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2012年3月–2014年12月对长江上游宜宾江段采集的521尾野生长鳍吻鮈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长鳍吻鮈种群雌雄比为1.41:1,繁殖期为3–5月,盛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繁殖季节可通过吻端细小"珠星"鉴别雌雄,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最小成熟体长为173 mm,体重为90.4 g,成熟系数为0.36%;雌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3~+龄,最小成熟体长为185 mm,体重为119.6 g,成熟系数为11.30%。繁殖群体中,雌性优势龄组为3~+龄,雄性优势龄组为2~+龄和3~+龄。统计结果显示,长鳍吻鮈绝对繁殖力(F)为16399–39835(26816±7875)粒/尾,体重相对繁殖力(F_W)为162–234(189±23)粒/g,体长相对繁殖力(F_L)为877–1659(1231±246)粒/cm。通过对性腺成熟系数、卵径分布频率以及性腺组织切片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长鳍吻鮈属于完全同步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2.
2018年6—7月,在乌苏里江抚远江段采集了284尾东北鳈Sarcocheilichthys lacustris,研究其生物学体征、种群年龄组成及繁殖力。结果表明:284尾东北鳈中有雌鱼226尾、雄鱼58尾,雌雄比例为3.9∶1;年龄范围1~5龄,3~4龄年龄组个体为优势年龄组,占总样本量的68%;性腺成熟系数(GSI)为(11.27±5.62)%,绝对繁殖力(F)为(5924.69±2177.01)粒,相对繁殖力(F1)为(60.81±15.25)粒/g,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33.02±10.66)粒/m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FW)为(49.41±11.61)粒/g;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L)、体质量(W)及GSI的关系分别为:F=1170.8L-2.6L2-119577,F=320.65W-0.9W2-18919,F=143.89GSI1.452。  相似文献   

3.
长江干流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2年3月-2014年12月对长江上游宜宾江段采集的521尾野生长鳍吻(鱼句)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长鳍吻(鱼句)种群雌雄比为1.41∶1,繁殖期为3-5月,盛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繁殖季节可通过吻端细小“珠星”鉴别雌雄,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最小成熟体长为173 mm,体重为90.4 g,成熟系数为0.36%;雌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3+龄,最小成熟体长为185 mm,体重为119.6 g,成熟系数为11.30%.繁殖群体中,雌性优势龄组为3+龄,雄性优势龄组为2+龄和3+龄.统计结果显示,长鳍吻(鱼句)绝对繁殖力(F)为16399-39835(26816±7875)粒/尾,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162-234(189±23)粒/g,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877-1659(1231±246)粒/cm.通过对性腺成熟系数、卵径分布频率以及性腺组织切片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长鳍吻(鱼句)属于完全同步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4.
鸭绿江水系(Hemiculter leucisculus)的个体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华 《鲑鳟渔业》2014,(6):30-33
2013年6月初,在鸭绿江水丰水库采捕性成熟(Hemiculter leucisculus)44尾,研究了鸭绿江水系繁殖群体的组成及个体繁殖力与其相关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优势体质量组为30.00~50.00g,优势体长组为13.00~15.00cm。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11428~32100粒,平均为18632粒;体长相对生殖力(FL)变幅为907.03~1834.29粒/cm,平均为1232.83粒/cm。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变幅为277.92~601.09粒/g,平均为456.21粒/g。F与FL随体长和体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Fw在体长13~15cm和体质量为30~50g时达到最大。F与卵巢重的决定系数最大(0.8427),F与体长、体质量、空壳重和卵巢重4个生物学指标间均呈正相关(P<0.05);FL与体长、体质量、空壳重和卵巢重呈正相关。FL与卵巢重的决定系数最高(0.7494)。Fw与体长、体质量和空壳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乌苏里白鲑的个体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和2014年的10–11月,在黑龙江抚远江段采集成熟度为IV期的雌性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nsis)133尾,鉴定年龄(A),测量叉长(L)、体重(W)、净体重(Wn)和卵巢重(Wo)等生物学指标。