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部位烟叶主脉水分和烤房相对湿度对主脉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烤烟中烟100为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除中部叶外,在烟叶烘烤过程中上部叶和下部叶主脉内的总糖含量在36℃末至47℃末上升,并在47℃末到达最大值,在47℃末至68℃末下降;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整体呈M形,上部叶和中部叶在42℃末有最大值;淀粉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总氮含量变化幅度小,鲜样和烤后样总氮含量无明显变化;烟碱含量总体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在36℃末至42℃末变化幅度较大;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脉内的蛋白质降解速度较快;烘烤过程中主脉变黄期失水少,失水速度慢,定色期失水速度加快,大量失水;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脉内的烟碱、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均与主脉水分和烤房内相对湿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回归分析表明,主脉内各种化学成分的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密集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的稳温时间对烟叶化学成分影响的动态变化.[方法]以K326品种为材料,针对密集烘烤存在的干物质降解不充分和香气物质不足的问题,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不同稳温时间烟叶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42℃前烟叶淀粉含量迅速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迅速升高;42 ~47℃,烟叶淀粉含量缓慢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缓慢升高;在47℃后,烟叶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基本保持稳定,变化很小.烟叶烟碱、总氮含量随烘烤进程略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较小;氮碱比变化不大.[结论]在烟叶变黄期和定色期适当增加稳温时间,可使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3.
以云烟87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烤房装烟密度和变黄期风机转速对烟叶淀粉降解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装烟密度55~65 kg/m3配合变黄期风机转速960 r/min有利于淀粉的降解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形成。淀粉含量随着烘烤过程的进行逐渐降低,还原糖含量随着烘烤过程的进行逐渐升高。互作效应对烟叶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在42℃末、47℃末、54℃末及烤后达到极显著水平。装烟密度和变黄期风机转速对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装烟密度55~65 kg/m3配合变黄期风机转速960 r/min烤后烟叶均价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密集烘烤变黄阶段不同风机转速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分析了烟叶淀粉和色素降解的变化,结果表明:从烘烤开始到38℃稳温结束,风机转速为1440 r/min处理的烟叶淀粉含量为15.21%,淀粉降解速度较快,还原糖含量较高,为9.84%;风机转速为960 r/min的处理在42℃稳温结束以后,烟叶淀粉降解量较风机转速为1440 r/min多,且差异显著;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表现为风机转速为960 r/min的处理最高,含量为25.34%,且与风机转速为720和1440 r/min的处理差异显著;密集烘烤变黄阶段循环风机转速为960 r/min时,烤后烟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风机转速720和1440 r/min的含量,分别为6.17和3.27μg/g;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38.83μg/g,显著低于风机转速1440 r/min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烘烤过程中红花大金元烟叶色素和总酚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红花大金元不同成熟度烟叶色素含量及总酚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烘烤阶段,烟叶色素含量在不同成熟度间存在不同的差异。鲜烟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明显降低,成熟度低的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量也明显高于成熟度高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降解速度均以变黄期较快。烟叶总酚含量在开烤后到变黄期之间呈增加趋势,42~48℃则降低,之后升高直到烘烤结束;总酚的变化幅度以适熟烟叶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施肥模式下烤烟成熟度对烟叶理化成分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烤烟成熟度对中、上部烟叶主要理化指标含量的影响,对烤烟成熟度鲜烟叶与烤后烟叶化学组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下烟叶的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是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均随着成熟度的升高先增加而后降低,均在烟叶成熟时出现最高值,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鲜烟叶,还原糖含量增幅较大;施肥模式对烟叶中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实时氮肥管理(RTNM)施肥模式下各成熟度鲜烟叶中总糖、淀粉含量均较相同成熟度农家施肥模式高,而总氮、烟碱含量则农家施肥模式下高于实时氮肥管理(RTNM)施肥模式,中部烟叶中的钾含量呈现出实时氮肥管理(RTNM)施肥模式下高于同一成熟度农家施肥模式的规律,而上部烟叶中钾含量农家施肥模式高于实时氮肥管理(RTNM)施肥模式,实时氮肥管理(RTNM)施肥模式有利于氮肥的实时管理,烤后烟叶的协调性更好。鲜烟叶与烤后烟叶总氮、烟碱、钾、淀粉、总糖含量及施木克值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对烘烤过程中不同素质烟叶主要含氮化合物(烟碱、总氮、蛋白质)与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嫩黄烟、返青烟、高温逼熟烟和贪青晚熟烟叶绿素大量转化分别在30~38℃、42~48℃,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均呈现小幅缓慢下降趋势;不同素质烟叶烟碱转化量最大的阶段分别为48~54℃、48~68℃、30~38℃、48~54℃,总氮转化量最大的阶段分别为48~54℃、30~38℃、42~48℃、38~42℃,蛋白质转化量最大的阶段分别为30~42℃、30~38℃、30~38℃、42~48℃。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嫩黄烟主要含氮化合物与色素含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22、0.545、0.845,返青烟的分别为0.608、0.721、0.974,高温逼熟烟的分别为0.931、0.883、0.966,贪青晚熟烟的分别为0.801、0.881、0.981。不同素质烟叶烘烤过程中主要含氮化合物与色素含量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密集烘烤定色期升温速度对上部烟叶吸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改善上部烟叶的吸食品质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采用密集烤房研究了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度的降低,烤后上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不断升高,而总氮、烟碱、蛋白质、淀粉含量有减少的趋势,快速升温(CK:42~47℃以2/3℃/h升温,47 ~54℃以1℃/h...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下烤烟(Nicotiana glauca L.)叶片化学成分的代谢规律,探讨不同海拔下烤烟生长过程中内部生理变化。