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当地生态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贵州观赏绿肥的研究提供参考,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箭筈豌豆不同播种量(T_1 2kg/667m~2,T_2 3kg/667m~2,T_3 4kg/667m~2)对梨园景观化利用效果及其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T_3株高最高,为138.00cm,T_2根长最长,为18.50cm,3个处理的株高与根长差异均不显著;T_3的花朵数、花面积及整株鲜草产量最多(高),分别为1 525朵/m~2、3 001cm~2/m~2和7 022.0g/m~2,花朵长和宽分别为1.50cm和1.67cm;地上部分对N、P和K的积累量分别为473.35kg/hm~2、31.96kg/hm~2和272.90kg/hm~2,均显著高于其余处理;T_2的C积累量为5 781.73kg/hm~2,显著高于T_1,与T_3差异不明显;T_3地下部分对N、P、K及C的积累量分别为17.93kg/hm~2、1.23kg/hm~2、12.91kg/hm~2和3 447.94kg/hm~2,均比其余处理高,差异不显著。箭筈豌豆最佳播种量为4kg/667m~2时,其在果园绿肥景观化利用中的观赏和利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贵州黄壤区豆科绿肥的适宜播种量,为其推广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以66-25箭筈豌豆为试材,研究63.0 kg/hm2(T1)、76.5 kg/hm2(T2)、90.0 kg/hm2(T3)、103.5 kg/hm2(T4)和117.0 kg/hm2(T5)5个播种量对66-25箭筈豌豆生物量、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种量对66-25箭筈豌豆生物产量及养分吸收存在明显差异。随播种量增加,66-25箭筈豌豆的分枝数呈降低趋势,以播种量为63.0 kg/hm2时最大,达6.8个;随生育期的延长,生物量和养分累积量均呈“S”型曲线增长,可分为累积缓慢期、累积快速期和累积平稳期;随播种量增加,留种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以播种量为103.5 kg/hm2时最大,达1 283 kg/hm2,播种量为63.0 kg/hm2时最小,为1 120 kg/hm2;采用二次曲线函数模型拟合得出,适宜留种和还田的播种量分别为98.9 kg/hm2和100.1 kg/hm2。【结论】贵州黄壤区适当提高播种量可提高66-25箭筈豌豆的生物量和留种产量,66-25箭筈豌豆及其相似豆科绿肥留种和还田较为适宜的推荐播种量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3.
紫云英果园种植的景观效应及养分积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挥紫云英在生态农业领域的观赏与绿肥应用价值,进行不同播种量(T1,2 kg/667m2;T2,3 kg/667m2;T3,4 kg/667m2)田间试验,研究其景观化效应及其养分积累效果,探究其适宜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T1处理的紫云英花数多、花序直径大、单朵花及单位花面积大,表现出花朵大,花序层次丰富,花色鲜艳漂亮,景观化效应最佳;T2处理的植株养分含量相对较高,植株全氮、有机碳含量以及固碳量最高,分别为445g/kg、2.68%和253.63g/m2;T3处理下地上部的钾、碳养分积累量与地下部的氮、磷、钾、碳养分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4.70 kg/hm2、313.35 kg/hm2、4.70 kg/hm2、0.78 kg/hm2、7.22 kg/hm2和1 257.23 kg/hm2。偏重景观观赏时,T1处理最佳;偏植物养分效益同时兼顾景观观赏时,T2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发挥紫云英在生态农业领域的观赏与绿肥应用价值,进行果园(梨园)不同播种量(T1,2kg/667m2;T2,3kg/667m2;T3,4kg/667m2)田间试验,研究其景观效应及其养分积累效果,探究其适宜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T1处理的紫云英花数多、花序直径大、单朵花及单位花面积大,表现出花朵大,花序层次丰富,花色艳丽,景观效应最佳;T2处理的植株固碳量最高,为11 668.01g/m2,但景观效应较差;T3处理地上部的钾、碳养分积累量与地下部的氮、磷、钾、碳养分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4.70kg/hm2、313.35kg/hm2、4.70kg/hm2、0.78kg/hm2、7.22kg/hm2和1 257.23kg/hm2,且景观效应较优。因此,紫云英果园种植偏重景观观赏时,T1处理最佳;偏植物养分效益同时兼顾景观观赏时,T3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西藏豆科饲草供给不足,提高单位面积饲草生产性能,本文对拉萨引进的青海444燕麦与兰箭系列箭筈豌豆不同栽培模式开展研究。研究表明:青海444燕麦与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混播最优亩播种量:12 kg燕麦+6 kg箭筈豌豆,其中燕麦(12kg/667m~2)+兰箭3号(6 kg/667m~2)鲜草产量为4433. 55 kg/667m~2;相同播量兰箭系列箭筈豌豆单播种子产量:兰箭2号兰箭3号兰箭1号,兰箭2号和兰箭3号产量均表现良好且产量接近,其中兰箭2号种子产量81. 