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酸化香菇多糖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Ⅰ:免疫应答试验:取450只雏鸡随机均分为9组,在14日龄用新城疫Ⅳ系疫苗免疫,同时分别肌肉注射高、低剂量的3种硫酸化香菇多糖(sLNT_1、sLNT_2、sLNT_3)和香菇多糖(LNT)。分别于首免前和首免后连续6周检测血清HI抗体效价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试验Ⅱ:免疫保护试验:取350只雏鸡随机均分为7组,除非免疫组外其余组用新城疫Ⅳ系疫苗免疫,同时3个sLNT组和LNT组分别注射sLNT_1、sLNT_2、sLNT_3和LNT。于免疫后第21天,除无佐剂对照组第2组外各组鸡均肌肉注射NDV强毒攻毒,观察保护效果,并分别于攻毒前和攻毒后第3、6、9、12和15天测定血清HI抗体效价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sLNT在首免后28 d内比LNT显著提高血清抗体效价最高2个滴度(高剂量的效果优于低剂量),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低剂量的效果强于高剂量);攻毒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保护率提高最多达17.5%,加速攻毒后血清抗体生成和T淋巴细胞增殖,病鸡最快可以在攻毒后6 d恢复正常。综合评价以sLNT_2的效果最好。揭示:硫酸化修饰能显著提高LNT的免疫增强活性,增强新城疫疫苗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呼吸型IBV HI抗体水平与蛋鸡产蛋率的对应关系。【方法】将180只SPF鸡分为4组,第1组和第2组首免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活疫苗免疫,1羽份/只,4周后采血,第2组鸡同时用3批次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HN6株)分别进行加强免疫,试验同时设置攻毒对照第3组和不免疫攻毒对照第4组。灭活疫苗免疫4周后,当产蛋率稳定在80%以上时,对试验鸡采血测定抗体,同时使用M41株病毒进行攻毒,记录攻毒后4周内各组鸡的产蛋性能,分析抗IBV HI抗体水平与攻毒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结果】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组抗IBV HI抗体水平在2-8.2~2-9.3时,免疫鸡能够耐受IBV强毒的攻击,其产蛋性能不受影响。弱毒活疫苗免疫组抗体为2-4.8,产蛋量下降了12.69%。攻毒对照组抗体水平为2-2.0,攻毒后产蛋量下降45.22%。【结论】蛋鸡抗IBV HI抗体效价与产蛋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强毒的攻毒保护之间呈正相关,可以用HI抗体检测来评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对产蛋鸡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IL-18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摸索利用Bac-to-Bac系统双表达的蛋白VP2-IL-18的最佳免疫增强剂量。【方法】采用腿部肌肉多点注射方法将不同剂量VP2-IL-18免疫14日龄SPF鸡,14 d后加强免疫1次;一免后第0、7、14、21、28和35天采集外周血检测ELISA抗体效价和CD4~+T、CD8~+T细胞的数量;一免后第35天用vvIBDV-GX8/99毒株进行攻毒。【结果】各剂量VP2-IL-18免疫雏鸡后均能提高抗体滴度,促进CD4~+T和CD8~+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提高攻毒保护率,且200μg VP2-IL-18免疫组效果最佳,要优于低剂量免疫组和高剂量免疫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VP2-IL-18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200μg为最佳免疫剂量,不呈现高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4.
 成功亚克隆了口蹄疫病毒(FMDV)太保毒株3ABC中VPg2基因,并将其插入pGEX-4T-1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的VPg2蛋白与FMDV阳性血清发生反应。以VPg2表达蛋白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对背景清楚的试验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VPg2表达蛋白与空白对照组(C组)和灭活疫苗反复免疫组(CI组)牛血清均不发生反应,与未免疫直接攻毒组(D组)和免疫后攻毒组(I组)血清均发生反应;对D组和I组,VPg2表达蛋白抗体持续时间最长,可达90d,最早呈阳性反应时间为攻毒后第10天。VPg2表达蛋白抗体持续时间与先前测定的3ABC表达蛋白抗体几乎相同。用VPg2-ELISA方法检测2 170份进口阴性牛血清,12份出现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55%,而用3ABC-ELISA方法检测,48份出现假阳性,假阳性率为2.21%。  相似文献   

5.
