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观察昆明小鼠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对6只腹腔注射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小鼠进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研究,光镜下观察并描述小鼠红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后的形态变化。剖检可见主要器官和皮下瘀血,胸腹部皮下脂肪黄染,病理组织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实质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脾窦内含铁血黄素沉着。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小鼠模型的成功建立,镜下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及主要器官剖检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与文献报道的猪附红细胞致病特征基本吻合,存在的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域猪附红细胞体病原株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人工感染犬埃立克体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对5只人工感染埃立克体(Ehrlichia)的比格犬进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眼观所见最显著的病变是主要器官和皮下出血、淤血,脾、肝肿胀;病理组织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肝、肺和肾的血管内及肝血管周围存在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灶性增生。  相似文献   

3.
雏鸡实验性硒中毒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日龄雏鸡实验性急性硒中毒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雏鸡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胃肠道出血及心、肝、肾等器官变性、坏死及出血为主;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肝、心、肾、肺、脑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内充血、出血与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超微病理变化表现为肝细胞、心肌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形不规则,染色体分布不均匀,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扩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比格犬埃立克体病的病理学变化,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对6只人工感染埃立克体(Ehrlichia)的比格犬进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眼观所见最显著的病变是主要器官和皮下出血、淤血,脾、肝肿胀;病理组织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淋巴结的严重水肿,脾、肝、肺和肾的血管内及肝血管周围存在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灶性增生,皮肤表皮层变薄、皮肤皮脂腺腺泡上皮和毛囊变性坏死。比格犬埃立克体病的眼观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与国外文献报道的基本吻合,不同之处是眼观病变更为明显,这可能与分离株的致病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沙门菌感染雏鹅的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采取腹腔注射沙门菌人工感染7日龄健康雏鹅,对发病雏鹅进行病理剖检,并采取肺脏、肝脏、脾脏和肠道病料制作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受感染雏鹅剖检病变可见皮下、心肌、肺脏、脾脏、肠道、脑膜等多处出血,肝脏坏死,胆囊、脾脏肿大;显微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脾、肺、肠道等器官出血、细胞变性、坏死,有炎性细胞浸润。结果表明,感染沙门菌雏鹅出现了广泛性的组织损伤,同时伴随着机体各器官明显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鹅源新城疫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20日龄健康非免疫建湖鸭120羽,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鹅源新城疫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其病理演变过程.试验组皮下接种1:5稀释的鹅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WF00 G株)SPF鸡胚绒尿液毒0.5 mL/羽,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隔离饲养,临床观察20 d.于攻毒后4、8、12、16、20 d每组各取鸭4羽,颈动脉放血致死,解剖观察各器官的大体病变,取部分器官,以Bouin液固定.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鸭临诊症状较轻微,仅少数鸭出现精神不振、腹泻等现象;剖检病变为心包积液、心肌质地变硬,脾肿大,肝、肺、肾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肺、肾、脾、肝等器官出血、细胞变性、坏死等.对照组无任何异常症状和病理组织变化.  相似文献   

7.
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病理学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得到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迅速检验方法,该试验对患附红细胞体仔猪进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患病仔猪肝、脾和淋巴结等器官的细胞变性、坏死,红细胞破裂增加;患附红细胞体病仔猪的贫血属于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的大量破坏以及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细胞的大量变性、坏死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1994年春青海省暴发马流行性感冒。发病后3天迫杀的和发病后10天自然死亡的各一例进行了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病理学的观察,病程前期主要病理变化是上呼吸道出血性卡他性炎症,全身内脏器官充血、水肿、出血等血循环紊乱变化,病程后期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各内脏器官充、出血、水肿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器官更为显著,并伴有明显的浆液、出血性肺炎和出血性卡他性肠炎。本文就马流行性感冒  相似文献   

9.
在饲料中加入不同量的菜籽饼或脱毒菜籽饼作饲料喂雏鸡试验,以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菜籽饼毒素对雏鸡体内主要器官的损害。结果表明,菜籽饼和脱毒菜籽饼均能引起雏鸡器官的病理损害。其组织学变化,与上述物质饲喂猪、鸭所引起的病变一致。同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2.5% 菜籽饼或7.5% 脱毒菜籽饼,仍不是安全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鸡源新城疫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取120只20日龄健康非免疫建湖鸭,随机分为2组,每组60只,研究鸡源新城疫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其病理演变过程。试验组皮下接种1:5稀释的鸡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WF00G株)SPF鸡胚绒尿液毒0.5mL/只,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隔离饲养,临床观察20d。于攻毒后第4d、8d、12d、16d、20d每组各取鸭4只,颈动脉放血致死,解剖观察心脏、肝、脾、肺、肾等器官的病变,取材制作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试验鸭胸腺点状出血;心脏体积增大、心肌柔软、心包积液;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肺脏出血;肾脏明显肿大。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肝、脾、肺及肾等器官出血,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器溶解等。研究结果表明鸡源新城疫病毒WF00G株人工感染鸭可致鸭发病,临床症状较轻微,剖检病变和组织学病变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鸡马立克病的病变器官和组织学变化进行鉴别诊断,采用病理组织学诊断方法对患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马立克病的病鸡病变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试验结果可见,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马立克病均可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法氏囊上产生肿瘤性和出血性病理变化,但肿瘤形态和组织成分有明显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病理组织学诊断方法对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鸡马立克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前,仔猪水肿病在我国各养殖场均有发生。笔者对5例患病仔猪进行了系统的病理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易感鸡群中一旦流行便可100%感染发病,但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死亡率差异很大,在研究法氏囊病毒的毒力及疫苗的免疫效果时,无法用临床表现和死亡率作为评价指标,但患病鸡群的法氏囊、脾脏、胸腺、肝和肾的病理变化有明显的规律可寻。对这些器官进行了动态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病理组织学变化是评价IBD是否发生及其发病程度的客观、准确的指标之一。2 材料和方法2.1 IBD强毒株由平原县当地发病鸡群采集的法氏囊(经琼扩和核酸电泳鉴定为该毒),研磨后1:5稀释,反  相似文献   

