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痘是由鸡瘟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眼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大型养鸡场。鸡患病后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则易引起鸡批量死亡.雏鸡感染鸡痘时则死亡率更高。随着现代养鸡业的发展.养鸡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增加.鸡痘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该病几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小日龄鸡发病率增高,发病鸡的病程以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养鸡者造成的损失惨重。因此.全面认识鸡痘的流行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通常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前者以皮肤(尤其以头部皮肤)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后者可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故又名鸡白喉。有的病鸡,两者可同时发生。鸡群发生轻度皮肤型鸡痘时死亡率较低,但病鸡生长迟缓,产蛋减少。如发生白喉型鸡痘或并发其他传染病,或在恶劣的环境下,则可引起大批死亡。本病对各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易感,锥鸡更易感,特别是大群鸡场危害严重。笔者在实践中曾遇到一起混合型鸡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处皮肤上发生痘诊,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处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该病几乎各季均有发生,小日龄雏鸡发病率增高,发病鸡的病程以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养鸡者造成惨重损失。病鸡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则易引起鸡群批量死亡,尤其是雏鸡感染鸡痘时则死亡率更高,严重地影响养鸡业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I临床上主要有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三种.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但以锥鸡危害最重.发病后常引起鸡只大批死亡。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南于鸡痘病毒的传播媒介——蚊子等吸血昆虫的大量滋生,所以在夏末秋初是皮肤型鸡痘流行的季节,而黏膜型鸡痘则在冬春季节多发。就鸡群发病后的状况而言,以混合型鸡痘造成的危害最重.因为混合型鸡痘具有皮肤型鸡痘和黏膜型鸡痘的共同症状,而且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因此在发病后往往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1鸡痘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产蛋鸡发生鸡痘时,产蛋量下降,若其同时并发其他疾病,则常出现死亡。本病秋冬季节多发,夏季蚊、蝇等是造成皮肤型鸡痘多发的传播媒介。1.1症状鸡痘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三种类型。1.1.1皮肤型。鸡体无毛或少毛部位产生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小结节,以后灰白色小结节变为红色小丘疹,后期丘疹干燥,形成褐色结痂。病鸡病情一般较轻,无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6.
王正康 《兽医导刊》2016,(16):192-192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农村散养鸡由于对防疫不重视或疫苗防疫种类不全,极易发生鸡痘疫病。鸡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鸡传染病,可分为皮肤型鸡痘、白喉型和混合型鸡痘三种类型,部分患鸡会出现两者的混合感染。皮肤型鸡痘其痘疹主要发生在患鸡的无毛或少毛皮肤上,而白喉型鸡痘则发生于患鸡的口腔、咽部黏膜和眼睑部。  相似文献   

7.
禽痘有鸡痘和鸽痘两种,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鸡、火鸡和鸽子都容易感染,鸭和鹅的易感性较低.主要发生在幼鸡和幼鸽,成年鸡、鸽较少患病,患病时病情亦较轻微,但在换羽期间或产蛋盛期则反应较重.根据病状和病变,可把本病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三种病型.  相似文献   

8.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其主要特征是在少毛或无毛的皮肤上形成痘疹 ,或在口腔、咽喉粘膜上形成一层坏死性假膜 ,病鸡增重缓慢 ,消瘦 ,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止。各种年龄 ,品种和性别的鸡都可感染 ,但以幼雏和中雏最常发生 ,最易引起雏鸡大量死亡。春秋两季和蚊子活跃的季节容易流行。一般秋季和冬初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 ,而冬季则常见白喉型鸡痘。鸡群过度拥挤、通风不良 ,鸡舍阴暗潮湿、营养不良、体外寄生虫、维生素缺乏、饲养管理恶劣等 ,会促使本病发生和病情加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 (如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9.
鸡痘是鸡痘病毒(Fowlpox virus,FP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各年龄和品种的鸡都易感染,但雏鸡的敏感性最高.鸡痘可使病禽生长迟缓,产蛋下降,种禽发病时孵化率降低,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也可以引起大批死亡,特别是雏鸡损失更为严重,死亡率高达50%[1].在我国普遍采用疫苗接种措施,鸡痘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目前,我国使用的国产鸡痘疫苗有两种,一种为细胞苗,另一种为组织苗.  相似文献   