计算了绝对繁殖力(F)、叉长相对繁殖力(FL)、体重相对繁殖力(FW)、性成熟系数(GSI)和肥满度(K),并运用6种数学模型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了乌苏里白鲑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于统计繁殖力的样本由4+~8+龄5个年龄组组成,乌苏里白鲑F分布范围在1.161×104~5.921×104粒,平均为3.027×104粒;FL分布在307.13~1119.4 eggs/cm,平均为622.5 eggs/cm;FW分布在19.81~56.98 eggs/g,平均为34.62 eggs/g。F与叉长、体重和年龄拟合度最高的函数分别为幂函数、线性函数和抛物线,FL与叉长、体重和年龄分别为幂函数、幂函数和线性函数相关,而FW与叉长、体重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FW只与卵巢重和性成熟系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拟合度最高的方程均为幂函数。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乌苏里白鲑F与卵巢重、叉长和性成熟系数显著相关,而FL和FW均受卵巢重和性成熟系数的显著影响,从二者偏相关系数值来讲,卵巢重与个体繁殖力(F、FL、FW)之间的相关性均高于性成熟系数。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沱江-史家段四川华吸鳅的个体生殖力,于2018年3-5月采集性腺发育到IV期的雌性四川华吸鳅83尾进行研究。测量所有样本的体长(L)、体质量(M)、净体质量(W)等6种生物学指标,取鳞片鉴定年龄,测定卵粒直径并用重量法计数个体绝对生殖力(F)、体长相对生殖力(FL)以及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用5种数学模型以及回归方程拟合个体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样本由2-4龄组成,F为(829.09 ± 627.54)粒,变幅为80-3790 粒;FL为(12.95 ± 8.46)粒/mm,变幅为1.40-48.58 粒/mm;FW为(206.97 ± 114.73)粒/g,变幅为25.21-614.45 粒/g。F和FL与体长、体质量、净体质量、成熟系数和年龄,FW与体长、成熟系数和年龄呈二次函数相关。四川华吸鳅卵径分布只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峰值,推测其为一次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繁殖生物学的初步调查研究结果。细鳞鲴雌雄个体在繁殖季节的显著区别是雄性个体有珠星。繁殖季节雄雌性比为1.55∶1,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繁殖群体主要由2、3龄组成。细鳞鲴的绝对繁殖力F为8247~157899粒,平均78629.3粒。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95~487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894~5110粒,平均相对繁殖力FW为(225.8±58.32)粒、FL为(2738.4±135.53)粒。其绝对繁殖力F随体长(L)、体重(W)、空壳重(W0)、性腺重(Wx)的增加而增加,对相对繁殖力FL和FW影响较大的分别是性腺重(Wx)和性成熟系数GSI。  相似文献   

8.
比较不同来源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个体繁殖力,研究了其个体繁殖力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以怀卵量作为绝对繁殖力的表征参数,对雌性黄鳝进行解剖测定.结果显示,野生黄鳝绝对繁殖力(F)为181-729粒,人工培养黄鳝F值为165-589粒,人工繁育黄鳝F值为135-352粒;野生黄鳝基于体重的相对繁殖力(FW)为5.4-11.8粒/g,人工培养黄鳝FW为3.5-9.3粒/g,人工繁育黄鳝FW为4.96-8.55粒/g;野生黄鳝基于体长的相对繁殖力(FL)为5.8-17.2粒/mm,人工培养黄鳝FL为4.85-15.00粒/mm,人工繁育黄鳝FL为4.35-9.03粒/mm,不同来源黄鳝在F、FL、FW上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来源和体色均不同的黄鳝其F和FL均具有极显著差异,而FW差异不显著;所有黄鳝的F和野生黄鳝的FL与体长、体重生物学指标密切相关,其余F、FL和FW与各生物学指标均相关性较小.研究表明,野生黄鳝的F、FL和FW均高于人工培养和人工繁育的黄鳝,怀卵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比较不同来源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个体繁殖力,研究了其个体繁殖力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以怀卵量作为绝对繁殖力的表征参数,对雌性黄鳝进行解剖测定。结果显示,野生黄鳝绝对繁殖力(F)为181–729粒,人工培养黄鳝F值为165–589粒,人工繁育黄鳝F值为135–352粒;野生黄鳝基于体重的相对繁殖力(FW)为5.4–11.8粒/g,人工培养黄鳝FW为3.5–9.3粒/g,人工繁育黄鳝FW为4.96–8.55粒/g;野生黄鳝基于体长的相对繁殖力(FL)为5.8–17.2粒/mm,人工培养黄鳝FL为4.85–15.00粒/mm,人工繁育黄鳝FL为4.35–9.03粒/mm,不同来源黄鳝在F、FL、FW上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来源和体色均不同的黄鳝其F和FL均具有极显著差异,而FW差异不显著;所有黄鳝的F和野生黄鳝的FL与体长、体重生物学指标密切相关,其余F、FL和FW与各生物学指标均相关性较小。