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扩增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6免疫原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建TSOL16基因的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用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将所表达的蛋白免疫小鼠,经ELISA检测血清抗体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所克隆的TSOL16基因片段长度为559bp,含有1个402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34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6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为40Ku,并能被猪带绦虫六钩蚴阳性血清所识别;免疫小鼠在1周后即检测到血清抗体,第30d即达到较高水平,说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设计构建分泌表达E2-GM-CSF融合蛋白的HEK293T重组细胞, 并评估表达的E2-GM-CSF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 为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的防控提供新的候选亚单位疫苗。【方法】 利用PCR方法扩增E2-GM-CSF基因并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 将得到的重组慢病毒质粒pCDH-E2-GM-CSF包装成E2-GM-CSF慢病毒颗粒, 转导HEK293T细胞, 经嘌呤霉素加压筛选获得分泌表达E2-GM-CSF融合蛋白的HEK293T重组细胞, 纯化表达的E2-GM-CSF融合蛋白经小鼠免疫试验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 pCDH-E2-GM-CSF质粒经酶切鉴定, 得到大小分别为8 172 bp的载体片段和1 521 bp的E2-GM-CSF基因片段, 表明E2-GM-CSF基因成功克隆入pCDH载体; 细胞基因组DNA PCR扩增结果为一条大小为1 686 bp的条带, 表明E2-GM-CSF基因成功整合至HEK293T细胞基因组; Western blotting分析获得约70 ku的条带, 证明E2-GM-CSF融合蛋白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分泌表达; SDS-PAGE验证显示, 纯化后的E2-GM-CSF融合蛋白为单一条带, 纯度较高, 大小约70 ku; 小鼠免疫血清ELISA检测结果表明, 表达的E2-GM-CSF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免疫后第14天在小鼠血清中检测到效价为1∶300的E2特异性抗体, 免疫后第21天E2特异性抗体效价达1∶900, 免疫后第28天小鼠血清中的E2特异性抗体效价最高达到1∶8 100, 远高于E2蛋白的1∶1 800。【结论】 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的表达E2-GM-CSF融合蛋白的HEK293T重组细胞可正确分泌表达具有免疫原性的E2-GM-CSF融合蛋白, 为CSFV的防控提供了新的候选亚单位疫苗, 同时其构建、开发与评估过程也可为其他亚单位疫苗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快速表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截去猪带绦虫六钩蚴45W-4B基因的N端信号肽和C端17个疏水氨基酸序列形成45W-4BX。设计特异性表达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经BamHⅠ和EcoRⅠ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转化BId感受态细胞。用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测序证明阅读框是否正确。用IPTG诱导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分析其活性。包涵体经纯化、透析复性后作为包被抗原检测囊虫猪和囊虫病人血清中的4B抗体。结果表明.截断的4BX(351b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40000的融合蛋白,并能被囊虫病人血清所识别。ELISA检测表明,囊虫病人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的4B抗体,所以45W-4BX的表达产物有可能作为候选抗原用于囊虫病的诊断和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4.
携带猪囊虫表位的嵌合蛋白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法将猪囊虫抗原表位n1、n2插入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Bc)序列的第78~79位之间,将猪囊虫抗原表位n3接在149位之后,再将该序列克隆入pET28a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c-3n,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融合蛋白。命名为PCCE。将PCCE纯化后免疫小鼠,以ELISA检测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Dot ELISA验证所选表位的保护性。另用绦虫卵攻击免疫小鼠,以观察疫苗的保护作用。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显示,融合蛋白表达正确,电镜证实有蛋白颗粒形成。对免疫小鼠应用ELISA检测到高滴度抗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免疫鼠体内诱导出了3种特异性抗体;Dot ELISA结果表明,所逸表位对宿主可能具有保护性。绦虫卵攻击免疫小鼠试验表明,疫苗PCCE的相对保护率为89%。结论:成功地表达和纯化了以HBc为载体的携带3个猪囊虫表位的融合蛋白(PCCE),以PCCE作为疫苗免疫小鼠,能诱导较强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免疫小鼠对绦虫卵攻击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63-1467
研究猪肺炎支原体168(Mycoplasma hyopneumoniae 168,Mhp168)弱毒株融合蛋白P65-DnaKc免疫原性。根据GenBank中Mhp168弱毒株p65和dnaKc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α-P65,pET-28α-DnaKc以及pET-28α-P65-DnaKc,经原核表达并纯化获得的蛋白与佐剂以体积比1∶1乳化后免疫小鼠,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测定小鼠血清的抗体效价。选取抗体效价较高的小鼠进行攻毒试验,记录分析试验结果。经间接ELISA试验证明单蛋白P65、DnaKc以及融合蛋白P65-DnaKc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血清效价分别为:1∶12 800、1∶51 200和1∶204 800,融合蛋白的血清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单蛋白;攻毒试验证明,P65-DnaKc重组蛋白疫苗的保护率可达90%。融合蛋白P65-DnaKc具有良好的优于P65和DnaKc单蛋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牛源犬新孢子虫NcGRA9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本试验PCR扩增牛源犬新孢子虫NcGRA9基因,构建克隆质粒pMD18-T-NcGRA9和原核表达质粒pGEX-4T-NcGRA9,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应用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接种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gG、IgG1、IgG2a抗体水平以及IFN-γ、IL-4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经PCR扩增获得522 bp的NcGRA9片段,表达蛋白纯化后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kDa,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重组蛋白接种BALB/c小鼠后,免疫组小鼠IgG、IgG1、IgG2a抗体水平以及IFN-γ、IL-4细胞因子水平均极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1),说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试验表达的NcGRA9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新孢子虫病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毒株M和N双基因融合蛋白,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PEDV变异毒株M、N基因,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依次将其定向克隆至pMD18-T载体,将串联的N和M融合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GEX-KG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GEX-NM双基因重组质粒,转化BL21表达菌,经IPTG诱导获得了以包涵体表达的N-M双基因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能够被兔抗PEDV阳性血清识别,将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检测其抗体效价高达1∶12 800以上。本研究获得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N-M双基因融合蛋白,为M和N蛋白抗原表位鉴定以及结构与功能研究、PEDV变异机制与免疫机制研究、PED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猪肺炎支原体168(Mycoplasma hyopneumoniae 168,Mhp168)弱毒株重组蛋白p65的免疫原性。