将不同剂量的法氏囊活性肽 (BS)冻干粉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弱毒疫苗混合 ,对 2 1日龄SPF鸡滴鼻点眼 ,另设免疫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免疫后 7d、10d、14d、2 1d、2 8d、45d、6 0d、75d和 90d采血 ,测定AGP抗体效价 ,并于免疫后 7、14、2 1、2 8d ,每组剖杀 2只 ,计算试验组囊指数与空白对照组囊指数之比 (BBIX) ,免疫后 30d用IBD JS株攻毒。结果表明 :免疫后 7d ,0 48mgBS IBD弱毒苗组AGP抗体阳性率为 5 2 9% ,比免疫对照组高 2 5 % ,BBIX数值也稍大 ;免疫后 45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时 ,0 96mgBS IBD弱毒苗组的抗体效价比免疫对照组高2个滴度 ,BBIX数值也稍大于免疫对照组。 30d后攻毒 ,各免疫组的攻毒保护率均为 10 0 %。整个试验期间 ,1 92mgBS IBD弱毒苗组的AGP抗体效价及BBIX数值与免疫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 :BS在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提高对法氏囊的保护及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面与其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表达欧亚类禽型(eurasian avian-like,EA)H1N1猪流感病毒(SIV)的血凝素(HA)蛋白,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测定。【方法】 利用RT-PCR技术扩增病毒A/swine/Zhejiang/245/2013(H1N1)(ZJ245)的HA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AGGS中,获得重组质粒pCAGGS-HA(ZJ245),将其转染293T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HA蛋白在体外的表达;将重组质粒pCAGGS-HA(ZJ245)经肌肉注射途径、以100 μg/只剂量免疫16只6周龄BALB/c小鼠(I组和II组),间隔3周后进行加强免疫(二免);同等数量的小鼠以相同方式注射100 μL无菌PBS作为非免疫对照组(III组和IV组)。首免和二免每周采血,分别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病毒中和(VN)试验两种方法测定不同类型的血清抗体效价;二免2周后,其中两组小鼠(I组和III组)用50 μL(10 6.0EID50)的ZJ245病毒经滴鼻感染途径进行攻毒,另外两组(II组和IV组)用A/swine/Heilongjiang/44/2009(H1N1)(HLJ44)病毒进行攻毒。攻毒后14 d内每天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统计发病与死亡情况,且每天称量小鼠体重,在体重下降比率超过25%时判定为小鼠死亡。攻毒后第3 天,每组随机剖杀3只小鼠,分别采集脑、鼻甲、肺、脾和肾等脏器,匀浆处理后通过接种10日龄的非免疫鸡胚测定脏器的病毒含量。通过小鼠体重变化以及脏器滴定的病毒含量评估重组质粒pCAGGS-HA(ZJ245)的免疫保护效果。 【结果】 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表明ZJ245的HA基因的已正确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AGGS中获得重组质粒pCAGGS-HA(ZJ245),经体外转染293T细胞后,IFA和Western blot证实了病毒的HA蛋白能够正确表达,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小鼠的免疫与攻毒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AGGS-HA(ZJ245)首免后一周可检测到针对同源病毒ZJ245的低水平HI和VN抗体,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明显升高,HI抗体达到76.88、VN抗体达到152.5;同时针对异源病毒HLJ44也产生了较低水平的HI和VN抗体。10 6.0EID50的同源病毒ZJ245攻毒时,与非免疫组小鼠相对比,重组质粒pCAGGS-HA(ZJ245)的免疫完全阻止了因病毒攻击而导致的小鼠体重下降以及肺脏和鼻甲内病毒的复制;10 6.0EID50的异源病毒HLJ44攻毒时,相比非免疫组小鼠,质粒免疫组小鼠体重的下降比率、以及肺脏和鼻甲内的病毒滴度均显著降低(P<0.0001、P <0.001、P <0.05)。 【结论】 重组质粒pCAGGS-HA(ZJ245)能够有效表达病毒HA蛋白,免疫后可使小鼠获得完全抵抗ZJ245感染及部分抵御HLJ44感染的免疫保护力,表明重组质粒 pCAGGS-HA(ZJ245)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成功克隆到O 型口蹄疫病毒(FMDV)太保毒株3ABC 基因片段中的3A、3B、3C基因,并将它们插入pGEX-4T-1 或24B11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经Western blotting 分析表明,表达的3A、3B蛋白可与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但表达的3C蛋白没有反应。以纯化的3A、3B表达蛋白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对4组背景清楚的试验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A、3B表达蛋白与非免疫对照组(C组)和灭活疫苗反复免疫组(CI组)牛血清均不发生反应,与未免疫直接攻毒组(D组)和免疫后攻毒组(I组)牛血清均发生反应;D组和I组3A、3B表达蛋白抗体持续时间最长可达90 d以上,3A和3B表达蛋白最早检出相应抗体的时间分别为攻毒后第 5天和第10天。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重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多联疫苗中的免疫效果。