研究表明,野生黄鳝的F、FL和FW均高于人工培养和人工繁育的黄鳝,怀卵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85-1986年和2011-2012年"北斗"号渔业调查船在黄海中南部的底拖网数据,对细纹狮子鱼的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卵径、性腺成熟度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海中南部细纹狮子鱼卵径分布由1985-1986年的多峰型转变为2011-2012年的双峰型,但平均卵径由(1.1±0.2)mm增加至(1.2±0.1)mm。2011年1月细纹狮子鱼性成熟系数和肥满度比1986年1月有所下降,均与绝对繁殖力无显著相关(P0.05)。1985-1986年细纹狮子鱼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9407-84209粒,平均为(37677±3625)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446-1981粒/cm,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18-157粒/g,均高于2011-2012年细纹狮子鱼个体绝对繁殖力[2984-81614粒,平均为(24728±2822)粒]和相对繁殖力(FL为114-1690粒/cm,FW为15-106粒/g),但协方差检验两个年代间繁殖力参数发现无显著差异。1985-1986年和2011-2012年细纹狮子鱼F与体长均呈幂正相关,与体重呈线性正相关;体长与FL呈线性正相关,与FW呈线性负相关,体重与FL、FW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间,对额尔齐斯河支流阿尔泰杜父鱼(Cottus sibiricus altaicus Li et Ho)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体长L(mm)与体重W(g)的关系式为:W=1×10-5L3.0745,阿尔泰杜父鱼雌鱼最小性成熟体长和体重分别为61.0 mm和5.80 g,对11...  相似文献   

12.
在繁殖季节研究了斑尾刺虾虎鱼的形态、生殖力与卵巢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全长(TL)与体长(SL)、头长(HL)与体长(SL)、体长(SL)与体高(BD)、体重(BW)与空壳重(SW)、体重(BW)与体长(SL)的相关关系分别为:TL=0.779 6SL+1.793 9;HL=0.299 9SL+7.288;SL=0.783 2BD+7.324 9;BW=0.818 4SW-4.979 6;BW=0.062 9SL2.331 5。斑尾刺虾虎鱼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6 328~59 878 egg,与体长(SL)、空壳重(SW)、卵巢重(OW)的相关关系分别为F=94.972SL2-4 832.2SL+833 435;F=83.823SW+14 084;F=507.54OW+13 190。个体绝对生殖力(F)与体长、空壳重、卵巢重、成熟系数(GSI)的多元回归方程为:F=2 375.54+525.67SL-31.44SW+199.43OW+261.74GSI。斑尾刺虾虎鱼体长相对生殖力(FL)平均为88±31 egg/mm,体重相对生殖力(FW)平均为157±54 egg/g。平均卵径为1.22±0.24 mm。斑尾刺虾虎鱼IV期卵巢以第IV时相卵母细胞为主,第IV时相晚期卵母细胞开始出现油球,细胞核偏移和变形,放射带明显;Ⅴ期卵巢的卵细胞游离,卵膜外的二层滤泡膜脱落,卵细胞的外层分别有胶膜、放射带和质膜。  相似文献   

13.
光唇鱼雌性个体生殖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采集光唇鱼雌性个体样本12尾,测量其体长(L)、体质量(W)、净体质量(Wn)和性腺质量(Wo)等生物学指标。用质量法计数个体绝对生殖力,并对体长相对生殖力(FL)、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和成熟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生殖力(F)在458~14254粒,平均3736粒。体长相对生殖力(FL)在50~1013粒/cm,平均346粒/cm。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在19~151粒/g,平均85粒/g。绝对生殖力主要集中于1000~5000粒,绝对生殖力在10000粒以上的样本较少。体长相对生殖力主要分布于100~500粒/cm,而体质量相对生殖力主要集中于25~100粒/g。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七鳃鳗冬季两性形态及个体生殖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陈辉  赵文阁 《淡水渔业》2008,38(1):53-56
采用SPSS13.0软件的t检验、回归检验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2006年12月于黑龙江中下游萝北江段捕到的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的两性形态及个体生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七鳃鳗雌雄个体的体长、体重、净体重和肥满度等指标在繁殖前没有显著差异,而性腺重和成熟系数两性差异显著。日本七鳃鳗的个体绝对生殖力平均为(101959.47±23259.82)粒,体长的相对生殖力(FL)平均为(2219.36±496.84)粒/cm,净体重的相对生殖力(FW)平均为(964.1±260.9)粒/g。体长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FL)和净体重相对生殖力(FW)均与卵巢重和成熟系数显著正相关。