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或Aujeszky's disease)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畜禽的一种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该病对猪危害性大,临床上因猪的感染年(日)龄不同,出现的症状有所不同.两周内仔猪感染后多为急性、致死性发病,具明显的神经症状,呈非化脓性脑炎,死亡率最高可达100%;20日龄到断奶猪、育肥猪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产弱仔.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猪群的原发性疾病之一.据报道,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有本病发生,我国至少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生本病.该病的控制与净化关系到猪群其它疫病的发生与防控,关系到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其中潜伏感染是该病病毒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也是该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因素,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最主要宿主,猪感染PRV后的临床症状随着年龄不同差异很大。新生仔猪及15日龄以内的仔猪表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死亡率达100%。育肥猪常呈隐性感染,成年猪感染后多耐  相似文献   

3.
张贻传 《猪业科学》2017,(12):70-72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感染可造成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哺乳仔猪神经症状、腹泻,高死亡率。断奶后猪群感染PRV表现神经症状比例随日龄增加而降低,呼吸道症状比例随日龄增加而增加。本病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引起奇痒,100%死亡,猪是唯一感染PRV可以存活的动物。  相似文献   

4.
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或Aujeszky’s disease)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畜禽的一种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该病对猪危害性大,临床上因猪的感染年(日)龄不同,出现的症状有所不同。两周内仔猪感染后多为急性、致死性发病,具明显的神经症状,呈非化脓性脑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正>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群的伪狂犬病病毒(AD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早发现于美国(1813年)。流行特点1.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或有呼吸道卡他性症状,引起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主要以产死胎为主。2.引起新生哺乳仔猪大量死亡,15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死亡率高达100%。3.引起断奶前后仔猪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降低,发病率只有30%~40%,在这期间的死亡率大约10%~20%,但存活下来的  相似文献   

6.
<正>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均可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及神经系统障碍。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新生仔猪除表现发热和神经症状外,还可见呕吐、腹泻。山东省利津县某中型养猪场暴发疑似猪伪狂犬病,笔者前往该场进行临床剖检诊断,并采集病死猪脑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学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1月22日开始出现6~10日龄仔猪死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表现神经症状,并侵害消化道。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怀孕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症状。本病的感染病和发病率呈扩大蔓延的趋势,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时,危害更加严重。现将一起猪伪狂犬病与附红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锦州市某养猪专业户,饲养36只仔猪,15日龄12只出现症状,18日龄发病24只。2临床症状病初高烧,厌食,精神不振,排稀便,呼吸困难,继而身体出现发抖,共济失调,后躯麻痹,不能站立。皮肤、黏膜苍白,被毛粗糙,血液稀薄…  相似文献   

8.
李淞  朱玲  赵玲 《养猪》2011,(5):92-93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可导致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发生腹泻、生长发育受阻、神经症状等,同时伪狂犬病病毒也是引起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发性病原之一。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可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产弱仔,新生仔猪出现共济失调、抽搐以及突然死亡;在生长肥育猪群中,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烧和脑脊髓炎。病猪年龄不同,临床症状也有差异,仔猪出现发热、神经症状,死亡率极高;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发生流产。而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仔猪多发的急性肠毒血症。现将一起规模养猪场发生仔猪伪狂犬病与水肿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病毒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公猪精液可传播病毒,母猪乳汁可带毒,仔猪因吃乳而感染。各种日龄阶段的猪均可感染伪狂犬病病毒,感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能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感染猪群免疫力降低,容易继发引起其他疾病;猪伪狂犬病可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死胎和仔猪神经症状。本文对南宁市邕宁区某猪场的猪圆环病毒与猪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育肥猪,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猪场猪圆环病毒病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Swine Pseudorabies Virs)引起的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02年匈牙利学者Aujezky首先作了报道,并以其名字作为该病的命名。该病是国际上公认的难以防治的传染病之一,给养猪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条规定,猪伪狂犬病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仔猪感染后出现神经症状、麻痹、衰竭死亡,15日龄以内仔猪感染,死亡率可达100%。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感染发病后,通常具有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症状,均为致死性感染,通常呈散发。  相似文献   

