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0、30、60、90 g·kg~(-1))污泥蚓粪的沿海滩涂土壤对玉米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污泥蚓粪施用量的增加,玉米株高及生物量呈上升趋势;施用污泥蚓粪处理(30、60、90 g·kg~(-1))玉米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7.4%、68.5%、82.6%;施用污泥蚓粪处理显著增加滩涂土壤全量铜和锌;随污泥蚓粪用量的增加,酸溶态和可还原态等活性态镉、铜、铅、锌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玉米植株各部位锌含量、茎叶部铜含量也呈上升趋势;施用污泥蚓粪对土壤及玉米植株各部位镉、铅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及土柱试验方法,研究了液态污泥辐照后直接施用于菜地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的含量皆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辐照处理还能增加速效氮的含量。田间持水量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容重、pH值则下降。污泥施用对土壤盐分的增加最明显,田间试验污泥用量为80t·hm-2的土壤电导率比对照增加3倍,盆栽试验则增加24倍。施用污泥使土壤pH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积累量增加,污泥用量为80t·hm-2时,土壤中Cu、Zn、Cd的含量皆超过二级环境质量标准。淋溶模拟试验表明,当污泥用量为80t·hm-2时,淋溶液的NO-3-N、P含量超过Ⅰ、Ⅱ类地面水标准,但用量达120t·hm-2时并未超过Ⅲ类地面水标准。施用辐照处理污泥能加剧上述趋势。  相似文献   

3.
外源有机碳对滩涂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生活污泥、蚯蚓粪不同施用量(0、25、50、125、250 t·hm-2)对滩涂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施用生活污泥、蚯蚓粪均可显著促进滩涂盐碱地土壤中>0.25、0.106~0.25 mm团聚体的形成.随生活污泥、蚯蚓粪施用量的增加,盐碱地土壤中>0.25、0.106~0.25 mm团聚体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外源有机碳投入后滩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用生活污泥、蚯蚓粪24月后,各处理滩涂土壤中>0.25、0.106~0.25 mm团聚体数量,均高于施用12月时的团聚体数量.这一研究证实外源有机碳是驱动滩涂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同外源有机碳对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效果存在差异,蚯蚓粪有机碳比生活污泥有机碳更易促进滩涂土壤中>0.25 mm团聚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活污泥、牛粪和中药渣3种有机物料作为有机肥源改良新围垦滩涂土壤,对改良过程中黑麦草的生长及滩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活污泥、牛粪和中药渣均能改善新围垦滩涂土壤的理化性状,降低滩涂土壤pH及盐分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滩涂土壤氮、磷养分的供应,且促进所种植物黑麦草的生长。在这一试验条件下,生活污泥用量75t·hm-2处理促进黑麦草生物量累积的效果最好;对黑麦草根系生长的促进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生活污泥、牛粪、中药渣。  相似文献   

5.
不同比例蚓粪对玉米生长以及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不同比例的蚓粪施用于果园土和菜园土,研究蚓粪对玉米Zea mays生长和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蚓粪能够显著增加玉米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质量、叶绿素SPAD值、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全氮和全钾含量(P<0.05);施入10%蚓粪时,2种土壤中的玉米株高均达到最高水平;果园土和菜园土中分别施入5%和10%蚓粪时玉米干物质质量最大.施入20%蚓粪时,2种土壤植株地上部的全氮和全钾含量最多,地下部的全氮含量最多;蚓粪施入能够有效调节土壤pH;随着蚓粪比例的增加,2种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种土壤中,20%蚓粪处理土壤肥力综合特征均显著区别于对照处理(P<0.05).蚓粪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肥料应用于作物生产和土壤培肥,根据不同土壤特征,利用多种农业有机废弃物生产蚓粪,并选择适宜的蚓粪比例进行农业生产,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牛粪、蚓粪对关中塿土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探索培肥塿土的有效方式。【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质量比例为 5%、10%、20% 和 25% 的牛粪、蚓粪施入塿土中,在室内物候箱内培养 60 d 后, 分别测定牛粪、蚓粪对塿土土壤肥力特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随着牛粪和蚓粪施用量的不断增加, 塿土中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增加。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5% 牛粪有利于提高土 壤中有效磷、有机质、全氮和铵态氮含量,而 20% 蚓粪则有助于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和有 效磷含量且处于各处理最高值。【结论】施入牛粪、蚓粪均能显著提升塿土的土壤肥力,尤其是 20% 蚓粪或 25% 牛粪。牛粪、蚓粪可作为高效的有机肥,应用于塿土培肥,对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加强农业 面源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及发展绿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滩涂盐土农业利用的主要障碍是盐分含量过高和缺乏有机质。施用生活污泥可快速提高滩涂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快土壤熟化,但由于担心污泥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其施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盆栽苏丹草的试验方法,研究滩涂盐土施用不同量的生活污泥后对土壤性质、植物生长和对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污泥施用于滩涂盐土后降低了土壤pH值,提高了EC值和总盐含量;苏丹草的出苗率、株高和鲜重增加;施用污泥提高了苏丹草植株中全氮、全磷及叶绿素的含量,且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对植株中全钾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苏丹草中Zn、Cd含量随着污泥施用量增加呈增长的趋势,但Pb、Ni、Cu含量变化不大。在试验条件下,所施用污泥中重金属向苏丹草体内转移的比例介于0.13%~13.44%之间。就该种土壤而言,要更为注意含Pb量较高的污泥施用,而Cu则是最为安全的。总体考虑,一次性施用干污泥应控制在8t·667m-2以下。  相似文献   

8.
