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实验取3批实验室试制的卵黄抗体,按0.5 mL/只接种3日龄SPF雏鸭,1.0 mL/只接种6日龄SPF雏鸭,分别在注射抗体后1、3、5和7 d攻毒,观察攻毒保护情况。结果显示,3和6日龄雏鸭接种抗体后1~5 d注射1型和3型鸭甲型肝炎强毒,攻毒保护率均在90%以上;雏鸭接种抗体后7 d注射鸭甲型肝炎强毒的攻毒保护率仅在70%~76.7%之间,攻毒对照组90%~100%死亡,健康对照组100%健活。说明注射抗体后5 d抗体仍能产生良好地保护作用,而7 d后保护作用大幅减弱。因此,确定鸭病毒性肝炎二价(1型+3型)卵黄抗体(JS株+SD株)被动免疫保护期为5 d。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取3批实验室试制的卵黄抗体,琼扩效价为1∶16,按0.5 m L/只接种1、3日龄易感雏鹅,分别在注射抗体后1、3、5和7日攻毒,观察攻毒保护情况。结果显示:1日龄雏鹅注射抗体后1日攻毒保护率为96.67%,3日攻毒保护率为100%,5日攻毒保护率为86.67%,7日攻毒保护率为76.67%;3日龄雏鹅注射抗体后1日攻毒保护率为100%,3日攻毒保护率为96.67%,5日攻毒保护率为86.67%,7日攻毒保护率为80%。以免疫攻毒保护率不低于80%为标准,本研究确定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被动免疫保护期为5日,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护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以实验室试制的3批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Ⅰ群,4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TJ株+HY株)经皮下和肌肉注射14和21日龄SPF鸡.免疫后21日,分别接种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和I群4型禽腺病毒强毒.结果表明,经肌肉和颈部皮下注射疫苗的14和21日龄鸡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攻毒对照组鸡100%死亡、发病或感染,健康对照组均100%健活或未感染.试验证明,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Ⅰ群,4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TJ株+HY株)经皮下及肌肉途径注射鸡均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因此,确定疫苗的注射途径为肌肉或颈部皮下.  相似文献   

4.
将Ⅰ群4型禽腺病毒卵黄抗体注射到SPF鸡体内,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鸡血清的抗体效价,确定卵黄抗体在体内的消长规律。结果发现,注射后6 h即可在实验鸡体内检测到较高水平的抗体,平均中和效价达到1:82,12 h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平均中和效价为1:124,然后逐渐降低,到12 d抗体平均效价降至1:13。卵黄抗体注射后3、6、9、12 d,利用Ⅰ群4型禽腺病毒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抗体注射后6 d(体内平均中和抗体为1:36)能起到完全保护作用,9 d(体内平均中和抗体为1:22)只能产生部分保护作用,12 d(体内平均中和抗体为1:13)完全起不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山东临沂某肉鸡养殖场疑似禽腺病毒感染的病鸡进行了PCR诊断,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发现,该病毒与NCBI中禽腺病毒Ⅰ群血清4型毒株的同源性在99%以上,动物回归试验能够复制出禽腺病毒的典型症状,对发病动物进行病理切片发现肝脏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脾脏间质增大,出血。利用组织毒免疫商品蛋鸡,提取卵黄抗体分别进行该病原的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发现0.3 mL/只的卵黄抗体可100%保护15日龄肉鸡不发病;感染发病鸡按照0.8 mL/只和1 mL/只剂量注射卵黄抗体进行治疗,其治愈率分别为86.7%和96.7%,说明制备的卵黄抗体对禽腺病毒Ⅰ群血清4型感染具有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地分离株vIBDV(FY98)制备抗原免疫产蛋鸡,采用氯仿(三氯甲烷)提取法制备卵黄抗体注射液;经加强免疫后,卵黄抗体效价在5log2以上可持续60d。分别在攻毒前6h、攻毒同时和攻毒后24h,按0.5mL/只、0.5mL/只和1.0mL/只注射该卵黄抗体进行防治实验,保护率分别为100%、90%和80%。对现地临床9群鸡共34200只进行防治效果观察,预防效果为98%-100%,治疗效果为60%-85%。  相似文献   

7.
卵黄抗体是治疗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一种特效药,具有特异性诊断、治疗和预防作用。以当地典型病变法氏囊制备 IBD 油乳剂灭活苗免疫产蛋鸡,采用氯仿提取法制备卵黄抗体注射液,卵黄抗体效价应在51g2以上。分别在攻毒前6 h、攻毒同时和攻毒后24 h,按0.5 mL/只注射该卵黄抗体进行防治试验,保护率分别为100%、90%和70%。对当地临床10群鸡共35 000只进行防治效果观察,预防效果为90%~97%,治疗效果为65%~80%。  相似文献   

