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矮牡丹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对其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以及花粉形态与萌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矮牡丹花粉萌发培养基中最适宜的蔗糖和硼酸浓度分别为:9%、0.0045%,矮牡丹花粉萌发率达58.52%。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牡丹花粉生活力有显著的影响,矮牡丹花粉最佳贮藏方法为-196℃超低温保存,耐贮藏力超过378 d。花粉形态与其萌发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红花矮牡丹花粉贮藏及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矮牡丹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温度、培养基组分、贮藏温度及时间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探讨花粉形态与萌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红花矮牡丹花粉萌发培养基中最适宜的蔗糖和硼酸质量分数分别为:9%、0.004 5%,红花矮牡丹花粉萌发率达62.37%,花粉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2℃。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牡丹花粉生活力有显著的影响,红花矮牡丹花粉最佳贮藏方法为.196℃超低温保存,耐贮藏力超过365 d。花粉形态与其萌发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丁香花粉生命力及贮藏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丁香杂交育种的花期不遇和远距离杂交困难的问题,以7种丁香为试材。分别进行了新鲜花粉生命力测定比较、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生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种丁香花粉贮藏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红丁香的花粉生命力最高。可达81.5%;小叶丁香的花粉贮藏力最强,低温冷藏可达60d以上;丁香花粉最适的贮藏温度为0~2℃低温条件,在此温度下花粉生命力都能延长到15d以上;常温下丁香花粉生命力迅速丧失,5d后就已全部接近死亡。用花粉生命力和贮藏力高的丁香品种作父本,可提高杂交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在百合杂交育种工作中,为解决亲本花期不遇的问题,常常需要贮藏花粉,但花粉的生活力会随着贮藏时间而逐渐下降,因此,在使用之前必须对花粉的生活力进行检测鉴定。本文采用离体培养法,筛选百合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以花粉萌发率为指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2个百合野生种和5个百合栽培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合种(品种)间新鲜花粉生活力存在差异,栽培品种花粉生活力高于野生种;贮藏温度对百合花粉萌发率影响很大,-80℃度的超低温贮藏的花粉活力最好,4℃次之,常温条件最差;随着花粉贮藏时间的延长,萌发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根据不同牡丹种与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的花粉采集时期并快速准确测定花粉萌发率,筛选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保证育种过程中提供活力旺盛的父本花粉,为牡丹育种的成功打下基础。对3个野生牡丹种和3个栽培牡丹品种花粉萌发特性进行了对比,筛选适宜浓度的硼酸蔗糖培养液,确定适宜的花粉采集时期和花粉培养时间。野生牡丹和栽培牡丹花粉培养适宜的液体培养基均为50mg/kg硼酸+10%蔗糖;3个野生牡丹种绽口期采集的花粉萌发率最高达90%,适宜统计的培养时间为8h,3个栽培牡丹品种以花朵初开期花粉萌发率最高,达70%-75%,适宜统计的培养时间为16h。野生牡丹和栽培牡丹花粉适宜的培养液一致,但花粉适宜的采集时期、培养时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滇牡丹的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香格里拉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3a的连续观察,运用花粉活力检测、柱头可授期检测、花粉—胚珠比(P/O)、套袋试验等分析其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结果表明:滇牡丹种群整体花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单花花期6~9d,花朵虫食率高并促进雄蕊提前散粉;正常发育的滇牡丹花瓣打开1~2 d后自内向外开始散粉,可持续5~6 d,常温下花粉活力持续时间较长,柱头在花瓣打开前1d至打开后3d授粉成功率均较高,散粉滞后可认为是雄蕊后熟;P/O值为(6 124 ~9713):1,花粉量大,为较高授粉成功率提供了可能性;繁育系统中不同套袋试验表明,滇牡丹不存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现象,具有较弱的风媒传粉能力,同株异花能产生少量种子,但种子量少且饱满度较低,人工异株异花授粉和自然杂交结实率最高.繁育系统研究认为滇牡丹应为以昆虫为主要媒介的异花传粉植物,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昆虫传粉活动.  相似文献   

7.
