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意义】中国既是牛肉生产大国,又是牛肉进口大国,这使得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肉牛产业的研究热点之一。澳大利亚、新西兰是肉牛产业强国,比较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各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的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中国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方法/过程】描述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牛肉国际贸易状况,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算及对比3国牛肉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中国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不强。影响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贸易开放度以及人口增长率。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经验,中国应改良品种,强化肉牛质量安全监管,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注重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肉牛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研究南太平洋5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萨摩亚、汤加和瓦努阿图)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特征,促进岛国经济发展和深化多方贸易合作。【方法/过程】通过UN Comtrade数据库,采用HS编码1~24章,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等方面描述南太平洋5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的贸易现状,测算出口市场特化指数(E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和产业内贸易指数(GL)以探析其特征,分析发展瓶颈进而得出政策建议。【结果/结论】发现5岛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以进口为主,易受多种因素影响。5岛国要充分利用渔业优势,加强与澳大利亚的合作;精准定位中国与5岛国的农产品贸易,促进中澳形成良性的竞合关系,共同推动南太平洋岛国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探讨中国与俄罗斯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分析中国与俄罗斯木质林产品的贸易特征,利用UN Comtrade Database 2001—2020年数据,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度中国与俄罗斯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钻石模型比较分析两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俄罗斯,但在贸易竞争力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上处于劣势;中国在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政府与机遇等方面比俄罗斯更具有竞争力。据此提出加大生产要素投入、突出产品特点、完善产业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中国及世界羊肉生产与贸易状况的基础上,利用生产成本、出口价格以及相关国际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羊肉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结合中新FTA签订生效,运用引力模型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我国羊肉出口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羊肉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国内市场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与出口对象国(地区)距离、中国羊肉产量与汇率是影响我国羊肉出口的主要因素;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议抑制了中国羊肉出口。最后,从立足国内生产、引进国际资源、加强农牧产品质量监管、发展周边国家贸易以及借助自由贸易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鲜食苹果的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规律,提升中国鲜食苹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方法】以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价格4项指标为基准,并进行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结果】中国鲜食苹果国际竞争力主要受公路运输里程、种植苹果的土地成本、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与汇率这4项因素的影响。【结论】通过降低土地成本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稳定汇率政策与宏观调控等措施,提升中国鲜食苹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自由贸易协定(FTA)有利于两国贸易,促进经济发展。【方法/过程】通过Excel函数以UN Comtrade数据库2000—2020年中新两国的乳制品进出口贸易额测算TII、T、RCA和TCI这4个指数,对比分析FTA签订前后2个时期的指数变化,以及通过Stata以UN Comtrade数据库2000—2020年中国前5大乳制品进口来源国的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研究FTA对中新两国乳制品贸易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新西兰乳制品有较大的出口优势,FTA的签署加深了中国进口与新西兰出口乳制品贸易的互补性。引力模型显示FTA与中新两国乳制品贸易额呈正相关,两国间的GDP差额对中国乳制品进口额有正向影响,两国间的运输成本对中国乳制品进口额有负向影响,中新两国乳制品贸易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中国谷物贸易2000年以来呈现出的新特征,研究谷物贸易演变趋势,对谷物贸易进行展望,为我国调节谷物供需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2000~2017年中国谷物贸易相关的数据,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中国谷物贸易格局的演变,分析谷物相关政策对贸易的影响。【结果】 中国谷物出口已由较强竞争力转为较弱竞争力,且竞争力在不断弱化;中国已经由谷物净出口国变为谷物净进口国;中国谷物进出口市场和进出口产品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谷物支持政策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有效的促进了谷物市场的正常运行,谷物进口受到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的限制,而谷物的出口由国家根据谷物生产情况进行调节。【结论】 我国谷物消费结构出现新特征,谷物的需求出现由“量”到“质”的提升,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我国谷物产量增加空间有限,进口进一步增加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已40周年,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两国都作为农业大国和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发展迅速.首先阐述了中澳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基本特征与贸易结构,接着利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的贸易竞争性整体较弱,仅在几类农产品中存在竞争.因此中国应该加强与澳大利亚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促进对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新西兰是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国家,研究南太平洋岛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特征,有助于为中国未来同南太平洋岛国的深入合作提供借鉴。【方法/过程】运用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从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描述南太平洋5岛国(巴布新几内亚、斐济、萨摩亚、瓦努阿图和汤加)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概况,采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性指数测算5岛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结果/结论】5岛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品贸易互补情况存在差异,不同类别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状况不同。新西兰应与5岛国保持渔业合作,充分利用援助资源,有效利用国际市场;中国需重视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性,与新西兰保持共谋发展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大宗农产品是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基础性商品,研究其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影响,为改善中国大宗农产品贸易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2001~2018年相关贸易数据,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影响效应。【结果】2001~2018年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MS指数由5.63%上升至6.93%,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3.05%,其中,糖及糖食、棉花及制品的MS指数分别由0.96%、11.22%上升至4.62%、28.12%,出口贡献率分别为33.77%和47.94%,谷物和油料产品的MS指数分别由3.10%、4.94%下降至0.94%、2.69%,出口贡献率分别为-859.52%、-14.81%。