8.
用禽脑脊髓炎灭活疫苗免疫28日龄SPF鸡10只,5只对照不免疫,免疫后21d采血分离血清,ELISA抗体效价检测,采血后马上进行攻毒,攻毒后观察统计发病情况,在试验鸡出现典型症状及攻毒后21d试验结束日,存活鸡全部采血测抗体,对比抗体与攻毒保护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攻毒前免疫鸡ELISA抗体阳性率为80%,攻毒保护效果80%,对ELISA抗体阳性鸡攻毒均有保护。  相似文献   

9.
利用Page A型、B型、C型副鸡禽杆菌和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研制鸡传染性鼻炎(三价)和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用3个批次疫苗进行单剂量(0.5mL/次)3次接种和大剂量(2.0mL)单次接种的安全性试验、SPF鸡的免疫效力试验、商品鸡的免疫持续期试验和疫苗的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3批疫苗对试验鸡安全无副作用;免疫接种SPF鸡只30d后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80%,用20μL/只疫苗免疫接种SPF鸡21d后新城疫的平均HI抗体24;商品鸡42日龄首免,110日龄二免,二免后9个月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70%,对新城疫病毒强毒100%保护;用4℃~8℃保存12个月和15个月的3批疫苗进行了SPF鸡的近期免疫效力试验,结果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70%,用20μL/只疫苗免疫SPF鸡,免疫接种后21d新城疫病毒的平均HI抗体24,对新城疫病毒强毒的攻毒保护率70%。说明研制的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的治疗效果,试验对3、5和7日龄健康易感雏鸭注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强毒RPVA1301-Z株,攻毒24 h后采用不同批次、不同剂量卵黄抗体进行治疗,同时设攻毒对照组(不接种卵黄抗体,但攻毒)和健康对照组(不接种卵黄抗体,也不攻毒),通过剖检试验雏鸭,观察病理变化,统计攻毒保护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显示,以0.5、1.0 mL卵黄抗体治疗3日龄感病雏鸭,治愈率为100%;以1.0、1.5 mL卵黄抗体治疗5、7日龄感病雏鸭,治愈率为100%,卵黄抗体使用剂量与感病雏鸭日龄呈正相关。研究表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对于感染初期的雏鸭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且不同批次卵黄抗体治疗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病(Ⅰ群,4型)三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采用该疫苗分别免疫7、14、21日龄的SPF雏鸡和商品雏鸡,免疫后21 d采血测定新城疫病毒(NDV)HI、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HI及禽腺病毒(FAdV)中和抗体,并用禽腺病毒(Ⅰ群,4型)强毒攻击。结果显示:免疫后各不同日龄免疫组SPF雏鸡的NDV HI、H9 AIV HI及FA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8.2 log_2~8.5 log_2、8.8 log_2~9.6 log_2和9.7 log_2~10.3 log_2,FAdV攻毒保护率均达到100%(10/10);21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试验鸡NDV HI、H9 AIV HI及FAdV中和抗体分别达7.2 log_2、7.8 log_2和11.3 log_2,FA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免疫组普通雏鸡NDV HI、H9 AIV HI及FA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6.7 log_2~7.6 log_2、7.9 log_2~8.7 log_2和9.8 log_2~10.3 log_2,FAdV攻毒保护率均达到100%(10/10)。表明该疫苗可对不同日龄SPF雏鸡和商品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免疫持续期达3个月。  相似文献   

