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川黄柏和凹叶厚朴树皮及韧皮部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黄柏和凹叶厚朴是两种重要的中药材.树皮由外向内为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的纤维束和次生韧皮部.它们的筛管分子具有复筛板或单筛板,P—蛋白质和筛管淀粉.伴胞为与筛管分子等长的一列或单个细胞.筛管寿命在川黄柏中最长为1年,在凹叶厚朴中则不超过8个月.形成层活动时间在川黄柏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在凹叶厚朴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下旬.两种树的木质部或韧皮部在3月中旬已开始分化,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停止时间在川黄柏中分别是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凹叶厚朴中分别是9月下旬和11月下旬.在冬季均有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凹叶厚朴中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于秋季形成,翌年3月中旬成熟,同年9~10月瓦解,川黄柏枝条冬季平均保留170.2μm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而凹叶厚朴在径向仅保留数列细胞宽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越冬.  相似文献   

2.
以丰香、宝交早生和全明星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休眠前期,随着保温时间推迟植株营养生长逐渐减弱,产量下降;在深休眠期,降到最低点。休眠觉醒以后随保温时间延迟,营养生长逐渐转旺,产量逐渐增加。不同品种休眠开始时间及进程不同,丰香10月下旬进入休眠,10月底处于深休眠期,11月上旬休眠觉醒,11月下旬解除休眠。宝交早生10月下旬进入休眠,11月中旬处于深休眠期,11月下旬开始觉醒,1月初解除休眠。全明星在10月上旬开始休眠,11月中旬深休眠,11月下旬休眠觉醒,1月上旬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3.
苹果全爪螨越冬卵发育起点温度为7.6℃,有效积温92.4℃/d,冬卵孵期与金冠苹果花序分离期一致(4月中下旬),该螨田间种群一年有7个消长峰,7月中旬前为种群增长阶段,以后为下降阶段,冬卵始于8月底,11月中旬全部进入越冬,4月下旬,5中旬和8月底9月初为3个药剂防治有效时期,此外,还组建了苹果全爪螨Iwao序贯抽样数学模型和给出春秋季药剂防治的Iwao序贯抽样表和序贯抽样图。  相似文献   

4.
经过11年的调查研究,得出了白背飞虱,褐飞虱两个种群在黔北一季中稻上的消长动态。两飞虱的迁入有同步突增的现象,发生量与和过入量关系密切;白背飞虱的主迁入时间比褐飞虱早,主要集中在5月底至6月中旬和7月上中旬,田间种群高峰出现2次或1交,分别为6月中下旬和(或)7月中下旬,且年度间没有差异;褐飞虱主迁入迟,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田间种群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至下旬。稻飞虱在中稻上的种群消长表现出7月  相似文献   

5.
长沙菜区甘蓝上菜蚜复合种群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沙菜区甘蓝上菜蚜复合种群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4月底~5月下旬、11月上旬~12月中旬是甘蓝菜蚜两个主要的为害峰,10月中旬~10月下旬具有一个小的为害峰。  相似文献   

6.
苹果小吉丁虫是内蒙古自治区检疫情害虫。通过近14年观察研究证明,该虫在包头市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受害部皮层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在皮层内串食为害,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7月中下旬孵盛期,8月份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即钻入层层下为害,至11月上名旬越冬。4月中旬和10下旬至11月上旬为幼虫防治适期,7 中旬为成虫活适期。使用40%氧化乐果25g+25%速灭杀丁25  相似文献   

