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苏北地区常见的6种常绿灌木(大叶栀子、桂花、月季、法国冬青、小叶黄杨、海桐)为研究对象,每隔3d连续7次监测叶片滞尘量,对比分析常绿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DPLA)、单叶滞尘量(DPL)以及单株滞尘量(DPP)。结果表明,6种常绿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单叶滞尘量、单株叶片滞尘量分别在0.0716~0.1617g.m~(-2)、0.10~0.43mg.leaf~(-1)、12.16~96.52g.plant~(-1)之间;对6种常绿灌木进行k类均值聚类分析,得到大叶栀子的综合滞尘能力最强,其次为桂花、法国冬青、小叶黄杨,月季的滞尘能力相对一般,海桐的综合滞尘能力最低。说明沟壑较大、株体绒毛较多、植株较大的灌木滞尘能力要优于叶片光滑、植株疏松、植株较小的灌木。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对杭州道路常见灌木滞尘能力进行测定,浙大路4种灌木滞尘顺序为: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无刺枸骨;教工路5种灌木滞尘的顺序为:无刺枸骨>金边黄杨>紫薇>红叶石楠>红花继木;丰潭路5种绿化灌木的滞尘顺序为:无刺枸骨>紫薇>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汽车西站4种绿化灌木滞尘能力顺序为:红花继木>紫薇>无刺枸骨>金边黄杨;天目山路5种灌木滞尘能力顺序为:紫薇>无刺枸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所选5种绿化灌木,秋季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顺序为:紫薇>无刺枸骨>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5条道路中,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均在汽车西站滞尘能力最强,紫薇、无刺枸骨在天目山路滞尘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市5种常绿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5种植物的滞尘量、计算空气污染耐受指数(APTI),结合生物学特征、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等对这5种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常绿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的是大叶黄杨,为1.41 mg/cm~2;其次是小叶黄杨,为1.19 mg/cm~2;再次是沙地柏,为0.66 mg/cm~2;小龙柏为0.53 mg/cm2;滞尘量最小的是凤尾兰,为0.46 mg/cm~2。5种植物APTI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凤尾兰、小叶黄杨、小龙柏、沙地柏、大叶黄杨。植物综合评价结果凤尾兰为非常好,沙地柏为好,小叶黄杨、大叶黄杨、小龙柏为一般。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吉林市6种绿篱植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的滞尘能力。结果表明,树种不同,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有差异,金山绣线菊和金焰绣线菊滞尘能力较强,同种植物的滞尘能力为夏季>春季;在达到饱和之前,随着时间的延长,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增加,雨后第10天滞尘量对总滞尘量的贡献最大,雨后14 d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道路绿化植物对交通污染的生理响应,以大叶黄杨为试验材料,选择天津市典型交通污染区为采样地点,探讨了交通流量对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抗坏血酸含量、相对含水量、叶片pH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与交通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抗坏血酸含量与单位叶面滞尘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片pH与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不显著相关(P0.01);相对含水量与单位叶面滞尘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长期的交通污染显著降低了大叶黄杨抗坏血酸含量,提高了相对含水量,而对叶片pH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北方城市不同植物滞尘效应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城市(吉林省长春市)不同街道的乔木(槐树和榆树)、灌木(杜鹃和黄杨)、草本(黑麦草和三叶草)3种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滞尘效应季节变化及蒙尘后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3种植物平均单位面积滞尘量依次为乔木灌木草本;夏季3种植物叶面滞尘量达到饱和约需12 d,秋季达到饱和约需9 d,3种植物秋季叶片平均滞尘量大于夏季叶片滞尘量;对叶面尘粒径分析表明,叶面尘中滞留的颗粒物大多数是TSP(悬浮颗粒物),同时对PM_(10)和PM_(2.5)均有一定量的吸收,降尘物中PM_(2.5)、PM_(10)、TSP相对含量均以乔木最高,灌木和草本较低,3种植物的PM_(2.5)和PM_(10)差异显著(P0.05),而TSP差异并不显著(P0.05);随着叶片蒙尘时间延长,相对含水量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比叶重和脯氨酸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且3种植物叶片秋季相对含水量、比叶重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夏季。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植物滞尘能力与车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7.
北方常见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地处山西省晋中盆地的山西农业大学校园为试验区,研究了主要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单位叶重)的滞尘能力和滞尘机理以及各树种的植株滞尘量。结果表明:植株间滞尘能力有较大差别。从叶片形态观察的结果可以看出:阔叶树中,叶面皱缩、多毛和具有分泌液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强;针叶树单位叶重滞尘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集生叶片数量不同和叶片的着生角度不同引起的。落叶乔木的植株滞尘量大于灌木。  相似文献   