将50羽21日龄SPF鸡平均分为5组,分别用新流法(新城疫ND-禽流感H9-传染性法氏囊IBD)三联疫苗进行免疫,1组为非免疫对照组,2组免疫剂量0.05 mL,3组免疫剂量0.1 mL,4组免疫剂量0.2 mL,5组免疫剂量0.3。免疫后第21天采血,检测ND/H9血凝抑制抗体和IBD琼脂免疫扩散抗体。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强毒BC6/85株F1代点眼攻毒,攻毒剂量为每只0.1 mL,观察96 h后剖检。结果表明,免疫后21 d,第5组血清中ND/H9 HI抗体分别为8.1log 2和 9.0log 2,IBD抗体4个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显著高于2组。1组攻毒鸡全部发病,法氏囊外观发黄,呈胶冻样,囊内剖开有黏液,部分肉眼可见出血。1组未攻毒对照和免疫组,均未见异常,免疫攻毒保护率为100%。结果表明,重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三联疫苗中免疫剂量为每只0.05 mL,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且不影响疫苗中其他抗原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Tα1的免疫增强效果,以120只1日龄SPF鸡作为试验对象,联合应用表达Tα1的重组质粒pcDNA-Tα1和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观察不同剂量Tα1对免疫鸡只血清HI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数以及抗病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Tα1各剂量处理组在鸡只免疫后7~21 d对HI抗体水平有轻微抑制,28 d与正常免疫组达同一水平;鸡只的法氏囊、胸腺和脾脏免疫器官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尤以低剂量组(50μg/只)效果最佳;攻毒后,Tα1各剂量组对鸡只的保护率均为100%。可见,Tα1对禽流感H5N1疫苗有较强的免疫促进作用,且呈现一定的剂量关系,以低剂量(50μg/只)的免疫增强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重组鸡γ-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γ,ChIFN-γ)对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使用重组鸡γ-干扰素作为免疫佐剂,联合禽流感灭活疫苗采用胸部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SPF雏鸡,免疫后每周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攻毒后计算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鸡γ-干扰素提高了血清抗体水平,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和攻毒保护率,与疫苗组相比多数指标差异显著(P0.05)。鸡γ-干扰素对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芪多糖对雏鸡感染IBDV后血液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健康1日龄罗曼雏鸡2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50羽。Ⅰ组为对照组,Ⅱ、Ⅲ和Ⅳ组为试验组。21日龄时对4组鸡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抗体测定,均为阴性;26日龄时对Ⅱ、Ⅲ和Ⅳ组试验鸡进行攻毒处理,IBDV0.3 ml/羽;Ⅲ组和Ⅳ组从攻毒当日起连续胸肌注射黄芪多糖(APS)3 d,总剂量分别为5 mg/羽和10 mg/羽;各组分别在21、29、32、35、38日龄时心脏采血,测定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攻毒处理后,Ⅱ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给予APS组中,相同日龄水平下SOD值均高于Ⅱ组,且除29日龄时Ⅲ组外,其余各组与Ⅱ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同日龄水平下MDA测定值均低于Ⅱ组,且除32日龄和38日龄时Ⅲ组外,其余各组与Ⅱ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Ⅲ组和Ⅳ组相比,后者SOD测定值均高于前者,而MDA测定值则相反,但两者仅在32日龄时MDA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而提示,雏鸡感染IBDV后,其抗氧化能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APS可提高人工感染IBDV雏鸡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注射APS处理中Ⅳ组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鸡IL-18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chIL-18在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疫苗免疫中的作用,克隆了新城疫病毒标准株F48E9的F基因,构建F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F;将11日龄试验鸡分为4组,每组10只,14日龄一免,28日龄二免,分别肌注pcDNA-F、pcDNA-F+pcDNA-ckIL-18、新城疫传统疫苗(14日龄NDV弱毒疫苗首免,28日龄NDV油苗二免)、生理盐水,一免疫后第7、14、21、28 d均采血进行ND抗体(ELISA)检测和T淋巴细胞转化(MTT)试验;第29 d均肌注50LD50NDV强毒F48E9株.