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分析大麦进口价格对中国啤酒贸易的影响,对降低大麦进口依存度、增强啤酒国际竞争力、缓解啤酒进口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大麦进口及啤酒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借助地区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2001—2015年大麦进口价格等因素对中国啤酒进出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量持续增加,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大麦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98,国际竞争力极弱。中国啤酒进口量增幅较大,出口量增长缓慢,出口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差;中国啤酒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42,国际竞争力弱。中国啤酒进口的空间负相关性显著,澳大利亚大麦进口CNF价格对中国啤酒进口产生显著正影响,影响大小仅次于出口国GDP和中国人均GDP;中国啤酒出口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澳大利亚大麦进口CNF价格对中国啤酒出口产生显著负影响,但影响较小。因此,提高国内大麦产量、提升大麦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加强大麦贸易宏观调控是本文的政策启示所在。  相似文献   

2.
2014年世界和中国大麦生产与贸易形势及2015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2014年世界和中国大麦生产与贸易发展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2015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预计2015年,全球大麦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将延续稳中有降的趋势,国际大麦价格在经历了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下跌后,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呈稳中有降态势;中国大麦种植面积与产量总体上将基本保持稳定,啤酒大麦价格将稳中有降,饲料大麦价格则将稳中有涨,大麦进口规模仍会稳中有增。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麦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啤酒工业的迅速崛起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啤酒大麦和饲用大麦的需求随之增加。通过对世界大麦贸易、中国大麦贸易和供需情况的分析,认为国内大麦生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啤酒酿造和饲料加工的需求,大量的供需缺口将继续依靠进口弥补。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结构变化情况以及中国主要大麦进口来源国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量的增加,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结构并未出现较大变化,仍以澳大利亚为主,加拿大和法国为辅;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在中国大麦市场上均存在一定的市场势力且3国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也可能具备了一定的买方势力。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继续加强与主要出口国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建设,加强大麦进口企业间的协调,进一步提高大麦的买方势力以及拓宽大麦进口来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牛肉市场模型构建与基础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我国牛肉市场现状及大致走向,本研究构建包括牛肉生产、进出口贸易、城乡居民消费、价格传递及市场出清在内的牛肉市场局部均衡模型,拟合各方程并对市场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牛肉消费对价格和收入水平的敏感度高于城镇居民,居民牛肉消费对收入敏感度更高;未来我国肉牛生产和市场规模将得到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及城乡户外的消费潜力巨大;牛肉价格和肉牛出栏价格将不断上涨;牛肉进口剧增而出口不断萎缩。至2020年,我国牛肉产量将达到723.17万t,净进口量为55.40万t,城乡居民总消费量为600.35万t;肉牛出栏价格和牛肉价格分别上升至37.11和79.50元/kg。  相似文献   

6.
周曙东  郭丽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11):167-174
近年来,我国饲料玉米的替代品即大麦、高粱、DDGS的进口量激增,其主要原因有:替代品进口价格与国内玉米价格的价差明显;替代品进口没有配额限制;饲料加工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积极调整配方,玉米替代品的利用率开始提高。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玉米替代品进口对我国玉米市场的影响,包括对玉米需求、玉米国内价格和玉米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替代品进口价格对玉米饲料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玉米国内价格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间接影响,即通过对玉米饲料需求的影响间接影响国内玉米价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麦生产和消费及供求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大麦生产、消费和贸易中,中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善和啤酒产业的发展,中国大麦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在供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情况下,改善国内大麦的生产和贸易状况,将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对棉花贸易中虚拟土地资源进口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棉花贸易中虚拟土地资源进口的长期均衡和短期调整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播种面积、棉花进口价格、国内棉花需求量和国内棉花供给量与棉花贸易中虚拟土地资源进口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棉花进口价格、国内棉花需求量和国内棉花供给是导致棉花贸易中虚拟土地资源进口量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且短期内虚拟土地资源进口量偏离长期均衡时,虚拟土地资源进口量以55.5%的调整力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粮食贸易是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21世纪以来中国粮食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进口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对于平衡国内供需、调剂品种结构、稳定市场价格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值得重视的是,截至2014年,在连续11年增产的情况下,中国粮食进口量和净进口量都呈增加趋势。基于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评估,净进口将成为粮食贸易新常态。要提高粮食贸易的效率、提高国内外市场协调管理的水平、防控进口对国内生产的冲击力度,从而使粮食贸易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相似文献   

