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选择我国自行培育.免疫效果良好的一株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为载体,采用国际先进的反向基因操作技术.经过近四年努力,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表达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双价疫苗。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昨天宣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选择我国自行培育、免疫效果良好的一株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为载体,采用国际先进的反向基因操作技术,经过近四年努力,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表达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双价疫苗。  相似文献   

3.
从哈兽研获悉.经过近4年努力。该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科研人员选择我国自行培育、免疫效果良好的一株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为载体,采用国际先进的反向基因操作技术,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表达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双价疫苗。预计这一新型双价疫苗12月末可正式进入产业化,明年1月有望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的发展,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成为当今病毒载体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在综述了新城疫病毒的安全性评价、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以新城疫病毒作为病毒载体表达外源基因应用于基础研究、疫苗研究和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等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作为载体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人类和动物疫病疫苗的研发中。大量研究表明,重组新城疫病毒(Recombinant NDV,rNDV)载体疫苗相较于传统疫苗无论在体液免疫、黏膜免疫,还是攻毒保护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NDV载体已成为研制安全、高效、低毒、免疫原性更佳的载体疫苗的重要工具。该文综述了利用NDV作为疫苗载体的反向遗传学技术在家禽、哺乳动物和人用新型疫苗研制方面的进展,以期为更好地利用NDV载体研制更多的疫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家禽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对养鸡业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新城疫的主要防控手段仍是免疫接种,虽然传统的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在疫病的控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存在着毒力返强、散毒和免疫期短等问题,不利于疫病的控制和消灭。论文论述了国内外应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对新城疫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DNA疫苗、新城疫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展示了基因工程疫苗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病毒作为疫苗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新城疫病毒(ND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致病本质、复制机理以及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获得NDV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以NDV作为疫苗载体,将报告基因、功能基因包括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基因等插入NDV基因组不同的位置构建重组新城疫病毒,并对外源基因成功表达的研究进展。同时对NDV作为新的疫苗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可行性及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团队的陈化兰研究员等,在英国出版的《生物技术趋势》上发表关于"H5N1禽流感疫苗研究"文章。文章详细阐述和论证了H5N1禽流感疫苗研制以及在家禽中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哈兽研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团队在新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07年研制成功的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疫苗,可以同时预防  相似文献   

9.
信息之窗     
我国研制成功新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农业部14日宣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选择我国自行培育、免疫效果良好的一株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为载体,采用国际先进的反向基因操作技术,经过近四年努力,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表达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双价疫苗。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型疫苗与现有疫苗相比具有巨大优越性:一是可以实现一次免疫即可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两种重大禽病。二是安全性更高、使用更方便。三是更适用于肉禽的免疫。四是生产成本低廉,可以…  相似文献   

10.
信息大观     
我国研制成功新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据新华社消息农业部10月14日宣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选择我国自行培育、免疫效果良好的一株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为载体,采用国际先进的反向基因操作技术,经过近四年努力,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表达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双价疫苗。新疫苗与现有疫苗相比具有巨大优越性:一是可以实现一次免疫即可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两种重大禽病。二是安全性更高、使用更方便。三是更适用于肉禽的免疫,对肉质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四是…  相似文献   

11.
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和家蚕核型多体病毒(BmNPV)构建的杂合杆状病毒表达了鸡新城疫病毒(NDV)D26株的融合(F)糖蛋白,将编码F蛋白的基因插入宿主范围扩展的改良杆状病毒表达载体,重组杆状病毒HyF121感染的草地贪夜蛾(sf)细胞中,表达的F蛋白定位于细胞表面,HyF121感染吞蛹后,用感染蚕蛹制取抗NDV的亚单位疫苗,这种亚单位疫苗接种鸡后可抵抗NDV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2.
新城疫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家禽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对养鸡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已研究出了很多基因工程疫苗用于预防鸡新城疫,比如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近年来随着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发展,新城疫病毒已经被开发成病毒载体,可以携带外源基因研制新城疫病毒活载体疫苗,表达IBDV和IBV的新城疫活载体疫苗已经成功研制。本文将从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疫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对现地分离的4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选取其中1株在新城疫病毒 La Sota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野生型HA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基因组cDNA克隆,经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鉴定,结果表明:拯救重组病毒为rL-H9HA;重组病毒MDT≥168 h,ICPI和IVPI均为0,与亲本疫苗株La Sota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重组病毒保持了La Sota弱毒疫苗亲本毒株对鸡胚良好的高滴度生长适应和低致病特性,具有作为同时预防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双价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猪业》2012,(8):72-72
新城疫病毒(NDV)过去被人们认为只感染禽类。然而从猪中分离出一个副粘病毒——Xiny10。将之前分离的猪NDV(JL01)和Xiny10病毒以及疫苗株La Sota进行比较,对它们的融合基因(Fgene)序列和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抗新城疫病毒因子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新城疫病毒乳化疫苗免疫鸡,从高免卵黄中提取抗新城疫病毒因子,观察其对未免疫和免疫过的新城疫流行鸡群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未免疫的新城疫流行鸡群的保护率为44%(P〈0.05),对免疫过的新城疫流行鸡群的保护率为89%(P〈0.001),临床治疗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该因子在冰箱中贮存4a不失效。该制剂可能为防治鸡新城疫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德国和美国科学家报告说,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复合型”禽流感疫苗,既能预防家禽的H5型禽流感,也能预防常见的禽类传染病——新城疫。研究人员将H5N2型禽流感病毒生成H5型血凝素蛋白的基因编码,插入弱毒性的新城疫病毒基因组内,生成无毒性的合成病毒,然后用它制造出对2种禽类传染病都有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免疫注意事项胡喜文(吉林市昌邑区畜牧兽医总站132001)预防鸡新城疫病时,多采用饮水免疫方法,即省时省力又方便,为了保证免疫效果,提几点意见,供参考。1合理选用疫苗适合于饮水用的预防鸡新城疫病的弱毒疫苗,有鸡新城疫I系苗、鸡新城...  相似文献   

18.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中一些血清亚型毒株引起各种家禽及野生禽类的全身性和/或呼吸系统综合征的传染病,两种疫病均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在流行地区使用疫苗是控制两种疫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禽痘病毒载体在新城疫病毒重组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禽痘病毒粒子及其基因组的特点和禽痘病毒作为重组疫苗载体的优点 ,简述了构建禽痘病毒疫苗的基本方法和国内外以此作载体的新城疫病毒重组活疫苗的研究进展 ,认为以禽痘病毒作载体构建禽类重组疫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1为什么新城疫病毒非常稳定而禽流感病毒确非常多变?这是由病毒的结构本身昕决定的、新城疫病毒的基因只包括一个RNA片断,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则包括有8个RNA片断,禽流感病毒多个RNA片断所构成的基因使得该病毒非常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