82 kg/667m~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燕麦(Avena sativa)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播对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该区域燕麦与箭筈豌豆最佳混播模式。【方法】以‘梦龙’燕麦和普通箭筈豌豆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燕麦与箭筈豌豆进行同行混播、间行混播、交叉混播和条撒混播,并设置燕麦和箭筈豌豆单播对照,燕麦和箭筈豌豆单播播种量分别为120.00和75.00 kg/hm2,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播种量分别为75.00和45.00 kg/hm2,在燕麦灌浆期和箭筈豌豆花末期测定不同混播模式下饲草的主要性状指标(株高、叶茎比、鲜干比、生物产量和营养成分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不同播种模式下饲草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燕麦和箭筈豌豆单播相比,4种混播模式均显著提高了饲草产量,其中交叉混播模式干草产量最高,达9 412.18 kg/hm2,比燕麦和箭筈豌豆单播分别提高了41.27%和64.45%;与燕麦单播相比,混播模式显著改善了饲草品质,其中交叉混播模式饲草相对饲喂价值最高,达129.1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燕麦与箭筈豌豆交叉混播模式、条撒混播模式和间行混播模式的饲草综合得分较高。【结论】燕麦与箭筈豌豆交叉混播模式、条撒混播模式和间行混播模式的饲草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理利用冬闲田培肥土壤,开展了箭筈豌豆、毛叶苕子豆科绿肥农艺性状对比试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绿肥及不同播期绿肥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部干重和鲜重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秋播时成安毛叶苕子、箭筈豌豆农艺性状表现均优于肥乡;成安地区毛叶苕子农艺性状优于箭筈豌豆,而肥乡地区箭筈豌豆略优于毛叶苕子;成安地区秋播优于春播,但秋播不能顺利越冬时应来年春季补种,以还田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8.
绿肥中无论是光叶紫花苕还是箭舍豌豆,只有在合理的群体结构下,植株间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提高有效株数和单株鲜重,才能获得高产。根据试验结果,箭舍豌豆的最适播种量为75 kg/hm2;光叶紫花苕的最适播种量为60~75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芜菁甘蓝在山地农业中推广利用提供参考,在黔中地区采用芜菁甘蓝与光叶紫花苕子、箭筈豌豆、蚕豆、花溪豌豆间作和芜菁甘蓝单作,分析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芜菁甘蓝-光叶紫花苕子、芜菁甘蓝-箭筈豌豆、芜菁甘蓝-蚕豆、芜菁甘蓝-豌豆的芜菁甘蓝株高、叶片重量和块根重量高于其单作;与芜菁甘蓝单作相比,芜菁甘蓝-光叶紫花苕子、芜菁甘蓝-箭筈豌豆纯收入增加126.4元/667m2和24.2元/667m2;间作模式土地利用率较高,4种种植模式的土地当量(LER)比分别为1.08、1.04、1.30、1.05,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究氮肥减施对玉米间作箭筈豌豆种间关系的影响,为进一步发挥禾豆间作优势提供理论依据。2017年在甘肃省武威市甘肃农业大学绿洲农业综合试验站进行试验,以玉米、箭筈豌豆为试验对象,设单作箭筈豌豆(V)、单作玉米(M)、玉米间作箭筈豌豆(M/V)3个种植模式和不施氮(N0,0kg·hm-2)、减量施氮(N1,240kg·hm-2)、传统施氮(N2,300kg·hm-2)3个施氮水平,探究河西绿洲灌区减量施氮对玉米间作箭筈豌豆种间关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箭筈豌豆干物质积累量间作较单作增加43.0%,减量施氮比传统施氮增加10.9%;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间作较单作增加26.7%,减量施氮比传统施氮增加8.5%;共生期内箭筈豌豆相对于玉米的竞争比率始终大于1,表明箭筈豌豆的种间竞争力强于玉米,且减量施氮能增强种间竞争;箭筈豌豆收获后间作和单作玉米生长速率比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均大于1,表明间作玉米有明显的恢复效应。箭筈豌豆产量间作较单作增加37.7%,减量施氮与传统施氮无显著差异;玉米产量间作较单作增加3.4%,且间作模式下减量施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在梨园林下养分、固氮、固碳、制氧量等生态功能特征,为其在生态及观光果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观赏性较好的低矮豆科绿肥绛三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播种量林下花朵时空分布特征、花朵视觉特性等景观的响应,以及养分、固碳制氧量等生态特征。