12.
利用4型禽腺病毒HLJ1701株进行灭活疫苗的研制,并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为家禽4型禽腺病毒的防控提供数据及参考。将HLJ1701株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4倍稀释后,接种9日龄SPF鸡胚,37℃孵育72 h后收获感染鸡胚尿囊液,经甲醛灭活后,加白油佐剂乳化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对制备疫苗的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等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制备的3批4型禽腺病毒灭活疫苗(HLJ1701株)均为油包水型,黏度均在50 cP以内,对3批疫苗取样,样品经3000 r/min离心15 min,管底无水相析出。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将疫苗按1 mL/只超剂量接种3周龄SPF鸡,试验鸡在观察期内全部健活,未出现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表明疫苗对SPF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用疫苗按0.2 mL/只的剂量免疫接种3周龄SPF鸡1次,免疫接种后21d试验鸡血清中HLJ1701株的抗体平均效价可达2~8以上,使用4型禽腺病毒(HLJ1701株)接种0.2 mL/只(100 LD_(50))对免疫鸡进行攻毒,疫苗对免疫鸡的保护率均为100%。研究表明,实验室条件下研制的4型禽腺病毒(HLJ1701株)灭活疫苗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小鹅瘟冻干卵黄抗体的被动免疫保护期及抗体效价与免疫持续期的平行相关性,试验采用3种琼扩效价分别为1∶16、1∶32和1∶64的实验室试制冻干卵黄抗体各3批,分别接种1日龄、4日龄健康易感雏鹅,1日龄雏鹅每只注射0.5 m L,4日龄雏鹅每只注射1.0 m L,并于注射后0 h、12 h、24 h、120 h、144 h、168 h、192 h、216 h对试验组和攻毒对照组接种小鹅瘟强毒W株,每只0.2 m L(含100 LD_(50))。结果显示:不同效价的卵黄抗体免疫后144 h内攻毒,卵黄抗体均可对雏鹅提供100%的免疫保护,雏鹅日龄越小,相对保护率越高,卵黄抗体琼扩效价越高,对雏鹅的免疫保护持续期越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推荐剂量和低于推荐剂量腺病毒相关疫苗(腺病毒+ND联苗)免疫鸡,寻找不同抗体效价的鸡进行攻毒实验,界定抗体效价和攻毒保护的相关性,确定能使禽群抵御Ⅳ型腺病毒感染的抗体临界值.对空白对照组禽群,定期采血,监测母源抗体情况,以期为禽腺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将实验室制备的3批鸭病毒性肝炎高免抗体,分别皮下和肌肉注射4日龄和7日龄雏鸭。4日龄0.5ml/只,7日龄1.0ml/只。注射后24h用0.2ml(含100LD50)SD株强毒进行攻击。结果表明,3批抗体皮下和肌肉注射4日龄和7日龄雏鸭,攻毒保护率均为100%;攻毒对照组90%~100%死亡,健康对照组100%健活;证明鸭病毒性肝炎高免黄抗体皮下和肌肉2种途径注射的雏鸭,均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28日龄SPF鸡,对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疫苗及弱毒活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评估。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疫苗免疫后21日,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组抗体水平及抗体转阳率优于弱毒活疫苗免疫组。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苗及弱毒活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对禽脑脊髓炎病毒强毒VR株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综上所述,灭活疫苗和活疫苗均可有效预防禽脑脊髓炎。  相似文献   

17.
三批禽脑脊髓炎(AE)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开产前种鸡,种鸡免疫2~3个月后所产种蛋对禽脑脊髓炎病毒(AEV)鸡胚易感性试验的受保护率达100%,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仔代雏鸡,在出雏后3周内对AEV VR株攻毒的受保护率亦达100%; 种鸡免疫6~7个月后所产种蛋对AEV VR鸡胚易感性试验的受保护率达75%~80%,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仔代雏鸡,在出雏后3周内对AEVVR株攻毒的受保护率达70%~90%。试验结果表明,AE灭活疫苗AEV鸡胚易感性试验的鸡胚保护率与同期雏鸡对AEV VR肌肉途径攻毒的保护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将鸭坦布苏病毒浓缩后制备灭活苗,免疫试验鸡制备卵黄抗体,鸡胚中和试验表明,第3次免疫后15d,卵黄抗体中和效价为1:10^3.5,雏鸭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预防组和治疗组的保护率分别达到90%和78%,说明本试验制备的卵黄抗体对鸭坦布苏病毒病有着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副鸡禽杆菌荚膜多糖(CPS)-血凝素(HA)蛋白的免疫原性,试验采用B型副鸡禽杆菌CPS与HA蛋白分别对SPF鸡进行单独免疫和联合免疫的方法,比较攻毒后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CPS单独肌肉注射或眶下窦注射免疫对鸡的保护率不超过30%;HA单独肌肉注射或眶下窦注射免疫对鸡的保护率不超过40%;CPS+HA联合肌肉注射免疫的保护率为60%,眶下窦免疫的保护率达80%。CPS+HA联合免疫组血清抗体水平高于相应免疫方式HA、CPS单独免疫组;与肌肉注射相比,攻毒试验结果显示眶下窦免疫的保护效果好。说明副鸡禽杆菌CPS-HA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两种禽痘疫苗比较   为比较鸡胚源疫苗与组织培养源疫苗的功效,研究者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鸡在 2周龄或 8周龄时注射疫苗,在免疫 90天时用禽痘病毒攻毒,未免疫的对照组同样攻毒。通过在鸡大腿划痕接种来攻毒。组织培养源疫苗在 2周龄和 8周龄免疫时,保护率分别为 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