褐变越剧烈;空气湿度大于50%时,烟叶颜色值增加显著。在烟叶含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氧气浓度越高,褐变越强烈。[结论]烤烟的绿原酸含量与烟叶颜色值呈负相关,温度和空气湿度都可以加速绿原酸的氧化,增加烟叶的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商品肉鸡舍小气候受外界环境及舍内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进入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短,通风难度大,给农户肉鸡生产带来许多的困难。为了提高农户的肉鸡饲养效果,必须对舍内的环境进行有效调控,以确保商品肉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照及空气质量(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粉尘浓度)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不同温度过热蒸汽预处理对枫香木材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枫香木材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温度过热蒸汽预处理对枫香色度、尺寸稳定性、防霉效果和耐腐性的影响。[结果]过热蒸汽预处理能够诱发枫香表面色度向红色方向变化,提高其外观品质;提高枫香的尺寸稳定性,减少变形、开裂等缺陷;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生长,提高枫香的防霉和耐腐性能。其中140℃过热蒸汽预处理效果最佳,对可可球二孢、桔青霉、黑曲霉、绿色木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枫香被害值为1,防治效力达60%;耐腐性方面,140℃过热蒸汽预处理枫香的质量损失率达9.05%,比未处理样降低了27.83%,耐腐朽等级达Ⅰ级。[结论]过热蒸汽预处理能够提高枫香木材性能。  相似文献   

13.
 对珊瑚藻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圆弧青霉、绿色木霉、黑曲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浓度为0.001g/mL的珊瑚藻乙酸乙酯相Rf 000条带48h的抑制率最低,为11.4%;浓度为0.01g/mL的珊瑚藻Rf 0 92条带部分对圆弧青霉96h抑制率最高,达到了86.0%。GC MS分析表明,珊瑚藻乙醇提取物成分以酯类为主。  相似文献   

14.
从南宁市平菇栽培原料、污染菌包、污染菌种和霉变子实体中分离青、绿霉菌,获得菌株47个,采用形态学比较观察和rDNA ITS1-5.8S-ITS2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鉴定出侧耳木霉、绿色木霉、哈茨木霉、桔青霉、托姆青霉和短密青霉6个种.6个菌株均在40℃以上死亡,湿度在40%以下不能生长,pH值高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从菌核分化入手,研究外源信号分子对汤姆青霉PT95菌株菌核分化的影响。使用MEA和PDA这2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汤姆青霉PT95菌株,并在2种不同的培养基上分别添加0,0.02,0.04,0.06 mmol/m L的c AMP;通过记录菌核成熟的时间,测量菌落直径、菌核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分析菌株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在加入的cAMP浓度达到0.02 mmol/m L时菌核的生长发育状态最佳;之后随着cAMP浓度的增加,其生长状况逐渐下降;当cAMP浓度达到0.06 mmol/m L时,其生长开始受到抑制,表明外界适当供给信号分子c AMP可促进汤姆青霉PT95菌株的生长,但cAMP浓度过高则会抑制汤姆青霉菌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15种药材脂溶性提取物对青霉孢子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351-1355
青霉是一类适应环境能力强且分泌多种毒素的真菌,是造成食品霉烂变质及食用菌严重感染的主要微生物之一。以丙酮为提取溶剂分别对小蓟、柴胡、白鲜皮、金银花、黄柏、徐长卿、苦参、大黄、荆芥、黄芪、板蓝根、土荆皮、石榴皮、黄连和大蒜共15种药材中的脂溶性抑菌成分进行振荡浸渍法提取,采用平板涂布法考察了15种中药材提取物对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黄绿青霉(Penicillium citreoviride)、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抑制效果,并与山梨酸钾和多菌灵2种常用的防腐杀菌剂做对照比较。结果显示,桔青霉孢子对药物敏感性最低、抵抗力最强,15种药材提取物对青霉孢子的抑制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大蒜和徐长卿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接近100%,抑菌性能高于山梨酸钾和多菌灵;金银花、柴胡、小蓟和黄柏对3种青霉孢子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56.7%~81.8%;黄芪、板蓝根和黄连不仅无抑制效果甚至还能促进其生长;作为阳性对照的山梨酸钾对青霉孢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多菌灵对青霉孢子几乎无抑制作用。大蒜和金银花提取物抑制效能受浓度的影响小,抑制效能稳定可靠;徐长卿、柴胡和小蓟提取物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率大幅度下降,受浓度的影响较大,抑制能力呈典型的浓度依赖型。  相似文献   

17.
主要环境因子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主要的环境因子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 ℃;铁皮石斛生长发育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在环境通风良好的情况下,相对空气湿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产量也越高;适当的低光照更能促进铁皮石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以长白山有毒真菌毒蝇鹅膏菌为原料,研究其活性成分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和抑菌性,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丙酮质量浓度85%,料液比1 g∶25 m L,浸提温度20℃,浸提时间40 min。其中,丙酮质量浓度是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毒蝇鹅膏菌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是0.062 5%;对酵母、青霉、米根霉、黑曲霉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凹玻片悬滴法测定了温度、湿度、紫外照射及化学农药对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区为20 ̄28℃,相对湿度在90%以上,紫外照射对该菌孢子萌发有很大影响。随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当照射时间为60min时,24h的孢子萌发率为54.2%,当照射时间达180min后,24h的孢子萌发率仅为5.4%,同时部分孢子的萌发时间显著被延长。不同杀虫剂及同一杀虫剂的不同浓度,对玫烟色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同。20%氰戊菊酯、22%蚜虱灵、5%的抑太保、25%灭幼脲四种供试农药的三种浓度对玫烟色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均很小,因此这四种杀虫剂可作为玫烟色拟青霉混用的首选药剂;此外10%吡虫啉和绿荣的1/2常规浓度和1/4常规浓度对该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也较小,因此也可作为玫烟色拟青霉的复配药剂。  相似文献   

20.
以菠萝皮为原料,利用醇提法提取活性物质,通过平板打孔法研究该提取物对常见的4种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菠萝皮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测试范围内,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40、100、200 g/L;对大肠杆菌、黑曲霉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800、1000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未在测试范围内;菠萝皮醇提取物对桔青霉则无抑制作用。通过比较介质pH对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菠萝皮醇提取物在酸性条件下有抑菌活性,在碱性条件下则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