8.
以哈尔滨常见的25种绿化树种为对象,通过测定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不同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及其与叶表面形态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乔木中桑、梓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较大,灌木中金山绣线菊、珍珠绣线菊、榆叶梅、金焰绣线菊、锦带花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排列不规则形成的脊状或浅波状起伏、小室或沟槽等结构及曲折的细胞轮廓线利于固定颗粒物;较深的纹饰、分布不均匀的蜡质层利于滞留颗粒物;叶表皮毛密度越大,滞尘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9.
张翼飞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4):137-140
选择镇江37种绿化树木对其单叶滞尘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珊瑚树尧桂花、八角金盘、枇杷单叶滞尘量较高,归为第1类;金叶女贞、红花檵木、悬铃木尧香樟和夹竹桃归为第2类;毛白杨尧银白杨、广玉兰尧紫荆、构树、构骨冬青、白蜡、臭椿、杨树、大叶女贞、樱花、凤尾兰小叶女贞、枫香、紫叶李、海桐、紫丁香、三角枫尧刺槐、桃树尧银杏、大叶黄杨、枫杨、红叶石楠、椤木石楠、鸡爪槭、国槐和小叶黄杨单叶滞尘量相对较低,归为第3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天津市冬季常绿植物的滞尘能力,以校园、公园、道路旁为样地,选择其中的10种常绿植物为样株,测定了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单株总滞尘量。结果显示:道路旁植物的滞尘量最高(5.757 1 g/m2)、其次是校园(4.502 7 g/m2),公园最低(3.979 0 g/m2);10种植物的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为2.358 5~7.458 1 g/m2,滞尘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叶黄杨白皮松小叶黄杨圆柏黑松油松凤尾兰沙地柏雪松龙柏;常绿绿篱及地被类植物单株总滞尘量依次是沙地柏(1.073 3 kg/株)、大叶黄杨(0.916 3 kg/株)、小叶黄杨(0.463 6 kg/株)、龙柏(0.428 8 kg/株);常绿松柏类乔木单株总滞尘量依次是圆柏(19.592 7 kg/株)、黑松(1.653 3 kg/株)、白皮松(0.7763 kg/株)、油松(0.461 3 kg/株)、雪松(0.407 1 kg/株)。其中,圆柏的单株总滞尘量是其他常绿乔木的12~48倍,是很好的降尘树种。沙地柏和大叶黄杨是滞尘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和绿篱。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新乡绿化树木的单叶滞尘量,选择20种绿化树木并对其单叶滞尘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毛白杨、银白杨、悬铃木、国槐、银杏、臭椿、大叶女贞、枇杷、紫叶李、紫丁香、红叶石楠、椤木石楠、白蜡、构树、紫荆、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凤尾兰、小叶女贞和海桐单叶滞尘量分别为6.555、5.813、11.874、0.142、0.520、3.336、3.487、42.660、0.639、0.524、0.318、0.377、3.774、5.994、6.634、0.738、0.157、1.694、1.268、0.855 mg.枇杷单叶滞尘量较高,归为第1类;毛白杨、银白杨、悬铃木、构树、紫荆归为第2类;国槐、银杏、臭椿、大叶女贞、紫叶李、紫丁香、红叶石楠、椤木石楠、白蜡、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凤尾兰、小叶女贞和海桐单叶滞尘量相对较低,归为第3类.  相似文献   

12.
5种榆属植物滞尘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黄榆的滞尘特性,选取黄榆和其他4种榆属植物进行初步比较。2014年7月份应用质量法对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测定,使用SAS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植物滞尘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黄榆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最强,大叶榆(Ulmus laevis)次之,垂榆(Ulmus pumila‘Pendula’)和榆(Ulmus pumila)稍弱,抗虫榆最弱;黄榆的树龄对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有显著影响,3年生以上的黄榆滞尘能力增速缓慢,随树龄的变化趋于稳定;5年生黄榆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随雨后时间变化较为明显,雨后7 d内滞尘量急速增加,10 d后趋于平缓,经过约25 mm降水的冲刷后,叶片重新开始滞尘。  相似文献   

