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研究镉胁迫对毛尖紫萼藓生理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了6个Cd2+浓度,在Cd2+胁迫条件下测定毛尖紫萼藓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活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毛尖紫萼藓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含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抑制效应。在Cd2+离子浓度(5 mg/L)较低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对照间无差异;而当Cd2+离子大于10 mg/L时,Cd2+离子对毛尖紫萼藓毒害较大。说明毛尖紫萼藓可以作为镉污染的环境指示物。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重金属镉(Cd)对柠条种子萌发的毒物刺激效应,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法,研究了不同Cd2+浓度(0,2,5,10,15,50mg/L)对柠条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g/L的Cd2+浓度下柠条种子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的长度达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3.8%,13.4%和11.2%,根和芽的P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9.2%、1.8%,CAT活性比对照增加6.3%、10.4%;Cd2+浓度为50mg/L时,柠条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46.9%,26.1%和27.8%;高浓度Cd2+(10,15和50mg/L)对柠条种子萌发及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低浓度Cd2+(2、5mg/L)表现为促进作用。镉对柠条种子萌发具有"低促高抑"的毒物刺激效应,5mg/L的Cd2+浓度为柠条种子萌发刺激效应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3.
铅镉联合暴露对大鼠肾脏的氧化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饮水对大鼠进行铅(Pb)300 mg/L、镉(Cd)50 mg/L单独和联合(Pb+Cd)300 mg/L+50 mg/L染毒8周,通过检测肾脏皮质组织抗氧化指标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来探讨铅镉对大鼠肾脏的毒性损伤及其机理.结果表明,Pb、Cd单独或联合染毒使肾脏皮质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以铅镉联合组降低幅度最大(P<0.01);3个染毒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组升高幅度最大而极显著高于单独染毒组(P<0.01).超微结构发现,铅镉染毒导致线粒体肿胀、膜损伤、嵴断裂或消失,联合组损伤程度重于单独染毒组.表明氧化损伤是Pb、Cd肾脏毒性的机制之一,其联合毒性表现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S)对镉(Cd)暴露鲫鱼镉代谢及抗氧化的影响。配制不同剂量含镉培养板,对枯草芽孢杆菌最大耐镉浓度测定;将300条鲫鱼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对照组(C0S0),B.S组(C0S1):10~8CFU/g B.S;低镉组(C1S0):0.5 mg/L Cd;B.S 1组(C1S1):10~8CFU/g B.S和0.5 mg/L Cd;高镉组(C2S1):1 mg/L Cd;B.S 2组(C2S1):10~8CFU/g B.S和1 mg/L,试验周期60 d,分别测定肾、肝、鳃、肌肉、肠组织Cd浓度,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GSH)。结果显示,B.S的耐镉浓度在200 mg/L~300 mg/L之间;组织中Cd浓度:鳃肾肠肝肌肉;同剂量Cd组与B.S组对比,肝脏、肾、肠和鳃组织中镉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组织镉浓度,C2S1与C2S1差异显著(P0.05);同剂量Cd组与B.S组对比,肝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GST显著降低(P0.05);C1S0与C1S1对比,肝脏GSH活性显著升高(P0.05),C1S1与C2S1对比,肝脏GSH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鲫鱼镉代谢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慢性饮水染镉对大鼠睾丸的损伤作用,试验将30只性成熟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分别饮用Cd(Cd Cl2)浓度为0,25,50,100,200 mg/L的饮水,染毒时间为56 d,定期记录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变化,染毒结束后宰杀大鼠,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当镉浓度达50 mg/L时差异显著(P0.05),200 mg/L镉组睾丸质量极显著下降(P0.0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睾丸,可见50 mg/L镉组睾丸曲细精管内出现精原细胞和各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并且随着镉的浓度升高,变性、坏死程度加重。透镜电镜下观察可见睾丸中生殖细胞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出现染色质浓缩,胞质中线粒体肿胀,嵴突消失。