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讨论了PbO_2还原过程的热力学问题,并对FeSO_4+H_2SO_4还原转化剂处理废蓄电池泥渣中PbO_2及Pb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热力学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的还原剂将PbO_2和Pb还原转化为PbSO_4的热力学推动力大,反应速度快,工艺过程稳定以及Pb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2.
用10mg/L,25mg/L和50mg/L的PP_(333)处理草莓,可降低由渗透胁迫所引起的草莓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降低程度,减缓质膜相对透性值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幅度,降低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草莓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其中以25mg/L浓度的PP_(333)处理对提高草莓抗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2株EDS76病毒进行了培养特性,理化特性,感染性和血清学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B4株和N3株在鸭胚中生长最佳,可使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鸡胚肝细胞(CEL)产生细胞病变。在理化特性和感染性方面,B4株可抵抗56℃60min、60℃20min,pH3、pH10作用和0.025%甲醛溶液灭活,对DEF、CEL的感染滴度TCD50为106.50,105.78;N3株可抵抗56℃150min、60℃60min,pH2、pH11作用和0.1%甲醛灭活,对DEF、CEL的TCD50为107.56、106.30。B4株和N3株的血清学关系相同,并与标准毒株AV127一致。本研究发现,B4株和N3株之间在理化特性和感染性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PP333提高草莓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用10mg/L,25mg/L和50mg/L的PP_(333)处理草莓,可降低由渗透胁迫所引起的草莓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降低程度,减缓质膜相对透性值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幅度,降低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草莓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其中以25mg/L浓度的PP_(333)处理对提高草莓抗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二齿胺配体内消旋-1.2-二苯基乙二胺(Stein)内消旋-1.2-二对氯苯基乙二胺(4-Cl-st)和钯配合物[Pd(stein)(NO_3)_2,[Pd(4-Cl-st)(NO_3)_2],[Pd(tmcpda)(NO_3)_2],[Pd(O-phen)(NO_3)_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MTT染色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Pd(4-Cl-st)(NO_3)_2]对人体宫颈癌和鼻咽癌细胞的杀伤力优于顺铂,配合物[Pd(tmcpda)(NO_3)_2]水溶性好,对荷瘤S—180(A)小鼠进行实验,其延命率175%(P<0.001)表明有肯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6.
狂犬病FluryHEP株经BHK(21)细胞传代后,从1987年试制了7批疫苗,批间毒价稳定,MICLD(50)均在10(-4.5)/0.03ml以上,冻干苗毒价≥10(-4.5)/0.03ml。冻干苗以5%蔗糖、1%明胶为保护剂,在-20℃保存一年,4-8℃保存一年,室温(18~25℃)保存7天,毒价均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人工感染新城疫鸡红细胞免疫功能及sCD2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只10~12月龄的健康罗丝鸡经人工感染NDV(F_(48)E_8)后,以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试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E_1花环试验及反向E玫瑰花环试验测定其红细胞、T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中可溶性CD_2(_sCD_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鸡感染NDV后,在C_3b受体花环率、E_1花环率不断下降的同时,外周血中,CD_2含量持续上升导致6只鸡死亡;9只鸡在感染的中后期伴随着C_3b受体花环率及E_1花环率的回升,.SD_2含量趋向正常水平而耐过。认为高含量。CD_2不仅与T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密切相关,还可能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抑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LFA_3对肉鸡体内脂质含量影响,以每公斤含0(对照组)、40(Ⅰ组)、80(Ⅱ组)gLFA_3日粮喂AA肉用雌鸡4周并检测体内脂质含量.结果表明:Ⅱ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肝脏总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腹脂重/体重分别降低26.62%、26.11%、23.14%和10.83%、15.88%、28.71%及37.31%;血清HDL—C/TC升高44.12%.这些结果提示:日粮LFA_3能有效地调节肉鸡体内脂质含量.此外,试验结果也表明,日粮LFA_3不影响试验鸡的采食量和体增重,提示LFA_3的降脂作用可能是因为它影响体内脂类合成代谢所致.  相似文献   

9.
从5个爆发产蛋下降综合症的鸡场收集80个样品中,分离到5株具血凝性的病毒,命名为CAV—Z_(16)、Z_2、W_4、T_1和T_3株。病毒大小70~80nm,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对氯仿不敏感,pH3~5下稳定,50~60℃1小时不被完全灭活;在DEF细胞上繁殖能被IUDR抑制;经血凝抑制试验、琼扩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证实与AV—127株属同一血清型,鉴定为EDS_(-76)病毒。CAV—Z_(16)株能在鸭胚上繁殖,致死鸭胚,HA效价达2 ̄(13)~2 ̄(17),也能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上繁殖,产生CPE,但HA效价仅有2 ̄7~2 ̄(10)。初次分离EDS_(-76)病毒选用鸭胚较佳,从生殖道分离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病毒F_(48)E_8株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PF鸡胚繁殖我国标准新城疫病毒F_(48)E_8强毒株,经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病毒。再以酚-SDS法提取病毒基因组RNA,作为反应模板、采用Promega公司商品试剂盒合成双股cDNA。以同聚物加尾的方法将cDNA克隆到质粒pGEM3Zf(一)中,经AIX平板筛选,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igoxigenin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共获得插入外源片段大小在0.6~4.8kb的阳性克隆75个,初步构建了F_(48)E_8株的cDNA文库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于山西的侯马、长治、交城、祁县、太原,在Steiner诱捕器内加T,Cue,Me诱剂诱集各种实蝇,监测山西境内实蝇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三点棍腹实蝇(Dacus(Callantra)trimacula(wang))和具条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scutelltat(Hendel))是山西的优势实蝇种群,各诱集点两种实蝇种群动态基本一致,每年的6月底7月初由南到北相继发生,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种群消退结束于9月底到10月上旬。两种实蝇一年发生一代,种群羽化整齐。  相似文献   