以蚯蚓消解牛粪产生的蚓粪替代20%的无机复合肥,以基肥的方式施用于温室大棚条件下已连作3年黄瓜的劣变土壤中,研究蚓粪施用对黄瓜生长发育及盛果期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相比,施用无机复合肥750 kg/hm~2对黄瓜盛果期的温室连作劣变土壤的氮磷钾碳等元素赋存和对土壤基本性质影响不显著,对黄瓜产量和品质也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黄瓜株高;低量蚓粪(3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EC值以及黄瓜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CEC值和p H;中量蚓粪(6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CEC和EC值,以及黄瓜单果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显著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大量蚓粪(24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CEC和EC值,以及黄瓜产量和单果重,但显著降低了黄瓜株高。综合来看,推荐采用6 000 kg/hm~2蚓粪替代20%的无机复合肥作为基肥施用于温室连作劣变土壤。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减肥及改善土壤性质的目的,选用环保型蚓粪有机肥进行研究.通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8个处理,包括在2个减氮水平下(10%、15%),施用3种用量的蚓粪(3000、4500、6000 kg/hm2),在小麦季取样测定作物的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来探究在减氮条件下施用蚓粪对土壤性质及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短期施用蚓粪对土壤的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改善效果不大,但在减氮15%条件下施用蚓粪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用量在4500 kg/hm2时,土壤的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钾)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对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不大;施用蚓粪延长了小麦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在减氮10%的条件下,施用蚓粪引起了小麦无效分蘖的增多导致后期有效穗数的降低,减氮量增大加上蚓粪中养分释放缓慢都引起了小麦产量的降低,而产量在减氮15%条件下蚓粪用量为4500 kg/hm2时降幅较小.综上,在减氮15%条件下施用4500 kg/hm2蚓粪,不仅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好,还促进了小麦地上部的生长且对其产量影响不大,而蚓粪长期的改良效果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待于今后大尺度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不同比例蚓粪对旱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室条件下,通过将不同比例的蚓粪(0、5%、10%和20%)施用于赤红壤旱地土壤,进行为期30d的玉米盆栽试验,研究蚓粪施用对各处理土壤的微生物学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蚓粪添加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溶解性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的微生物碳和氮的含量,同时降低微生物量碳氮比(P0.05)。5%的蚓粪处理显著促进了微生物呼吸速率和代谢熵,同时5%,10%和20%蚓粪处理均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随着土壤中蚓粪比例的增加,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脲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分别与溶解性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与对照和5%的蚓粪处理相比,10%和20%蚓粪处理综合生物学特征差异显著(P0.05),但10%和20%蚓粪处理间差异不大(P0.05)。在实际农田管理中,蚓粪的施入量应控制在10%以内。将蚯蚓堆制技术引入禽畜粪便处理,生产无害、高品质的有机肥-蚓粪,其对可持续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循环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蚯蚓添加对华南地区赤红壤酸化特征和铝(Al)形态的影响,为华南赤红壤的酸化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用赤红壤培养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 40 d后测定蚓粪和土壤pH、有机质、全氮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通过连续浸提法测定土壤各铝形态含量,包括交换态铝(Al_(Ex))、弱有机结合态铝(Al_(Orw))、有机结合态铝(Al_(Or))、无定形态铝(Al_(Amo))、氧化铁结合态铝(Al_(Oxi))、非晶态铝硅酸盐和三水铝石(Al_(Aag));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不同处理土壤中铝的形态分布。试验以未添加蚯蚓的土壤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相比,蚓粪的pH提高了1.27,全氮、CEC、Al_(Or)以及交换性K、Na、Ca含量分别提高了62.16%、38.22%、355.70%、151.38%、65.38%和51.90%;蚓粪和土壤Al_(Ex)含量分别降低了50.95%和53.14%。蚓粪的pH、CEC、Al_(Or)含量和交换性K、Na、Ca含量显著高于未吞食土壤。【结论】蚯蚓可提升土壤pH和土壤Al_(Or)的含量,促进交换性Ca、Mg的释放,降低土壤Al Ex含量。  相似文献   

12.