13.
兰州城区不同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城区乔木(槐树和榆树)、灌木(杜鹃和黄杨)、草本(黑麦草和三叶草)3类植物为试材,研究其滞尘量的差异及蒙尘后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差异显著,3种植物平均单位面积滞尘量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不同绿化植物叶面滞尘量达到饱和时间夏季约为12d、秋季约9d,且3种植物秋季叶片平均滞尘量大于夏季叶片滞尘量;对叶面尘粒径分析表明,叶面尘中滞留的颗粒物中大多数是TSP(悬浮颗粒物),同时对PM10和PM2.5均有一定量的吸收,降尘物中PM2.5、PM10和TSP相对含量均以乔木最高、灌木和草本较低,其中PM2.5和PM10含量在乔木、灌木和草本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3种植物TSP含量的差异并不显著;随着叶片蒙尘时间的延长,相对含水量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比叶重和脯氨酸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3种植物叶片秋季相对含水量、比叶重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夏季。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植物滞尘能力与车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上海曲阳污水厂污泥堆肥土地利用过程中小叶黄杨、海桐、杜鹃、孔雀草、一串红等植物的根部对重金属的吸收及富集作用。结果表明:几种植物对Cu均表现出比Zn更强的富集能力,而对Cd、Pb的富集能力很弱,对Cu的富集尤以小叶黄杨须根的能力最强,最高可以达到种植土壤中Cu浓度的4倍左右;对小叶黄杨、海桐、杜鹃3种灌木而言,其须根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显著高于主根;就不同重金属的绝对吸收量而言,几种植物对Zn的吸收总量都是最高的。几种灌木类植物的须根中的Zn含量,总体呈现随土壤中Zn含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安徽农业科学》2019,(19):88-90
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及其缓冲带27种常见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同一绿化植物在不同街区和不同植物在同一街道的滞尘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差异明显。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是灌木类>乔木类,灌木类的小叶丁香(10.325 2~16.561 2 g/m~2),东北珍珠梅(4.224 4~4.638 9 g/m~2)滞尘效果最好,接骨木,榆叶梅,紫丁香、茶条槭次之,皂角滞尘效果最差。乔木类的桃叶卫矛滞尘效果最好,黄檗,稠李滞尘效果次之,加杨、白桦、水曲柳、山荆子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选取糖槭、色木槭等12种哈尔滨市常见树木,对其单位面积滞尘量、单叶滞尘量和叶片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树木间的滞尘量存在较大差异,选择不同滞尘量计量单位,树木滞尘量排序会相应发生变化;不同树木在自然界中蒙尘后,叶片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上升幅度因树木种类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叶片质膜透性增长率与丙二醛(MDA)含量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4个生理指标,得到抗性排序为毛樱桃榆叶梅水曲柳色木槭暴马丁香花楸丁香山荆子糖槭水蜡榆树核桃楸;毛樱桃、花楸、丁香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单叶滞尘量相对较大,抗性较强,可作为哈尔滨市抗尘的优良树木。  相似文献   

17.
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18种常见绿化植物为对象,研究绿化植物叶片表面特征对滞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尘源条件下,不同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迎春花的滞尘能力相对最强,平均累积滞尘量为4.572 g/m~2,色木槭滞尘能力相对最弱,平均累积滞尘量为0.515 g/m~2,两者平均累积滞尘量相差9倍;相同植物不同垂直部位的叶片滞尘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18种植物不同部位的叶片累积滞尘量均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利用显微镜观察叶片表面发现,叶片表面具被毛、叶面粗糙度大、气孔密度大且开度、大的植物产生的滞尘效果较好,叶表平滑无毛、气孔密度小的植物产生的滞尘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以4种园林落叶灌木(火棘、锦带花、红瑞木、棣棠)和4种常绿灌木(红叶石楠、栀子、珊瑚树、金边黄杨)为材料,通过测定光合生理指标,分析树种的日固碳释氧能力,并对其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进行聚类分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叶表面气孔微形态,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类灌木的日固碳量与叶面积、单株叶面积指数及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8种灌木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或“单峰型”,除棣棠与金边黄杨之外,其他6种灌木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2)平均单位叶面积与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日固碳释氧量均为:落叶树种>常绿树种。(3)8种灌木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聚类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日固碳量最高的锦带花和棣棠,第二类是日固碳量中等的金边黄杨、珊瑚树、红瑞木和火棘,第三类是日固碳量最低的栀子和红叶石楠。(4)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与叶面积或气孔大小呈正相关,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日固碳量与单株叶面积指数或气孔大小呈正相关,且与气孔长度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在城市绿化灌木的选择上,应充分参考其叶面积、单株叶面积指数及气孔微形态等指标,优先选择固碳释氧量较高的树种,以提升城市绿化...  相似文献   

19.
以昆明市主城区18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叶片滞尘量、叶片和叶面尘重金属含量,探究了植物叶片滞尘量与叶片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探讨了不同树种叶片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昆明主城区18种绿化树种叶面尘重金属含量与叶片重金属含量相关性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均达到0.6以上;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叶片滞尘量均呈三次多项式关系,叶片内Cu、Pb、Zn浓度与叶片滞尘量相关性较强,R2值分别达到0.811、0.755、0.731;不同绿化树种的叶片对大气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其中龙柏(Sabina chinensis)对Cd、As、Pb、Zn富集能力较强,对Ni、Cu富集能力最强的分别是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叶片对各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均较弱.  相似文献   

20.
为苏州城市绿地建设的植物选择及净化环境提供参考,于2017年9—12月对苏州市朴树、重阳木和黄山栾树等20种骨干树种,按上、中、下各部位均匀采集叶片,研究其滞尘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的滞尘能力差异明显,乔木树种的滞尘能力为朴树重阳木黄山栾树无患子鹅掌楸紫叶李杜英珊瑚树榉树榆树二乔玉兰樱花榔榆;灌木树种为八角金盘熊掌木洒金桃叶珊瑚海桐;藤本植物为爬山虎常春藤美国凌霄;不同树种的滞尘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空气质量越差植物的滞尘量越大;相同树种在不同生长环境的滞尘量也有明显差异,车流量较大地方植物的滞尘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