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涂抹法、加入培养基法诱导金线莲多倍体,研究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方式金线莲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并将诱变植株进行繁殖。结果表明:以700 mg/L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处理15 h诱变率最高,达53.00%;以500 mg/L浸泡法处理24 h,诱导效果最佳,诱变率为51.67%;以700 mg/L涂抹法涂抹在金线莲茎节处诱导效果较好,诱变率为35.00%;3种多倍体诱导的效果顺序为加入培养基法浸泡法涂抹法。  相似文献   

2.
以白皮松成熟胚的子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将子叶预培养10 d后,用质量体积分数为0.01%、0.03%、0.05%的秋水仙素分别浸泡6 h、12 h、24 h,观察子叶生长状态及芽分化状况,20 d后鉴定染色体加倍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均对子叶生长状态产生影响,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秋水仙素处理过的子叶芽再生缓慢,且芽再生率随浓度增高而降低;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子叶染色体产生加倍,但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多倍体诱导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质量分数为0.03%的秋水仙素处理12 h的组合,多倍体诱导率最高,为40.5%。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白皮松多倍体诱导体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多倍体诱导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表L9(34)进行试验,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川贝母多倍体诱导率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为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多倍体诱导条件的最优组合是秋水仙素浓度为900 mg/L、浸泡时间为48h、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为4%、处理温度为20℃,在此条件下,其诱导率可达94.3%;细胞染色体鉴定结果为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8,诱导后的愈伤组织为多倍体;对野生、组培二倍体、组培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进行有效药用成分生物碱总含量测定,其中组培多倍体生物碱总含量最高为0.657%.  相似文献   