[方法]试验地选取在毕节市3个高、中、低海拔的典型烟叶产区,其中金沙县西洛乡为低海拔(840 m),大方县双山镇为中海拔(1 430m),威宁县牛棚镇为高海拔(2 100 m)。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结果]在移栽后50~95 d,不同海拔烤烟叶片化学成分代谢规律不完全相同。其中,低海拔下烟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紫黄质、叶黄素、β-胡萝卜素、氨基酸含量和糖碱比呈线性下降趋势;中海拔下烟叶氨基酸含量呈线性下降趋势,而糖碱比及叶绿素a、叶绿素b、紫黄质、叶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高海拔下烟叶糖碱比及叶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呈线性下降趋势,而叶绿素a、叶绿素b、紫黄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氨基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而后又降低的趋势。在移栽后95 d,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氨基酸含量与海拔呈正相关;还原糖含量、糖碱比与海拔呈负相关;淀粉和烟碱含量在低海拔下最适中,在高海拔、中海拔下表现为过高或过低。不同海拔下烤烟叶片新黄质、还原糖和烟碱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其中新黄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还原糖含量呈线性下降趋势,烟碱含量趋于稳步上升,但淀粉含量变化规律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为毕节市不同海拔生态区域特色烟叶质量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素质烟叶烘烤过程中外观颜色参数与内在色素含量间的关系,为实现不同素质烟叶的精准烘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叶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取其下部嫩黄烟、中部返青烟、上部高温逼熟烟和上部贪青晚熟烟4种特殊素质烟叶进行烘烤,测定烘烤过程中烟叶外观颜色参数[绿色度(SPAD)、明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及色素含量,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种素质烟叶的SPAD均在30~38℃下降最快。烘烤过程中,4种素质烟叶的L*、a*和b*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返青烟、嫩黄烟和高温逼熟烟在30~38℃上升最快,贪青晚熟烟在30~42℃上升最快。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嫩黄烟、返青烟和高温逼熟烟在30~38℃降解量最大,贪青晚熟烟则在42~48℃降解量最大;4种素质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降解量均较小,其中嫩黄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2~48℃迅速下降,高温逼熟烟在30~38、48~54℃时有较小幅度下降,返青烟和贪青晚熟烟则呈缓慢下降趋势;嫩黄烟、返青烟、高温逼熟烟和贪青晚熟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比值增长最快分别出现在30~42、30~38、42~48和48~54℃。不同素质烟叶SPAD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高温逼熟烟L*与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他3种素质烟叶L*、a*、b*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素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其外观颜色参数与内在色素含量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依据外观颜色参数估计烟叶内部色素含量,为准确把握不同素质烟叶烘烤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烤烟切柄烘烤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规律以及烤后烟叶的质量.[方法]对烟叶烤前切柄与常规烘烤过程中的含水量、叶绿素、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规律及烤后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表明,烟叶切柄7~8 cm,鲜干比降低0.76~ 1.37;切柄烘烤模式增加了烘烤时间12~24 h,在干筋期降低了烘烤温度;含水量表现为前期失水慢、后期失水快的规律,切柄烘烤比常规烘烤失水趋势延迟;叶绿素含量在烘烤开始36 h之前降解最快;淀粉含量在烘烤开始60h之前基本降解完成;还原糖含量在烘烤过程中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淀粉和还原糖在不同处理中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切柄烘烤模式使烤后下部叶和上部叶中的淀粉含量显著下降1.26% ~ 1.85%.[结论]研究可为烟叶烘烤选择适合的烘烤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优化烟叶密集烘烤工艺技术,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定色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9℃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40℃)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每千克烤后烟叶均价提高0.18~0.42元,耗煤量减少0.01~0.07kg;油分、身份、结构、色度等外观质量改善,嗅香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表现为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分别平均增加14.79%和11.99%,总氮、蛋白质、烟碱、淀粉含量减少,糖碱比(多在7.00~10.44)、氮碱比(多在0.60~0.98)更趋于协调;单料烟评吸质量高半个到一个档次,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指标较优。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处理提高了中、上部烟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含量,以及中部烟叶的棕色化产物含量;下部烟叶以较低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8℃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39℃)烤后两糖含量相对较低,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含量得到提高。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采用较低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香气物质含量高;中上部烟叶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评吸档次高,香气物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成熟度对豫西地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河南三门峡地区主栽品种云烟99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成熟度(M1~M4)鲜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等生理指标以及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烟叶质体色素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叶绿素总降解量达0.69 mg/g。与氮代谢相关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碳代谢相关的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蔗糖转化酶活性整体呈升高的趋势。鲜烟叶碳代谢产物中总糖、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氮代谢产物中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分别下降了17.30%和50.27%。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更好,在M3成熟度时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感官质量评价最佳。综合来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质量有升高的趋势,超过一定范围后,烟叶质量出现下降,豫西地区上部烟叶以M  相似文献   

14.
