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掌握山东省淄博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2019年用估计流行率方法,从全市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中抽取养殖场户,按比例分配到各区县;在养殖场户内,随机采集血清样品,采用竞争ELISA方法进行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并进行不同类型场点和不同地区的统计对比。结果显示:共检测111个养殖场点,检出免疫合格场点106个,群体免疫合格率为95.50%;共检测3 345份血清样品,检出免疫合格样品3 026份,个体免疫合格率为90.46%。散养户个体免疫合格率(94.71%)和群体免疫合格率(96.92%)略高于规模场(86.36%、93.48%),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从不同地区看,经济技术开发区个体免疫合格率最低(74.26%),而其他地区均在82.00%以上;周村区群体合格率最低(87.50%),而其他地区均在90.00%以上。结果表明:淄博市小反刍兽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疫情发生风险较低,但免疫效果较差养殖场户仍要加强小反刍兽疫免疫,规模场要加强引入羊群的检疫隔离,防止因病原引入而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省羊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的免疫及病原感染情况,2017—2020年,在全省累计采集2 148个场点的85 145份血清学样品,487个场点的24 777份病原学样品,分别进行PPR免疫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7—2020年贵州省PPR平均个体免疫合格率为85.28%,群体合格率为90.18%,个体和群体免疫合格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场点、不同区域的个体免疫合格率略有差别,但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要求的70%以上的标准;仅2017年在安顺市一商品代养殖场检出病原阳性样品,其他年份和区域均未检出。结果表明,贵州省PPR免疫及防疫效果较好,疫病发生风险较低,为退出PPR强制免疫,实现消灭计划目标奠定了基础。但应继续加强PPR强制免疫、监测,加大羊群调运监管力度,全面提升PPR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防范风险,扎实做好河南省小反刍兽疫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小反刍兽疫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落实国家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按照《河南省2019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对全省种羊场和部分商品羊场开展了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分别用竞争ELISA、荧光RT-PCR试验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与病毒核酸。结果显示:河南省小反刍兽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0.58%,其中种畜场(82.48%)高于商品场(79.74%);3种不同企业生产疫苗的免疫合格率均在73%以上,不同地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55.47%~100%之间,免疫2次及以上的免疫抗体合格率(86.36%)高于只免疫1次的(76.50%);未检出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阳性样品。结果表明,河南省小反刍兽疫整体防控效果较好,未发现病毒感染,免疫抗体水平均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70%)以上,说明近期省内发生小反刍兽疫的风险较低,但部分地区免疫效果较差,存在一定的发生风险。因此,河南省仍需继续做好小反刍兽疫的强制免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科学评估免疫效果和疫情风险,同时加强羊只的引种检疫和流通监管,提高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的防控意识,从而最终达到消灭小反刍兽疫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山西省小反刍兽疫免疫状况及其流行情况,推动实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7—2019年在全省11个地市,采用配额抽样方法,采集种羊场、商品代羊场、羊散养户共4 038份血清学样品和8 397份病原学样品,通过竞争ELISA、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进行免疫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17—2019年全省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分别为83.51%、81.62%、84.15%,场群合格率分别为84.91%、81.20%、76.25%,呈下降趋势;病原学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08%、0.15%,群体阳性率分别为0、1.63%、1.25%,呈上升趋势。商品代羊场个体合格率为82.25%,低于种羊场(100%)和羊散养户(84.55%),且有病原阳性检出(0.09%)。10个地市的场群合格率均在70%以上,但有2个地市刚达标准线,1个地市仅为60.00%,3个地市检出病原学阳性。结果表明,山西省小反刍兽疫整体防控效果较好,但有下滑趋势,且商品代羊场存在一定的病毒感染,部分地区免疫效果不佳,因而存在疫情发生风险。在目前暂不具备退出强制免疫的条件下,仍需加强免疫、监测和调运监管,力争尽快实现消灭小反刍兽疫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做好河南省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全面掌握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及病毒感染状况,按照2020年河南省动物疫病专项监测方案要求,在全省开展了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在群内采用随机采样原则,对全省所有种羊场以及较大规模羊场(存栏量≥3 000只)进行调查,共监测60个养殖场,采集血清学样品1 817份,病原学样品1 718份,使用竞争ELISA、荧光RT-PCR分别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及病毒核酸。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3.80%,其中商品场免疫抗体水平优于种羊场;不同企业生产的小反刍兽活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的农业农村部最低标准;不同区域羊场免疫抗体水平有所差异,免疫2次及以上的羊场免疫抗体水平优于只免疫1次的;所有样品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河南省近期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的风险较低,防控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同安区羊群养殖、调运和检疫监管等情况的摸底调查,采集15个养殖场(户)合计90份鼻腔棉拭子和74份血清样品,分别采用荧光RT-PCR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反刍兽疫病原和抗体,评估该地区在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前传入羊群的风险.检测结果显示,同安区在未全面开展强制免疫前,小反刍兽疫抗体个体阳性率为25.7%,场(户)阳性率为33.3%,病原阳性率为0.初步判定,该地区在没有进行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的情况下,疫情发生的风险较大.提出应立即开展小反刍兽疫免疫、强化检疫监管、提高养殖户和屠宰场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2015年开始,河池市对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和病原进行监测,样品主要来自全市11个县(区)定点监测与日常监测,每年春秋两防检查采集,以期了解河池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和流行情况,科学评估免疫效果和小反刍兽疫发生的风险。监测结果显示:2017-2020年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4.1%、90.4%、93.8%、95.5%,4年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以上的要求;病原分别监测1095、1139、886、650份,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当前张掖市小反刍兽疫的实际免疫效果和防疫情况,笔者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对采集的1039份羊只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9%,表明张掖市的小反刍兽疫免疫合格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大于70%的标准,从而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9.
为实时了解南浔镇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实际免疫效果,落实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对南浔镇辖区内的10户存栏500只以上的湖羊场采集573份血液样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经检测,10户中有2户样本的免疫抗体合格率没有达到农业部要求70%的标准。573份样品中有493份样品呈现阳性,阳性合格率86.04%。说明南浔镇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良好,能较好地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反刍兽疫抗体竞争ELISA试验对山东省日照市8家羊场的120份血清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了解日照市规模化羊场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合格117份,合格率97.5%。小反刍兽疫的抗体水平检测合格率均在80%以上,能为羊群提供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