沿海滩涂是重要后备耕地资源,但新围垦滩涂并非农用耕地,须投入大量有机物料加以熟化改良。实施大面积滩涂土壤改良过程中,廉价有机物料的来源及其重金属含量成为新围垦滩涂土壤改良的限制因素。采用生活污泥、牛粪及中药渣3类有机物料改良新围垦滩涂土壤,对改良过程中滩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黑麦草对重金属的吸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牛粪、中药渣对滩涂土壤全量Mn、Zn、Cu、Ni、Cd、Pb均无显著影响。施用牛粪增加了滩涂土壤有效态Cu、Zn、Ni、Cd的含量,施用中药渣使得滩涂土壤有效态Ni、Cd含量稍有上升。施用生活污泥增加了滩涂土壤全量Cu、Zn;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滩涂土壤有效态Mn、Zn、Cu、Ni、Cd、Pb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有效态Mn含量上升幅度较小,其余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上升幅度均较大。施用牛粪、中药渣对黑麦草地上部和根系重金属含量均无明显影响。施用生活污泥增加了黑麦草地上部重金属(Mn、Zn、Cu、Ni、Cd和Pb)含量;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根系Mn、Zn、Cu、Ni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d和Pb含量呈上升趋势。施用生活污泥后在滩涂土壤上种植的黑麦草植株各重金属的含量均未超标,但应用生活污泥改良滩涂土壤过程中的重金属环境安全性问题,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沼液对酒用有机高粱产量和地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原液、清粪水可使高粱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沼液原液比对照增产672.39 kg/hm2,增产17.55%,施用清粪水比对照增产596.27 kg/hm2,增产15.56%;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因此沼液能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但对pH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垦红壤培肥过程中有机物料用量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培肥效率及土壤性态的影响,选择一新垦耕地红壤,设置秸秆、秸秆加氮和猪粪等3种添加物各7个施用水平共19个处理,每种有机物料用量设0(对照)、25、50、100、150、200和250 g·kg-1等7个级别,进行了为期24个月的模拟培养试验,观察了有机物料分解率、土壤C/N、活性有机碳和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有机物料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活性有机碳、总有机碳含量均增加,C/N比下降,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和水溶性盐分含量增加,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分解率也随之增加.猪粪碳的矿化速率低于水稻秸秆,加氮可增加秸秆的腐殖化系数.研究发现,有机物料添加越多,培肥效率(腐殖化系数)越低.同时,高量施用猪粪容易引起土壤盐害.猪粪用量为50g·kg-1(相当于7.5t·亩-1)时土壤盐分含量超过了 2g·kg-1;高量施用水稻秸秆可引起土壤有效氮的下降,秸秆用量超过100 g·kg-1(相当于15 t·亩-1)时土壤碱解氮明显下降;秸秆加氮处理会引起土壤酸化.结果显示,为减免有机物质的过度分解,有机物料的施用量控制在50g·kg-1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沿海滩涂改良后作为重要后备耕地资源,可有效缓解耕地资源紧缺的现状。符合国家农用标准(GB/T 24600—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的生活污泥产量大且有机质含量高,可作为滩涂土壤快速改良的有机肥源。探讨了应用不同用量(0、30、75、150、300 t/hm~2)生活污泥作为"原始肥力驱动剂"对新围垦滩涂土壤理化性状的持续影响,及其对第2季绿肥植物田菁的生长、养分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活污泥降低了滩涂土壤盐分、pH值,提高了滩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N、P养分的供应,促进了绿肥植物田菁的生长,提高了其生物量及其对N、P养分的吸收。施用生活污泥增加了田菁植株地上部Cd、Mn、Zn含量及根系Cr、Zn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为试材,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蚓粪,探讨蚓粪添加对玉米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蚓粪量的增加,玉米茎基腐病发病率逐渐减弱,当蚓粪用量大于30%时,发病率又逐渐加重。此外,施用蚓粪后,土壤中速效磷、有效磷、有机质、硝态氮含量有所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施用蚓粪能抑制土壤真菌的繁殖,使放线菌与真菌比值增加,从而使微生物区系更合理,可预防或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放线菌可产生抗生素,对其他有害菌起到拮抗作用。