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肠杆菌油佐剂灭活苗免疫雏鸡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2血甭型制成的油佐剂灭活苗对15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以测定其抗体消长规律;对免疫后不同抗体滴度的雏鸡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1周后可监出抗体,2-3周抗体达到高峰,抗体可持续10周左右,抵抗同型大肠杆菌攻毒的最低抗体滴度为1:16-1:32,免疫保护期可达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油佐剂灭活苗免疫雏鸡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2血清型制成的油佐剂灭活苗对15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以测定其抗体消长规律;对免疫后不同抗体滴度的雏鸡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1周后可监出抗体,2~3周抗体达到高峰,抗体可持续10周左右.抵抗同型大肠杆菌攻霉的最低抗体滴度为1:16~1:3.免疫保护期可达2个目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赭曲霉素A(OA)-BSA合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通过克隆和ELISA法筛选,建立三株泌抗OA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3C12,1D12和2G7)。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28^×(3C12)和64^×(1D12和2G7)腹水抗体效价为10^-7(3C12,1D12)和10^-6(2G7)。三株单抗(McAb)均属IgG类,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用某鸡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的铝胶佐剂灭活苗,免疫种鸡后对后裔雏鸡进行大肠杆菌母源抗体检测,并对不同抗体滴度的雏鸡进行功毒诎验。结果表明,后裔雏鸡的母源抗体早期处于较高水平,平均为6.35log2,雏鸡至23日龄时血清仍保持较好的抗体水平,平均值为4.57log2,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免疫保护,随着日龄的增长保护性逐渐降低,至30日龄时几乎无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1日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接种新城疫(ND)疫苗及其强毒攻击后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和HI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IAV感染雏鸡ND疫苗免疫后,其外周血液IgG、IgM、IgA含量和HI抗体滴度,于接种ND疫苗后7 ̄28d较未感染CIAV的免疫对照雏鸡明显减少,表明CIAV感染雏鸡对ND疫苗免疫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ND强毒攻击后  相似文献   

6.
对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新城疫(ND)免疫及其强毒攻击后,其免疫器官kk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感染雏鸡IgG抗体生成细胞于免疫后7~28d,在法氏囊和胸腺髓质及脾脏红髓和白髓区明显低于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雏鸡;IgM生成细胞分别于免疫后7~28d、7d或14d明显降低;而IgA生成细胞于免疫后28d,仅在法氏囊髓质区明显减少,表明CIA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对ND免疫的体液免疫应答降低。ND强毒攻击后,CIAV感染ND免疫雏鸡法氏囊、脾脏、胸腺的三种抗体生成细胞均程度不同地低于对照雏鸡,其中IgG生成细胞减少最为明显。CIA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减少与免疫保护率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微量血清中的(SN)试验跟踪抽检出了同群两种不同免疫程序的12组次共142只鸡的传染性囊病(IBD)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该群日龄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高达8.3log2并且较整齐,雏鸡母源体半衰期约为4.3-5.0天;用SN免疫监测不同的等距离及其实际效果,说明在中和抗体滴度降至6.0-6.5log2(15-18日龄)时首免效果最好。该方法准确且繁感性高,可用于鸡群免疫监测,指导  相似文献   

8.
鸡贫血病雏鸡ND免疫后局部免疫组织抗体生成细胞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感染鸡贫血病毒(CAV)雏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及其强毒攻击后局部免疫组织——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的IgA、IgG和IgM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CAV感染雏鸡ND免疫后7、14、28d及新城疫强毒(vNDV)攻击后,上述免疫组织的三种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地低于未感染CAV的ND免疫对照雏鸡。其中盲肠扁桃体弥散区的IgA减少最为明显。表明CAV感染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免疫组织对新城疫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降低。新城疫强毒攻击后CAV感染ND免疫雏鸡的免疫保护率也明显低于未感染CAV的免疫对照雏鸡。  相似文献   

