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石刁柏不同时期留母茎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和芦笋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改变芦笋留母茎时期,以植株生长速度的加快来避开芦笋茎枯病的发病峰期,以期养好母茎,为优质丰产打下基础。常规留母茎,前期产量低。推迟留母茎,提前20~25天采收,提高了前期产量,弥补了工厂生产淡季;同时也延长了采笋时期,提高总产量达17%~30%。1992年度在金华产区推广33.3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石刁柏田十四点负泥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尹国香(山东省烟台市农科所265500)十四点负泥虫Criocerisquatuordecimpunctata(Scopoli)属鞘翅目、叶甲总科、负泥虫科[1],是为害石刁柏(芦笋)的主要害虫,部分笋田由于此虫...  相似文献   

3.
常规栽培石刁柏(芦笋)的采笋期多在4月(春笋)和6~8月(夏笋),采收期比较集中。而采用塑料棚栽培芦笋,春笋可以提前至2月份采收,夏笋提前到5月,延长了采收期,提高了芦笋的产量和效益。1芦笋棚栽技术要点1.1选好棚栽笋田选择露地栽植芦笋3a(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pH值对石刁柏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H值对石刁柏幼苗生长的影响张元国于继庆陈桂英(山东省潍坊市农科院261041)pH值对石刁柏幼苗生长的影响张元国于继庆陈桂英(山东省潍坊市农科院261041)石刁柏(Asparagusoffioinalis)又称芦笋,近几年在我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5.
芦笋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芦笋茎枯病及夜蛾类害虫的发生为害,笋农盲目使用高毒高残农药,导致上市芦笋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危及芦笋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对芦笋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有效探索,总结如下。1清园茎枯病、褐斑病等是芦笋的主要病害,其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遗留田间,通过雨水传播,侵害茎部和植株,导致发病。芦笋田在管理中通过清园可减少田间菌原基数,降低病害发生。栽培中要重点抓好每年冬季地上茎枯萎后,秋季春留母茎枯黄留养秋母茎前,春笋采收结束留养春母茎前的三次…  相似文献   

6.
绿芦笋种植第二年采笋栽培技术韩宗安,徐丽鸣(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芦笋学名石刁柏,是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蔬菜。它对癌症和多种疾病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因此,已成为高档宾馆、饭店的上等蔬菜。芦笋是多年生宿根...  相似文献   

7.
将石刁柏茎尖、顶芽、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外源激素的MS培养基中,其中以BA(0.5)+NAA(0.1)的培养基效果最佳。BA与NAA的配合使用能有效地促进石刁柏外植体的分化,不同品种及不同部位的石刁柏外植体对同种培养基的反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田间石刁柏嫩笋的茎段或嫩芽,经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巳有许多报道.利用顶芽或侧芽培养时生长很慢。利用茎段培养产生的嫩梢,其生根率很低.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一套研究石刁柏无性繁殖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报道嫩笋的形态构造、灭菌技术和母株的建立方法.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7年春开始,材料有 Viking KB_3、Mary Washingfon 和 California 309.贴地面切下嫩笋,取回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相似文献   

9.
食盐水对石刁柏茎枯病的防治效果张来振马玉萍刘炳慧李树强王兆民潘长虹吴振成张瑞平(江苏连云港市植保站222001)(徐州市植保站)石刁柏(芦笋)茎枯病(PhomopsisasparaqiBubak)是我国芦笋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笔者从1992年起开展了C...  相似文献   

10.
栽培芦笋(石刁柏)一般是第一年春季育苗,晚秋或翌年春季用大苗定植,第三年才能采笋。虽然近几年有的地方采用小苗定植法比大苗定植第三年采笋有着较高的产量,但由于第一年的生育期偏短,第二年仍不能采笋。这不仅见效晚,而且病害重、产量低,影响了芦笋生产的发展,减少了农民的经  相似文献   