月季'云粉'、'云玫'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红四唑(TTC)染色法测定切花月季新品种云粉、云玫的花粉活力和寿命,联苯胺-过氧化氢测定柱头的可授性,显微观察其柱头的形态、颜色变化,结合田间人工授粉试验研究其育性.结果表明:(1)23 ℃干燥条件下,散粉4 d内花粉活力保持在50%以上,保存10 d时,花粉活力降至6%以下.(2)云粉柱头活性持续时间为3 d以上,云玫不超过2 d,强可授性持续时间云粉远远高于云玫.(3)田间试验,云粉作母本结实率均高于70%,作父本时结实率差异极显著;云玫作亲本时,结实率不超过16%,甚至不结实.可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月季品种应用于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欧李杂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欧李花粉的采集时间,花粉的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欧李的不同杂交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欧李在中花苞期、大花苞期和初花期花粉的生活力和发芽力较强,是花粉适宜的采集时间,而以大花苞期和初花期为最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的生活力和发芽力逐渐下降,在-17℃条件下贮藏花粉生活力和发芽力下降速率较慢,在室温条件下贮藏花粉生活力和发芽力下降速率较快。欧李花粉在室温条件下贮藏2周,在-17℃条件下贮藏3周,花粉生活力和发芽力下降速率均低于50%,为花粉适宜的贮藏时间。欧李适宜的杂交时期为大花苞期到开花后第2d,在1d中以10:00~12:00授粉结实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新鲜的牡丹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对牡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探讨牡丹花粉萌发的合适条件。研究结果显示:2.5%的蔗糖溶液对牡丹花粉萌发及其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浓度大于2.5%的蔗糖溶液对其有抑制作用。在2.5%的蔗糖溶液中加50.00 mg/L的硼酸溶液,对牡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100.00 mg/L的硼酸溶液能抑制牡丹花粉萌发。可见,适当浓度的蔗糖和硼酸溶液能够促进牡丹花粉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以21个中原牡丹品种为试材,对花期及花粉活力进行了观察和测定,选择花粉活力高(花粉萌发率50%)的中原牡丹品种与‘凤丹’进行授粉结实试验,并对21个授粉组合的结实特性,如结实率、单果种子数及单粒重等进行统计。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中原牡丹品种之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粉蓝盘’品种花粉活力最高,花粉萌发率达到91.3%,‘春红娇艳’只有3.6%。从中选出9个萌发率高的中原牡丹品种作为授粉品种对‘凤丹’进行授粉,从结实率和单果种子数两个结实特性指标来看,鸦片紫、紫菊、大红宝珠、粉蓝盘、葛巾紫、红宝石等品种作为授粉品种表现要优于凤丹自然授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灵武长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Lingwuchangzao’)生殖成功基础.[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材,对其花粉活力、花粉量、花粉贮藏方法、柱头可授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灵武长枣单花花瓣展平期花粉发芽率最高,达到54.1%.花粉发芽率和花粉量最高时期出现在灵武长枣盛花期即6月中下旬.-20和4℃干燥贮藏极显著地好于室温干燥贮藏;-20℃干燥贮藏条件下,贮藏6、11d的花粉发芽率分别是鲜花粉的30.9%、60.2%.灵武长枣柱头可授性最高时间出现在花瓣展平至雄蕊展平期.[结论]该研究可为枣的杂交育种及丰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矮牡丹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了矮牡丹花粉活力及花粉萌发特征,结果表明:硼酸和蔗糖对矮牡丹花粉离体萌发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附加硼酸0.06 g/L和蔗糖80 g/L的培养基上矮牡丹花粉离体萌发率最高可达74.6%;矮牡丹花粉萌发可分成萌动初期,萌动后期、萌发前期、萌发中期和萌发后期5个阶段:矮牡丹花粉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会出现2个萌发高峰时段,而在不同浓度硼酸和蔗糖培养基上其萌发高峰时段出现时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什锦丁香、小叶丁香和兰丁香一年2次开花的持续期、花量以及花器特性、花粉活力、结实率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丁香均表现为第一次开花花期集中,约为15~20d,花量大,花序大,花序长宽近等;花粉活力和结实率均较高。第二次开花花期持续时间长,约为50~66d,花期不集中,花量小,为第一次花期花量的1/6,花序较小,花序长大于宽;花粉活力均较高,为70%左右,活力下降速度快,而结实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4.
多枝柽柳的开花动态及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试多枝柽柳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散粉后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有性繁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分别在新疆吐鲁番和阜康选取10株健康多枝柽柳植株,定株观察其的开花动态和花后柱头的形态变化,并用MTT法检测其花粉活力(每次用3朵花)和柱头可授性(每次用20朵花的柱头)。【结果】多枝柽柳在06:30~08:00开花,单花花期只有1d;花粉活力随生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多枝柽柳花药刚散粉时花粉活力最高,达84%以上,24h后活力迅速下降;不同花期、不同生境条件下植株的花粉活力下降速度一致,其活力可持续48h;柱头可授性的持续时间在吐鲁番春花期和阜康春花期、夏花期之间不存在差异(34h),而吐鲁番夏花期的柱头可授性仅持续24h;柱头呈现白色时具有可授性。【结论】多枝柽柳花粉具有高活力的时间与柱头具有强可授性的时间正好吻合,说明其适应自花传粉的机制,柱头在花朵开放前已具有可授性,有支持异交而降低自交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向日葵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或远距离杂交等问题,探寻适合向日葵花粉长期贮藏的条件,以3个向日葵品种的花粉为试材,均在室温(20℃)、低温(4℃)、冷冻(液氮处理后-80℃保存)、超低温(-196℃的液氮中保存)4种温度条件下保存360 d,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定期测定了不同贮藏时间后的花粉活力,以探索适宜向日葵花粉贮藏的温度条件。结果表明:20℃室温贮藏,花粉活力下降很快,贮藏1 d后花粉活力降至50%以下,第7 d时已基本失活,不适宜花粉贮藏;4℃低温贮藏,第10 d时花粉活力维持在50%以上,超过10 d后花粉活力快速下降,适宜花粉10 d内的短期贮藏;-80℃冷冻和-196℃超低温贮藏,至360 d时花粉活力与贮藏前相比均变化不大,适宜向日葵花粉的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6.
