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从犬科动物貉中分得的貉细小病毒CR86106株为种毒,用猫肾传代细胞F81系培养增殖,制成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弱毒疫苗(M-CPV)。该苗对猪红细胞的HA效价平均156,对F81细胞系的TCID_(50)平均为4.02。对离乳幼犬的最低免疫剂量为5×10~(3·8)TCID_(50)。苗注后2周即可获得免疫,血清HI抗体达32即可抵抗CPV强毒感染。疫苗的免疫期为1年。于-15℃以下冰盒保存,疫苗的有效期为9个月。CR80106株遗传性稳定,经CPV易感幼犬和F81细胞系连续传5代和22代,对犬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不变。病毒蛋白经SDS—PAGE和HPLC分析,均未发现与原始毒株有不同。M-CPV对母源抗体干扰有较强的抵抗力,母源抗体达32的幼犬,100%可对该亩产生免疫应答。HI抗体<2的CPV易感幼犬接种该苗后除粪便轻度阳转外,无其他异常,同居CPV易感幼犬也不会感染发病。两次免疫后作同居感染攻毒,可获得完全保护,不会由粪便排出强毒。于产前20d给怀孕母犬接种,也未见有流产、早产、死胎和弱胎现象发生,所产仔犬全部生长发育正常。全国16个军、警犬场队用本疫苗累计免疫各类犬3320只,全部安全,没有一只因注苗而发病,经1~2年临床观察,3296头获得保护,保护率为99.28%。  相似文献   

2.
采集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犬的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K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PEG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TZ2#株。感染的F81细胞4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感染的FK81细胞中扩增出CPV基因的特异性片段;病毒液可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1∶64,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  相似文献   

3.
犬细小病毒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对大熊猫粪便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犬细小病毒(CPV) VP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CPV疫苗株为模板,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CPV的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CPV诊断.结果显示,以此对引物进行PCR扩增能得到与理论设计值大小一致的342 bp的特异性条带,对犬瘟热病毒(CDV)、犬冠状病毒(CCV)、狂犬病病毒(RV)、新城疫病毒(NDV)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最低可检出约1.4 pg的病毒核酸;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检测重复性好;对45份临床宠物犬病料进行检测,并与免疫胶体金抗原检测拭纸捡测结果进行比较,吻合率为90.0%.将此方法初步应用于大熊猫粪便中细小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从熊猫基地采集的52份正常大熊猫粪便样品中有8份为细小病毒阳性,阳性率为15.3%.大熊猫是通过自然感染还是弱毒苗感染细小病毒的机制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貉细小病毒,试验从来自黑龙江省的疑似貉细小病毒感染貉的病料分离出1株貉细小病毒(Raccoon dog parvovirus,RDPV),进行了形态学、血清学、生物学和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分离株VP2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CPV突变株;该株病毒与肉食动物细小病毒有很高的同源性,属于CPV-2a突变株,命名为RDPV HLJ11-1,接近于CPV-2型毒株。说明RDPV HLJ11-1株可能正处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与犬细小病毒(CPV)进化的中间状态,或是为CPV适应新宿主(貉)而形成的一种新病毒,可以作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5.
为研制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筛选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免疫原性好、安全高效的疫苗备选株,应用CRFK细胞从辽宁省发病貉的粪便中分离病毒,并通过形态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回归及免疫接种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1株貉细小病毒,命名为LN10-1株。其VP2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猕猴源猫泛白细胞综合征病毒株(BJ-22/2008/CHN株)相似性高达99.7%。VP2蛋白上决定宿主范围的2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VP2基因种系发生分析显示,LN10-1株位于猫泛白细胞综合征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蓝狐细小病毒(Blue fox parvovirus,BFPV)、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组成的食肉类动物细小病毒聚类分支与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组成的聚类分支。由LN10-1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结果显示,接种28d细小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可达到1∶256以上。推测LN10-1株可能正处于FPLV与CPV进化的中间状态,或是CPV适应新宿主(貉)而形成的一种新病毒,可以作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犬细小病毒(CPV)致弱疫苗,本研究通过将犬的组织样品接种CRF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了一系列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在CRFK细胞上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并且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细小病毒粒子;HA效价可达到1∶256。回归动物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可导致犬出现明显的CPV感染症状,PCR鉴定也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CPV(命名为CPV-YN株)。将CPV-YN株接种CRFK细胞连续传代至110代,在传代过程中,病毒的滴度逐渐提高,由初始的105.5 TCID50/0.1 mL逐渐增加到107.1 TCID50/0.1 mL。同时,CPV对犬的致病力逐渐降低。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CPV-YNR可以对用同源强毒攻击的犬提供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理想的疫苗候选病毒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国野生动物源细小病毒VP2、NS1基因序列和进化特点,用PCR方法获得貉源细小病毒CR86106和猴源细小病毒BJ-22的目的基因片段,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CR86106和BJ-22细小病毒基因组长均为4 269 nt,其中NS1基因全长2 007 nt,共编码668个氨基酸;VP2基因全长1 755 nt,共编码584个氨基酸.CR86106 VP2蛋白除第300位氨基酸为脯氨酸(P)以外,其余关键氨基酸位点均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一致;BJ-22 VP2蛋白除第323位为天冬酰胺(N)、第564位为丝氨酸(S)以外,其余关键氨基酸位点均与FPLV一致.CR86106 NS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细小病毒参考毒株的相似性是98.4%~ 99.3%,VP2是97.6%~99.7%;BJ-22 NS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细小病毒参考毒株的相似性是98.5%~99.4%,VP2是98.1%~99.3%.种系发生分析结果显示,CR86106 VP2和NS1与FPLV亲缘关系较近;BJ-22NS1归到CPV分支,VP2归到FPLV分支且单独分在一支.结果表明,CR86106具有FPLV样细小病毒序列特征,BJ-22具有FPLV和CPV重组病毒特征,为猴源细小病毒的重组现象,研究结果同时也证实了基因重组在FPLV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推论.  相似文献   

8.
