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正据报道:在南方,台湾泥鳅水花一个月后可达到3~6厘米,放养台湾泥鳅3~5厘米规格苗一个月后可达到10克左右,两个月后可达到30~40克,3个月后可达到60~70克,4个月后可达到120~130克。在台湾地区每年12月至翌年2月是台湾泥鳅人工繁育最佳时期,重庆山区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最适时间不曾有人研究。2014年4-10月我们在海拔400~800米山区里开展苗种培育试验,试图探索台湾泥鳅在本地区池塘培育苗种最佳时间,以期为山区开展台湾泥鳅品种推广和苗种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稻、鱼、鸭、菜复合生态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1999年在贵州省石阡县进行了稻、鱼、鸭、菜复 生态模式示范,示范面积12hm^2,获得了平均产鲜鱼750kg/hm^2、瓜果1650kg/hm^2、成鸭225只/hm^2,增产水稻750kg/hm^2的良好效益。本文阐述了“稻、鱼、鸭、菜”多元复合系统的生态学原理及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中华倒刺鲃肌肉溃烂病组织病理学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倒刺鲃肌肉溃烂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病灶部位的红细胞溶血,淋巴细胞增生,肌原纤维溶解,肌细胞溶解,肌细胞膜消失,血管充血、出血;病鱼肾脏部位,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肾小管管壁细胞之间产生缝隙,肾脏中的血管破裂,红细胞溶血;病鱼肝脏部位,肝小叶中央细胞大量坏死,部分外周细胞也出现了坏死;病鱼的胰脏和脾脏没有发生明显病变。从患典型病状的病鱼体表等部位分离提纯出4种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健康的中华倒刺鲃鱼种出现了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人工注射细菌灭活疫苗9天后,无鱼苗死亡,免疫成功率达100%。用22种单独的药物和5种组合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妥布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氧氟沙星葡萄糖、氨苄西林钠等7种药物极度敏感,对高锰酸钾、甲醛等6种药物表现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长江云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浮游植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大家鱼繁殖期间 ( 2 0 0 2年 5月至 6月 )对云阳江段产卵场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生物量为 0 .5 0 6 75mg L ,其中硅藻为优势种群。其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与江河汛期水文状况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96的在简阳市进行了南方大口鲶秋繁试验,经100天培育,催产繁殖,获受精率90.4%,出苗率80.5%的结果,强化培育春季人工繁殖过的亲鱼,改用新催产药物,提供适宜催产条件,可成功进行秋季繁殖。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由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drophila)感染团头鲂引起细菌性败血症的病理学变化.通过对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学观察,发现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鱼体多处出血,特别是体表的出血最为明显;有淡红色浑浊黏液状腹水,肛门红肿外突;心、肝、肾、肠等内脏器官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坏死以及红细胞发生溶血;血液学生理指标上表现出红细胞大量减少,白细胞大量增加等细菌性败血症的病理特征,并在病理变化观察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病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温度光照和pH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单因子设计法,研究水温、光照和pH对菹草顶技净产氧量、毛产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温为10℃~35℃时,菹草顶枝光合作用净产氧量、毛产氧量都与温度呈曲线相关,20℃附近菹草光合作用产氧量最高,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在光照强度为0.12×104lx~9.62×104lx的范围内,菹草顶枝的净产氧量和毛产氧量与光照亦呈曲线相关,光照为5.43×104lx时菹草光合作用的产氧量最高,适宜的光照为2.6×104lx~5.5×104lx.pH为5~11的范围内,菹草顶枝的净产氧量、毛产氧量与pH值呈线型负相关,表明菹草生长喜中性偏酸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长刺对两种单细胞藻类牧食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直接计数法和叶绿素a测定法评估了长刺氵蚤对不同密度的小球藻、舟形硅藻及其混合藻液的牧食力。结果表明 :当小球藻密度在 5 .2 0 0mg/L~ 12 .688mg/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逐渐升高 ,摄食速度(细胞 /氵蚤·h)则逐渐降低 ,小球藻密度为 3 .4 3 2ml/L~ 5 .2 0 0ml/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及摄食速度都明显降低。当舟形硅藻密度为 7.885mg/L~ 63 .3 65mg/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逐渐升高 ,摄食速度逐渐降低。长刺氵蚤的摄食使浮游植物产氧量降低。在混合藻液中 ,长刺氵蚤选择性摄食舟形硅藻 ,选择指数S =0 .0 86。长刺氵蚤对舟形硅藻、小球藻为代表的中小型藻类具有较强的牧食力 ,证实了用长刺氵蚤等大型枝角类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灰裂腹鱼肌肉营养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肌肉进行分析并评价。分析的主要指标: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灰裂腹鱼的含肉率为71.22%,肌肉鲜样的粗蛋白含量高达22.98%,粗脂肪含量低,为1.35%。其干样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为77.02%,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31.69%,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灰裂腹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Trp),赖氨酸(Lys)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都最高,分别为2.28和1.76,呈味氨基酸的总量为34.73%;肌肉干样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分别为24.4%、41.3%、25.6%;一共检测到8种矿物质元素铁、锰、锌、铜、钙、镁、钾、钠,其比例合理。结论:灰裂腹鱼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10.
在一定水温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鱼种(1.55~7.28 g)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结果表明:耗氧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体长4.35 cm,均重1.55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4202mg/g·h,窒息点为0.4412 mg/L,平均体长7.22 cm,均重7.28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2222 mg/g·h,窒息点为0.8831 mg/L.水温与耗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