10.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急性传染病,通常分皮肤型和粘膜型,其在规模养殖中可不分季节性流行,危害性大,能使鸡产蛋减少,生长迟缓,并且引起雏鸡大批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无水酒精内服治疗雏鸡皮肤型鸡痘100余只,效果较理想,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鸡痘的防治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雏鸡,使育成率大大降低,病雏生长发育受阻;育成鸡发病,可引起产蛋量下降;若并发其它传染病、寄生虫病或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对养鸡业的危害甚大.1990年8月兰州市东郊发生鸡痘流行,笔者对某单位家属院内儿家个体养鸡户感染鸡痘的鸡只,视病情不同,采用了病毒灵拌饲、病毒灵加维生素C 混饲、0.2%龙胆紫溶液饮水三种方  相似文献   

12.
<正>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痘的传染常因健康易感禽与病禽接触引起。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病毒散播的主要方式。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两季特别是秋末、冬初蚊子活跃的季节最流行。发病时以雏鸡和青年鸡最为严重,往往造成雏鸡大批死亡。产蛋鸡则产蛋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停产。在禽痘的流行季节,家禽常因继发葡萄球菌感染,死亡率明显增加。急性败血型  相似文献   

13.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鸡体感染后会影响生长、产蛋,甚至引起死亡.昼夜温差大的春、秋季节,是鸡痘频发季节,无论大鸡、小鸡都易感染.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在接诊蛋鸡病例中,鸡痘病例明显增多,与往年相比,高发季节提前30~50天,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据痘状、病变、侵害部位的不同而有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之分。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尤以3~4月份更为严重;成鸡以皮肤型为主,雏鸡、青年鸡则易患黏膜型  相似文献   

15.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眼型和混合型,偶有败血型。1鸡痘的流行新特点小日龄雏鸡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鸡痘可以  相似文献   

16.
<正>鸡痘病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在鸡体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形成纤维素坏死性假膜。鸡群发生该病时抵抗力下降,如环境中存在条件性致病菌则很容易混合感染,引起死亡。2014年7月,我市某养鸡户的鸡群发生了鸡痘和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引起鸡只死亡,后经治疗,恢复正常,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7月,我市某养鸡户饲养的2400只4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铁岭市大骨鸡鸡痘病时有发生.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如发病则症状较重,大约70~140日龄前后发病的最多.发病季节主要在秋季,常为皮肤型,冬季发病的比较少.如果鸡群中只是感染鸡痘一种病,则死亡率很低,但将严重影响鸡只的生长.若在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维生素缺乏和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的生长条件下,可使病情加重.如有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并发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以皮肤无毛处和口腔粘膜发生痘疹为主要特征,死亡率不高,但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如继发其他传染病,再加上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大批死亡,对雏鸡和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天气的变化,蚊子常驻鸡舍给养鸡户带来不少麻烦,鸡痘成为这段时间最为流行的疾病,症状是在患鸡身上不长毛或者少毛的地方,长有像绿豆大的痘子,串连着,还有的长在喉头,气管上行成纤维素性坏死的假膜使鸡体重减轻,产蛋鸡感染消瘦,暂时性的产蛋率下降,若并发传染病死亡率增加. 鸡痘(Avian Pox)是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在集体或大型养鸡场易造成流行,可使增重缓慢,消瘦;产蛋鸡受感染时,产蛋量暂时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卫生条件或营养不良时,可引起较多的死亡,对幼龄鸡更易造成严重的损失.主要发病日龄在70日龄至开产前后,该段时期发病最多,可分为干燥型鸡痘的病变部分很大,呈白色隆起,后期则迅生长变为黄色,最后才转为棕黑色.2~4星期,痘泡干化成痂癣.本病症状于鸡冠、脸、和肉垂出现最多,但也可出现于腿部、脚部以及身体之其他部位.潮湿型鸡痘会引起呼吸困难、流鼻涕、眼泪、脸部肿胀、口腔及舌头有黄白色之溃疮.混合型鸡痘可见上述2种症状同时存在,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眼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大型养鸡场,农村中的养鸡大场、大户则更易流行。鸡患病后可致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卫生条件、营养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