说明镉能够影响雄性大鼠的生长发育,造成睾丸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Pb、Cd联合暴露对蛋鸡肝、肾组织中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采用饮水对120只40周龄海兰褐蛋鸡进行铅(100 mg Pb/L)、镉(50 mg Cd/L)单独和联合(100 mg Pb/L+50 mg Cd/L)暴露8周。结果表明,铅、镉联合暴露对蛋鸡肝脏中铜、铁、锌、硒的影响呈协同效应,对锰的影响不明显;对肾脏中锰的影响呈协同效应,而对铜、铁、锌、硒呈一定的拮抗效应。铅镉在肝脏和肾脏中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铅镉暴露引起家禽肝、肾中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可能是铅、镉毒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探讨镉(Cd)对家禽巨噬细胞的毒性损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锌、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Cd染毒巨噬细胞的保护作用。试验建立Cd2+(20,50μmol/L)染毒HD-11细胞模型,研究不同时间段(6,12 h)Cd对HD-11细胞毒性损伤,并通过向细胞培养基中补充Zn2+(20μmol/L)、NAC(500μmol/L)的方式,探讨Zn2+和NAC对Cd染毒巨噬细胞细胞骨架、细胞凋亡、ROS产生、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金属元素结合原件(MTF-1)、金属硫蛋白(MT-1)基因转录水平,揭示Zn2+和NAC对Cd染毒巨噬细胞的调控机理。结果显示,Cd染毒造成HD-11细胞骨架蛋白降解、ROS产生、MMP水平下降、细胞凋亡增加以及IL-1β、IL-8、IL-10基因表达量降低。Zn2+、NAC添加能不同程度地降低Cd染毒巨噬细胞结构损伤,减少ROS产生和MMP去极化水平,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促进MTF-1和MT-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植物激素对2个紫花苜蓿品种再生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2,4-D、KT和NAA,对"盛世"和"甘农4号"2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下胚轴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材料;2,4-D浓度增加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出愈率影响不明显,但"盛世"紫花苜蓿的出愈率随着2,4-D浓度的增加呈显著升高趋势;2个品种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 mg/L 2,4-D+0.3 mg/L KT+30g/L蔗糖+7.5 g/L琼脂;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KT0.5 mg/L+NAA0.1 mg/L+蔗糖20 g/L;最佳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NAA0.5 mg/L。  相似文献   

9.
弯囊苔草对Cd胁迫的响应及其Cd富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Cd2+浓度(0、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下和不同时间内(1d、4d、7d、10d)Cd2+对弯囊苔草生长、生理指标及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株高、最长根长、新增根数、新分蘖数、鲜重和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干重比均随着Cd2+浓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2)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MDA含量、Pro含量和质膜透性均随着Cd2+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叶绿素含量在低浓度Cd2+胁迫时增加,高浓度和胁迫时间长时下降。(5)弯囊苔草体内Cd含量随Cd2+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根系对Cd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地上部分。根系对Cd的平均滞留率为93.21%,弯囊苔草对Cd的转移系数小于1,表明弯囊苔草根系对Cd有较强的滞留作用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讨Pb、Cd联合暴露对蛋鸡肝、肾组织中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采用饮水对120只40周龄海兰褐蛋鸡进行铅(100 mg Pb/L)、镉(50 mg Cd/L)单独和联合(100 mg Pb/L+50 mg Cd/L)暴露8周。结果:铅、镉联合暴露对蛋鸡肝脏中铜、铁、锌、硒的影响呈协同效应,对锰的影响不明显;对肾脏中锰的影响呈协同效应,而对铜、铁、锌、硒呈一定的拮抗效应。在肝脏和肾脏中,铅镉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试验表明,铅镉暴露引起家禽肝、肾中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可能是铅、镉毒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钙和钾对延胡索幼苗镉毒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外源钙(Ca2+)、钾(K+)对重金属镉(Cd) (0~25 mg/kg)胁迫下延胡索幼苗的缓解作用,为延胡索经济高效优质高产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大叶延胡索为材料,采用土培法,研究外源Ca2+、K+处理对不同浓度Cd胁迫下延胡索幼苗株高、生物量、生理特征、重金属含量及药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浓度Cd胁迫下外源Ca2+、K+处理的最适缓解浓度分别为100和200 mg/kg,在该浓度下Ca2+、K+能明显缓解Cd对延胡索幼苗的抑制作用。