7.
云杉落针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隔离接种和定点观察研究,在白龙江林区云杉散斑壳〔Lophodermiumpiceae(Fuckel)V.Hohn〕越冬场所有两种:一是在树上被侵针叶组织内以菌丝体越冬,二是在林地病落叶上以性子器越冬;子囊孢子为侵染源,只有初侵染;2a完成一个侵染循环;以气孔为主要侵入途径;主要靠气流、风、雨传播;病菌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均可释放子囊孢子,释放的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侵染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降雨与子囊孢子关系密切;子囊孢子在空间分布是林缘多、林内少,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7月底8月初,当年针叶出现初期症状,9月上旬以后,症状基本上无变化,病菌进入越冬,翌年3月底至5月中旬为病害症状明显期,病叶全部变为黄褐,逐渐干枯脱落。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i)在黑龙江省鸡西地区1年1代。8月中旬以茧内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吉层3-5cm表土层下越冬。翌年6月初开始化蛹,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上旬结束。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成虫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卵期平均6d。卵于7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为盛期。幼虫其5龄,雌雄比20:1,该虫6%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苹果树进入休眠期前的碳代谢规律,探讨碳代谢与进入休眠的关系。【方法】以富士苹果树1年生枝为试材,分析其韧皮部、木质部和芽中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和淀粉的含量及其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休眠期的推进,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在果树不同部位的分布为韧皮部芽木质部,且任意两者糖组分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进入休眠期前,果树木质部中淀粉含量不断积累,其他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不大,在休眠期之后,木质部中淀粉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56*)。树体进入休眠期前后,芽中各酶活性均高于韧皮部;韧皮部和芽中AI活性与蔗糖含量极显著性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0.783**);芽中SPS活性与蔗糖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9*)。【结论】苹果在进入休眠期前,木质部开始储藏淀粉,随着休眠期的来临,木质部中积累的大量淀粉被分解使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与此同时,各部位的蔗糖含量快速上升,这与SPS活性的升高、AI活性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豆褐纹病的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于6月中旬始见病斑,始发病期与当时气象因素有关。病情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增长较快,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增长较慢,8月中旬至9月初迅速增长,9月中旬以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耕作栽培措施对病害流行有一定影响。病害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6月20日至8月31日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1.
沙蓬茎的异常次生结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蓬成长茎中,正常维管柱的周围具有2轮以上呈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及其间的厚壁木质化的结合组织。在茎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是正常的,但后来在维管柱的外围以离心顺序先后产生2轮以上的异常形成层。第一轮异常形成层由发生在韧皮部外缘的弧状片段和维管形成层的束间片段共同构成。后一轮异常形成层在前一轮异常维管束韧皮部外的薄壁细胞中发生,有一些区域与前一轮的部分片段相连。各轮异常形成层首先向内分化木质部,而韧皮部较晚在异常形成层外缘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榛子绿枝插条生根部的解剖构造,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发生在形成层或初生木质部与次生木质部分界处。不定根的根原基,或由次生木质部的活细胞形成,或由形成层的薄壁细胞形成。未发现愈伤组织诱导生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葡萄嫁接愈合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后,首先在切口面上形成隔离层。10天左右,愈伤组织冲破隔离层而发出。愈伤组织是从形成层、韧皮部和新生次生木质部中发出的。愈伤组织产生后,被一层染色较深的包被层所包被。砧穗愈伤组织尽量填充接口空隙并进行接触,相接处的包被层逐渐消失而抱合。同时,砧穗愈伤组织中分化出“愈伤组织形成层”且在相应部位有管状分子分化,此时,大约在嫁接后60天左右。砧穗双方“愈伤组织形成层”相互连接形成连络形成层。连络形成层向外分化次生韧皮部,向内分化次生木质部使砧穗输导系统连接起来。整个愈合过程大约需120天左右。在嫁接愈合过程中,砧木和接穗全糖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嫁接愈合进程相平行。  相似文献   