10.
发展啤酒大麦产业是南涧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随着南涧种植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啤酒大麦种植区域逐年扩大,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进口啤酒大麦的关税降低,国外优质啤酒大麦对国内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就目前而言,进口啤酒大麦价格大多高于国内啤酒大麦市场价格,国内的啤酒大麦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优势将继续存在。啤酒大麦市场的供不应求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为南涧县建设啤酒大麦生产基地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在南涧县山区建设啤酒大麦生产基地适应市场供求平衡规律,相对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具有极大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瑞峰  李爽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100-2106
[目的]实证分析贸易成本对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短期及长期的影响,从贸易成本角度为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及粮食对外贸易等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在马歇尔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加入贸易成本因素,构建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并基于1993~2015年粮食进口数据,对传统进口需求函数和加入贸易成本变量的进口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对收入、相对价格和贸易成本均具有长期和短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大豆进口需求的影响变化较大,而对小麦、玉米和大米的进口需求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各类粮食进口需求的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对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需求影响尤为显著.[建议]处理好粮食进口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实施粮食进口多元化策略,分散粮食进口集中度;降低贸易成本,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满足国内粮食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12.
未来10年中国棉花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影响棉花市场发展各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10年中国棉花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未来10年,受比较效益下降、生产成本提高、国家粮食优先战略等因素影响,中国棉花面积和产量呈下降趋势。在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增加、城镇化继续推进等影响下,未来中国棉花消费量仍将增长,尤其是国内消费量增长较为明显。由于中国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国内外棉花价格将趋于一致,国内棉花价格下降趋势明显,企业进口棉花动力减弱,未来棉花进口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羊肉市场供需变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运用局部均衡模型探究中国羊肉市场供给与需求相互变动的主要原因,最后运用ARIMA模型预测方法对中国未来羊肉供需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羊肉市场需求的满足以国内市场供给为主,2017年国内供需缺口为74.28万t,约是1994年的3.82倍,供需缺口有扩大倾向。上一期肉羊存栏量、肉羊胴体质量水平、羊肉市场价格均显著影响国内羊肉市场供给量;上一期人均消费量与收入水平是影响城镇与农村居民当期人均消费量的重要因素;国际羊肉价格对国内羊肉出口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羊肉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羊肉消费量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30年达到843.03万t,羊肉进口量较大幅度提高,可一定程度弥补国内羊肉供需缺口。为此,一方面需通过技术与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国内肉羊产业,另一方面也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贸易协作。  相似文献   

14.
李艳君 《农业展望》2013,9(1):60-64
2012年1—10月,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为922.5亿美元和50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7%和4.5%。进出口增势减缓,出口呈低速增长,进口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主要出口市场明显萎缩,多数农产品出口量减价升,粮食、食糖和棉花进口量激增。展望2013年,受世界经济低速增长、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因素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仍面临很大挑战。在国际粮价飙升的传导作用下,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部分农产品供求形势向好.进口快速增长势头将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5.
刘锐  杜珉 《农业展望》2013,9(1):26-29
2011/12年度全球棉花收获面积增长,产量再次超过2700万t。受经济恢复迟缓等影响,同期棉花消费不足2300万t。国际棉花市场供过于求,期末库存继续增加,库存消费比达到67.4%的历史高点。受全球棉花供求关系和中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等因素影响,国际棉花价格持续下跌,国内棉价相对稳定,国内外价差拉大。全球棉花进出口贸易加大,中国棉花进口激增。展望2012/13年度,预计全球棉花植棉面积产量下降,消费状况有所好转,但仍产大于需,库存持续增加,在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国际棉价仍将保持弱势震荡格局。  相似文献   

16.
王原雪  张晓磊  杨继军 《世界农业》2021,(1):57-66,76,130
本文使用GTAP模型全面评估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冲击,并从进口品跨国价格传导、国内需求变动引致的价格冲击、国内中间投入品成本的价格传导以及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价格传导4个角度,系统剖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若中美两国严格执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进口品的跨国价格传导机制会导致中国进口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但国内中间投入品成本的价格传导机制会导致中国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下降2%~4%。因此,中国政府在制定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对策时,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谷贱伤农”问题,而非进口品涨价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进口增速首次在入世后低于出口增速。进口方面,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回落,国内外价差和国内供需缺口仍是大宗农产品进口持续高位的主要原因。出口方面,蔬菜和水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恢复增长,水果出口增速放缓。预计201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激增态势将得到缓解,但在价差的作用下进口压力仍较大,进口额增速可能恢复到两位数;出口形势有望好转,但增速相对缓慢。由于进口基数较大且仍快速增长,预计农产品贸易逆差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中国蜂蜜进口量价齐升,进口单价为同期世界均价6倍的现象,利用UNcomtrade数据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对中国蜂蜜的进口情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经济岗位课题组蜂蜜市场价格典型调查数据,对中国市场上的进口蜂蜜价格分布进行特征总结和比较,探讨进口特征成因及其影响。文章认为进口蜂蜜仅占我国蜂蜜消费量的0.85%,不会对中国蜂产业造成冲击,但进口蜂蜜与国产蜂蜜的平均价格差从2013年的204元·kg-1扩大至2019年的1 053.4元·kg-1,会对消费者产生心理预设,进而影响其选择和偏好。中国应借鉴新西兰等国蜂产品营销经验,挑选中国具有显著竞争优势和品质特色的蜂蜜,以稳定理化指标作为基础,构建单花蜜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破除“柠檬市场”实现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19.
粮食危机爆发后,面对三轮粮食价格飙升,主要粮食进口国以及粮食出口国都调整了贸易政策,都是加强以"奖入限出"和市场隔离为特征的贸易保护,通过降低进口关税、限制出口、削减消费税、增加食品补贴、实行价格限制等措施来保障国内粮食供给,抑制国内粮价上涨。但是在粮食危机的反思中,这种保护趋于理性和克制。国际粮食市场的保护主义回归主要根源在于短期政策的有效性,外部成本较低以及国家主权的超越性。在进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为规避粮食安全风险,我国须发展国内生产,完善价格预警系统,分散进口来源地,加强双边及区域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运用多边贸易规则争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