用猫细小病毒(FPV)作为水貂病毒性肠炎(ME)弱毒基础苗种毒,接种猫肾传代细胞,制出六批弱毒基础苗。疫苗毒价为4.0~5.5TCID_(50),HA≥128。接种水貂安全,第7天即产生37倍以上可抵抗 ME 病毒的免疫抗体.采取试验貂粪便作 HA 检查,从接种后第3天开始至第7天止,有95%的貂粪便排出 FPV,但对同居饲养的未免疫貂无致病力。应用该弱毒基础苗进行田间试验,接种的977只貂、貉、犬无一只因注苗发病。试验证明、用 FPV弱毒株作种毒制作的 ME 弱毒基础苗,安全性可靠,免疫原性良好,可作为 ME、犬瘟热,伪狂犬病三联弱毒苗中基础苗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珠三角地区犬细小病毒(CPV)的流行情况及研制有效的疫苗,本研究开展了CPV流行病学调查,并将32份疑似CPV感染犬的粪便样品处理后接种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32份样品中有19份样品提取液在F81细胞上可以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HA效价可达到1∶256。回归动物试验显示分离株可以导致犬出现明显的CPV感染症状,PCR鉴定也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CPV。通过VP2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国内主要的流行基因亚型CPV-2a的同源性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犬细小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基因型调查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F81细胞从不同地区送检的25份肠炎犬病料中分离出10株细小病毒,经形态学,理化学,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等鉴定,结果这10株病毒均能在F81细胞上生长,产生细胞肿胀、变圆、破碎、脱落等细胞病变;病毒粒子呈立体对称,直径为20~24nm,无囊膜,抗氯仿,耐酸,耐热,能被5-IUDR抑制,可凝集猪、马、猫的红细胞,不能凝集人、鸡、豚鼠、兔的红细胞,HA试验能被抗CPV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用犬细小病毒(CPV)特异性引物对10株病毒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片段与阳性对照大小一致(771bp),用PV/犬/JL/1/02、PV/犬/BJ/1/99和PV/犬/GZ/1/02三个毒株进行人工感染犬试验,结果人工感染犬在接种后白细胞总数出现短期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攻毒后4~14d粪便PCR检查阳性,其中接种PV/犬/BJ/1/99的一只犬出现严重的肠炎症状并死亡,其余接种犬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血清抗体均升高(大于5倍),而对照组的白细胞总数和血清抗体没有明显的变化,粪便PCR检测阴性,表明所分离毒株能够感染犬,鉴定结果证明,CPV在我国犬群中仍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1.
肉食动物细小病毒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猫、犬、貂、貉、兰狐和豹等多种肉食动物中分离到许多类似的细小病毒,并以其宿主分别称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犬细小病毒(CPV)、水貂肠炎病毒(MEV)、貉细小病毒(RPV)、兰狐细小病毒(BFPV)和豹细小病毒(LPV),这些细小病毒均具有细小病毒科及细小病毒属的典型特点,在形态、理化特性上极为相似,本文仅就上述几种细小病毒的检测方法做一简述,供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海关检疫等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黑龙江省犬细小病毒(CP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市、鹤岗市和大庆市的宠物医院共收集了 10份经胶体金拭子检测为CPV阳性的犬粪便样品,利用F81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并对分离的病毒进行PCR、血凝性试验、病毒分型鉴定和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有8份处理后的病料样品接种猫肾细胞F81...  相似文献   

13.