在低浓度Cd胁迫下,添加最适浓度的外源Ca2+处理后幼苗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比未添加外源Ca2+处理的对照组升高,而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添加最适浓度的外源K+处理后幼苗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高浓度Cd胁迫下,添加最适浓度的外源Ca2+处理后幼苗可溶性糖、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MDA含量显著降低。在各浓度Cd胁迫下,添加最适浓度的外源Ca2+、K+处理后幼苗根部细胞微核率降低,从而缓解了Cd对延胡索幼苗的毒害。因此,在Cd胁迫(尤其是25 mg/kg浓度Cd胁迫)下,外源Ca2+、K+通过提高延胡索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来缓解Cd对幼苗毒害和细胞染色体损伤。此外,外源Ca2+、K+影响Cd胁迫下延胡索幼苗地上及地下部分Cd的积累,其影响机制比较复杂。25 mg/kg Cd胁迫下添加Ca2+能够显著改善延胡索的药用品质,延胡索乙素比25 mg/kg Cd胁迫下增加了27.52%。在Cd污染的土壤上种植延胡索,可加入适量的外源Ca2+通过改变延胡索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等方式达到缓解Cd毒害,降低块茎中Cd含量,改善药用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波斯菊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滤纸床进行发芽实验,探究镉(Cd2+)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种子Cd2+胁迫缓解的最佳处理方式与最适浓度,对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胚芽长、鲜重、丙二醛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波斯菊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及胚芽长随着Cd2+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波斯菊种子能忍耐<0.6 mmol/L的Cd2+处理,但高浓度的Cd2+ (≥0.6 mmol/L)对波斯菊的发芽指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对单Cd2+处理下的波斯菊种子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MeJA的处理方式表明,MeJA浸种预处理方式的效果优于MeJA与Cd2+同时处理的方式。且1.0 μmol/L的外源MeJA浸种预处理的缓解效果最佳,与单Cd2+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波斯菊种子19.3%的发芽率,73.0%的活力指数,幼苗28.1%的鲜重,并降低了植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低浓度的MeJA主要通过提高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清除体内产生的活性氧(ROS),并降低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来增强种子逆境胁迫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铁水平对山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肝脏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产蛋期(17~30周龄)蛋鸭对饲粮铁的需要量。选用15周龄的山麻鸭432羽,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单笼饲养。试验蛋鸭饲喂不添加铁的基础饲粮(含铁52.2 mg/kg)2周后,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30、45、60、75 mg/kg的一水合硫酸亚铁(FeSO_4·H_2O),试验饲粮铁水平分别为52.2、67.2、82.2、97.2、112.2和127.2 mg/kg。试验期14周。结果表明:1)产蛋初期(17~18周龄),随着饲粮铁水平的提高,平均蛋重先升高后降低,其中饲粮铁水平为67.2、82.2和97.2 mg/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12.2 mg/kg组(P0.05)。产蛋高峰期(19~30周龄)和试验全期(17~30周龄),饲粮铁水平对蛋鸭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蛋黄色泽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饲粮铁水平为97.2 mg/kg组蛋黄色泽最高。3)肝脏铁含量随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其中饲粮铁水平为127.2 mg/kg组的铁含量显著高于52.2 mg/kg组(P0.05)。4)随着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饲粮铁水平为67.2 mg/kg组CAT活性显著高于97.2、112.2和127.2 mg/kg组(P0.05)。饲粮铁水平对肝脏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5)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随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而上升;饲粮铁水平为97.2、112.2和127.2 mg/kg组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52.2 mg/kg组(P0.05),饲粮铁水平为112.2和127.2 mg/kg组的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52.2 mg/kg组(P0.05)。6)以平均蛋重为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模型的回归方程可获得产蛋初期山麻鸭饲粮适宜铁水平为73.9 mg/kg。综合考虑,建议产蛋初期山麻鸭饲粮铁水平为73.9 mg/kg,产蛋高峰期为52.2 mg/kg。  相似文献   

14.