【结果】绛三叶花期在3月底至4月中下旬,共24~27d,顶生花序,高33~55cm,花冠深红色,花序呈圆锥状,花期继续伸长,具小花50~120朵,每朵花序的锥底直径1.1~1.8cm,圆锥母线长2.8~6.7cm,单朵花序面积4.71~18.93cm~2,单株花序数平均约4个,单位面积花序数320~544个/m~2,单位花序总面积108.02~686.68m~2/667m~2,鲜草产量244~1 163kg/667m~2,总养分积累量4.06~18.45kg/667m~2,可固定氮素3~12kg/667m~2,固碳量84~398kg/667m~2,制氧量61~293kg/667m~2。绛三叶的播种量与花序的数量、总面积等景观效应,总养分积累、固碳制氧量等生态效应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单位面积花序数量y=-43.048x2+146.78x+328.84(R2=0.516 3),单位总花序面积y=-31.315x2+32.806x+397.29(R2=0.7317),鲜草产量y=-67.84x2+149.8x+597.5(0.705),总养分y=-0.480x2-0.431x+12.43(R2=0.707)。【结论】观赏功能及绿肥功能运筹平衡的绛三叶利用模式中,播种量0.52~1kg/667m~2的绛三叶花序总面积大,播种量1.7~2kg/667m~2的绛三叶花序数量多,播种量1.1~1.5kg/667m~2的绛三叶鲜草产量高,观赏功能及绿肥功能平衡可在播种量1~1.2kg/667m~2。  相似文献   

12.
张贤  曹凯  徐静  王建红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1):2117-2118
在未经培肥熟化的红壤生土,进行紫云英、黄花苜蓿、二月兰、一年生黑麦草、箭筈豌豆、救荒野豌豆、四籽野豌豆、小巢菜等8个绿肥种类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野豌豆抗病性差,不适宜生地种植;黑麦草和箭筈豌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绿肥,分别达85.740和 61.035 t·hm-2;箭筈豌豆、小巢菜、四籽野豌豆全氮含量较高,其中箭筈豌豆全氮含量达34.0 g·kg-1,显著高于其他绿肥种。总体而言,黑麦草和箭筈豌豆适宜在红壤生地种植,并能提供优质高产的有机肥源。  相似文献   

13.
绿肥作物箭筈豌豆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0份绿肥箭筈豌豆种质资源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进行萌发特性和抗旱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胁迫对部分绿肥箭筈豌豆的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胁迫加剧会导致绿肥箭筈豌豆种子的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下降,而胚根/胚芽比值上升。并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0份绿肥箭筈豌豆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各绿肥箭筈豌豆种质资源抗旱性强弱。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省甘南州,以不同比例混播种植1年生饲用型燕麦和箭筈豌豆,探究兼顾产量与营养价值的饲草种植方式。参照当地推荐单播量(燕麦240 kg/hm2、箭筈豌豆120 kg/hm2),设置燕麦单播、箭筈豌豆单播、燕麦∶箭筈豌豆=1∶2、燕麦:箭筈豌豆=1∶1和燕麦∶箭筈豌豆=2∶1五种处理。结果表明,燕麦∶箭筈豌豆=2∶1的处理每公顷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相对较高,鲜干比适中,因此,建议将燕麦和箭筈豌豆以2∶1比例进行混播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箭筈豌豆的高产优质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2505、2556和2560箭筈豌豆(Vicia sativa.L)牧草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磷钾肥配施对3个箭筈豌豆牧草新品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kg/hm~2磷肥和50kg/hm~2钾肥配施下,2505、2556和2560箭筈豌豆牧草的产量均最高,分别为7 352kg/hm~2、8 578kg/hm~2和8 574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28.49%、14.27%和39.96%。增施磷钾肥对3个箭筈豌豆牧草品系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小,但对其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P0.05)水平。其中,2505品系的可溶性糖含量以不施钾肥和施磷肥225kg/hm~2处理最高,为10.56%;2556和2560品系均以不施磷肥和施钾肥100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10.48%和10.62%,且均与CK差异达显著(P0.05)水平。2505品系的粗蛋白含量以施磷肥225kg/hm~2和钾肥100kg/hm~2处理最高,为1.64%;2556和2560品系均以施磷肥150kg/hm~2和钾肥100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1.47%和1.57%,且均与CK差异达显著(P0.05)水平。