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犬细小病毒(CPV)、水貂肠炎病毒(MEV)氨基酸遗传演化规律,探索细小病毒在不同种属动物间跨种传播过程中病毒蛋白氨基酸差异特点以及毒株流行病学特征.通过搜集确定为CPV、MEV的粪便病料,PCR扩增克隆非结构蛋白NS1和结构蛋白VP2基因,并参考GenBank中其他细小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2.
水貂肠炎病毒(MEV)、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犬细小病毒2型(CPV-2)为隶属于细小病毒属的三种极为相似的自主复制型病毒。最初人们主要根据水貂、猫、犬患病症状相似的特点,注意到它们间可能的密切关系。时至今日,已对这3种病毒的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所有试  相似文献   

3.
肉食动物细小病毒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猫、犬、貂、貉、兰狐和豹等多种肉食动物中分离到许多类似的细小病毒,并以其宿主分别称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犬细小病毒(CPV)、水貂肠炎病毒(MEV)、貉细小病毒(RPV)、兰狐细小病毒(BFPV)和豹细小病毒(LPV),这些细小病毒均具有细小病毒科及细小病毒属的典型特点,在形态、理化特性上极为相似,本文仅就上述几种细小病毒的检测方法做一简述,供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海关检疫等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食肉动物细小病毒主要包括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及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这些病毒具有很高的亲缘关系,基因组核苷酸及蛋白质序列相似性高达98%以上,并且呈全球性流行。细小病毒引起的疾病对  相似文献   

5.
犬细小病毒(CPV)可引起犬的严重的出血性肠炎,是重要的致病因子,1978年最初从美国分离到,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导致许多犬死亡,这个毒株命名为CPV2型(CPV-2),以和非致病性的犬细小病毒和犬微小病毒进行区分。CPV-2出现后,又分离到新的抗原变异株CPV2a型(CPV-2a)和CPV2b型(CPV-2b)。1985年,CPV-2a和CPV-2b完全取代了CPV-2。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贵阳地区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流行基因型及其遗传进化情况,本试验对从贵阳市分离的10株CPV的VP2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能使F81猫肾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分离的10株病毒中,7株为CPV-2a亚型,3株为CPV-2c亚型,命名为GY-1~GY-10。10株CPV分离株与疫苗株VP2基因的同源性98.4%~99.4%,与其他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7.7%~99.9%。本试验首次报道贵阳市CPV的流行基因型为CPV-2a亚型并伴随CPV-2c亚型存在,对监测CPV遗传变异趋势及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筛选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免疫原性好、安全高效的疫苗备选株,应用CRFK细胞从辽宁省发病貉的粪便中分离病毒,并通过形态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回归及免疫接种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1株貉细小病毒,命名为LN10-1株。其VP2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猕猴源猫泛白细胞综合征病毒株(BJ-22/2008/CHN株)相似性高达99.7%。VP2蛋白上决定宿主范围的2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VP2基因种系发生分析显示,LN10-1株位于猫泛白细胞综合征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蓝狐细小病毒(Blue fox parvovirus,BFPV)、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组成的食肉类动物细小病毒聚类分支与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组成的聚类分支。由LN10-1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结果显示,接种28d细小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可达到1∶256以上。推测LN10-1株可能正处于FPLV与CPV进化的中间状态,或是CPV适应新宿主(貉)而形成的一种新病毒,可以作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貉细小病毒,试验从来自黑龙江省的疑似貉细小病毒感染貉的病料分离出1株貉细小病毒(Raccoon dog parvovirus,RDPV),进行了形态学、血清学、生物学和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分离株VP2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CPV突变株;该株病毒与肉食动物细小病毒有很高的同源性,属于CPV-2a突变株,命名为RDPV HLJ11-1,接近于CPV-2型毒株。说明RDPV HLJ11-1株可能正处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与犬细小病毒(CPV)进化的中间状态,或是为CPV适应新宿主(貉)而形成的一种新病毒,可以作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北京地区犬细小病毒(CPV)流行特性,采用PCR技术对1 209份犬粪便进行CPV检测。对获得的犬细小病毒的VP2片段进行扩增后再测序分析,并对感染犬的转归进行跟踪回访。结果表明,CPV阳性样本232份(19.2%),其中CPV-2a占62.1%,CPV-2b占37.9%,未发现CPV-2和CPV-2c。CPV-2b较CPV-2a更易感染0~3月龄犬(P0.05),且CPV-2b感染犬死亡率显著高于CPV-2a感染犬(P0.05)。  相似文献   

