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6月中旬,黑龙江省肇东市某一猪场暴发疾病,部分保育猪突然体温升高至42℃且伴随呼吸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可得知该猪场发病率高达75%,死亡率为15%。临床症状主要为体温升高、腹泻、表皮有褐色斑点等症状。无菌采取病猪病变部位提取DNA和R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同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生化试验以及革兰氏染色镜检等。PCR检测猪圆环病毒为阳性,生化试验以及革兰氏染色镜检检测分离菌为大肠杆菌,最终确诊为圆环病毒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头孢噻呋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2016年7月,黑龙江省大庆市某猪场爆发猪病,临床主要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等症状。无菌提取病猪肺脏DNA、RNA,经分离纯化后PCR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细菌鉴定、生化试验等。PCR扩增结果诊断为猪圆环病毒和链球菌的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强力霉素、头孢咪唑、氟哌酸高度敏感,并给猪场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为猪场对该类疾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7年8月,黑龙江省大庆市某猪场暴发传染病,传染率高,死亡率高,病程为2~5 d,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仔猪食欲不振、体表高温发热、皮肤发绀、仔猪腹泻、气喘等症状。无菌采取病猪肠段、肺脏等病料提取其DNA和RNA,进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同时分离纯化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药敏试验和生化鉴定等。PCR扩增出的结果为猪蓝耳病毒、猪瘟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链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对分离细菌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大庆市某猪场暴发猪病,临床主要表现猪体温升高、腹泻、日渐消瘦等症状。为了确诊该猪场的发病原因,实验室无菌提取病猪肺脏的DNA、RNA,经分离纯化进行PCR检测,同时进行细菌鉴定,生化试验等,最终PCR扩增结果诊断为猪圆环病毒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分离菌对畜炎宁(克拉维酸+阿莫西林注射液)、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和头孢噻呋高度敏感,并给猪场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为猪场对该类疾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天津某规模猪场提供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的科学防控和合理的用药方案,本试验对该猪场疑似患PCP的病猪进行临床综合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无菌采集病料,通过细菌的分离与培养、镜检、生化试验、卫星试验、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等实验室方法对分离菌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病猪呼吸困难,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有典型的纤维素性肺炎变化;显微镜下分离菌呈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且其生化试验、卫星试验结果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特性一致;用APP APX ⅣA毒素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为阳性;该APP分离菌对小鼠具有致病性,且对头孢噻肟、氟苯尼考等药物高度敏感。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综合诊断,最终判定该细菌分离株为猪传染性APP。  相似文献   

