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周晓辉 《古今农业》2007,(4):118-120
我国实施的“科教兴村”计划对目前“新农村”建设影响很大,“科教兴村”计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驱。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系向安强教授等著《中国农村社会的世纪选择》(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正是对从“科教兴村”到“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探索的理论研究成果。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模式可借鉴,也没有完整的理论计划可循。“科教兴村”概念,是早年陶行知先生在1923年提出的,“科教兴村”计划的实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国农村社会的世纪选择》一书中得到详细的论述,它把点滴的、比较散乱的理论计…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互动看"科教兴村"与农民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社会互动的原理出发,通过对科教兴村与农民教育二者良性运行机制的分析,着重强调了农民教育在科教兴村中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并提出发展农民教育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开展“科教兴村计划”试点要与“绿色证书工程”结合中国农学会秘书长孙翔“科教兴村计划”旨在建立一种新的良性社会机制,从村级切入,因地制宜,选准突破口,在党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强化科技、教育的投入,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建立起村级经济发展的主导...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业、农民、农村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的省情,对科教兴村计划实施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施科教兴村的着眼点、突破口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古今农业》2007,(4):120-120
(本刊讯)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向安强教授等人合著的姊妹篇《中国农村社会的世纪选择——从科教兴村到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社会大系统》两书,近期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中国农村社会的世纪选择》一书为广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粤北贫困区“科教兴村”工程研究》、广东省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广东贫困地区“科教兴村”工程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总汇。该课题虽以广东立题,但研究实际上涉及全国,并结合国外有关经验。书中认为,从“科教兴村”计划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世纪选择。该…  相似文献   

6.
科教兴村计划是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农村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创造,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推进,全国的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许多地区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展示科教兴...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经济发达,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区域性不平衡,其东西两翼和粤北有16个贫困县,严重影响广东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计划;因此,在广东贫困地区实施“科教兴村”工程十分必要。本文强调了在广东贫困地区实施“科教兴村”工程的必要性;分析了其实施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时期科教兴村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重点。科教兴村战略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实施科教兴村战略就是要从提高劳动素质和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建立一系列配套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村,是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是经济、社会活跃的细胞.搞好农村建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农学会倡导的“科教兴村计划”的意义,实施的总体设计和步骤.  相似文献   

10.
科教兴村计划的实施与思考史亚军,李华(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科教兴村计划是中国农学会于1995年11月底正式倡导和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科普推广活动,是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和深化农科教结合的重要举措.科教兴村计划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普...  相似文献   

11.
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科教兴国、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障,更是中国数字信息服务系统赖以生存的根本。通过大量数据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数字资源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化部、财政部在全国提出的"三馆"免费开放的背景,对公共图书馆与农民工的"补偿教育"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一方面,服务于农民工既是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历史使命,又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农民工的"补偿教育"也离不开公共图书馆。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的"补偿教育"更好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教育导向、激励、调节、凝聚、引导五大功能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非制度性因素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经济和政权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是经 济发展的前提,虽然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始终羁绊着中国前行的脚步,但基于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 以来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中国农民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 极大的转变。因此,它将先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探究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特点、及转变的 原因,得出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随思维的发展而发展的结论;然后将对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民社会 意识形态的特点进行概括性分析;最后将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在教育观念、政治思想、法律思 想,经济意识四方面的演变过程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民工最低工资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相当低,几乎享受不到任何社会保障.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实行农民工的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并将他们对就业服务、义务教育、住房等的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工与社会各阶层融洽相处,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刘占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79-7679,7725
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合于农民参加高等学历教育的有效学习形式,通过考试制度创新、完善助学体系、加强组织和引导等措施大力开展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进而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对今后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的高度协调是生态恢复的保证,探索侵蚀环境生态恢复过程中自然和社会生态的协同耦合关系,为流域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侵蚀环境小流域——纸房沟流域为例,通过收集资料、测试分析,选择不同社会人文环境因子和自然环境因子,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生态恢复过程中自然与社会生态的协同效应。【结果】在生态恢复过程中,表征流域生态状况的因子植被覆盖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粮食单产潜势实现率与表征社会经济人文的因子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基本农田、义务教育普及率、水土流失治理度和工副业贡献率之间关系密切,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效应,生态状况的改善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社会经济的发展亦能推动生态环境的恢复。同时,体现流域系统稳定性的生态综合功能的系统抗逆力与其社会经济人文状况也有密切关系,系统抗逆力增强,流域稳定性提高可促进社会经济人文状况的好转。同样,流域社会经济人文状况的好转亦可推动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即系统抗逆力的增大,使流域系统稳定性增强,表现为较好的协调效应。此外,国家政策策略对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结论】侵蚀环境小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自然与社会生态具有较强的协同互作效应关系,自然生态恢复促进社会生态发展,同样社会生态发展促使自然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8.
实施科教文主导战略服务北京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的战略部署。笔者以“实施科教文主导战略”为突破口,提出了科学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总结出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讨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处理好的关系,以及现阶段推进京郊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总结了北京农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为进一步服务京郊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情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中农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加强民族自豪感、基本国策、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热爱家乡和科学发展观等国情知识的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为国家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