10.
犬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是细小病毒属成员,单链小DNA病毒,与猫细小病毒(Fline parvovirus, FPV)和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 MEV)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珠三角地区犬细小病毒(CPV)的流行情况及研制有效的疫苗,本研究开展了CPV流行病学调查,并将32份疑似CPV感染犬的粪便样品处理后接种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32份样品中有19份样品提取液在F81细胞上可以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HA效价可达到1∶256。回归动物试验显示分离株可以导致犬出现明显的CPV感染症状,PCR鉴定也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CPV。通过VP2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国内主要的流行基因亚型CPV-2a的同源性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犬细小病毒2型变异株对高母源抗体犬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CPV-2变异株的致病性,用CPV-2a和CPV-2b野毒株,分别攻击犬细小病毒(CPV-2)高母源抗体(MDA)幼犬,根据犬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粪便排毒和血清抗体应答等指标,评价高母源抗体(HI滴度≥1∶160)对不同CPV病毒变异株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CPV-2a和CPV-2b攻毒后引起明显临床症状,攻毒后3~6 d粪便中CPV排毒。感染犬的组织样品经PCR检测表明,CPV-2a/2b病毒广泛分布。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CPV-2a/2b感染引起肠道黏膜出血。研究表明,CPV-2高母源抗体对CPV-2a/2b变异株攻击不能提供有效保护,有必要开发CPV变异株的新型疫苗。  相似文献   

13.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牛犬细小病毒属成员.19世纪初首次发现FPIV,但感染对象只限于猫和小鼠,且病毒对感染动物的致死率不高.  相似文献   

14.
<正>19世纪40年代,一种水貂肠炎性疾病在加拿大水貂中爆发并在全球迅速蔓延,引起80%的水貂发病死亡,后来将病原命名为水貂肠炎病毒(MEV)[1]。我国1974年首次报道该病,此后该病逐渐蔓延全国。水貂肠炎病毒可引起水貂传染性肠炎,又称水貂病毒性肠炎,是水貂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水貂肠炎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2]。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水貂  相似文献   

15.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ovorius,CP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CPV有两种类型:CPV-1,CPV-2,而引起该病的病原是CPV-2[1].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青岛地区免疫过犬细小病毒(CPV)疫苗的犬因犬细小病毒感染死亡的原因,本研究采用全基因序列测定、系统进化树构建、基因分型和氨基酸分析的方法,对从临床发病犬中分离的3株CPV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实验室于2012年和2015年分离到的2株病毒(CPV-QD12和CPV-QD15)为new CPV-2a型,本研究分离到的1株病毒(CPV-QD20)为CPV-2c型;3株CPV在VP2的第5、267、297、324、370、426、440位氨基酸,NS1的第60、544、545、572、624、630位氨基酸发生了非同义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进口CPV弱毒活疫苗的基因型为原始的CPV-2型,与CPV流行毒株的基因型存在差异,这可能是造成CPV临床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提升CPV疫苗的保护效率,建议使用CPV流行毒株研发CPV疫苗。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上海地区犬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采集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犬的肠内容物,无菌处理病料后同步接种猫肾脏F81细胞,盲传至第5代出现细胞病变,从肠内容物中分离出1株病毒。采用细胞培养病变观察、病毒形态学鉴定、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细胞敏感谱试验、红细胞凝集试验、部分理化特性鉴定和VP2序列的测定等方法,鉴定分离株为犬细小病毒,命名为CPV-2/canine/Shanghai/01/2018。该病毒的TCID50为105.3/0.1 mL,血凝效价为28,病毒测得VP2基因序列的全长为1 755 bp。与已知序列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8.3%~99.1%,氨基酸同源性为97.3%~99.3%。对其VP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确定该细小病毒属于CPV-2c亚型。研究提示,上海地区CPV存在不同的基因亚型,在进行疫苗免疫时应当选择正确的疫苗株。  相似文献   

18.
水貂病毒性肠炎(MVE)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最早由F.Sehofield(1949)在加拿大首次发现。随后美洲、欧洲及日本各主要养貂国均有发生。据C.Will等(1952)报道,水貂肠炎病毒(MEV)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肉食兽养殖业细小病毒病十分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水貂肠炎病毒(MEV),貉细小病毒(RDPV),蓝狐细小病毒(BFPV),犬细小病毒(CPV)均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对我国肉食兽动物的养殖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为更好地解决细小病毒病带来的困扰,本文就几类肉食兽细小病毒的亲缘关系,常见的诊断方法,疫苗的研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利用 NLFK 细胞通过静置培养与转瓶培养作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和水貂肠炎病毒(MEV)增殖培养比较表明:(1)NLFK 细胞株生命力强,单层长成时间较短,繁殖速度较快.适用于转瓶培养;(2)无论FPLV 或 MEV 均可利用 NLFK 细胞进行转瓶增殖培养,而且转瓶培养毒液的 HA 价比静置培养毒高出3~4个滴度;(3)无论 FPLV 或 MEV 在 NLFK 细胞增殖培养时,都可作两次增殖培养收获,其二次收获的 HA 价并不比一收的低。由此可见,转瓶培养法对猫源或貂源细小病毒疫苗生产都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