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匍柄霉属(Stemphylium)真菌可以引起多种蔬菜
病害,包括番茄、莴苣、辣椒、甘蓝等。美国、以色列、新
西兰等地均报道过由匍柄霉引起的番茄叶斑病,在我
国也有类似报道,多称之为番茄灰叶斑病(刘安敏,
2002;李宝聚,2009)。我们在前几年的蔬菜病害调查
过程中发现,北京大兴、辽宁海城、河北廊坊、保定以
及山东寿光等地都有该病的发生,但当时并未严重影
响番茄的产量。2009~2010 年的蔬菜病害调查过程
中我们发现,番茄匍柄霉叶斑病由一种不常见病害逐
渐发展为严重发生的病害,在海南省海口市西秀镇龙
头村、海南省海口市灵山镇大昌村、山东寿光洛城镇
黄家尧水村、山东寿光田柳镇陈马村等地都发现了番
茄匍柄霉叶斑病的严重危害。尤其是在山东寿光田柳
镇陈马村,番茄于1 月份定植后开始零星发生匍柄霉
叶斑病,到了3 月份番茄大约1.7 m 高时,温室中绝
大多数的番茄都发生了匍柄霉叶斑病,尤其是连阴天
湿度大,温度忽高忽低时,该病发生更为肆虐,严重影
响了番茄的产量,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现对番
茄匍柄霉叶斑病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等进行简单描述,方便广大农民认识该病,并进行及
时防治。  相似文献   

2.
辣椒枯萎病的田间识别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辣椒种植面积的扩大及复种指数的提高,因枯萎病导致辣椒死株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该病在陕西、甘肃、吉林、四川、湖南、北京、广西等地均有发生,发病率一般为15%~30%,严重时达70%~80%,有的甚至全田枯萎死亡。因此,在辣椒栽培管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辣椒枯萎病的田间识别和防治。  相似文献   

3.
黔东北的沿河县和平、思渠,思南县思塘、塘头
等乌江河谷地带及铜仁市马岩、漾头等锦江河谷地
带,海拔在500 m 以下,冬无严寒,冬春热量较好,
2008 年以来发展果叶兼用辣椒基地66.7 hm 2 以上,
利用水泥骨架、竹架简易大棚加地膜覆盖栽培,夏秋
覆盖遮阳网,生产早青椒、辣椒叶、晚青椒,不仅可以
提早、延后供应青椒上市,还可在青椒上市旺季、价
格较低时采收辣椒叶,显著提高了辣椒种植者的经
济效益,每667 m 2 产值达8 000~12 000 元。生产上
比传统的辣椒栽培多需遮阳网100 m ,约300 元,按
3 a(年)折旧计算,每667 m 2 生产成本只增加100
元,每667 m 2 产值却增加了2 000~4 000 元,净利
润增加了31.7% ~65.0% ,菜农纷纷效仿,现已成为
当地辣椒种植户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满足了消
费者对辣椒叶的消费需求。果叶兼用辣椒与传统的
辣椒栽培相比较,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蔬菜主栽品种问卷调查结果——-辣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桂川 《中国蔬菜》2011,1(11):30-32
据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马艳青研究员报道,我国
辣椒种植面积133 万hm2,占世界辣椒面积的35 %,
辣椒总产量2 800 万t,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 %,
经济总产值700 亿元,居蔬菜之首位。我国辣椒种植
面积较大的省区包括江西、贵州、湖南、河南、四川、
河北、山西和湖北等。全国各省市区均有鲜辣椒种
植,湖南、内蒙古、湖北、贵州、云南、河南、四川、广
西、广东、江西、重庆、新疆、海南等地是重要的鲜椒
产区。干辣椒主要分布在云南、新疆、内蒙古、贵州、
陕西、河南、湖南等地。加工型辣椒多产自湖南、四
川、新疆、江西、河北、贵州、内蒙古等地。  相似文献   

5.
广西田阳和浙江台州均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它们成为我
国为数不多的,可露地大面积种植冬季蔬菜的生产基地。但是,随着番茄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病
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番茄枯萎病、灰霉病、细菌性斑点病等为害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因此,2014
年2 月24~26 日、3 月13~14 日笔者分别对广西田阳县的百育、田州,以及浙江台州市的浦口杨、
水淋头等越冬番茄产区进行了病害调查。  相似文献   