根据GenBank中Mhp168弱毒株P65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65,经原核表达并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与佐剂以体积比1∶1乳化后免疫注射小鼠,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血清的抗体效价;选取抗体效价较高的小鼠进行攻毒试验。经间接ELISA证明,重组蛋白p65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血清效价为1∶12 800。攻毒试验证明,p65重组蛋白疫苗的保护率可达80%,证明重组蛋白p65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猪囊尾蚴虫体中扩增出小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HSP)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在大肠杆菌BL21中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64Ku的融合蛋白,经凝胶扫描分析,表达量约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30%。免疫学分析(Western blot,ELISA)结果表明,sHSP能与猪囊尾蚴血清反应。将表达产物点电泳后切胶回收免疫小鼠,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其抗血清能与猪囊虫粗抗原及纯化的sHSP重组融合蛋白产物发生免疫学反应。该研究为丰富新的诊断试剂和免疫用重组抗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预测糖基化、磷酸化作用在sHSP实现生物学功能方面也具有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重组猪囊虫18 ku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猪囊尾蚴中克隆到18 ku蛋白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测序分析.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X-CE18,经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后诱导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达产物.表达的目的蛋白纯化后作抗原建立检测猪囊虫抗体的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18 ku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约为35 ku的融合蛋白,并能被猪囊虫感染血清识别.经薄层扫描分析,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8%.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平行检测178份阳性血清样品,二者的符合率为98.83%,说明建立的重组蛋白ELISA方法可用于猪囊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为了构建猪囊尾蚴(Cysticercuscellulosae)热休克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试验利用PCR技术扩增HSP35.6的基因,将其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先后连接到pVAXI真核表达载体上,得到pVAXI—HSP35.6-EGFP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采用脂质体介导的DNA转染法,将阳性重组质粒转染Vero细胞。转染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说明融合基因可在Vero细胞中高效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猪囊尾蚴膜联蛋白B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猪囊尾蚴中扩增出膜联蛋白B2基因,将其克隆至pcDNA3.1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表明,目的基因AnnexinB2已正确地整合至表达质粒中,成功构建了膜联蛋白B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3.
猪囊尾蚴抗原基因Ts11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扩增重组噬菌体λTs11克隆的cDNA片段,与pUC18连接,得到的重组子用以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将该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1λT中,免疫印迹筛选得到能正确表达该片段的重组子,制备该和理组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进行浓度梯度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Ts11 cDNA片段为522 ,编码含13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在Gen-Bank和EMBL数据库均未发现同源序列,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1KD,能与免抗猪囊尾蚴囊液血清产生很强的免疫反应,这些结果证实分离到一个新的编码具有较强免疫原性猪囊尾缦抗原的 DNA克隆..λλ  相似文献   

14.
旨在利用悬浮培养CHO细胞表达系统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 E2蛋白,并鉴定纯化E2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以BVDV-1 NADL株基因序列为基础,构建BVDV E2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BVDV-E2,转染经悬浮培养的CHO细胞进行分泌表达,收集细胞培养上清,进行亲和层析法纯化,SDS-PAGE电泳鉴定蛋白表达和纯化,Western blot鉴定与His抗体和BVDV阳性血清反应性,利用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用细胞间接免疫荧光(IFA)和ELISA鉴定E2蛋白的反应活性。纯化E2蛋白经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检测后表达量高达1.228 mg·mL-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利用His抗体和BVDV阳性血清均可检测到目的蛋白的特异性条带;新西兰大白兔一免后第7天利用间接ELISA可检测到血清抗体阳性,并持续至免疫后第28天,血清抗体效价水平达到1∶1 024 000;IFA试验结果显示,该血清抗体可检测到BVDV感染MDBK细胞中E2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证实纯化的E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成功利用CHO悬浮培养真核表达系统制备了纯化的BVDV E2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BVDV的诊断方法及其新型亚单位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所分离鉴定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ZZ株,参照GenBank中PCV-2全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出PCV-2ORF2片段,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质粒pET-ORF2,IPTG进行诱导表述,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长度为702bp,大小与预期的一致,成功构建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成功获得分子质量约为30ku的表达蛋白,该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制PCV-2疫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构建PADRE-TGFβ1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和反应原性分析.对PADRE、联接序列(Linker)及TGFβ1的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采用全基因合成的方法人工合成全长PADRE-Linker-TGFβ1序列,合成产物克隆至pET-28a(+)质粒.将构建好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  相似文献   

17.
An unknown gene, SLC10, was cloned by spliced leader-bas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rom Taenia solium. The full length of SLC10 was found to be 635 bp, encoding an 18.223 kDa protein. ELISA results showed that none of 70 normal and 75 cysticercosis sera samples reacted with purified recombinant SLC10 protein. Using an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native SLC10 protein distributed extensively in inner cyst walls but not in the scolex in Cysticercus cellulosae. Together with predicted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LC10 protein is a non-secretory structural protein, which is not involved in induction of the host's immune reactions against infection at least at the larval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