犬细小病毒(CPV)可以感染犬、貉、狐、狼等犬科动物。近年来,随着北极狐养殖业的兴起,CPV也接踵而至,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甘肃农业大学所属动物医院2005年8月至10月期间接诊的26例感染细小病毒的狐狸的诊断、治疗以及剖检病理学变化作一小结,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23-1029
首先对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的病犬粪便进行特异性PCR扩增,经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初步证明为CPV感染。将该病犬粪便处理物接种F81细胞,自第3代起,细胞出现典型CPE。对该株病毒进行电镜观察、理化特性试验、HA-HI及基因型等方面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CPV,命名为CPV/BJ-L1株。该分离株的血凝效价为1∶512,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Reed-Muench法测定分离株病毒TCID_(50)为10-5.15/0.1 mL;电镜观察可见25nm左右的病毒颗粒;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攻毒犬能复制出CPV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包含两端完整的发夹结构序列)进行克隆、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BJ-L1为CPV-2a亚型,与GenBank中的21株CPV全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8%~99.8%,且与国内近期分离毒株高度同源。对2006-2014年北京市CPV分离株V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PV流行株的变异具有某种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犬细小病毒(CPV)变异株的致弱疫苗株,将CPV-2a野毒株(YZ10-5)在FK81细胞上连续传代,评价不同代次毒种对易感幼犬的毒力。用高代次传代毒种免疫高母源抗体(MDA)幼犬,经CPV-2a和CPV-2b强毒攻毒,评价致弱株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表明,CPV-2a毒株(YZ10-5株)在FK81细胞上连续传至31代,毒力明显减弱,传至61代无明显毒力。用61代致弱毒种(YZ10-5/F61),2×10~3TCID_(50)/剂,间隔3周,2次皮下注射接种高母源抗体幼犬,第2次免疫后3周用CPV-2a和2b变异株口鼻攻毒,所有免疫犬无明显临床症状,且粪便无排毒,而未免疫犬全部发病和粪便排毒。初步研究表明, CPV-2a传代致弱毒株(YZ10-5/F61)有希望用于开发CPV防控的新型疫苗。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集宁夏地区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病犬的粪便拭子,经过预处理后同步接种胎猫肾细胞(FK81),盲传3代后发现FK81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改变(CPE)。冻融收获病毒后,对分离出来的病毒进行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特异性PCR鉴定及VP2全基因序列扩增分析,成功分离培养出1株犬细小病毒(CPV)。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山东省某貉养殖场发病貉粪便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貉细小病毒(raccoon dog parvovirus,RDPV)。为了解该毒株的特性及其致病特点,对发病貉粪便处理后接种F81细胞,收获病毒液进行VP2基因序列分析、理化特性研究以及貉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RDPV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4%,属于犬细小病毒2型(CPV-2);对氯仿等不敏感,耐酸耐热,符合细小病毒特征;分离毒株对貉具有较强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山东省仍存在RDPV流行且致病性有增强风险,须针对性研发RDPV疫苗,加强对RDPV流行的控制。本试验为RDPV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近年来,随着免疫疫苗的增加,其发病比例有所下降,但其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影响犬业发展。1疫苗类型免疫犬细小病毒疫苗仍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方法,选择合理的疫苗是成功免疫的第一步。疫苗主要分类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在传统疫苗研究上,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灭活苗、弱毒苗免疫CPV,但免疫效果远不理想;1990年,徐汉坤等研制成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肉食兽养殖业细小病毒病十分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水貂肠炎病毒(MEV),貉细小病毒(RDPV),蓝狐细小病毒(BFPV),犬细小病毒(CPV)均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对我国肉食兽动物的养殖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为更好地解决细小病毒病带来的困扰,本文就几类肉食兽细小病毒的亲缘关系,常见的诊断方法,疫苗的研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试验貉冠状病毒的致病性以及与犬冠状病毒的关系,用经电镜观察仅见冠状病毒的肠炎死亡貉粪便提取物,人工感染未吃初乳的新生仔犬2只和经犬瘟热和貉细小病毒弱毒免疫的健康貉2只。结果,4天后,2只仔犬拉稀死亡,剖检呈出血性胃肠炎病理变化,肠内容物经电镜负染观察,见有大量冠状病毒;2只试验貉分别于第4天和第5天拉带粘液的稀粥样粪便。粪便提取物电镜负染.见有大量犬冠状病毒样病毒。为进一步试验貉冠状病毒与犬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分别用豚鼠抗貉冠状病毒和抗犬冠状病毒血清与提纯的貉冠状病毒作免疫电镜观察。结果,两种抗血清均可将貉冠状病毒凝集,呈阳性免疫电镜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