【结论】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是出口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具体竞争力的出口效应高于整体竞争力;糖及糖食、棉花及制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出口增长贡献率较大,而谷物和油料国际竞争力下降对其出口有显著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虽然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阻碍,对双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研究,旨在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基于2018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数据,在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大陆与台湾农产品的RCA指数、TCI指数、TII指数及GL指数进行测算,从所有农产品和具体类别的农产品两个角度,分析两岸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虽然两岸在一些农产品贸易上存在竞争性,但在大部分农产品上均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双边可以在果蔬、糖类、植物纤维、奶类制品等互补性较强的农产品上开展更为深入的贸易合作,以此实现贸易潜力的发展和贸易空间、规模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HS2002商品分类法,运用2002—2013年数据通过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哈(分别指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农产品对哈竞争力状况和中哈产业内贸易结构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哈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下,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发展为主,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量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中国的农产品竞争力较低,竞争力有待加强。并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哈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日本的草莓贸易在两国农产品贸易往来中占据重要地位,双方草莓贸易发展存在巨大潜力。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等指标,结合CMS模型从市场需求效应、产品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角度,对2012—2021年中日草莓贸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日两国草莓贸易之间存在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冷链储运体系不健全;出口产品结构单一,深加工技术实力较弱;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贸易风险较大;草莓品牌知名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中国拓展国际草莓市场应保障草莓新鲜度,优化运输途径;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多样性;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促进中国草莓安全化、品牌化生产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与省域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省域竞争力的发展状况。【方法】运用贸易竞争指数 (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广东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通过对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 区的主要农产品资源禀赋系数(EF)、区位商(LQ)衡量广东主要农产品的省域竞争力状况。【结果】广东 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低于全国水平,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2002—2016 年,主要出口的园艺、禽畜和水 产品国际竞争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从主要农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来看,广东甘蔗在全国排名第三,花生排名第四, 蔬菜和水果均排名第五,薯类和稻谷均排名第十,除花生和蔬菜以外其他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下降态势。【结 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高广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构建以竞争力为导向的 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培育重点产品,打造重点品牌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贸易争端对中国玉米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从而找到提升玉米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方法】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玉米的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生产玉米量较大的美国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中美两国玉米的生产量、生产成本、生产价格及消费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玉米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中美贸易争端直接导致中国进口美国玉米量大幅下跌;面对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玉米的市场供给量减少,供需矛盾逐年加剧,玉米的价格不断攀升;农民加大投入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生产量也逐渐提高。【结论】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玉米市场的影响较为明显,说明中国玉米进口依赖性较大,参与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国家应该采取拓展进口市场和渠道,实施进口市场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玉米生产方式的转变。降低玉米生产成本,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加大玉米补贴力度,实现补贴形式多样化等系列措施,切实提高玉米的竞争力,减少对国际玉米市场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新西兰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和比重不断提高,中国对新西兰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本文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TCI)研究发现,中国同新西兰农产品的RCA指数差距较大,但多数农产品出口额高于新西兰;中新两国有8类农产品的TCI大于1。中国和新西兰贸易空间很大,贸易潜力未充分开发,中国农产品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国应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完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弱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了解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产品及市场基础上,针对中国与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羊肉及其制品的贸易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简称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及相关影响,分析显示中澳自贸区建立有利于降低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成本,打压国内羊肉价格,同时有助于牧区生态环境恢复。但是同样存在不利影响,包括对牧区牧民造成冲击,降低其收入,还会进一步降低羊肉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贸易逆差。提出了应当坚持保护国内肉羊产业,逐步放开羊肉市场;进一步加大对国内肉羊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推进肉羊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中澳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但发展不平衡;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以两国自然禀赋为基础;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农产品增长迅速,但占比增长缓慢。利用贸易专业化、产业内贸易及显性比较优势等理论与指数工具,对2003年至2012年中澳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弱、互补性强;两国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程度不高;两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中弱澳强,不平衡局面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19.
提高中国蔬菜与水果业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蔬菜与水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增长迅速,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增长点.然而由于流通环节不畅、加工水平不高、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中国蔬菜和水果出口屡屡受阻,市场波动大,严重影响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本研究在全面分析中国蔬菜与水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别选取蔬菜和水果业的典型品种,采用贸易竞争指数(TS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两种指标测算蔬菜和水果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并从成本、技术、质量安全、品牌和贸易环境等五个方面探讨影响中国蔬菜与水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蔬菜与水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福建省蔬菜出口规模和国际竞争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技术条件、人才资源等原因的限制,福建省蔬菜产业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探析福建省蔬菜产业的发展路径,可为促进福建省蔬菜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帮助。【方法/过程】该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显示性比较优势、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等竞争力指数,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蔬菜出口的竞争力情况,并得出结论。【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发现,福建省蔬菜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虽然有优势,但相对较弱。因此从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技术及人才;品质与品牌并重;培育出口型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拓展多元化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福建省蔬菜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