6.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是由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Fr.〕引起的一类世界性真菌病害,
遇低温高湿的条件易于发生流行。该病害在我国各
地均有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主要为害大白
菜,流行年份损失可达50%~60%,是大白菜生产上
的重要病害之一。因此,掌握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生规
律、防治技术,对控制该病的大规模发生具有重要的
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D owson)Pye et al.〕是一种
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细菌性病害。我国20 世纪
70 年代即有该病发生,80 年代全国各地普遍流行,
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均有分布。近年来,随着我
国菜田复种指数的普遍提高,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
黑腐病的发病程度和发病几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目
前,国内外市场上用于防治细菌性黑腐病的化学药
剂较少,虽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防治已经
取得一定成效,但其防效容易受菌株、环境条件、土
壤类型、作物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W ulff,et al.,
2002;Luna,et al.,2002)。因此,掌握十字花科蔬菜
细菌性黑腐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于控制该病
的大规模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适宜辣椒幼苗贮运的炼苗期基质含水量,研究了炼苗期不同基质相对含水量处理(25%~35%、
40%~50%、55%~65% 和70%~80%)对不同贮藏时间(0、2、4、6 d)下辣椒幼苗主要形态与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及定植
后幼苗生长恢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短期(2 d)贮藏而言,炼苗期的适宜基质相对含水量幅度较大(40%~80%);
对于中期(4 d)和长期(6 d)贮藏,适宜将炼苗期基质相对含水量控制在70%~80%。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适宜评价贮运期间辣椒幼苗质量的单一指标为叶片健全指数,复合指标为茎粗+2.723 真叶叶绿素含量-1.235 地下部干质量。  相似文献   

9.
沈荣红 《中国蔬菜》2010,1(23):26-27
2008 年4 月山东省苍山县个别大白菜地块发现
根肿病,大白菜被侵染后,引起主根或侧根薄壁组织
膨大,产量大幅下降,损失较大。该病属土传病害,病
原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具有分布广、传染快、为
害重、防治难的特点,在山东省被列为检疫性有害生
物。苍山县是山东的南菜园,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直
接影响了苍山县的蔬菜加工和出口。因此,笔者对根
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百菌
清、石灰水处理种子对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以
氰霜唑(科佳)处理苗床结合大田使用氟啶胺(福帅
得),对根肿病的防效40 d(天)内达90 %以上。综合
各项措施,笔者认为,利用土壤杀菌剂氯化苦进行土
壤熏蒸处理,后期追施微生物菌肥补充有益菌,植株
长势良好,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根肿病的抗性,
防控效果明显。该方法便于操作,防效好,具有较好
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墨凯龙为早中熟紫黑长茄,早春定植至始收55~58 d( 天), 单果质量380~420
g,果皮紫黑色、有光泽,果肉淡绿色,肉质细嫩,皮薄籽少,口感香糯,VC 含量 17.8
mg·kg-1,田间抗绵疫病和枯萎病。  相似文献   

11.
柑桔枯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枯萎病(citrusblight)是柑桔栽培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导致植株缓慢衰退、萎蔫和死亡。早在19世纪末,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就已有对柑桔枯萎病的记载。但直到1978年,该病仍仅在佛罗里达州发生〔1〕。自本世纪80年代初以来,柑桔枯萎病迅速在美洲传播,至今在古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乌拉圭、伯利兹、多米尼加、苏里南和委内瑞拉等国发生为害,在南非和澳大利亚亦有发生〔2〕,可导致柑桔减产50%~70%,给这些地区柑桔生产带来恐慌,是柑桔种植中的突出问题。本文扼要介绍柑桔枯萎病的发生危害、病害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淮安红椒大棚栽培及活体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安红椒是江苏省淮安市一大特色蔬菜,原产
地为清浦区黄码乡,现已扩展到淮安市全境,2010
年3 月,淮安红椒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
标,成为江苏省第一个设施蔬菜地理标志产品。淮安
红椒为微辣型粗牛角椒,相对于四川等地的辣椒,其
生物碱特别是辣椒碱含量低15% ~20% 。由于其果
色鲜艳、着色均匀、果面光滑、果肉厚、辣味适中,
风味独特,特别受市场欢迎。大棚红椒每千克价格
在3.0~8.0 元,平均价格5.0 元;每667 m 2 平均产
量2 000 kg,产值10 000 元;种植成本(农膜800
元,肥料1 000 元,农药200 元,种子50 元,竹拱等
农资500 元,地租400 元)合计2 950 元;每667 m 2
纯收入7 050 元。  相似文献   

13.
地处沙丘土周围的农民,因耕地减少,风沙为
害,土地贫瘠,收入下降。为了化害为利,江西省星子
县蓼南乡菜农刘芳西,在沙丘土上种植西瓜、辣椒、
茄子、黄瓜等蔬菜作物,治理和改良沙丘土40 hm2。
其中辣椒种植4.6 hm2,利用深埋有机肥和湖洲草,
表土覆盖湖洲草并铺一层熟化红壤土或湖洲冲积土,
有效地改良了土壤理化性质。在易干旱易缺肥的沙丘
土上应用该项技术,每667 m2 辣椒产量达到4 612
kg,产值达到9 226.5 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同时对星子县3 300 hm2 沙丘土的治理和
改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环境保护起到了良好的
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尚庆茂 《中国蔬菜》2011,1(19):44-47
害虫蛀食幼苗根系,刺吸幼苗汁液,咀嚼叶片,
损害幼苗组织正常生理功能,降低幼苗商品性状,传
播病害,严重影响蔬菜商品苗生产,同时,如果商品
苗携带害虫(尤其是虫卵)出圃,也可能成为蔬菜种
植田害虫发生的源头,因此,虫害的防治也是蔬菜集
约化育苗技术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北运蔬菜基地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的分子
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病毒病是广东、海南两省北运蔬菜基地的主要病害,十分有必要对其病原 种类进行全面
检测,以便为病毒 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本试验运用RT-PCR 方法对这两省北运蔬菜基地的辣椒病毒病或疑
似病毒病的病株样本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广东省的病毒检出株率为55.67%,最主要的病毒种类是
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另有少量的马铃薯Y 病毒(PVY)、马铃薯 X 病毒(PVX)
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海南省的病毒检出株率为44.67%,最主要的病毒种类仍然是CMV 和
PMMoV,另有少量的PVY。在田间,两省均以CMV 和PMMoV 复合侵染辣椒为主。  相似文献   