14.
在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维管组织形态建成受多种外源及內源因子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植物激素、CLE 短肽信号分子、多种转录因子、热精胺、NO 等均在维管组织形态建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AUX、CTK、ET、BRs、 GA 等共同参与调节原形成层与形成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LE 短肽信号分子可促进(原)形成层细胞增殖并抑制 木质部分化;HD-ZIP Ⅲ基因家族,KAN、NAC、MYB 转录因子及木质形成素与木质部、韧皮部的布局排列及发育相 关;热精胺与NO 影响着木质部细胞的分化。多种调节因子相互关联构建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作用于植物维管组 织的形态建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祁建钊  郭继元  徐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81-17784
[目的]明确宁夏六盘山伏毛铁棒锤根系结构、生长方式及生物碱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及生物碱定位技术。[结果]伏毛铁棒锤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块根)组成。根系初生结构正常,次生结构异常。主根的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分别产生了异常次生结构中的"U"形次生维管束和三生维管束,且主根的筛管群是由初生韧皮部和形成层分化的小筛管群组成;块根的次生木质部呈"U"形,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占据了块根的绝大部分,且块根的筛管群主要由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分化形成。[结论]主根和块根的形成层组成及活动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异常次生结构的不同。生物碱在主根中主要积累于内侧皮层和束间薄壁细胞,在块根中主要在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和髓中。  相似文献   

16.
伏毛铁棒锤根系异常次生生长及生物碱组化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宁夏六盘山伏毛铁棒锤根系结构、生长方式及生物碱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及生物碱定位技术。[结果]伏毛铁棒锤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块根)组成。根系初生结构正常,次生结构异常。主根的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产生了异常次生结构中的"U"形次生维管束和三生维管束,且主根的筛管群是由初生韧皮部和形成层分化的小筛管群组成。而块根的次生木质部呈"U"形,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占据了块根的绝大部分,且块根的筛管群主要由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分化形成。[结论]主根和块根的形成层组成及活动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异常次生结构的不同。生物碱在主根中主要积累于内侧皮层和束间薄壁细胞,在块根中主要在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和髓中。  相似文献   

17.
研究树木年内径向生长规律(intra-annual radial growth)可以为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提供高分辨率基础数据。以雪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树芯技术通过室内制作石蜡切片的方法观察雪松形成层和木质部细胞在生长季期间的活动过程,运用Gompertz函数模拟雪松径向生长的过程,探讨分析洛阳地区针叶树雪松树木年内径向生长节律,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温度、降水量与年内径向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期间,形成层和扩大加厚期细胞活动呈现双峰分布,木质部细胞积累过程呈现“S”型曲线。2)通过Gompertz函数模拟雪松生长过程,发现在第162天,径向生长细胞个数和长度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1.15个/d、36.7 μm/d。年内平均累计生长细胞个数达到178.3个,年内平均累计生长量达到5 276.7 μm。3)年内径向生长的进程受日均气温和日均降水量的共同影响,温度在生长季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相关性,降水量在生长季期间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尾巨桉木材环裂形成原因,通过对木材结构解剖分析,气候数据补充验证,判定尾巨桉木质部环裂与形成层受霜冻伤害产生应激反应及形成异常结构有关.异常结构为霜冻轮,纤维细胞未完全木质化,薄壁细胞量多.霜冻轮的存在对木材的强度、抗虫性和耐腐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长白落叶松嫩枝扦插生根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1990年7月5日在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了长白落叶松嫩枝扦插试验,在插穗基部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定根钻出体外前,定时切取穗条基部0.5cm长的材料固定于FAA液中,用石蜡制片法室内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从扦插到生根需要40d,插穗诱生根原基属内生源,它们来自两种途径:一种是插条基部切口产生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维管形成层产生诱生根原基,而形成根。另外一种是皮部生根型,在插穗基部形成层与木射线的交界处产生分生组织细胞团,逐渐形成诱生根原基。两种生根类型在不定根突破外层组织时,均需经过挤压破碎和酶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邵世光  许云华  师敏  张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06-11408
对牛蒡根进行了发育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牛蒡根初生结构中,内皮层细胞具木质加厚,在对应初生木质部脊的部位具有通道细胞。维管形成层活动,产生含大量薄壁组织化的次生维管组织;位于次生韧皮部中的额外形成层活动,产生部分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活动,形成大量的、形态不规则的栓内层,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牛蒡的肉质直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