14.
鹅副粘病毒病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国内最近报道的一种新的传染病-鹅副粘病毒病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主要肉眼病变为肠道粘膜广泛出血,坏死、溃疡;脾脏、胰腺出现粟粒样白色坏死点;胸腺、法氏事体积缩小;脑水肿、充血。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严重坏死、脱落;肝、心、肾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胸腺、脾脏、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坏死,淋巴组织萎缩。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以青紫蓝兔为试验动物,将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通过静脉接种等途径进行人工感染,观察感染兔的发病过程及临床症状并记录,动物死亡后,进行病埋剖检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兔病毒性出血症感染青紫蓝兔的潜伏期平均为2~3d,主要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至40.5~41℃,精神委顿、皮毛松乱、食欲减退、呼吸迫促、濒死期反射消失,病程1~2d。发病率和病死率在90%以上。病理剖检变化主要为各组织器官弥漫性的点状出血和实质器官的淤血、水肿和变性。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实质器官的微血管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间质水肿,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4,(9):84-86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0 mg/kg亚硒酸钠,连续14 d饲喂雏鹅,观察硒中毒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和组织学变化,同时测定主要组织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硒浓度的增加,雏鹅出现以采食减少、体重增重缓慢、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急、慢性中毒症状,以胃肠道出血及心、肝、脾、肾等器官变性、坏死及出血为主的病理剖检变化,以及以心、肝、脾、肾、胸肌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内充血、出血与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组织学变化。而组织中硒含量一般随着日粮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将420只1日龄艾维菌健雏,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以含铜量11mg/kg的基础日粮和含铜量分别为100、200、300、400、500和600mg/kg的6种高铜日粮6周,研究高铜对雏鸡的病理损害。结果显示,日粮含铜100和200mg/kg对雏鸡有促生长作用。日粮铜水平达300mg/kg以上时,对雏鸡器官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表现为肌胃角质层增厚呈黄褐色;肝呈浅黄色或深褐色,肝细胞脂肪变性;消化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免疫器官和肾、心脏、胰腺、大脑等器官的实质细胞肿胀;淋巴免疫器官体积缩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肝细胞胞浆和胞核内见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高电子密度的沉积物;凋亡的淋巴细胞染色质呈花瓣样、半月形或环形,聚集在核膜下。表明,肝、消化道和免疫器官是高铜损害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和纤维肉瘤是犬的两种肿瘤性疾病,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变化,治疗主要靠手术摘除。  相似文献   

19.
用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人工感染2月龄SPF鸭,定期剖杀,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为鸭瘟后,对各组织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观察,并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后24 h,试验鸭中枢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表现为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组织间隙增大;肝脏、脾脏组织病变较为严重,大部分组织器官均出现程度较轻的病理变化.感染后48~96 h,中枢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极度减少、网状细胞增生、组织器官结构模糊不清,严重充血、出血;其余组织器官出现细胞变性、出血等不可逆病理变化.感染后120 h,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出现大片坏死区.点眼滴鼻组鸭感染DPV后组织学变化与皮下注射组相似,只是发生的时间偏后约24~48 h.对照组鸭病理组织学观察未见损伤.WBC、HGB、AST、ALT等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接种DPV强毒感染鸭的组织器官严重受损,特别是免疫器官,甚至会引起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20.
为更深入地了解猪链球菌病的病理学特征,本文运用病理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对3头8月龄人工致死的猪链球菌病猪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死猪耳廓、颈下、腹下和四肢末端皮肤可见紫红色出血斑点;全身多器官肿大、出血,脾脏出血点隆起,边缘"锯齿"样突起,并有出血梗死区,切面略突出;关节肿胀,切开后可见大量黄色渗出物,关节窝有骨骼样赘生物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组织学表现为脏器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以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各脏器还出现特有的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