13.
猪感染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因猪群类型及其免疫状况不同而异。在新的繁殖猪群以食欲不振,紧接着流产为特征。然后,有死胎、弱仔产出。弱仔和其它新生仔猪生长不良、发烧、运动不协调,有可能痉挛而死。7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可达100%。伪狂犬病病毒可感染其它品种的动物,如牛、羊、狗、猫和鼠。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生猪调运的频繁,疫情流行呈上升趋势。做好猪伪狂犬病的控制,对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猪伪狂犬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其他季节偶发。典型的症状因猪的年龄不同而不同。伪狂犬病在新生仔猪的潜伏期为2~4d,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高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20%左右,对于断奶仔猪,呼吸症状为最主要的问题,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伴随着发烧和体重降低。成年猪感染伪狂犬病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变现症状包括流产、死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该病毒可以感染各日龄猪,尤其对仔猪和母猪影响最为严重。临床主要表现为仔猪腹泻、共济失调和神经麻痹等神经症状,母猪引起繁殖障碍,该病对养殖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一例猪伪狂犬病的诊治报告,旨在为养殖过程中防治本病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体温升高,新生仔猪表现神经症状;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胎。近几年来猪伪狂犬病在春、冬寒冷季节经常发生,并呈流行态势,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据调查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能够造成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先天性震颤等,且可与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及猪伪狂犬病病毒等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猪呼吸道疾病合征,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15年8月,我县某规模养猪场,部分母猪出现流产,初生仔猪出现先天性震颤症状,且呈八字腿;哺乳仔猪出现腹泻;保育猪在40~50日龄发病,体温高达41~42℃,出现精神  相似文献   

18.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自然发病的有猪、牛、绵羊、犬等,其中猪的发病率较高,成年猪症状轻微,很少死亡,但感染的母猪可把病毒传染给胎儿,引起流产。仔猪的死亡率较高,严重时可达100%,但该病在猪群的流行时间很短。本文所报道的就是一起仔猪发生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及诊断防制。1发病情况2003年3月11日,平顶山市某种猪场一窝产后6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24h内全部死亡。接着这栋猪舍中又有几窝仔猪相继出现类似的发病情况,其中最小的一窝只有2日龄,最大的一窝25日龄,两周内一共发病17窝仔猪,共141头,其中…  相似文献   

19.
正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猪除外)、脑脊髓炎和神经炎为主要特征。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各种年龄猪都易感。成年猪呈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胎;哺乳仔猪呈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的综合症状。人也可感染,但一般不发生死亡。犬猫的感染一般与接触猪  相似文献   

20.
采集衡阳某猪场119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gE-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gBELISA抗体检测。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所检测猪群除公猪外都有伪狂犬病野毒阳性,是伪狂犬病阳性场,总阳性率为47%。公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为0,说明公猪暂时还没有感染伪狂犬病野毒,属于阴性猪;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gE)阳性率达50%~60%;30~40日龄及60日龄阶段猪群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和55%,加上可疑的数量达到40%~65%,这阶段野毒抗体阳性估计主要受母源gE抗体的影响,且与母猪阳性背景基本一致,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仔猪阳性抗体来自病毒感染;90~120日龄阶段gE阳性率不降反升,达到100%,说明90~120日龄阶段猪群是在保育转至肥育舍后被伪狂犬病野毒再次感染,gE抗体S/N值显著下降,抗体水平较高。gB抗体结果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98%,公猪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100%,且公猪的gE抗体阴性,说明公猪gB抗体来源于疫苗免疫;母猪群伪狂犬病gB抗体水平高且整齐,可能是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综合作用的结果;30~4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整齐,这是由于母猪群gB抗体水平高且均匀整齐,其仔猪母源抗体相应较好;6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不整齐,这与母源抗体消退有关;90~12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显著提升,这可能是后期野毒感染所致,因为其gE抗体不降反升。综合该猪场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在种猪群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比较稳定,但种猪带毒且散毒,肥育猪的感染压力加大,造成病毒不断循环,肥育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控制成了稳定伪狂犬病阳性场的关键。目前,猪伪狂犬病阳性场应定时监测gE和gB抗体,根据猪场血清学检测结果,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免疫程序,以便稳定生产和预防伪狂犬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