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建议栽培3种箭筈豌豆牧草的磷肥施用量为150~225kg/hm~2,钾肥为50~100kg/hm~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75、150、225 kg/hm2的3个尿素施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燕麦、小黑麦(冬牧70)、饲用豌豆、紫云英、箭筈豌豆、毛苕子在红壤丘陵区冬闲田种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草总产量受第1茬影响较大,其变化趋势与第1茬干草产量相似;除紫云英和毛苕子外,225 kg/hm2的3个尿素施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燕麦、小黑麦(冬牧70)、饲用豌豆、紫云英、箭筈豌豆、毛苕子在红壤丘陵区冬闲田种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草总产量受第1茬影响较大,其变化趋势与第1茬干草产量相似;除紫云英和毛苕子外,225 kg/hm2处理的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75 kg/hm2处理的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75 kg/hm2处理(P<0.05)。在"稻-草"模式和"稻-稻-草"模式下,燕麦和多花黑麦草的150、225 kg/hm2处理(P<0.05)。在"稻-草"模式和"稻-稻-草"模式下,燕麦和多花黑麦草的150、225 kg/hm2处理干草产量高于其他牧草,显著高于豆科牧草(P<0.05);在豆科牧草中,除饲用豌豆75 kg/hm2处理干草产量高于其他牧草,显著高于豆科牧草(P<0.05);在豆科牧草中,除饲用豌豆75 kg/hm2和箭筈豌豆75 kg/hm2和箭筈豌豆75 kg/hm2处理外,其他豆科牧草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观赏绿肥在山地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促进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的协调发展,以观赏绿肥油葵及小葵子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分析2种观赏绿肥的景观效应与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油葵植株明显高于小葵子,盛花期株高分别为175.13cm和114.27cm;两者花色均为黄色,初花期时间相近,油葵和小葵子花期分别为37d和34d;盛花期油葵花盘平铺面积显著大于小葵子;油葵干物质量及养分积累量明显高于小葵子,油葵盛花期翻压还田可为土壤提供N 414.5kg/hm~2、P 63.91kg/hm~2、K384.12kg/hm~2;油葵可活化土壤中的磷,小葵子能有效地活化土壤中的钾。油葵的景观及肥料效应优于小葵子,但在土壤有效钾含量较低或土壤层较薄的农地可考虑种植小葵子。  相似文献   

18.
在西藏河谷区,将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与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田间混、间作试验,通过对混收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测定与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箭筈豌豆与燕麦的最佳播种比例。结果表明:1)与单播相比,混、间作均能提高产量,还可显著提高箭筈豌豆的株高,但对燕麦株高的影响不显著;2)混、间作处理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和箭筈豌豆的播种量成正比,且均高于单播燕麦,其中单播箭筈豌豆CP含量最高(21.9%),单播燕麦最低(5.5%);3)混、间作均能提高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分别提高了27.3%~43.5%和2.4%~17.6%,且随着箭筈豌豆播种量的增加,NDF含量呈降低趋势而ADF含量则相反。根据产量与营养品质的测定结果,并通过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混播较间作更能表现出产量与营养品质上的优势,其最佳混播比例为箭筈豌豆60%+燕麦40%,适宜在西藏河谷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赵永莉 《北京农业》2009,(10):13-14
箭筈豌豆又名薇菜、大巢菜、春巢菜、救荒野豌豆等。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植物,多作绿肥和饲草用,有些地区也用作为淀粉的生产原料.并作为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但是箭筈豌豆历年来产量较低,每667米。最高单产量不过100.0千克,经济效益不足300元。为此我们总结出箭筈豌豆留种田每667米^2 300.0千克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箭筈豌豆又名薇菜、大巢菜、春巢菜、救荒野豌豆等。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植物,多作绿肥和饲草用,有些地区也用作为淀粉的生产原料,并作为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但是箭筈豌豆历年来产量较低,每667米2最高单产量不过100.0千克,经济效益不足300元。为此我们总结出箭筈豌豆留种田每667米2300.0千克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