9.
1日龄SPF来航鸡经口双重感染鸡贫血病病毒(CAV)Cux-1株及鸡呼肠病毒(REOV)S1133或Uchida株。于接种后第14天,检查血细胞压积(PCV)、称体重、观察骨髓、胸腺及法氏囊病变。结果,双重感染CAV及S1133株REOV的雏鸡与感染其中之一病毒的雏鸡相比,其体重增重少,病变重,而且比仅感染CAV的雏鸡在平均PCV上也明显低。双重感染CAV及Uchida株REOV的雏鸡,不加重发病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后,70 年代末新发现的又一禽的免疫抑制病,该病除引起雏鸡一定数量死亡之外,临床经过雏鸡生长发育迟缓,体重降低,并对其它病原(如 M D V、 I B D V、腺病毒等)的易感性增加,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某些禽病疫苗免疫失败,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项研究对1 日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C I A V)雏鸡接种新城疫( N D)疫苗和新城疫强毒(v N D V)攻击后免疫器官组织的 Ig G、 Ig M、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免疫保护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 1 日龄感染 C I A V 雏鸡 N D 疫苗免疫后,其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外周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和细胞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 Ig G、 Ig M 、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低于未感染 C I A V 的免疫对照雏鸡。其中,感染雏鸡 Ig G 抗体生成细胞于免疫后7~28 d,在法氏囊和胸腺髓质及脾脏红髓和白髓区明显低于未感染 C I A V 的免疫对照雏鸡, Ig M 生成细胞分别于免疫后7~28 d、7 d 或14 d 明显降低;而 Ig A生成细胞于免疫后28 d,仅在法氏囊髓质 区明显减少,表明 C I A V 感染雏鸡免疫器官对 N D 免  相似文献   

11.
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HBD、HS和HD78 毒株分别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病毒滴度均高达1.0 ×108PFU/ml 以上,以适当比例混合制成鸡传染性法氏囊三价细胞苗。以1.0 ×107PFU/ 只的剂量,经滴鼻、口服途径,分别免疫5 日龄、10 日龄SPF雏鸡,观察一周,无IBD临床症状,迫检可见,法氏囊组织无异常变化。以5.0×105PEU/ 只的剂量,滴鼻、口服免疫10 ~15 日龄雏鸡,7 天后检出琼扩抗体,15 天后血清抗体阳转率达80% 以上,15 天后攻强毒,保护率为100% 。不同疫苗的免疫保护效率比较试验证明,三价细胞苗免疫后的血清抗体阳转率、对强毒的保护率都明显优于双价苗、2512( 国产) 、B2( 美国)、D78(荷兰)、CT(国产)等IBD疫苗,现地应用已逾3000 万羽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抗原含量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接种鸡的抗体检测薛树山顾全玲胡钧贾宏珍(辽宁省畜牧兽医科研所,辽阳市111000)(大连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大连111000用不同抗原含量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A、B、C)免疫30日龄雏鸡(HI≤20),在免疫后不同日...  相似文献   

13.
鸡白肌病又称硒缺乏症。主要以雏鸡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肌肉色淡,甚至苍白为其主要特征。笔者于2001年3月在江津市××镇诊治过一例雏鸡群发生白肌病的病例。现简要介绍如下:发病情况2001年3月16日,江津市××镇街道陈××,自繁饲养的300余只本地土种60日龄雏鸡相继发病,至3月21日发病的雏鸡已达260余只,并先后死亡140多只。其间虽经多人诊治,但均未确定其病因,且发病和死亡势头一直未减弱,畜主即到市请诊求治。临诊症候发病雏鸡全身无力,贫血、冠变白、眼流浆液性、粘液性分…  相似文献   

14.
1日龄健康AA雏鸡感染CIAV后8天进行ND疫苗免疫,免疫后29天用vNDV攻击,于免疫后7、14、28和攻毒后10天取材检测.给果,感染CIAV雏鸡经ND免疫后7天,胸腺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比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鸡明显降低(P<0.01);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于7和28天显著降低(P<0.05,P<0.01).感染免疫鸡免疫后14天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IFN)诱生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感染CIAV鸡对ND疫苗免疫的分子免疫调节作用明显减弱,HI抗体效价于免疫后7~28日明显降低(P<0.05)。ND强毒攻击后,CIAV感染ND免疫雏鸡的免疫保护率为60%%,明显低于免疫对照鸡(100%).  相似文献   