4.
红掌的多倍体诱导与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诱导红掌多倍体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掌气生根再生团块和幼苗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导药液,采用浸泡法、培养基培养法和穿线法3种方法对再生团块和红掌幼苗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不同诱导方法、秋水仙素浓度和诱导时间对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3种诱导方法都能得到多倍体细胞。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在0.1%~0.3%范围内时,多倍体诱导率随着诱导剂量的升高和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使用浸泡法处理气生根再生团块时,多倍体诱导效果最好,0.3%的秋水仙素处理再生团块7 h,诱导率可达63.3%。[结论]红掌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0.3%的秋水仙素浸泡气生根再生团块7 h。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选育金银花优良品种提供材料。[方法]以当年生银翠蕾嫩枝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培养,对获得的不定芽采用秋水仙素浸泡法和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法诱导多倍体,并进行染色体鉴定。[结果]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7:30 a.m.取材,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 h,用1.0 mol/L盐酸溶液在60℃下处理18 min的材料中,中期细胞多,染色体分散和着色均较好,而且可以看到清晰的点状染色体。染色体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李浓度对多倍体诱导率有显著影响,用0.4%秋水仙李浸泡16 h的诱导率为50.0%,在秋水仙李浓度为1.0 g/L的培养基中培养8 d的诱导率为43.8%。[结论]该研究为金银花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菘蓝种子的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良菘蓝现有品种,丰富物种资源,增加其药用成分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无菌水浸泡时间,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菘蓝种子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用L9(33)正交试验筛选出诱导菘蓝多倍体植株的最佳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菘蓝多倍体植株诱导率的影响程度为秋水仙素的浓度>秋水仙素浸泡时间>无菌水浸泡时间.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A2B2C3,即种子经无菌水浸泡24 h,再用0.2 %秋水仙素处理36 h后诱变率可达73.91 %;经植物形态组织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植物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萌发的香樟种子为试材,采用种子浸渍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时间对香樟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0.1%~0.2%的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泡处理种子36~48h,其多倍体的诱导率最高,死亡率相对较低。秋水仙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香樟幼苗死亡率越高,试验共获得香樟多倍体植株67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诱导生成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D.Don)多倍体鳞茎。[方法]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经预分化培养的卷叶贝母紧密愈伤组织团块,再经过诱导分化培养获得多倍体鳞茎。[结果]用浓度为1.2 g/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卷叶贝母紧密愈伤组织团块24 h后,接种在MS+6-BA 1.0 mg/L+NAA 0.3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其多倍体鳞茎的诱导率最高为83.3%,细胞染色体数为2n=4x=48,总生物碱含量为0.249%。[结论]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优质高产卷叶贝母多倍体鳞茎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秋水仙素诱导地黄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地黄种子,测定处理后地黄种子的发芽率、生长情况、以及多倍体诱导率,结果表明:低浓度秋水仙素直接处理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但抑制幼苗根系生长;多倍体的诱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诱导率均呈现一定升高趋势;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地黄多倍体的诱导极其重要;多倍体最佳诱导条件为:种子经过萌动处理,用0.1%秋水仙素浸泡6h,诱导率可达98%以上,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秋水仙素诱导黑白杨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秋水仙素对黑白杨多倍体诱导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黑白杨二倍体腋芽诱导不同时间,观察黑白杨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多倍体鉴定。[结果]在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2d组培苗多倍体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结论]在试验范围内,黑白杨多倍体诱导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秋水仙素,采用浸泡法和固体培养法分别对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黄花蒿多倍体种质。结果表明,以5 000 mg/L秋水仙素浸泡丛生芽5 d处理获得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40%。对性状变异明显的黄花蒿植株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发现了黄花蒿四倍体和嵌合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野生紫斑百合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多倍体新种质。【方法】以野外采集的野生紫斑百合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分别采用浸泡法和混培法处理野生紫斑百合试管苗不定芽,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质量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野生紫斑百合的诱变效果,并通过形态、气孔和细胞学观测鉴定变异植株。【结果】用浸泡法进行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的最佳浓度为0.3%,最佳处理时间为12 h,变异率达到10.0%;用秋水仙素混培法进行染色体加倍的最佳浓度为0.7%,诱变率达到46.67%。通过鉴定,初步筛选出了野生紫斑百合的四倍体植株。【结论】秋水仙素的浸泡法和混培法均可诱导获得野生紫斑百合的多倍体,但以混培法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秋水仙素诱导阔叶风铃草多倍体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阔叶风铃草成熟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对风铃草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幼苗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6 h后,其多倍体的诱导率为16.0%,高于其他处理方法。[结论]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阔叶风铃草的变异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多倍体育种就是利用人工手段使作物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用秋水仙素对植物进行多倍体诱导是人工诱导加倍的方法之一。为了探究紫穗槐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选取秋水仙素浓度、胚根长度、温度以及处理时间4个因素,用棉花蘸取秋水仙素包裹根尖诱导多倍体的发生,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0.07%,胚根长度2 mm,温度37°C,处理时间48 h,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木薯多倍体植株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对不同木薯品种进行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用4、6 g/L的秋水仙素处理木薯腋芽生长点,其诱导效果比较好.对变异枝条进行无性繁殖和染色体鉴定,结果显示变异后代在形态特征、染色体数目上都有变化,显示出了多倍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茎尖、叶片和继代愈伤组织为材料,探索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再生芽数、增殖系数和多倍体发生的影响;并对秋水仙素处理后不同外植体诱导产生的再生植株,经3次继代培养后生长30d的植株的染色体倍性进行镜检。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存活率和出芽率随秋水仙素浓度的增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黑果腺肋花楸愈伤组织的存活率高于茎尖和叶片。经秋水仙素处理后,3种外植体均能诱导多倍体发生;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染色体加倍率,但外植体的死亡率随之增加。当愈伤组织在秋水仙素浓度为2 000mg/L,处理24h时,叶片愈伤组织增殖系数为2.4,存活率为52%。以植株矮化和茎秆粗壮为依据筛选的再生植株中鉴定出47株假定多倍体,但大多为混倍体(嵌合体)。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经1 500mg/L秋水仙素浸泡处理24h后,诱导再生的生根植株中获得1株整株均一加倍的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7.
秋水仙素对马铃薯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马铃薯的多倍体育种研究,本试验采用秋水仙素诱导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马铃薯多倍体诱导的效果。试验表明,预培养时间、诱导培养时间和秋水仙素浓度共同影响多倍体诱导率,马铃薯茎尖对低浓度20 mg/L的秋水仙素溶液敏感度较低,对30~40 mg/L的秋水仙素溶液敏感度较高。要获得染色体加倍和嵌合体的马铃薯苗,秋水仙素的浓度应该在30~40 mg/L之间,预培养时间在6~8 d为宜,诱导培养时间以2~3 d为宜。  相似文献   

18.
以灵武长枣、中宁圆枣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利用TDZ诱导枣树愈伤组织和芽再生,结合诱变剂秋水仙素诱导枣树多倍体。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DZ处理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在浓度为4 mg/L时,愈伤组织等级最高。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在浓度为0.05%时,枣树诱变率最高分别为3.33%、4.33%。田间利用TDZ诱导枣树愈伤组织和芽再生,结合诱变剂秋水仙素诱导枣树多倍体,在枣树培育多倍体育种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菍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蒸多倍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地菍无菌试管苗丛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对地菍组培苗丛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经纯化和鉴定后,分析地菍多倍体的外部形态和叶片气孔特征.[结果]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对地菍处理14 d的诱导率达28%,明显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对地菍染色体的加倍率影响显著.采用不定芽技术切取变异株顶芽继代5次后,可得到纯合四倍体地菍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56.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地菍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巨大型特征.[结论]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处理地菍试管苗丛芽21 d,可获得最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东方百合Tiber多倍体诱导及其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浸泡法以0.02%的秋水仙素处理15 h的诱变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13.3%.混培法以添加0.05%的秋水仙素处理15 d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6.7%.对多倍体植株进行组织快繁,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1 mg/L,增殖倍数达到1.5,生根培养基1/2MS+IAA 0.2 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