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添加蚓粪可抑制玉米茎基腐病发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堆置与添加蛭石对污泥蚓粪培育黄瓜幼苗的影响,为污泥蚓粪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向新鲜污泥蚓粪和堆置180 d后的污泥蚓粪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蛭石(蚓粪∶蛭石=1∶0,2∶1,4∶1,8∶1),复配成育苗基质,通过温室大棚育苗培育黄瓜幼苗,研究污泥蚓粪育苗基质性质变化及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新鲜蚓粪基质比对照基质更有利于黄瓜幼苗株高、叶片叶绿素、根粗、根体积、根尖数和壮苗指数的提高;蚓粪堆置处理比对照基质更有利于提高黄瓜幼苗株高、根干重和总干重,但抑制了黄瓜幼苗根系的根粗、根尖数和壮苗指数.随着蛭石添加量的增加,新鲜蚓粪基质处理的株高、开展度、根表面积、根尖数、茎叶干重和总干重增加,壮苗指数显著降低(P<0.05,下同);堆置蚓粪基质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增加,而根冠比和壮苗指数降低.无论是否堆置,育苗后污泥蚓粪的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基质;育苗后随着蛭石添加量的增加,污泥蚓粪基质的有效氮、磷、钾含量和EC均下降趋势,而pH增加.[结论]添加蛭石和堆置处理能有效降低了污泥蚓粪基质有效氮磷含量,增加了EC.污泥蚓粪基质黄瓜育苗中,推荐使用新鲜和堆置污泥蚓粪与蛭石按照8∶1混合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施入水田作基肥,探究蚯蚓粪中微生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通过氮、磷含量换算替代30%化肥作为基肥,设置4个处理(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未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100%化肥、不施肥),分析灭菌蚯蚓粪替代30%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机质、pH、有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结果]施用未灭菌蚯蚓粪替代30%化肥处理的水稻秸秆产量最大为(87.99±2.21) kg/hm2;施用蚯蚓粪替代部分化肥整体上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pH,施用化肥会加强酸性土壤的酸性,根际土的pH略低于非根际土;施用蚯蚓粪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其中根际土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蚯蚓粪+70%化肥增加有机质最多,根际土有机质含量比非根际土有机质含量多。[结论]施用蚯蚓粪替代30%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改善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蚯蚓粪中的微生物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不同比例的蚓粪施用于果园土和菜园土,研究蚓粪对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蚓粪能够显著增加玉米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质量、叶绿素SPAD值、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全氮和全钾含量;施入10%蚓粪时,2种土壤中的玉米株高均达到最高水平;果园土和菜园土中分别施入和蚓粪时玉米干物质质量最大施入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泥对大麦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研究了城市污泥和污泥混合堆肥对作物生长发育、轮作中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污泥混合堆肥对大麦生长有较大影响,与对照相较,苗期株高差别不明显。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株高分别比对照高86%、117%和29.7%。产量数据表明,施用城市污泥的处理增产172%~272%,施用城市污泥-羽扇豆混合堆肥(简称混合堆肥)的处理增产236%~292%。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单独施用城市污泥15、30和60t·hm-2的土壤,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32%、128%和213%,施用混合堆肥的土壤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47%、242%和345%,城市污泥和混合堆肥中全磷的高含量使该元素在土壤中明显增加。耕层0~20cm中速效磷含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分别成比例地增加了3.0、4.7和7.1倍,K2О的含量仅在施用了含钾的化学肥料时发现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