12.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对映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方法精制脱落酸(ABA)异构体试样,改变以往靠光学离析法分离racemic型(SR)-(±)-ABA,提高了(S)-(+)-ABA与(R)-(-)-ABA两镜像体纯度。抑制生长试验和残留量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型(S)-(+)-ABA活性,显着高于非天然型(R)-(-)-ABA或(SR)-(±)-ABA活性。抑制莴苣种子发芽50%的活性强度(S)-(+)-ABA约是(R)-(-)-ABA的5倍,(SR)-(±)-ABA介于二者之间。抑制萝卜下胚轴生长试验,最显着有效期2~6天,(6天后差异渐小,8日甚微),生理作用期约为一周,(S)-(+)-ABA活性是(R)-(-)-ABA的3.6倍。差异原因可能是两异构体分子立体结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3.
茶园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茶园中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现,小绿叶蝉是茶园主要害虫。小绿叶蝉在4、7月份有两个发生高峰。根据该虫害的生物学习性,采取了强采及植物源药剂相结合等方法,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林枫  杨水兰  李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578-4580
采用荧光法研究了对溴苯甲醛-4-苯基-2-噻唑脲(BHP)与人血清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溴苯甲醛-4-苯基-2-噻唑脲与HSA相互作用的荧光敏华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及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处理试验数据,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BHP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BHP可以使HSA的荧光增强,表明两者之间发生了能量转移,能量转移的机理是BHP与HSA结合形成了复合物。荧光增强(敏化)效应主要源于给体-受体间的偶极-偶极作用的能量转移。能量转移的结果为内原发色基团(给体donor)的荧光被猝灭和外源发色基团(受体acceptor)荧光被敏化,计算得到其敏化常数为-2.494 5×104。同步荧光光谱表明,相互作用引起HSA构象变化,提示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  相似文献   

15.
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消化道形态和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对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消化道的大体形态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探讨了结构与食性的关系。两种鱼消化管分为口腔、咽、食道、肠等四个部分;消化道管壁除口腔、咽外均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食道上皮均为复层扁平上皮;肠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间有嗜酸性颗粒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在前、中肠少,后肠增多;两种鱼在口腔、咽形态组织结构,肠长度和盘曲程度方面差异较大,与其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外观和组织学特征,将中华倒刺鱼巴〔Barbodes(spinibarbus)sinen-sis〕性腺分为6个发育时期,其发育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由卵巢和成熟系数的变化,证实该鱼属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为4~7月。雄鱼精巢为壶腹型,呈长带状。该鱼6冬龄以下个体相对和绝对怀卵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粒细胞系集落刺激因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以酶标免疫测定法检测了31例CRF患者血清及尿-GCSF水平及40例健康人血清及尿G-CSF水平,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CRF患者血清及尿-GCSF水平分别是24.14±2.1pg/ml和30.72±1.83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CRF血清G-CSF与BUN,Scr均无相关性,但血G-CSF与尿G-CSF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实验上确认激光解离正十二烷C6-C7键的可行性,通过多光子吸收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用308nm波长的氯化氙激光对正十二烷进行光解离实验。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分别获得了正十二烷原样,解离产物及其剩余物的气相色谱图,经过综合分析表明相对于原样在产物和剩余物中正十二烷的含量减少,而共中的正己烷和己烯-1的含量相对增多,此结果经讨论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其它因素,确认正十二烷乙被激光解离。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生产天然型脱落酸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植物病原菌中,筛选到能产生天然型光学活性脱落酸的真菌有尾孢菌、镰刀菌、长喙菌、葡萄孢、曲霉、丝核菌、青霉素、交链孢等8个属,其中高产菌株有7株,产品纯度达98%,与国际同类产品比较,预计成本可降低1200倍,为农业上应用与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叶尔羌高原鳅人工饲养的成活率,对其年龄、摄食、繁殖习性、适应温度和窒息点及应激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喜栖黑暗,适夜间活动觅食;生长缓慢;生存的最低临界温度为5℃,最高临界温度为33℃,适宜水温在20±1℃;易受惊吓,宜养于无外界干扰流动的水体中,有弱趋光性;溶氧低于2 mg.L-1时活动不正常,当水体温度在20℃时,叶尔羌高原鳅的窒息点为1.18 mg.L-1;在一年中不同的时间,性比有所不同,属分批产卵型,成熟个体大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