卵巢重、成熟系数、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FL)和净体重相对生殖力(FW)是与个体生殖力密切相关的主要因子,而体长、体重、净体重和肥满度可以间接地反映个体生殖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探究中华花鳅(Cobitis sinensis)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可为其人工增养殖和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贵州境内舞阳河施秉段采集中华花鳅样本381尾,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将样本解剖后进行性别鉴定和性腺分期。结果表明,舞阳河中华花鳅体长(L)为58.9~100.2 mm,体重(W)为2.0~13.7 g,年龄在1~4龄。381尾样本中,性别不可辨样本有23尾,雄248尾,雌110尾,性腺发育至IV期最多。经肉眼观察发现,中华花鳅的精巢和卵巢均可分为6期,有70尾雌鱼性腺发育达到IV期,其绝对繁殖力(F)为542~2 865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6.6~28.6粒/mm,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99.8~490.7粒/g;绝对繁殖力(F)、体长相对繁殖力(FL)均与体长(L)、体重(W)、净体重(W0)、性腺重(W1)、成熟系数(GSI)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与性腺重(W1)、成熟系数(GSI)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实地调查发现,中华花鳅的产卵场主要在砂质底质、水质清新、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浅水区,繁殖期为5-8月,繁殖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研究显示,中华花鳅的繁殖力较低,繁殖高峰期时间较短,低龄化严重,亟需对其进行资源保护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4年6—7月和10—11月于西北太平洋公海两航次采集的秋刀鱼样本,分析其性别比例、体长和体质量组成、摄食等级,以探究其生长、性腺及繁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月份的增大,秋刀鱼雌性比例逐渐降低,雄性占比升高;6、7月雌、雄样本优势体长组与体质量组范围均较10、11月小;体长和体质量关系中,秋刀鱼雌性生长系数为3.24,雄性为2.82;各月样本胃饱满度以1级为主,F检验表明,除0级外,4个月内各摄食等级间呈显著差异(P<0.01);秋刀鱼雌、雄样本性腺发育以Ⅱ期为主,各性腺等级间差异不显著(P>0.05),雌性性腺指数在Ⅱ、Ⅲ、Ⅳ期内大于雄性,Ⅴ、Ⅵ期内相反,逻辑斯蒂方程表明,秋刀鱼50%性成熟体长雌性为284.7 mm,雄性为267.4 mm;雌性秋刀鱼绝对繁殖力为1032~17 708粒/尾,平均值为(5522±3196)粒/尾,绝对繁殖力高的个体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280~320 mm、110~150 g。  相似文献   

17.
从渤海采集卵巢发育到Ⅳ和Ⅴ期的矛尾复鰕虎鱼32尾,采用重量法进行了生殖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矛尾复鰕虎鱼为分批产卵类型,卵子呈卵圆型,卵径0.726mm±0.291mm;矛尾复鰕虎鱼的个体绝对生殖力为33 609±14 022粒,单位净体重生殖力为439.92±139.50粒/g,单位体长生殖力为1 176.08±227.08粒/mm。矛尾复鰕虎鱼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宽、体重、净重、性腺重及肥满度相关关系密切,而与成熟系数相关关系不密切;体长相对生殖力与除成熟系数以外的其他生物学指标相关关系一般,与成熟系数相关关系不密切;净重相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净重、性腺重、肥满度关系密切,与其他生物学指标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8.
西藏高原鳅个体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拉萨河西藏高原鳅(Triplophysa tibetana)个体生殖力及其相关生物学参数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西藏高原鳅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254~6796粒,平均为2319.9粒;相对生殖力FL为33.6~770.5粒/cm,平均为284.5粒/cm;相对生殖力FW为44.0~1981.3粒/g,平均为730.8粒/g。个体生殖力F和FL与各参数正相关,除与肥满度和卵比重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外,其余均显著相关(P<0.05);FW与各因素均显著相关(P<0.05),但仅与卵巢重、成熟系数和卵比重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嘉陵江下游白缘(鱼央)个体生殖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缘(Liobagrus marginatus Günther)绝对生殖力为70.42(32~118)粒,相对生殖力F/L为0.86(0.52~1.84)粒/mm,F/W为23.25(9.47~38.89)粒/g。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都与体长(L)、净体重(W)等形态学指标成直线相关,其相关方程分别为F=2.871L-59.581,F=15.332W+22.77,F/L=0.0189L+0.1544,F/W=0.1527W+0.7548。绝对生殖力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的趋势逐渐减小。相对生殖力随年龄的增大呈现减小趋势。属于分批产卵类型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