以紫丁香和什锦丁香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习性和授粉特性进行调查研究。观察了紫丁香和什锦丁香的花器结构、开花形态、开花顺序、开花持续期、花粉活力及结实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紫丁香和什锦丁香均为两性花,紫丁香1 a开花1次,什锦丁香1 a开花2次。紫丁香群体开花大约在4月上中旬开始,5月初进入盛花期,5月中下旬开花基本结束;什锦丁香第1次花期在4月下旬~5月下旬,第2次花期在7月下旬~9月上旬。紫丁香和什锦丁香的花粉活力相对较高,放置5 d后紫丁香花粉基本降至无活力,而什锦丁香第1次开花的花粉活力可持续到第5 d;紫丁香的自然授粉结实率和自花授粉结实率都很高,而什锦丁香第1次开花的自然结实率仅为5.12%,第2次开花的自然结实率和自花授粉结实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7.
桂南木莲繁育系统及其传粉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桂南木莲(Manglietia chingi)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的原因及其传粉适应性意义,运用花粉活力测定、柱头可授性检测、传粉昆虫观察和套袋试验等方法研究其繁育系统及开花特征。结果表明:桂南木莲单花花期3~4 d,过程分为松蕊阶段、初次开放阶段、闭合阶段、再次开放阶段、衰败阶段;其中闭合阶段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活力最高(31.34%),但雄蕊群未对外散粉;再次开放阶段雄蕊群对外散粉,但花粉活力低(8.85%);花朵两次晚上开放吸引少量甲虫访问,花朵白天下垂合拢滞留活力极低的花粉(1.93%)并吸引蜜蜂访问;桂南木莲的花粉/胚珠值(P/O)为12 430,属专性异交,自交不亲和。因此,桂南木莲二次开合、花朵下垂是对昆虫异交传粉机制的适应,自然条件下对外散出的花粉活力低、缺少有效传粉昆虫是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青钱柳花粉生活力及耐贮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钱柳具有明显的花期不育性,对其自花授粉和结实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青钱柳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不同散粉期花粉生活力的动态变化,及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的耐贮性,为开展人工授粉以解决青钱柳花期不遇和远缘杂交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琼脂培养法较适于青钱柳花粉的贮藏,且在硼酸10mg/L+蔗糖10%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最高;在整个散粉期间,花粉生活力的变化值呈正态分布,散粉盛期的花粉生活力最高,可达93.7%;不同含水量、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花粉生活力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花粉生活力下降;含水量为7.3%、花粉贮藏在-80℃条件下生活力最高,贮藏4个月花粉生活力还维持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以散粉第2~4 d、水分含量低于12%的象草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60 d内象草花粉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贮藏天数和常规条件下-20 ℃贮藏效果均显著差于其他各处理,-80 ℃贮藏花粉效果抽真空与常规条件间无显著差异;抽真空条件下-80 ℃贮藏天数≤60 d象草花粉活力无显著变化,花粉活力平均值比贮藏前仅下降了7.1%;常规条件-80 ℃贮藏天数≤45 d,花粉活力无显著变化,比贮藏前下降7.3%,贮藏60 d比贮藏10 d时花粉活力下降6.7%,达到显著差异.抽真空条件-20 ℃贮藏天数≤30 d,花粉活力为60.4%~69.2%,比贮藏前下降10.8%~22.2%,为了方便生产、节约成本,父母本花期相差10~30 d时,抽真空条件下-20 ℃贮藏仍是一种较适宜的象草花粉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8个切花菊品种进行花粉超低温保存,并比较其超低温保存前后的花粉活力和杂交结实率。结果发现,4个切花菊品种Amedia、Menalisa Pink、CA-154、CA-249的花粉超低温保存后的花粉活力没有显著变化,3个切花菊品种Lisbon、Florange、CA-7的花粉超低温保存后的花粉活力显著降低,1个切花菊品种CA-308的花粉超低温保存后的活力显著升高。将超低温保存的切花菊品种Lisbon和CA-7的花粉用于田间育种,保存了1个月和1年后的花粉结实率和新鲜花粉相比没有显著变化。Lisbon和Florange这2个品种的花粉超低温保存后存在多重花粉管现象,但不能判定超低温保存是引起此现象的因素。说明超低温保存技术用于切花菊花粉的保存和杂交育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