6.
2018年7月20日,山东省泰安市某猪场新购仔猪发生以腹泻、消瘦、贫血、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6.80%(67/250)和19.20%(48/250),病死率达71.64%(48/67)。剖检发现,病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外膜、胸膜、肠系膜、脑膜以及肝、脾表面有多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脾肿大。取病猪肝脏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PCR检测,发现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NCTC4557株同源性为99.00%;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头孢噻呋、恩诺沙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随采用饲料内拌入5.00%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对病猪肌内注射头孢噻呋钠进行治疗,同时对猪舍内外进行喷洒消毒,疫情因此得到有效控制。由此提示,猪场应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合理实施疫苗免疫等措施预防该病发生;一旦确诊疫情,要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高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河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的一例疑似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病猪的病原及分离菌的耐药情况,试验采用病理解剖、大体病变观察、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分析、PCR鉴定及动物试验对该病猪的病料进行研究,最后对分离的猪霍乱沙门氏杆菌野毒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猪的脾脏和肝脏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和出血;分离的菌株形态染色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与猪霍乱沙门氏杆菌一致; PCR法成功扩增出invB基因,同时用分离菌接种小鼠后表现出很强的致病性;该分离菌对氨苄西林、新霉素、头孢曲松、磺胺甲氧嘧啶、环丙沙星敏感,对四环素、氨曲南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许瑞 《中国猪业》2013,8(7):41-42
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养猪户的猪群发病,病猪表现为突然呕吐,体温达38℃。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发现绒毛心、胸腔积液、后肢关节腔内存在胶冻样积液等现象。采集病猪的肺脏、肝脏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猪副嗜血杆菌病。药敏试验证实该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敏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病猪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数例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患病猪的肺脏和腹膜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经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确定分离的2株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以及头孢菌素、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对红霉素、壮观霉素和洁霉素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西清徐县某养鸡场发生的雏鸡死亡且死亡率不断升高的情况,笔者通过观察发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采集组织样品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等,并对分离菌使用K-B试纸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集组织样品使用新城疫的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可见其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PCR扩增出特异性的条带,确定有新城疫病毒感染。针对这种情况采用疫苗和敏感药物联合使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出现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菌经形态特征和生化反应鉴定,有3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均高敏,对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为高度或中度敏感,而对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某猪场具有严重呼吸道症状的疑似病例中,通过临床解剖采集猪的脑组织、肺组织、扁桃体组织、关节液等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观察、PCR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一株细菌为猪链球菌,经PCR分型鉴定结果为2型猪链球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高度敏感,为猪场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株猪源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蕾  朱玲  徐凯  刘孟良  代洪波 《养猪》2011,(5):111-112
四川内江某猪场发生疾病,病猪的肝、肺出现化脓性结节,脾出血性肿大,无菌采集病猪的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得到1株革兰氏阳性菌,形态多样,呈球状、杆状或棒状,单在或成丛排列,该菌在TSA平板上生长缓慢。经细菌分离培养、16S rDNA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等,结果显示该株分离菌为致病性化脓隐秘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头孢呋肟、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广东省佛山市某乌鳢养殖鱼场患病的乌鳢进行病原分离,将疑似分离菌S-1株进行形态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鉴定、PCR鉴定、药敏试验和人工感染等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舒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分离菌对壮观霉素、米诺环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类等多种药物敏感。本研究为舒氏气单胞菌病细菌学检测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福建某兔场发生兔呼吸道感染,初步判断为细菌感染。为探明发病原因,采集患兔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观察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进行生化试验、PCR检测、测序分析、药敏试验以及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革兰氏染色呈粉色短杆状,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呈蓝色菌落;氧化酶阴性,无动力,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与不动杆菌属同一分支,同源性达97.3%,可见,所分离的菌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p.)。动物试验表明,分离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是导致兔患病的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四环素、哌拉西林和美满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等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6.
对山东某猪场送检的40日龄的病猪分离病原菌,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结果及PCR试验证实成功分离到1株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Balb/c小鼠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该菌株的分离鉴定为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提供了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7.
2013年9月,镇江世业洲某鸽场鸽群暴发不明疫情,死亡率达到10%。对送检病死鸽进行剖检,有气囊炎、肝脏呈古铜色、肾肿大而苍黄等症状。无菌采取肝脏,脾脏进行病毒分离,未分离到病毒。无菌采取肝脏,成功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以及PCR分析,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强力霉素、多粘菌素等耐药,对氟哌酸敏感。  相似文献   

18.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猪中分离到4株细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以及PCR等方法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通过药敏试验确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以期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数例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肺脏和心包积液中分离到3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经涂片镜检、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确定分离的3株菌为副猪嗜血杆菌.中药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副猪嗜血杆菌对金银花及其组成的复方敏感,且复方作用效果优于单方.  相似文献   

20.
从病死竹鼠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确定分离菌的致病力。病原鉴定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阳性杆菌,16S rDNA基因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棒状杆菌序列相似度达92.1%~99.2%,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棒状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氟苯尼考、头孢氨苄和青霉素等药物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红霉素等药物表现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为oqxB、tetX、sul1和ermF阳性,与药敏试验表型一致;该菌对小鼠有致病性,毒力基因检测发现,分离菌携带fyuA和papA。本研究为竹鼠棒状杆菌病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