镉胁迫对野老鹳草和长刺酸模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长刺酸模和野老鹳草种子,研究两种野生牧草萌发阶段对镉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镉浓度低于10 mg/L时,两种野生牧草种子萌发基本不受影响;随镉处理浓度增高,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镉胁迫对根长的影响大于芽长.当镉浓度达到80 mg/L时,两种草仍有20%的发芽率,表明两种草对镉有一定的耐性,可以尝...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枸杞属两种植物幼苗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枸杞属2种植物(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胁迫,对其不同器官中Na+、K+、Ca2+、Mg2+、Si4+、Cl-6种离子的吸收与分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各器官中的Na+和Cl-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其含量也逐渐增加,尤以叶片中积累最多;K+、Ca2+、Mg2+、Si4+在盐处理组各器官中的相对含量比对照降低或无差异。同时,各器官中的K+/Na+、Ca2+/Na+、Mg2+/Na+及Si4+/Na+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盐处理组中,黑果枸杞各器官中K+/Na+、Ca2+/Na+、Mg2+/Na+和Si4+/Na+离子比值均显著高于同浓度胁迫下的宁夏枸杞,且高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各离子比值相对于对照下降的幅度远小于宁夏枸杞,说明黑果枸杞比宁夏枸杞有较强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外源NO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NO对镉(Cd)胁迫下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100 mg/L的Cd处理降低了玉米幼苗脯氨酸(Pro)和叶绿素含量,减缓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增加、质膜透性增大;与100 mg/L Cd处理比较,添加100 μmol/L硝普钠(SNP)处理显著增加了Cd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物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了幼苗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促进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降低了MDA含量、细胞质膜的透性以及O2产生的速率。因此,外源NO对Cd胁迫下玉米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增强玉米幼苗对Cd毒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Acetylcholinesterase (EC 3.1.1.7) activity was demonstrated in whole worm homogenates of adult Ascaridia galli with acetylthiocholine as substrate. The pH optimum was not measurable because of an autohydrolysis of the substrate. The Michaelis constant (Km) was 4 mM with saturation by excess substrate. Optimum enzyme activity was noted at a protein concentration of 200 mg/ml assay medium and at a temperature of 37 degrees C. Arrhenius plot of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enzyme activity showed an energy of activation (delta Ea) of 28.962 K joule/mole above, and 25.448 K joule/mole below,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37 degrees C). Complete inhibition by eserine (physostigmine), a specific and classical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 established the identity of the enzyme. A marginally higher enzyme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females than in males as well as in homogenates from worms of mixed sexes. The enzyme was markedly activated by divalent metal cations such as Fe2+, Mg2+, Cd2+, Cu2+, Zn2+ and Ca2+, while Co2+ and Mn2+ inhibited the activity. Piperazine adipate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3) M caused 45.5% and albendazole, a benzimidazole anthelmintic, 37.5% inhibition in the enzyme activity, while levamisole and mebendazole proved to be practically ineffective, causing an inhibition of 12 and 9%,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以泥鳅精子为受试材料,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研究硫酸铜(0.1、1、10 mg/L)对泥鳅的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h试验组,0.1 mg/L的硫酸铜明显降低泥鳅精子运动速度,1 mg/L的硫酸铜对运动时间和速度产生显著抑制作用,10 mg/L的硫酸铜时运动百分数、运动时间和速度都产生明显影响(P<0.0...  相似文献   

19.
镉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的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植物材料, 对其进行0(CK),5,10,20 mg/L的Cd2+处理6 d,结果表明,Cd2+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地下部的生物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Cd在地上部、地下部的含量显著升高,地上部Cd的分布比例显著升高,地下部Cd的分布比例显著降低,多年生黑麦草对Cd具有超量吸收和转运的能力。在处理的0,0.25,1,3,6 d,测定5 mg/L Cd2+处理的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 Cd2+处理未导致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处理1 d内,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Pn的下降是由气孔因素导致的。Pn在处理3和6 d分别较未处理显著下降了24.4%和23.4%,非气孔因素对Pn的降低起到了主要作用。蒸腾速率(Tr)在处理1 d较未处理显著上升了74.1%,这有助于Cd向地上部转运。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在处理的0.25,1,3 d时分别较未处理显著上升了14.4%,21.0%和14.4%。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处理0.25,1,3 d分别较未处理显著上升了3.1%,3.2%和3.1%。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在处理6 d较未处理显著下降了25.3%,25.3%和21.1%,叶片PSⅡ的光化学反应能力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在处理0.25,1 d分别较未处理显著下降了15.6%,41.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qN值显著升高,起到了光保护的作用。非调节性能量耗散在处理0.25,1 d分别较未处理显著上升了30.8%,37.8%,处理3和6 d下降至与未处理无显著差异。调节性能量耗散在处理1 d比未处理显著下降了36.9%,在6 d时显著上升了17.0%,减轻了光合机构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