结果显示:免疫保护效率,生理盐水组0/10,pcDNA-F免疫组3/10,pcDNA-F+pcDNA-chIL-18免疫组5/10,新城疫传统疫苗免疫组10/10;ND抗体水平,pcDNA-F免疫组与pcDNA.F+pcDNA-chIL-18免疫组无差异(P>0.05),均显著低于传统疫苗免疫组(P<0.05);T细胞转化水平,pcDNA.F+pcDNA-cML-18免疫组明显高于pcDNA-F免疫组(P<0.05),pcDNA-F免疫组与传统疫苗免疫组无差异(P>0.05).试验结果综合显示pcDNA-F免疫试验鸡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pcDNA-chIL-18对pcD-NA-F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gB基因插入鸡痘病毒 (FPV)中 ,构建了含有MDV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 (rFPV)。用rFPV、HVT冻干苗、rFPV +HVT疫苗分别免疫 1日龄AA肉用雏鸡 ,于 8日龄攻毒后观察疫苗免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HVT、rFPV、HVT +rFPV疫苗免疫组比攻毒对照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短 ;上述 3种疫苗免疫后用京 1株MDV(vMDV)攻毒 ,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处于较高水平 ,而攻毒对照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弱 ,两者差异显著(P <0 0 5 ) ;用HVT +rFPV二价疫苗免疫雏鸡 ,其抵抗vMDV攻击的免疫保护力高于HVT和rFPV单价苗 ,HVT +rFPV、rFPV、HVT免疫保护指数分别为 81 7% ,6 3 4 %和 6 4 1%。以上结果表明 ,表达MDV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鸡体抵抗vMDV的攻击 ,并且HVT和rFPV具有免疫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家蚕培养细胞及幼蚕中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该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Western免疫印迹和ELISA均检测到春蚕和秋蚕中的VP2蛋白活性。含VP2的春蚕蚕血制成的注射疫苗皮下注射18日龄非免疫鸡,两周后二免;含VP2的秋蚕蚕血冻干制成口服疫苗,隔天喂服18日龄非免疫鸡。于首免后第10,13,21,28,37日分别采血,第37日攻毒。病毒血清中和试验显示注射组及口服组的中和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4211.3和1∶3118.9,攻毒结果显示它们对IBDV中国标准强毒株BC6/85的攻击保护率为100%和80%。以上研究表明家蚕表达的VP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从而为开发实用化低成本的疫苗打下了扎实基础。IBDV亚单位疫苗的口服免疫有效是一个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5.
景小冬  章振华  李林  张建伟  姜北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08-9010,9076
[目的]探讨SPF产蛋鸡IB HI抗体滴度与攻毒保护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SPF产蛋鸡随机分成A1、A2、B1及B2 4组,A1组用H120活疫苗免疫,A2组先用H120活疫苗免疫后再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三联灭活疫苗加强免疫,B1组为不免疫攻毒对照组,B2组为正常对照组。在免疫前后对试验鸡定期采血,测定IB HI抗体。当鸡群产蛋达高峰时,A1、A2及B1组试验鸡用IBVM41株强毒攻击,观察各试验组鸡临床表现,记录鸡只产蛋情况。[结果]H120活疫苗免疫后第30天,HI抗体滴度达4.45log2;用三联苗加强免疫后第30天HI抗体滴度达7.35 log2;攻毒前A1、A2、B1及B2组试验鸡IB HI抗体滴度分别为4.24 log2、7.4log2、2.1 log2和2.1 log2;攻毒后,A1组个别试验鸡出现了短暂的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11.7%;B1组试验鸡出现了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30.9%,并出现较多的软壳蛋、无壳蛋及畸形蛋等;而A2组和B2组试验鸡的产蛋始终均保持正常。将攻毒后不同IB HI抗体滴度的SPF产蛋鸡的产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证明,当鸡只的IB HI抗体滴度≥6 log2时,攻毒对产蛋率没有影响;抗体滴度为5 log2时,产蛋下降6%;抗体滴度为4 log2时,产蛋下降11.3%;抗体滴度≤3 log2时,产蛋下降29.6%。[结论]产蛋鸡的IB HI抗体滴度与攻毒保护力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有母源抗体存在的情况下,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对仔猪免疫效果的差异,于2006年9月在珠三角某大型猪场进行免疫对比试验,抽取80头体重相当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头,分别给试验组注射猪伪狂犬灭活疫苗,对照组注射弱毒疫苗,观察2组仔猪的抗体水平、生长情况及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免疫后20d(60日龄)和50d(90日龄)测定试验组仔猪抗伪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均为100%,而对照组抗体水平则由75%降至67.5%;2组仔猪在90日龄时的均重虽然相差不远,但试验组体重的变异系数为3.49%,对照组则为10.72%;对照组累计发病次数比试验组多。由此表明,仔猪注射伪狂犬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比弱毒疫苗显著。  相似文献   

17.