郴州烤烟K326品种烘烤特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的烘烤特性是指烟叶在农艺过程中获得的与烘烤技术和效果紧密相关的固有素质特性,因品种而异。试验以烤烟K326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暗箱和电热式烤箱研究郴州产区烤烟K326品种的烘烤特性,分析其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暗箱条件下,下部叶变黄快,易烤性较好,变黄后变褐时间短,耐烤性较差;上部叶则与下部叶表现完全相反,易烤性较差而耐烤性较好;中部叶的易烤性和耐烤性介于上部叶和下部叶之间。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失水规律表现为"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叶绿素降解呈先快后慢的规律;主要化学成分中总糖、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总氮、烟碱含量变化不明显,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在不同烘烤阶段不同部位烟叶各项指标的变化速率和幅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需依据各部位烟叶烘烤特性制定科学的烘烤工艺,充分发挥烟叶潜力,提升K326品种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烤烟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参数与含水量和化学成分关系模型,以控制烟叶烘烤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水分散失,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和提高烟叶质量特色提供参考。【方法】以烤烟NC89上部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度自控密集烤烟箱,按照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研究烘烤过程中烟叶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色相角(H°)、色泽比(H)、饱和度(C)和色差值(ΔE)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含水量的关系。【结果】烘烤过程中,烟叶正面与背面各颜色参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各颜色参数均在开烤至42℃末时变化剧烈,42℃之后变化幅度减小。相关分析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内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各颜色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与各颜色参数间相关性较好,且大部分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水量与其相关性略差。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67%,8.71%,8.27%和1.47%,各模型预测精度均较高,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含水量模型预测精度略差。【结论】通过色差计量化分析密集烘烤过程中的烟叶颜色参数,可以快速、准确预测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实现烟叶烘烤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6.
微波处理对烟叶化学成分和陈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波处理对烟叶化学成分和陈化烟叶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烤后烟经微波处理,以中能量处理60 s的转化酶活性最低,高能量处理60 s的总淀粉酶活性最低;中能量、高能量处理后烟叶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下降;低能量处理30 s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仅低能量处理30 s的叶绿素a含量高于对照;低能量处理90 s、高能量处理60 s的还原糖含量稍有下降;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烟碱含量变化不明显。微波处理过的烟叶经陈化后,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低能量处理30 s、高能量处理30 s的叶绿素a含量稍有升高,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烟碱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掌握密集烘烤中烟叶色素和水分变化规律,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密集烘烤方式(散叶密集和挂竿密集)、不同部位烟叶、同一片烟叶不同部位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降解都呈现前期下降快而后期趋于稳定的趋势,类胡萝卜素变化都表现出不稳定的状况;挂竿密集烘烤烟叶的含水率比散叶下降快,且下降的规律性更强,呈现先缓慢下降,然后急剧下降,随后又缓慢下降的规律.叶尖、叶中和叶基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烤烟品种K326叶片为材料,在密集烘烤过程的不同时间对叶片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研究各种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0-48h内,烟叶的含水量下降缓慢,但各种物质如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淀粉、蛋白质、总氮和烟碱含量变化较大、下降明显,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在密集烘烤48~84h内,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小,而水分含量则下降明显;到后期,各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向平稳。说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变化和各种物质的变化不一致。因此,应根据烟叶生理生化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手段,保证烟叶内各种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农业科学》2017,(7):66-69
研究不同工艺对烘烤过程中高温逼熟烟叶含碳和含氮化合物的变化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为高温逼熟烟叶密集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烟区高温环境条件下成熟上部烟叶为材料,明确不同工艺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含碳和含氮化合物的变化,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密集烘烤变黄和定色阶段拉长烘烤时间和提高湿球温度,烟叶淀粉和可溶性蛋白降解量提高,还原糖和总游离氨基酸积累增加,烤后烟叶质量改善。研究认为,在南方三段式烘烤工艺变黄和定色阶段稳温时间基础上分别拉长10,14 h,并提高湿球温度0.5℃能提高高温逼熟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型密集电烤房,研究了烤前晾置时间(0、24、48、72 h)对粤北烟区烤烟中、上部烟叶淀粉和总糖含量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相比,烟叶淀粉含量随晾置时间延长呈减少趋势,而总糖则呈上升趋势;各晾置处理进入烘烤阶段后,中部烟叶的淀粉降解和总糖积累速度加快,上部烟叶淀粉降解和总糖积累呈减少趋势;初烤烟,中部烟叶淀粉含量有随晾置时间延长分解增多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烟叶晾置时间超过48 h,总糖含量明显增加,烟碱含量下降,糖碱比增高,上部烟叶晾置超过48 h,碳化物的变化呈相反趋势。综合上述结果,在粤北烟区气候条件下,中上部烟叶最好收获当天上烤,烤前晾置时间超过48 h不利于糖类转化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