16.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Zizania caduciflora
(Turcz.)Hand. - Mazz.〕原产我国,又叫篙芭、茭笋、篙
笋、茭白笋、篙芭笋、茭荀、茭瓜等,是一种重要的水生
蔬菜。世界范围内,作为蔬菜用的栽培茭白除分布于
我国外,还分布在日本、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但以
我国茭白品种资源和栽培技术经验最丰富、栽培利用
历史最悠久、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我国台湾的
茭白系200 多年前从大陆引种,日本的茭白系从我国
台湾及杭州等地引进。东南亚等国家的茭白品种,大
多直接或间接引自我国,例如,笔者在考察缅甸勃生
(Pathein)地区的茭白时,当地人就介绍说是大约70
多年前由华人引种而至。我国茭白主产区在浙江、安
徽、上海、湖北、江苏、福建等地。就品种类型而言,我
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江浙一带,茭白品种资源最丰富。
历史上,茭白引种基本是向南进行,但近20 a(年)来,
我国黄淮以北地区已先后进行了茭白北移栽培。不
过,如果不注意引种来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气候条件
差别、不注意品种特性,则可能出现不能正常孕茭,或
经济产量较低甚至没有经济产量的现象。如何根据引
种目的地的气候特点和茭白品种特性,确定具体的北
移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将生防菌剂与腐熟有机肥混合制成生物有机肥(BOF),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
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效和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
著降低枯萎病的发生,对照CF 的防病效果指定为0 时,BOF1、BOF2、BOF3 处理的防病效果分别达到
22.21%、38.91% 和44.45%;在有效养分相同的条件下,BOF2 处理的茎粗、叶长、叶宽和植株干质量均
显著高于CF 处理,表现出了显著的促生效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和尖
孢镰刀菌数量减少,均与对照CF 差异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生物有机肥的施用量越大,其防病和促生
效果越明显。BOF 处理的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CF 处理,并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
加而更明显,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则不明显。表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土
壤酶活性,改善苦瓜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减少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水果胡萝卜(皇帝型)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从美国
引进的水果型胡萝卜新品种,其生育期为120 d(天),
为了获得更好品质和更高产量,生育期可延长到
150 d(天)以上,总糖度8 %左右,每667 m2 产量为
6 000~8 000 kg,最高可达10 000 kg。水果胡萝卜较
普通胡萝卜口味清淡,口感甜脆,粗纤维少,市场价格
在2.00 元·kg- 1 以上。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于2010 年秋
季开始引进,分别在康熙岭、犀牛脚、黄屋屯等镇试种
近10 hm2 并获得成功,预计“十二五”期间钦州市将
大力推广种植,力争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绿色水果胡
萝卜生产、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9.
2008 年11 月下旬,江苏省丰县凤城镇刘洪庄村
菜农反映温室越冬番茄出现“黄顶”现象。经过调查
得知:该村种植的番茄品种是佳园大粉,连续种植5
a (年),9 月15 日播种育苗,10 月15 日前后定植,
2%的植株心叶微黄,植株矮化,后经鉴定是由番茄
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简称
TYLCV)侵染所致。2009 年1 月5 日、7 日江苏省丰
县植物保护站对全县坐果期番茄进行了普查,发现
病棚率高达100%。近几年,该病在丰县番茄上为害
猖獗,特别是对大棚秋延迟番茄和温室越冬番茄造
成了巨大危害,致使种植面积锐减。为此,笔者根据
2008~2011 年的田间调查,对该病在丰县的发生特
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对番茄生产有
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秋甘5 号是以CMS021 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自交系95077-7-A1-B6-2-5 为父本配制
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种。中熟,从定植到收获80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型开展,开展度66.7
cm,外叶14 片,叶色灰绿,叶面蜡粉中,叶缘有轻波纹,无缺刻。叶球绿色、紧实度0.57,扁圆形,球
高13.6 cm,横径23.6 cm,中心柱长6.1 cm,小于球高的1/2,单球质量2~3 kg,质地脆嫩,味甘甜,耐
裂球,耐热,高抗枯萎病,抗病毒病(TuMV)、黑腐病,一般每667 m 2 产量5 000 kg 左右,适于华北、华南、
西北、西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