评价常用的6种IBD疫苗株对鸡法氏囊发育的影响和对新城疫免疫效果影响,为临床选用疫苗提供参考.将SPF鸡分成6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5只.7日龄时,试验组分别用A80株、D78株、B87株、KS96株、MB株和2512株滴口免疫,每只鸡各1羽份.各组分别在免疫后4 d、9 d、20 d随机抽取5只鸡计算法氏囊指数.各组于IBD免疫后14 d用La Sota株活疫苗点眼、肌肉注射La Sota株油佐剂灭活疫苗各1羽份,对照组同时进行免疫.免疫后每隔7 d检测1次NDV抗体.42日龄时各组以鸡新城疫强毒F48E9攻击,观察攻毒保护效果.结果表明:27日龄A80、D78、B87和KS96组法氏囊指数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MB和2512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A80、D78对ND疫苗诱生机体产生抗体的影响小(P>0.05);MB、2512对ND抗体影响大,抗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87、KS96对ND抗体生成有一定的影响,和对照组相比低1个滴度左右,但从统计分析来看影响较小(P>0.05).用F48E9攻毒,结果显示A80、D78、B87、KS96和对照组保护率均为100%,而MB株组保护率为80%,2512株组保护率为70%.A80、D78、B87和KS96这4株疫苗株对法氏囊的发育影响很小;MB和2512对法氏囊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B和2512对新城疫的免疫保护有较大影响,而弱毒A80、D78以及中等毒力的B87、KS96对新城疫的免疫保护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8.
旨在表达马腺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equi subsp.equi)的SrtA蛋白并分析其免疫效果。以该菌基因组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Srt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a-SrtA,诱导表达SrtA,并以纯化蛋白免疫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效价及抗体亚型。首次免疫后第45天,对免疫小鼠用S.equi攻毒,测定免疫保护力、菌体载量和脾细胞表面CD4~+T和CD8~+T分子的表达,并对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成功表达了SrtA蛋白,SDS-PAGE显示该蛋白分子量为27 kDa。初次免疫45 d后,小鼠血清抗体效价达1∶218 700,抗体亚型以IgG1和IgG2b为主;脾淋巴细胞中CD4~+T和CD8~+T细胞表达量升高;攻毒保护率可达75%;SrtA免疫可降低攻毒小鼠肺、脾、肝、肾组织的荷菌量。SrtA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14日龄健康、非免疫罗曼蛋公鸡240只,随机均分为8组,用鸡新城疫疫苗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前3 d、当日及后3d,试验组分别灌胃0.5 ml高、低剂量黄芪多糖(ASP)、淫羊藿多糖(EPP)和板蓝根多糖(IRPS)溶液,空白对照组和免疫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首免后连续4周随机取鸡10只称量体重、测定抗体效价和T淋巴细胞增殖变化。结果表明,3种中药多糖均可促进鸡只增重,提高新城疫HI抗体效价,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其中低剂量的IRPS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活疫苗(VAXXITEK HVT+IBD)的免疫效果,以最小出厂剂量(HVT:2 000 pfu/只)经皮下接种1日龄SPF鸡,28 d后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标准强毒BC6/85株攻毒。攻毒后连续观察4 d,记录临床不良反应,至第4天剖检法氏囊。结果表明:试验鸡在临床上均表现正常;法氏囊剖检显示疫苗免疫组100%正常,攻毒组100%出现典型法氏囊病变。VAXXITEK HVT+IBD疫苗免疫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攻击能产生良好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