11.
石刁柏花药培养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磊 《北方园艺》1996,(6):44-46
石刁柏花药培养研究及其进展张磊石刁柏(ApsrsgusofficinalisL.)又称芦笋,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雌雄异株植物。石刁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雄株茎粗而雌株细小,因此雄株产量高、品质好。如果田间全系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2.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山东省烟台地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主要分布在莱阳、龙口、海阳3个县市。主要品种有UC500w、UC157、UC800、UC873、鲁芦笋1号、芦笋王等。种植面积l900hm^2,年产量500万kg。90%产品经速冻或做罐头出口到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芦笋茎分生速度快,一般一株一年可分生15~20条新茎。为避免植株生育过旺.株丛密度过大,母茎倒伏,导致同化养分无谓损耗,以及茎枯病、褐斑病、灰霉病等病害严重发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植株调整。  相似文献   

13.
<正>绿芦笋在南方栽培采取留母茎的方式生产对产量有很大的提高。本试验通过采用不同时间留用母茎的研究,为绿芦笋合理留母茎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引发石刁柏(芦笋)茎枯病因子分析入手,根据经济允许的受害水平,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下,以病情指数为标志的防治指标(经济阈值),并求出了预测翌年发病程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夏志贤  刘红 《蔬菜》2000,(2):26
甜菜夜蛾俗名贪夜蛾,近年来在黄淮区域芦笋田发生为害猖獗。据1999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在曹县芦笋产区青古集和闫店楼镇留母茎的芦笋田调查,每百墩(每墩5-10茎)有虫5860-17840头,单墩最多有虫382头,被害茎率30%-70%,被害叶率40%-80%,严重地块拟叶被吃光,茎杆被剥食、嫩头被钻空,甚至笋株枯黄致死,造成芦笋当年和来年产量严重损失。为了掌握甜菜夜蛾在芦笋田的发生与为害状况,了解其生活习性和防治技术,我们于1998-1999年对其进行了田间调查以及防治技术的示范,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稻草—蘑菇菌渣—芦笋循环生产模式被列为浙江省十大农作制度创新模式,以该模式为基础的芦笋产业通过设施种植、2 次养母茎、3 次采笋来实现优质高产,每667 m2 年产值近1.3 万元,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超过15 a(年),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agi Sacc)。是芦笋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害,在防治上有一定难度,往往成为老产区毁园绝产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我们针对该病在金华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发生特点以及芦笋在田间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简介如下。一、适期留母茎试验本地区春季留母茎的时期是3月下旬到4月初。田间试验的留母茎时期分别为4月  相似文献   

18.
<正>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是天门冬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石刁柏的嫩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被誉为“蔬菜之王”[1]。据统计,2018年平湖市大棚芦笋种植面积最大,达到603.6 hm2,是浙江省绿芦笋的重要产地之一[2]。种植品种以格兰德、绿龙、加州早生等为主,采用避雨栽培,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芦笋一般8~9月播种,第2年春季定植,秋季采收嫩茎,以后春、秋2季各留1次母茎,3~11月为采收期。  相似文献   

19.
西辽河平原引种芦笋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笋主产区频繁的涝灾和严重的病害是造成我国芦笋生长能力波动大、笋农收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芦笋的北移种植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2005年由美国加州芦笋种子公司引进3个芦笋品种在西辽河平原试种.结果表明:单株采笋支数和采笋重量均以阿特拉斯最高,格兰德最低,阿波罗居中;定植当年的茎数、第1分枝高度均与翌年单株采笋重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定植当年的株重与采笋支数、采笋重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三级笋、等外笋的比例高是影响芦笋高效栽培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采割嫩茎供食。在芦笋有休眠期的地区,一般都于春夏季采割,嫩茎抽生所需的养分大部分依靠根株中所积累的贮藏养分。我国华南等地芦笋生长季节长,无明显休眠期,根株积贮养分少,都行国母茎采收,借母茎枝叶的光合产物来弥补贮藏养分的不足,直接供应撤茎的抽生,且全年行春、秋两季采收。 近年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浙江等地,也在推行留母茎采收。这对缩短养育根株年限,提早投产,夺取幼龄植株高产,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有些地区为了提高当年产量,也采取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