15.
用多价苗免疫大肠杆菌病效果好刘建凤,杨建春(扬州里下河地区农科所225002)用大肠杆菌多价苗(含O1、O2、O78菌株)对14日龄AA肉仔鸡2930只,以每只0.3毫升进行注射免疫,另有2930只肉仔鸡不注射菌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16.
用鸡空肠弯曲菌(Campytobacecriejun:)对1日龄SPF(Spciic-pathogenfrce)雏鸡进行感染实验。随机将60只1日龄SPF雏鸡分为4组,那和对照组,每组15只。分别用含菌7.5X108CFU/ml、7.5x104CFU/ml,7.5×102CFU/ml布氏肉汤菌液经口时t、J、I组接种。接种后分别于2、4、6,8、10日踏踏机取3只/组、经剖构观察病理变化;从心血、肝、胆汁、脾、肠内容物分离病原菌,测量肠道内物空肠弯曲菌菌数。得出以下结论;经口接种3.75x102CFU空场弯曲菌即可造成1日龄SPF雏鸡感染发病;感染鸡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表面有点状,条索状或片状出血,同时伴有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坏死灶,盲肠膨大充满气泡,十二指肠、空肠、直肠粘膜有散在的小出血点,首选检苗材料为胆汁、其次是脾、肝等器宫。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 infectious anem ia, C I 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 Chicken infectious aneim ia virus, C I A V)引起的一种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自1979 年首次在日本发现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该病发生和流行的报道;我国1992 年也分离到该病原。 C I A V 感染雏鸡后主要侵害骨髓造血组织和胸腺、法氏囊、脾脏等淋巴组织,引起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障碍,致使雏鸡容易发生条件性感染如化脓性皮炎、大肠杆菌病、肺曲霉菌病等,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已引起国际养禽业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禽病研究的前沿课题。 C I A V 感染对禽病疫苗免疫的影响也有少量报道,有研究发现,实验感染 C I A V 可影响雏鸡对马立克氏病( M D)、禽痘( F P)及传染性喉气管炎( I L T)疫苗接种的免疫保护效应。至于 C I A V 感染对 N D疫苗免疫的影响,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N D仍然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对其防制主要靠疫苗免疫,故进一步研究 C I A V 感染对 N D 疫苗免疫的影响及其机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据此,本试验对1日龄感染 C  相似文献   

18.
几种化学消毒剂对鸡大肠杆菌的杀灭试验从四个鸡场病鸡分离筛选,对雏鸡有较强致病性的O2、O15、O11、O17四株大肠杆菌,分别接种于1%葡萄糖酵母胰胨肉汤中,37℃培养18h后将四株菌培养液等量混合,用灭菌生理盐水以麦氏比浊法标定为12亿/ml。将消...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用某鸡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铝胶佐剂灭活苗,免疫接种15日龄雏鸡,对免疫后其抗体消长规律进行测定,并对不同抗体滴度的雏鸡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一免后1周可产生抗体,3周抗体达到高峰,抗体可持续10周左右。二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显著高于一次免疫,且抗体高峰持续时间更长,抵抗同型大肠杆菌攻毒的最低抗体滴度为1:16~1:32,免疫保护期可达4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20.
对感染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新城疫(ND)免疫及其强毒攻击后,其免疫器官--法氏囊、脾脏和胸腺和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感染雏鸡IgG抗体生成细胞于免疫后7~28d、在法氏囊和胸腺髓质及脾脏红髓和白髓区明显低于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雏鸡;IgM生成细胞分别于免疫后7~28d、7d或14d明显降低;而LgA生成细胞于免疫后28d,公在法氏囊髓质区明显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